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铸牢意识 贡献智慧力量
——省社科理论界举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研讨会
2021-11-10本刊综合高建国
文 / 本刊综合 图 / 高建国
9 月11 日,由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省民族宗教委、省社科院、云南日报报业集团联合主办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云南省社科理论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理论研讨会”在昆明举行。
主办单位、省委讲师团主要负责同志及云南大学、省委党校相关专家共计60 余人参加了会议。
8 月27 日至28 日,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更是民族工作的盛事和喜事,在新中国民族工作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本次研讨会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旨在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促进全省社科理论界完整、准确、全面把握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更好发挥思想引领、资政建言作用。多位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重要讲话的重大意义、高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伟大旗帜、党领导民族工作百年征程、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云南实践和启示等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交流讨论。
与会者一致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系统阐释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明确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重点任务、政策举措,科学回答了新时代民族工作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等重大问题,为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现摘编部分研讨会主旨演讲,以飨读者。
高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旗帜
杨正权:
作者职务: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国(昆明)南亚东南亚研究院党组书记、院长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准阐释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要义,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一、宝贵经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思想引领
在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奋斗征程中,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民族问题具体实际相结合,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总结的“12 个必须”对党的民族工作宝贵经验作出了精辟阐释,形成了一个系统完整的科学体系,形成了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
二、历史方位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指向
必须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必然性、极端重要性和现实针对性。我国历史方位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下。从国际上看,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挥之不去,民粹主义抬头,民族问题深刻影响着全球和平与发展进程。国内看,构建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坚固思想长城,抵制外部妄图利用所谓民族问题对我国进行遏制分化阴谋的形势不容乐观。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之所以能够根深叶茂,靠的正是国土不可分、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理念。
三、多元一体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底蕴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科学把握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题中应有之义。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一部中国史,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这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根深叶茂的原因所在,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良田沃土和历史底蕴。
四、文化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脉和灵魂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自觉认同。中华文化集中国各民族文化之大成,各民族文化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基础。各民族文化交相辉映,中华文化历久弥新,这打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是今天中华民族拥有强大文化自信的根源。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有利于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五、四个共同体理念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目标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四个共同体理念指明了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目标任务。一是
要正确把握好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物质和精神的关系。二是
要深化“五观五认同”教育,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三是
要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要加强现代文明教育,深入实施文明创建、公民道德建设、时代新人培育等工程,引导各族群众在思想观念、精神情趣、生活方式上向现代化迈进。四是
要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完善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支持民族地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加大对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支持力度,优化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不断增强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五是
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逐步实现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六是
要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实际,以公平公正为原则,更多针对特定地区、特殊问题、特别事项制定实施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七是
要坚决防范民族领域重大风险隐患。守住意识形态阵地,积极稳妥处理涉民族因素的意识形态问题,持续肃清民族分裂、宗教极端思想流毒,加强国际反恐合作,做好重点国家和地区、国际组织、海外少数民族华侨华人群体等的工作。六、民族大团结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命线
中华民族大团结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旨归,是国家统一之基、精神力量之魂。一是
要牢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二是
要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三是
中华民族的关系是多元一体的关系,一体是主线和方向,多元是要素和动力,两者辩证统一。四是
要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观念,打牢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础。五是
要正确认识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里不同成员的关系。六是
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七是
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大家只有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才能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民族团结进步之花才能长盛不衰。七、加快发展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
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一切问题的总开关,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金钥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因地制宜、扬长补短,找准民族地区在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定位,深入分析自己的优势领域和短板不足,因地制宜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要完善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要支持民族地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深入推进固边兴边富民,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和共同繁荣发展,携手边疆民族地区广大群众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八、党的领导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保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就民族工作作出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了新的历史性成就。一是
形成了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指导思想。二是
形成了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新格局。三是
形成了新时代任用党的民族干部的新标准。四是
形成了基层民族工作高效有序运转的新局面。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少数民族的面貌、民族地区的面貌、民族关系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巨变。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民族工作成功的根本保证,也是各民族大团结的根本保证;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凝聚各民族、发展各民族、繁荣各民族;只要我们牢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任何人任何政治势力可以挑拨我们的民族关系,我们的民族团结统一在政治上就有充分保障。
全省民族工作部门要勇当铸牢意识主力
李正洪:
作者职务:
云南省民族宗教委党组成员、副主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是一篇光辉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纲领性文献,是新时代做好民族工作的根本遵循。
理解起来就是:走出一条正确道路,丰富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理论,形成一个重要思想,坚持一以贯之的工作主线。
即,回顾党的百年历程,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最大成就,就是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强调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理念,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积累了把握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宝贵经验,形成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一、要完整准确全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
(一)要完整准确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精神实质。
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
理念。其重要意义就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然要求,是党的民族工作开创新局面的必然要求。其方向就是顺应时代变化,按照增进共同性的方向改进民族工作,做到共同性和差异性的辩证统一、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的有机结合,才能把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做好做细做扎实。其路径就是坚持党的民族工作创新发展,要坚持正确的,调整过时的,更好保障各民族群众合法权益。(二)要完整准确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要求。
就是正确处理好四个关系:即,要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物质和精神的关系。
与此同时,应当准确理解民族工作需要坚持的5 个方面原则,即一是
以增进共同性为主导,尊重和包容差异性为从属,这是重要原则;二是
始终把中华民族利益放在首位,引导本民族意识自觉服从和服务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三是
要在实现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整体利益进程中实现好各民族具体利益;四是
要正确把握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五是
要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以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意义,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牢不可破。(三)要完整准确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政
策举措。
民族地区发展要强化“三个都要”的理念,即,坚持所有发展都要赋予民族团结进步的意义,都要赋予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都要有利于提升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是
建设好美丽家园,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随着民族地区和各族群众共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特殊扶持政策要从民族因素转向区域因素,实施好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兴边富民行动等规划,优化转移支付政策。对边疆地区、欠发达地区、生态保护区实行差别化的区域政策。要把政策动力和内生潜力有机结合起来,提高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重点抓好民族地区就业和教育,抓好惠及当地和保护生态,积极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二是
维护好民族团结,坚决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民族领域安全稳定。要全面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着力防范化解民族领域重大风险隐患,严密防范、严厉打击敌对势力利用民族、宗教等问题对我进行的各类渗透颠覆捣乱破坏活动。三是
守护好神圣国土,更好发挥边疆民族地区国家安全屏障作用。统筹发展与安全,加强边疆建设,深入推进固边兴边富民,完善国家对口支援体制机制,发挥好中央、发达地区、民族地区三方面积极性,在共同发展中巩固拓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的成效成果,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增进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共同情感。四是
治理好民族事务,着力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依法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依法妥善处理涉民族因素的案事件。高度重视民族领域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加强和改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五是
促进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逐步实现各民族在空间、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全方位嵌入。六是
重视培养使用好民族干部,加强民族地区、民族工作人才队伍和力量建设。民族区域自治的成功实践,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民族地区各族干部的忠诚奉献、务实担当。要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努力成为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态度特别坚决、明辨大是大非立场特别清醒、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行动特别坚定、热爱各族群众感情特别真挚的民族工作干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民族地区干部队伍。要创新民族教育办学模式,探索举办混班跨专业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班,为民族地区培养更多理工农医等紧缺人才,培养更多专业技能型实用人才,不断培养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专业领域中的少数民族专业技术人才,为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二、全省民族工作部门要掀起学习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高潮并持续引向深入
(一)切实把学习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作为全省民族工作部门当前的首要重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好。
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培训和宣传宣讲活动,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实施意见。要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体系,搞好社会宣传教育。针对不同对象和受众,抓住喜闻乐见这个核心,多做“滴灌式”的宣传教育,多做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工作,更加注重人文化、大众化、实体化,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二)主动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转化为民族工作者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
一是
要完整准确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从而纲举目张,守正创新,因势利导,及时调整工作举措,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二是
要守住意识形态阵地,积极稳妥处理涉民族因素的意识形态问题,持续肃清民族分裂、宗教极端思想流毒。三是
在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前提下推动各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创新。要高度重视和加强中华民族研究,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高度,把握历史叙述权和话语权。民族领域研究应从关注差异性转向注重区域性,突出对共同体共同性研究。四是
坚持推广普及与科学保护并行不悖。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是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同胞学习和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二者并行不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发展,得益于各民族能够以通用语言文字进行不断深化的交往交流交融。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纽带,加深各民族之间情感,才能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三)准确把握民族工作主线,聚焦主业履行主责担当主力。
加强和完善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要把党的领导贯穿民族工作全过程,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要进一步找准民族工作和所处部门、单位的职责定位,突出工作主线,聚焦主责主业,健全工作体系,聚力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并贯穿于民族工作各领域全过程。历史雄辩地证明,对中华民族形成起决定性作用的,不是种族、血缘、地域等因素,而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新的历史起点上,要准确把握和全面贯彻我们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必然性、极端重要性和现实针对性,抓好各项任务落实,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开创中华民族更加美好的未来!
繁荣“美美与共”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沙云生:
作者职务:
云南省民族宗教委文化宣传处处长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将“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第八个必须”,将“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第一项任务”,充分表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促进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汇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识和力量的精神动力和不竭源泉,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固本之举和长远之策。
一、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用共同的精神谱系凝心铸魂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首要之义是弘扬共有的中华民族伟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要“继承和发扬党领导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奋斗中形成的伟大建党精神等精神谱系”。只有赓续精神血脉,加强精神感召,将各民族从文化、思想、价值观等方面嵌入中华民族精神谱系中,用共同的理想信念凝心铸魂,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才能牢不可破、坚不可摧。
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积淀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诸如“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革故鼎新”的创新思想,“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的价值理念等,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至今的精神动力。中华民族伟大精神,发扬于党的不懈奋斗中,历经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血火淬炼、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艰辛探索、改革开放时期的继承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砥砺奋斗,在伟大建党精神等精神谱系中不断发扬、巩固、壮大。中华民族伟大精神,汇聚在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各族群众在党的领导下,面对各种艰难挑战,筚路蓝缕、披荆斩棘,锻造出伟大的创造精神、团结精神、梦想精神,让中华民族伟大精神开花结果,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固本培元。
新时代做好民族文化工作,应将弘扬中华民族伟大精神作为“管脑子”的重要工作放在首位。
首先要将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纳入宣传教育中,“服民以道德,渐民以教化”,各族群众弘扬中华民族伟大精神,从自发走向自觉,从认知走向认同,依靠的是全面深入持久的宣传教育。其次要将中华民族伟大精神融入文化创作上,“文以载道、文以化人”,只有大量创作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传播中国价值和现代文明、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时代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文化作品,形成文化创作的高峰,才能将中华民族伟大精神根植于各族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中、根植在云岭大地上。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用共同的文化认同积基树本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的灿烂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深刻理解这一重要论述,需要我们放宽视野,由今溯古。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在不同的生产生活区域中,形成了多样化的人文环境,大河流域的农耕文化,沿海区域的稻作文化,山地区域的游耕农业文化,丛林草原区域的狩猎、游牧文化,不断汇聚、融合,最终形成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大集成、集大成,是各民族文化在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的过程中交融汇聚,最终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完整而不可分割的文化血脉,这是中华文明赓续发展的动力,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机理。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必须明确以中华文化为本。
习近平总书记在阐述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关系时,明确提出“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这句话既表明了中华文化在多元各民族文化基础上的一体性,又形象地解答了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主次关系、纲目关系、本末关系。我们需要转变传统的工作思路、工作模式、工作惯性,将增强中华文化认同作为新时代民族文化工作的主旨,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美美与共”上来,转移到融汇多方面元素、打造政治性强、内涵丰富、意蕴厚重、接受度高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上来,实施好中华民族视觉形象工程,引导各民族逐渐将中华文化内化为共建、共有、共享的精神家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既需要摈弃和杜绝“将少数民族文化自外于中华文化”的错误观念,也需要扭转“将汉族文化等同于中华文化”的错误观念,
我们应该站在“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的立场上,在增强中华文化认同的基础上,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注意对各民族在饮食服饰、风俗习惯、文化艺术、建筑风格等方面的保护和传承”的要求,以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衡量标准,既充分考虑文化原真性,也考虑与时代和现代文明的适应性,在剔除保守封闭的意识、愚昧落后的生活方式和陈规陋习的前提下,不断创新系统保护、活态保护、融合保护、差异化保护等多种方式,拓宽传统文化的保护空间和传承载体,让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真正“活起来”“传下去”,不断丰富中华文化的基因库。三、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用共同的价值共识革故鼎新
我们传统的民族文化工作模式,往往看重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不自觉忽视中华文化的一体性;往往强调“各美其美”,不自觉忽视“美美与共”;往往提倡“原生态”“原汁原味”,不自觉忽视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背景下的融合发展;往往将工作着力点放在各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上,较少将少数民族文化放在整个中华文化的归属中去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我理解,民族文化要革故鼎新,民族文化工作也需要革故鼎新,应该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的工作主线,以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新的目标导向,以“美美与共、融荣与共”为新的价值共识,推动民族文化工作既深度融入、又有力支撑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美美与共”,是新时代民族文化工作的认识论。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文化因附有历史、地域、民族的烙印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这是客观事实,但这种差异性是在中华文化一体性基础上、前提下、归属中的差异性,是中华文化大观园中的姹紫嫣红之别。我们应该把每一个民族的文化、每一种不同的美都纳入整个中华文化和中华文化的整体进程中去看待和认识,建构起各民族文化是中华的各民族文化的共识,以各民族文化的“美”组成和巩固中华文化的“大美”“共美”。对于凡是强化民族文化的特殊性、有悖中华文化的整体性,强化民族文化的差异性、有悖中华文化的一体性,强化民族文化的保守封闭、有悖中华文化发展进程的文明方向和先进方向的文化类型和工作方式,都要坚决反对、纠正和杜绝。“融荣与共”,是新时代民族文化工作的方法论。
其中交融与共是出发点,繁荣与共是落脚点。所谓交融与共,就是引导各民族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在交往交流交融的背景下,在互通互学互鉴的基础上,融合创作、融合生产、融合发展。交融不是消泯文化的多样性,而是以现实题材创作为重点,在形式上取长补短、载体上互通有无、内容上引新吐故,形成“美好时代一起唱、文化盛世一起创”的交融格局。所谓繁荣与共,就是促进各民族文化在中华文化时代进程中的共同繁荣发展。各民族文化的繁荣,不可能是脱离中华文化这个母体、脱离新时代这个背景的自行繁荣;中华文化的发展,也离不开各民族文化的发展。我们应该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方向,推动各民族文化与时代的需求相结合、与人民群众的期盼相结合、与现代文明的需要相结合,不断提升各民族文化在新时代中的适应能力和嵌入能力、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从而孕育新的时代生命力。文化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动力
石高峰:
作者职务: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所所长、研究员文化认同是人类对于文化内在精神构架的共识,它体现了人类对自身文化的归属意识。文化认同不仅影响到个人对自己身份的确定、对社会群体角色的认定;还会影响到民族以及民族文化的保持、国家意识形态的维持与强化、增强不同的文明与文化之间的理解。
特别是到了经济全球一体化的今天,我国的文化属性、民族文化属性、传统文化属性也面临如何维护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文化价值认同的现实。所以,如何处理民族关系、文化关系,促进人类的理解与和平,在这个时代显得尤为重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了“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可以说,这是新时期党的民族工作的纲领。
一、中华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
如果说,中华文化是大江大河的话,那么,它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由无数的涓涓细流汇聚而成,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比如,孟子在他的书里就直接说周文王是“西夷之人”;秦国更是在历史典籍中被称为“戎狄”。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不管是从历史典籍来看,还是从民间传承来看,中华民族一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命运共同体,历史上如此,现实中也如此。
再如,汉语里面常说的“呼啦啦”“滑溜溜”“乌漆麻黑”之类的词,都是少数民族语言,而且很多是游牧民族语言。大家都耳熟能详的“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鲜卑族民歌翻译成汉语。此外,《格萨尔》《江格尔》《玛纳斯》是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译成汉语的长篇史诗,讲述的是各民族共同认可并追求的英雄品格及精神。历朝历代用汉语书写的各民族历史典籍浩如烟海,而且这个传统一直保存至今,这也说明,中华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
二、伟大的时代产生伟大的文化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当中,多次强调了文化创新、理论创新、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重要性,给我们提供了一套科学完整的理论体系。一个民族的复兴,必须以文化的复兴作为支撑,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必须伴随着中华文化的繁荣和昌盛。
据统计,关于文化有217 个定义,我个人认为,文化就是一种“时间的积累”,但文化需要引导而与时俱进。
无论是多么优秀的文化,都必须顺应时代,拥抱现实和未来,才可能积淀成为一种“集体人格”,成为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精神构架”。
所以,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要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我的理解中,文化的终极目标,是在人间普及一种爱和善。德国诗人歌德说过,“人类凭着聪明,画出了一条条界线,最后用爱,把它们全部推倒。”中国儒家提倡“仁者爱人”“爱人者,人恒爱之”“与人为善”“止于至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但是,56 个民族具有共同的精神价值观,其中之一就是“仁、爱、礼、义”,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始终贯穿了一种“仁、爱、礼、义”之风,从古至今,中国各民族都在追求仁爱、高尚、互敬、忍让、秩序,它不是流于空泛的,而是一套套的行为规范,是流淌在每一个中国人血液中的文化基因。
世界上,有的民族“立圣人”,有的民族“立巨人”,有的民族“立骑士”,有的民族“立武士”,唯有中国“立君子”。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君子成人之美”“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中国古人把一个人最为辉煌的成就归结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德”居首位,把君子的风范推崇到了极致。西方传教士利玛窦在中国生活了大半辈子,他说,虽然中国人有专业的装备,有海军、陆军,很容易征服邻近的国家,但是他们从没有想过发动侵略战争,他们很满足于自己有的东西,没有征服的欲望和野心。
我们的文化是热爱和平的一种文化。我们在进行改革开放的整个历程当中,一直注重的是经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科学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走向共同富裕等。我们的这些发展理念,与我们五千年文明史中辉煌灿烂的文明理念是一脉相承的。
文化的进步,需要每一代人的努力。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必须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守望相助,手足情深”。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交往交流交融,故步自封,游离于时代之外,最终只会被时代所淘汰。
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也必将产生无愧于伟大时代的伟大文化。让我们共同努力,构建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
以共享符号形象铸牢共同体意识
李吉星:
作者职务: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一个重要路径,对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文化,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中华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文化是人类创造的一种符号,而符号则是文化的形象化和抽象化。中华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共同经历的奋斗历程,蕴含着中华民族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贯穿着中华民族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是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精神家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民族文化的象征符号是在不断地叙述、表现、重释中生长和培育出来,并被有意识地传递给下一代成员,产生强大的内聚力。文化的自信,汇聚于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以及它们所蕴含的价值、观念、精神和意识当中,培树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自信,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并以符号和形象不断加强文化认同和积累文化自信。
一、借力中华民族象征符号,凝聚全体国民
中华民族共同体就是以中华民族为基础形成的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中国国民聚合实体。
就国内建设维度来看,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党和国家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思想,不仅加大了对“一体性”和“共同性”的强调,更致力于围绕“中华民族”的集体认同和象征符号,构建一个各民族团结一心、全体国民凝聚一体的表征符号体系。
就国际交往维度来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是国内集体认同建构的实践,也离不开国际环境的影响与约束,必将在全球治理的过程中,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互联共通。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代背景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强化与巩固,将关系到中国以及中华民族参与全球治理的广度和国际社会的认同。
二、以中华民族象征符号为抓手,推动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在相互的交往交流交融中,更重要、更关键、更核心的是文化的认同和情感的交融。在云南很多少数民族的创世纪神话中,都有多民族同源的族源传说,即,从共同的母体诞生出了生活在同一地域的多个兄弟民族。德国哲学家卡西尔曾说:“神话和原始宗教绝不是完全无理性的,它们并不是没有道理或没有原因的。但是它们的条理性更多地依赖于情感的统一性而不是依赖于逻辑的法则。”情感正是云南多民族族源同源神话传说产生凝聚力的内在基质,它产生的亲和力是民族团结的基础力量。
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正是这种认同、这种情感维系,使中华民族日益强大,中华文化也因之更加丰富多彩,各民族的文化始终水乳交融在同一个文化大家庭中。符号具有表述和理解、传达和思考的功能,当符号被长期秉持、区别,其内涵外现,就塑造出外部形象,符号与形象的内核是相通的。因此,通过塑造各民族成员认同的共同体象征与符号,强调国家民族的共同情感价值取向与精神意义追求,为各民族的繁衍、生息和发展提供共有精神家园,从而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增进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自觉认同,夯实着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思想基础,推动着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推崇并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如同编织了一条促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有助于推进新时代我国民族工作的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促进中华民族大团结,促使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以多元一体中华文化构筑共有精神家园的云南示范
樊泳湄: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应该如何理解和把握这个“纲”呢?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从三个方面体现出来的:从主体来讲是人的共同体,是包括56 个民族在内的、全体中国公民的共同体;从内容来讲,包括各民族在长期交往交流交融中形成的由各民族文化组成的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经济利益共同体;从构成来讲,中华民族共同体既要有物质基础更要有精神支撑,需要在思想认同的基础上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正因如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源。各民族通过文化的相互欣赏、学习、借鉴,兼容并蓄、博采众长,能促进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小德川流,大德敦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决定着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发展方向,一定要在全社会、在各民族中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民族性,它的源泉来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它的根脉深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文化是由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组成的,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而中华文化的核心是让每个人都能够明白自己的身份、认同自己的身份,进而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
所以,无论是哪个民族,无论是何人,都应该明白自己中国人的身份、认同自己是中华民族一员的身份,特别是要“培养孩子们树立中华民族一员的意识,不要让孩子们只知道自己是哪个民族的人,首先要知道自己是中华民族,这是月亮和星星的关系”。做到“爱党爱国不越矩,同心聚力共发展”。在云南边疆民族地区,我们欣喜地看到,“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拥护核心,心向北京”已经成为共识。在各族群众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在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要注重从各民族文化中汲取营养。“中华文化之所以如此精彩纷呈、博大精深,就在于它兼收并蓄的包容特性。”“各族文化交相辉映,中华文化历久弥新,这是今天我们强大文化自信的根源。”中华文明植根于和而不同的多民族文化沃土,56个民族的文化不仅连接着各族儿女的家国记忆,也凝聚起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着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更有力地推动了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构建。
习近平总书记很重视少数民族文化及其传承。2020年1 月,在云南省腾冲市清水乡司莫拉佤族村看望乡亲们时,习近平总书记按照佤族文化习俗敲响三声佤族木鼓,这不仅满含他对云南各民族的祝愿,也把具有500多年历史的中国传统村落里佤、汉、白、傣等多个民族的心聚在了一起,让云南26 个世居民族都感受到国泰民安、和谐幸福的美好期许,更坚定了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决心,增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文化的本质是以文化人,人的力量发自内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云南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瑰宝,要积极加以支持和发展。做民族团结工作重在交心,要在各民族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中做到将心比心、以心换心,才能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同团结进步,才能让文化成为民族团结的润滑剂、催化剂、黏合剂,为建设民族团结一家亲的和谐家园打牢思想基础。
在云南,从“新中国民族团结第一碑”到大理洱源县三营镇郑家庄“七个民族一家亲”,再到普洱、西双版纳等地各民族亲如一家的“宾弄赛嗨”……都是以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生动诠释与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