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直肌分离的相关知识,你了解哪些?

2021-11-10吕若琦

农村百事通 2021年28期
关键词:白线腹壁腹肌

一、什么是腹直肌?

腹直肌位于腹前壁正中线两侧,被包埋于腹直肌鞘内,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八块腹肌”位置,中间一条白色的线叫腹白线。腹直肌具有保护腹腔内脏器官、维持腹内压的作用,并参与完成排便、分娩、呕吐和咳嗽等生理功能,它还直接参与脊柱前屈、侧屈和旋转等功能。据统计,有60%~80%的产后女性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腹直肌分离现象,轻则导致腹部突出,无法恢复到产前的好身材;重者会引起骨盆前倾、腰疼、膝关节疼痛等一系列问题。

二、腹直肌为什么会分离?

女性怀孕期间,随着胎儿逐渐长大,子宫向前、向上扩张,腹部压力增大,腹壁随之被拉长,导致腹白线被拉伸变薄,两侧的腹直肌被过度牵拉而导致弹性下降。

女性生产之后,腹内压力急剧下降,而腹白线和腹直肌仍处于薄弱松弛的状态,产后3~4天,腹直肌会有2~4指的分离。随着体内激素逐渐恢复到孕前水平,腹直肌会逐渐向中间靠拢,分离情况随之减轻,一般产后半年左右可恢复至孕前状态。然而,一些孕妇由于宝宝过大、羊水过多、过于肥胖、腹肌本身薄弱无力等因素,导致腹直肌分离情况得不到很好的恢复,生产半年之后仍有2指(2厘米)以上的分离,就可诊断其为腹直肌分离。

三、腹直肌分离有何危害?

腹直肌分离主要表现为腹白线增宽、腹部肌肉弹性下降、腹壁松弛,具体可表现出以下几个症状:

1.腰背、骨盆疼痛。腹部肌肉弹性降低,功能减退,会造成腰部或下背部疼痛,同时增加内脏下垂和盆底松弛的风险。盆底肌群功能发生障碍,使盆底支撑面减少,还会导致骨盆疼痛、大小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等并发症。

2.骨盆前倾、腰椎前凸。由于腹部肌肉弹性下降,盆底肌与膈肌撑托的腹腔与盆腔空间发生较大改变,腰骶部会承受更大的压力。时间长了,就会出现骨盆前倾、腰椎前凸等现象。

3.大肚腩。产后若不能及时使腹直肌恢复至正常状态,则极易使腹腔内脏器官向外突出。同时还会伴随产后腹壁脂肪的增厚,即产生产后大肚腩的现象。

四、如何自查腹直肌分离?

在此介绍一种简单的自查腹直肌分离的方法:仰卧,两腿弯曲,露出腹部,右手食指和中指垂直放在腹部肚脐上方,身体放松。将上身抬起,感觉到两侧腹肌向中间挤压手指,如果感觉不到挤压,就把手指向两边轻轻挪动,直到找到紧张的肌肉,测量两侧肌肉的距离。若距离1指以内(含1指),则表明腹直肌正常;2~3指,表明腹直肌需恢复;3指以上属比较严重的腹直肌分离,有可能引起疝气,腹直肌需立即恢复。

五、如何促进腹直肌恢复?

促进腹直肌恢复的方法有很多,但无论采用什么方式,切不可盲目,否则会加重腹直肌分离。一般来说,在产后腹直肌自行闭合的同时,可以通过适当的锻炼以及生物电刺激来促进腹直肌恢复至正常状态。生物电刺激是目前较为直接、有效的促进腹直肌恢复的方式,主要是指应用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来增强腹直肌的肌力。在治疗过程中,应逐渐增强刺激的强度,将被动恢复与主动训练结合起来,促进新陈代谢,减少脂肪堆积,从而恢复腹部皮肤、肌肉、筋膜的弹性和紧张度。

此外,腹直肌分离患者应遵循“三不”——不做仰卧起坐、不做卷腹动作、不暴饮暴食的原则。

猜你喜欢

白线腹壁腹肌
腹部手术后腹腔引流管及穿刺孔并发腹壁出血8例
鱼刺致不典型小肠腹壁瘘并脓肿形成1例
腹壁缺损的重建方法与研究进展
青丝与白线
在失败中奋进
白线
青丘白线线
笑话
每天卷腹,为什么还是看不到腹肌
法国八旬老翁蝉联“腹肌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