APP下载

东江湖长丰鲢与本地鲢的生长对比试验

2021-11-10吕欣荣彭正宁刘志辉

科学养鱼 2021年10期
关键词:长丰网箱鱼种

吕欣荣,彭正宁,刘志辉

(1.资兴市东江库区管理局,湖南 资兴423400;2.资兴市水产良种场,湖南 资兴423400;3.资兴市农业农村局,湖南 资兴423400)

长丰鲢是我国“四大家鱼”中通过人工选育出来的新品种,其亲本来源于野生长江鲢,是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重点推广品种之一。长丰鲢外形特征与普通白鲢基本一致,头较大,体形侧扁、稍高呈纺锤形,但与普通白鲢相比,长丰鲢体形较短,较肥厚、粗壮。为验证长丰鲢在东江湖大水体中的适应性和生长性能,为其在东江湖渔业人工增殖放流中作为品种选择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撑,以促进东江湖水环境保护和东江湖鱼产业可持续发展。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常德综合试验站资兴示范县在东江湖开展了长丰鲢和本地鲢的生长对比试验。现将情况总结如下。

一、试验材料与方法

1.水体情况环境优美,周边植被覆盖率达80%以上,水质优良,长期稳定在国家Ⅱ级饮用水标准之上,水体温、光、热和各种理化因子良好,非常适合鱼类的生长繁殖,是发展生态、绿色渔业的理想场所。

2.试验分组试验设定1号、2号、3号、4号4组,其中1号、3号为长丰鲢试验组,2号、4号为本地鲢对照组。

3.网箱设置网箱框架为钢管式框架结构,采用铁制鼓桶(油桶)作浮子,箱体两侧各用1只铁锚固定箱体。网箱规格为30米×15米×6米的长方形,采用4厘米网目的(3×4)聚乙烯有结网片缝制而成。箱体四周全封闭,均为单层网片,用(4×6)聚乙烯线绕框架系牢,网底用鹅卵石作沉子。1号、2号网箱放置在避风向阳、风浪较小、水位稳定、水质较肥的兴宁镇坪石村水域;3号、4号网箱放置在避风向阳、风浪较小、水位稳定、水质较清的白廊镇杨林村水域。鱼种入箱前l0天,把网箱放置在预先设定的养殖水域并加以固定,使箱体四周附着藻类后再投放鱼种,以减轻鱼种的损伤程度。

4.苗种放养2018年2月19日投放鱼种,投放的试验组鱼种为2017年5月18日从长江水产科学研究所引进的长丰鲢水花、经过池塘培育成的春片鱼种;对照组采用湖南省级水产良种场——资兴市水产良种场培育的规格相近的本地鲢春片鱼种。鱼种均规格整齐、外观完整、体表光洁、游动活泼、无病无伤、健康无寄生虫感染,入箱前用3%~5%的食盐水浸浴消毒15~20分钟。具体情况见表1。

5.饲养与日常管理本试验采用的是模拟完全不投饵、不施肥的大水体自然生长方式。每月洗涮网箱两次,清除网片附着物和网底排泄物,保持箱体内外水流通畅;在洗涮网箱的同时,检查箱体是否破损,及时修补,做好防逃工作。

二、试验结果

在完全不投饵、不施肥的大水体自然生长环境下,经过280天的养殖,对试验情况进行了测量验收,并以体重、成活率、增重率为标准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见表2。

由试验结果可知,1号、3号试验组长丰鲢平均尾重为2 145克,平均增重率为999.75%,平均成活率为100%。2号、4号对照组本地鲢平均尾重为1 648.5克,平均增重率为645.83%,平均成活率为90.5%。长丰鲢与本地鲢相比,成活率高9.5%,增重率高353.92%,长丰鲢适应性更强,生长优势明显。

由试验结果可知,1号试验组的长丰鲢比3号试验组的长丰鲢尾重多140克,增重率高0.4%,生长优势大。2号对照组本地鲢比4号组对照组的本地鲢尾重多115克,增重率高0.36%,生长优势大。

三、讨论与分析

同类别相比,1号组长丰鲢和2号组本地鲢的生长速度均高于3号组长丰鲢和4号组本地鲢;且1号组长丰鲢的生长优势比3号组长丰鲢的生长优势明显。从试验组分别所处水域水质特点和周边环境分析,1号、2号所处的兴宁镇坪石村水域,养殖网箱比较密集,饲料残饵和鱼类排泄物较多,且周边地区居住人口多,有河流和生活废水的汇入,因此其水质比3号、4号所处的白廊镇杨林村水域水质要肥。说明长丰鲢喜肥水,且在水质较肥的水域中生长优势更加明显。

在捕捞过程中发现,本地鲢性情较躁动,触网跳出水面的频率明显要高于长丰鲢,而长丰鲢性情相对本地鲢而言要温和很多,这可能也是长丰鲢生长性能高于本地鲢的一个原因。

从整个试验结果判断,二龄长丰鲢在东江湖大水体养殖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增重率高,十分适合东江湖的水质环境。同时由于其遗传性状稳定,将取代本地鲢,成为东江湖渔业人工增殖放流的一个重要品种来源,这对东江湖水环境保护、维系水体生态平衡、促进东江湖鱼产业可持续发展产生重要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猜你喜欢

长丰网箱鱼种
网箱养鱼中的网衣清洗方法
高密度聚乙烯(HDPE)近海养殖网箱框架抗弯刚度分析
网衣的清洗方法
池塘鱼种如何正确投放
鱼种优劣鉴别方法
冬放鱼种技术
鱼种深秋管理四要点
趣味数独等4则
趣味数独等5则
趣味数独4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