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网络环境支持模式在肿瘤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2021-11-10张逸寅李倩倩顾康生

关键词:肿瘤学本科生研究生

张逸寅,李倩倩,顾康生

(1.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肿瘤学教研室,安徽 合肥 230022;2.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精神病学教研室,安徽 合肥 230022)

肿瘤学是临床医学中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逐年升高,肿瘤学受到了越来越多医学专业人员的关注。肿瘤学在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教育中一直是临床课程的一部分。有研究显示,医学本科生对肿瘤学的教学需求较高[1]。与此同时,在硕士研究生培养阶段,肿瘤学也是临床医学中一门独立的二级学科。其课程教育融汇贯通了内科学、外科学和病理学等多项内容,成为了最有学科内涵的专业课程之一。

近年来,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和教学手段的日新月异。临床医学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已从传统的课堂教学发展为多种新颖的模式,比如现今较为流行的基于问题的教学法。而随着互联网科技的进步,网络也被广泛应用于医学人才教育[2]。网络环境支持的教学模式由此应运而生。学生通过多种网络平台获取知识,对产生的问题随时通过网络进行检索提问,在网上与老师和同学进行交流讨论,课后通过网络平台复习并完成作业,最后通过网络进行笔试和面试。这种新颖的教学手段在临床医学高等教育中的作用受到关注。肿瘤学近年来发展迅速,知识更新较临床医学其他专业快,在肿瘤学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中采用网络环境支持模式可能更为合适,值得进一步探讨。

2020 年以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肆虐全球。国内高等院校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停课或推迟教学。这种情形下,网络环境支持模式下的教学由课堂教学的辅助转向了高等教育的前台。因此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背景之下,本研究对网络环境支持模式在肿瘤学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学生资料

针对网络环境支持模式教学成果的研究选取安徽医科大学2019 至2020 学年第二学期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采用网络环境支持模式进行肿瘤学教学的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152 名作为实验组。选取本校2018 至2019 学年第一学期采用传统课堂进行肿瘤学教学的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63名作为对照组。收集这些学生的性别、考核成绩、及格率、良好率和优秀率等信息。由于本课程均在本科三年级时开展,学生在参与本课程学习时年龄相仿,故未统计年龄信息。

针对网络环境支持教学模式中学生注意稳定性的研究选取2020 年2 月至2020 年7 月在安徽医科大学就读的肿瘤学专业硕士研究生18 人和学习肿瘤学课程的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47 人作为研究对象。收集这些学生的基本信息。

1.2 研究方法

针对网络环境支持模式教学成果的研究中,两组学生均由本文第一作者作为课程主讲教师进行教学。采用教学书籍均为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第2 版《肿瘤学》教材,课程实施采用相同的教学课件和备课材料。两组学生接受相同学时、相同内容的教学。不同点在于实验组采用网络环境支持模式进行教学,而对照组则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网络环境支持模式教学具体的实施方案包括:通过“雨课堂”平台进行,课前设置课程提醒并引导预习,由网络上传课件幻灯,语音制作讲义;课中设置固定的授课时间和时长,并播放幻灯和语音讲义,设置交流和讨论环节,随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课后布置网络作业,并再次解答学生的疑问。通过“QQ”平台建立群聊,课前与班级干部进行沟通,对网络授课进行测试,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课中和课后解答学生的问题,并相互讨论。课堂教学模式具体的实施方案包括:课前制作课件幻灯和讲义,必要时与班级干部电话沟通授课事宜;课中运用幻灯进行面授,设置交流和讨论环节,集中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课后布置作业,并再次解答学生的疑问。

针对网络环境支持教学模式中学生注意稳定性的研究里,参研的硕士生在网络环境支持的模式中参加了线上课题组会和线上理论课的教学,并在网络平台上阅读了专业文献。纳入的本科生均参与了网络环境支持的肿瘤学理论课程的学习。网络环境支持的线上课题组会的实施过程包括:采用“腾讯会议”软件,由课题组导师团队介绍会议日程,研究生汇报各自研究进度、文献阅读情况和遇到的问题,导师团队和研究生进行科研讨论以及导师对下一步科研工作的实施计划。网络环境支持的线上理论课的教学同前介绍。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线上教学中的注意稳定性进行评估,经精神心理专业教师培训的两名教师负责问卷的发放和回收,所有学生在统一的指导语下进行问卷的填写。

1.3 观察指标

在网络环境支持模式教学成果的研究中,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学生的考核成绩。考核内容包括选择题、名词解释和问答题。两组学生使用的考核试卷总体难易程度相同。总分为100分,60 分以上视为考核合格,75 分以上视为考核良好,85 分以上视为考核优秀。比较两组学生的总得分、合格率、良好率和优秀率有无差别。

在网络环境支持教学模式下学生注意稳定性的研究中,使用大学生注意稳定性问卷[3]。该量表为韩娜编制的共有22 个条目的自评量表。计算时按1-5 级等级评分,得分越高,说明注意稳定性越高。该量表包含4 个因子,包括阅读注意、外显注意、注意集中和注意控制感。在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为0.863。比较不同性别和学习阶段的学生注意稳定性有无差异。

1.4 统计分析

利用SPSS Statistics 统计软件17.0 版本进行统计分析。针对网络环境支持模式教学成果的研究中,两组学生性别的差别采用卡方检验,两组学生成绩的比较采用t 检验。针对网络环境支持教学模式下学生注意稳定性的研究中,不同学生分组间注意稳定性的比较采用t检验。P<0.05 表示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网络环境支持模式下肿瘤学本科生教学成果分析

2.1.1 两组学生的一般情况

本研究共纳入152 名临床医学专业学生采用网络环境支持模式教学作为实验组。其中有1 名学生因个人原因缓考,故收集到151 名学生的考核信息。151 名学生中,男生86 名,女生65 名。此外,纳入63 名临床医学专业学生采用传统课堂教学作为对照组。收集到全部63 名学生的考核信息,其中男生42 名,女生21 名。经卡方检验,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性别未见统计学差异(卡方值1.745,P=0.187)。

2.1.2 两组学生的考核结果

采用网络环境支持模式的实验组学生考核最高分94 分,最低分60 分,平均得分77.89 分,合格率100.0%,良好率64.2%,优秀率19.9%。而采用传统课堂教学的对照组学生考核最高分88 分,最低分60 分,平均得分77.43 分,合格率100.0%,良好率66.7%,优秀率14.3%。经t检验,两组间的平均考核成绩未见统计学差异(t=-0.437,P=0.662)。经卡方检验,两组间的良好率(卡方值0.115,P=0.734)和优秀率(卡方值0.929,P=0.335)均未见统计学差异。(见表1)

表1 实验组和对照组考核结果比较

2.2 网络环境支持模式肿瘤学教学中学生注意稳定性分析

2.2.1 纳入学生的一般情况

本研究共纳入65 名肿瘤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或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学生发放调查问卷。但其中有3 名学生未能有效完成调查问卷,故回收有效问卷62 份,有效率为95.4%。最终获得的有效调查问卷中含有18 名硕士研究生和44 名本科生。18 名硕士研究生中男生7 名,女生11 名。而44 名本科生中男生23名,女生21 名。

2.2.2 网络环境支持模式下学生注意稳定性的总体水平

统计分析结果显示,62 名学生在网络支持模式下进行肿瘤学学习的注意稳定性总分为76.74±3.213,阅读注意、外显注意、注意集中、注意控制感四个因子评分分别为20.44±1.887、21.58±1.325、13.11±0.925 和21.61±1.508。(见表2)

表2 网络环境支持模式下学生注意稳定性水平

2.2.3 网络环境支持模式下不同性别和培养阶段学生注意稳定性的差异

t 检验分析表明,女生在阅读注意、注意控制感及注意稳定性总分上显著高于男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外显注意及注意集中两因子的性别差异不显著。肿瘤学研究生在阅读注意及注意稳定性总分上显著高于临床医学本科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外显注意、注意集中和注意控制感在研究生和本科生间的差异不显著。(见表3)

表3 网络环境支持模式下学生注意稳定性的差异

3 讨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流行以来,广大高校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的部署,将学生安全放在工作的首位。由于疫情发生初期正值2020 年春节假期,学生在疫情高峰时无法返校复课。且在疫情常态化以后,学生返校复课后若进行传统的课堂教学,人员聚集亦不利于疫情的防控工作。故基于网络环境支持的教学模式由幕后走向了前台。在前期的一项研究中,有教师利用自建专业肿瘤信息网站、“QQ”群和“微信”群等多种网络环境辅助进行肿瘤学临床实习教学,结果发现该教学模式打破了以教材为中心的传统观念,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提升临床教学水平[4]。也有教师将互联网教学和以课堂集中教学为核心的传统教学法结合起来,对比单用传统教学法进行肿瘤学理论课教学,结果发现互联网教学和课堂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可以提高学生考试的平均成绩、及格率和优秀率,从而提高肿瘤学的教学效果[5]。在本项研究中,我们采用“雨课堂”平台和“QQ”群等网络环境进行肿瘤学教学,这不同于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临床带教,也不同于利用网络平台和传统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而是针对肿瘤学理论课且完全通过网络环境支持进行教学的新尝试。这是在新冠病毒肺炎疫情背景下的特殊安排,却有可能称为今后肿瘤学本科教学的发展方向。我们的结果发现使用网络环境支持的理论课教学模式后,学生的考核结果不劣于传统的课堂教学,说明新冠病毒肺炎疫情背景下网络环境支持的教学不会影响教学质量。同样的尝试在肿瘤学研究生培养实践中亦有开展。有教师在新冠病毒肺炎背景下利用“慕课线上教学+翻转课堂”模式培养肿瘤学研究生,这是针对优化人才培养、提升教学效果和革新学习模式的有益探讨[6]。

进一步分析网络环境支持模式教学达到与传统课堂教学效果一致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4 方面。第一,网络环境支持的教学模式可能更能提高学生的注意稳定性[3]。注意稳定性包括阅读注意、外显注意、注意集中和注意控制感等方面。由于网络环境的丰富多样,较传统枯燥的课堂教学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网络环境可以设定多种情境,增加教学资源的刺激。且学生们在网络模式中互动更为便利,潜移默化地提升了学生的注意稳定性[7]。第二,肿瘤学作为临床医学中新进展最多的学科之一,传统的利用书本的课堂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学科发展和学生获取知识的需要。相反,基于网络环境支持的模式进行教学方法更为灵活,手段更为多样。教学时在教材基础上可穿插医学网络数据库中新的文献和指南更新,学生可便利地接触到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第三,网络环境支持的教学模式增进了师生交流[8]。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和学生的交流仅限于课堂上以及课后的一小段时间,由于每次课程时长的限制,教师难以做到回答每个同学的疑问。而通过“雨课堂”或“QQ”群等网络平台,通常在课程前就已经建立班级群聊,在每一讲之前教师就会将学习幻灯或其他材料上传网络平台,学生在课前预习、课中学习和课后复习中均能与教师充分交流,教师在课后也可以利用空闲对学生的留言进行解答,真正做到了实时交流。第四,目前全媒体时代下,大学生更倾向于利用网络平台进行社会交流和信息沟通[9],学生在线学习体验感较好[10,11],这是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趋势。

针对以上4 个原因,本研究特别就学生在进行网络环境支持模式的肿瘤学学习过程中其注意稳定性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发现女生在阅读注意、注意控制感及注意稳定性总分上显著高于男生,这与既往针对高中生[12]、大学生[3]和医学高职生[7]的研究结果一致。说明女生在通过网络环境学习时自控能力较强,不易受外界环境的干扰,符合通常女生具有的细心、仔细以及注意力集中的性格特点。且在一次课程的后半阶段,女生由于阅读注意能力和注意控制感较男生更好,故全程保持注意稳定性可能会提高学习效率。此外,本研究发现医学研究生和本科生在网络支持模式下进行肿瘤学学习的注意稳定性总分为76.74±3.213,既往的针对医学高职生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学习的注意稳定性总分为75.18±13.18[7],这说明网络环境支持的教学模式不会影响学生学习的注意稳定性。一项针对大学生网络信息使用能力的研究发现,在网络使用过程中,大学生有着基本的判断能力以及信息检索技能[13]。学生不会因为在网络环境下而出现注意力分散和学习效率低下,反而新颖的网络环境以及丰富的网络资源可能会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值得注意的是,肿瘤学研究生在阅读注意及注意稳定性总分上显著高于临床医学本科生,与既往文献比较同时也高于医学高职生[7],这说明研究生在学习能力和意志上可能更好,也与研究生的学习以及科研压力更大有关。这些结果为今后更好地开展网络环境支持的肿瘤学教学提供了有益的经验支撑,若是今后对本科生或高职生加强正念训练,并提高学习自控[14,15],可能能进一步提高注意稳定性,使其达到与研究生一样的水平。

总而言之,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基于网络环境支持模式的教学质量能否保证,学生在网络环境中学习效果和注意稳定性是否与传统的课堂教学一致,这些问题受到了广大医学高校教师们的广泛关注。本研究发现,在网络环境支持模式下进行肿瘤学理论课教学,学生的考核结果不劣于传统的课堂面授教学。女生在网络环境支持模式下进行肿瘤学学习注意稳定性好于男生。研究生在网络环境支持模式下进行肿瘤学学习注意稳定性好于本科生。这为在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是否可通过开展网络环境支持的教学代替传统课堂教学,以及如何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更好地开展网络教学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然而,需要指出的是,若今后在网络环境支持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联合基于问题的教学法[16,17]或基于案例的教学法[18,19]等其他新颖的教学手段,并进一步丰富网络教育的内涵,增加肿瘤学相关的人文素养教育内容[20],则有望全面提高教学成果,在网络新环境下培养更为优秀的医学人才,从而更好地开展肿瘤学教学工作。

猜你喜欢

肿瘤学本科生研究生
中医药大学本科生流行病学教学改革初探
肿瘤学
肿瘤学
肿瘤学
肿瘤学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
探索如何提高药学本科生实习的质量
让教授回归本科生课堂
研究生“逃课”需标本兼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