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上博物馆”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播中的应用

2021-11-09董维张辉

中国民族博览 2021年16期
关键词:数字化保护传播文化遗产

董维 张辉

【摘要】本文提出了“云上博物馆”的建设思路,并以唐十八陵数字化保护与传播的为例,阐述了建立“云上博物馆”的重要意义,给出了整体构想以及设计理念,以互联网思维引领,建立以数据为核心的基本设计方法,从数据的采集、数据管理、传播平台的搭建、内容的制作与分发各个环节进行了论述。为在时间和空间上难以建立实体保护机构的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播提供了新的方法。

【关键词】云上博物馆;数字化保护;文化遗产;传播;唐陵

【中图分类号】G25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16-202-03

【本文著录格式】董维,张辉.“云上博物馆”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播中的应用——以唐陵为例[J].中国民族博览,2021,08(16):202-204.

我国现存的大量文化遗产散落在田野中,以陕西关中唐十八陵为例,从乾陵到泰陵东西跨度约140千米,十八座帝王陵墓分布在接近3000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如今仅有乾陵、昭陵、桥陵建立了相对完善的景区或者是保护区,大量的陵墓遗址都散落在田间地头,无法建立起一个实体博物馆对其进行有效的整体保护,信息技术为文化遗址的保护找到了全新的路径。

一、建立“云上博物馆”的现实意义

(一)文化遗产的永久无损保护

伴随着信息化时代的不断进步,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是近年来全世界共同的研究重点,其基本研究方法是通过各种先进的数字化手段,针对不同的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信息采集工作,以期达到数字化保护的目的。数字化保护研究兴起的重要原因是实物保护技术只能延缓文化遗产的自然消亡,传统的修复手段又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经常出现保护性破坏的现象,为了永久的保存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数字化的无损性与永久性具有传统方法所不具备的优势。

(二)文化价值的传播意义

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修复是手段,保护本身并不是目的。文化遗产保护的对象应当是凝结在文化遗产上的文化价值,所有的文化都需要有效的传播才能充分体现其价值。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不仅为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全新的方法,还使得文化的传播有了更为先进的方式,将过去难以传播的文化信息得以连接、再现、创生从而全面“活化”文化遗产。

以唐简陵为例,目前仅残存三座雕塑在朱雀门的司马道上,周边全是覆盖果树的农田,在除冬季外的时间将雕塑全部遮蔽,这些相对并不完整的文化遗产,作为个体并不适合开发成旅游资源供人参观,然而作为晚唐时期重要的代表陵墓,其文化价值仍然是十分巨大的,数字技术的出现使得观者得以同时浏览各个时期的唐陵雕塑,在唐代社会演变的背景下比对雕塑间的各种信息,大大提高了信息获取的速度,在有效的传播中充分释放了简陵的文化价值。

二、“云上博物馆”的整体构想

2017年以来在《国家文物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指引下,全国范围内的博物馆为了使文化信息得到有效的传承,均开展了智慧博物馆的建设工作。智慧博物馆的建立全面改变了传统博物馆的展陈甚至是管理运行模式。然而智慧博物馆只是对实体博物馆的改造,“云上博物馆”则需要完全以信息化的视角重新构建虚拟博物馆的建设思路。

(一)博物馆互联网思维的转变

传统博物馆的定义强调博物馆是关于见证“物”的机构,博物馆运维的基本关系是“人—物”二元关系。数字博物馆与智慧博物馆的建设,都是在传统博物馆的基础上,以信息化为手段发展形成的,仍然是以博物馆的“物”为核心,数字化手段的引入使“物”的呈现方式多样化、更加友好,其目的还是为了拓展藏品展陈场域、改善观看环境。然而信息化的能力在文化遗产保护特别是传播的能力并没有得到完全的释放,因此顶层思维的转变就显得十分必要。

博物馆的信息化只是数字技术对文化遗产在传播层面的提升,真正完全释放信息化科技的潜力就要从根本上转变成互联网思维,从“人—物”的二元关系转变成以数据为中间媒介的“人—数据—物”的三元关系,建立真正的信息化博物馆而不仅仅是博物館的信息化。

从数据核心出发,脱离传统博物馆的运维思想,设计一套全新的互联网博物管数据管理体系、内容制作标准、线上展陈方案是整个“云上博物馆”整体构想的核心内容(见图1)。基于数据的空间时间延展性,使得原本并不适合建立景区和实体博物馆的大量文化遗产有了全新的传播平台,还可以将现有博物馆的藏品以各种主题在时间的轴线上设立时间跨度大、空间场域广泛的“云上博物馆”,彻底摆脱空间对文化传播的束缚,实现文化价值的全时空传送。

(二)“云上博物馆”的数字化整体保护思路

以唐陵为例,已经建立起来的景区中,乾陵作为中国帝王陵墓景区的代表在实体上的确达到了对盛唐墓葬、服饰、生活等诸多面向文化传播的目的,然而唐文化不仅仅是盛唐文化,唐代帝陵墓葬形制的形成与确定、服饰礼仪的变迁、由盛转衰的审美风格等海量内容仅仅依靠一个陵墓的展示是很难体会的。盛唐时期最后一座陵园唐桥陵的陵园石刻体量和精美程度就远好于中唐时期的唐泰陵,这两座陵墓的主人唐睿宗李旦与其儿子唐玄宗李隆基之间刚好经历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安史之乱。由此可见作为一个整体的唐代帝王陵群体其蕴含的文化传播价值是单个陵墓难以比拟的,从信息量上来说唐陵作为一个整体不是简单的陵墓相加,在文化价值上具有非常明显的乘数效应。

数字化整体保护方法的设计思路突出了数据作为信息传播媒介的核心地位,数据来源于对物与空间的采集,人通过数据与物和空间产生关系,进而产生新的信息用于迭代整个数字化整体保护方案的设计,因此这个方法并不是一个静态的设计方案,伴随着不断的传播和推广,其方案本身应是不断优化的。整个方案主要涉及四大方面,分别是规范化的数字采集方法、集中化的数据管理体系、全新的内容制作与发布体系、用户反馈系统。

三、“云上博物馆”的建设方案概述

(一)规范化的整体数字采集方法

野外散落的文化遗产其本身作为数据采集的对象是十分不完整的,而且很多遗产所在地工作条件十分艰苦,陵园通常远离城市往返距离路程较长、绝大多數的陵园石刻周边不能实现供电,加之通常数字化采集设备价格昂贵,因此对与每次工作进行有效的规划可以使得数字化保护工作目标明确、有的放矢。目前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数字化保护方式众多、扫描团队人员专业越来越多样,各种技术工种之间的配合也决定了元数据的质量。即便是实现了规范化,其采集数据本身还具有容量大、非结构化、多样性和冗余度大,即“多源异构”的特点。

为了实现数据库录入的标准化,数据在采集的时候就应该注重规范化的设计。规范化的采集方法使得以文化遗产保护为目的的数据采集有法可依,真正实现目标明晰、质量可控、标准化管理的目标。采集方法的规范,是对所有环节以及整个流程的规范,具体应当包括以下五个方面:权责明晰的人员组织架构;设计完整的采集流程;谨慎细致的设备管理;详细具体的作业指导;严格周到的质量管理。除此之外在数据的存储层还应对元数据的结构进行转换、清洗、抽取等工作,最终实现文化遗产元数据的标准化。

(二)集中化的数据存储

数据库是“云上博物馆”的核心后台,所有采集的数据均要进入数据库进行管理,目前在数据库管理方面,有很多成熟的方案可供使用,比如开源的MySQL数据库,体积小、运行速度快、在Web应用方面是最优秀的关系型数据库软件。文化遗产的数据库,通常都是关系型数据,数据特点是数据体积比较大,数据来源比较复杂。因此对于数据库的表与表的关系设计是整个数据库设计的核心。

以唐陵数据库为例,采集端的数据既包括传统的数字图像与视频,还包含三维扫描的模型数据、地理信息、人员、时间、雕塑等类别多样且体积巨大的数据,如三维扫描的一个蹲狮,其数据文件就在60GB—150GB,如果以雕塑单体作为数据索引点,那么又存在大量数据的索引重复的问题。在内容端有游戏、虚拟现实模型、增强现实、短视频、动画片、论文、线稿等大量经过制作的内容数据。

数据库还应该有完备的权限管理,文化遗产的数字化成果本身并不应该是封闭的,应当是开放的,封闭的数据其本身只有档案的意义,开放的数据才会实现数据信息的增值。不同的用户需要有不同的权限才可以执行查阅、录入、维护、删除等操作,还可对开放供下载的数据精度有所区分,对数据的使用也可溯源。

(三)全新的内容制作与发布体系

1.整体的内容展示平台

虽然现在互联网的前沿研究是去中心化,但在文化遗产与传播领域却不尽然,以唐十八陵为例,作为中国古代帝陵的一组典型代表,因为具有文化概念上的整体性,以及相应地在地理位置上的相关性,如果唐十八陵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那么作为一个整体,十八陵缺一不可。可见唐十八陵作为一个整体其价值和意义是远超过个体的,因此仍然应当建立一个具备完整信息的“云上博物馆”,在这个传播平台中,既有宏观的陵墓整体地理信息,也有微观的纹饰、服饰等细部特征,还应当有大量学术型的研究成果,提供“信息化一站式服务”,让抱有不同需求的观众来到平台中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内容,希望了解的有关唐陵的所有信息都可以被检索到。

目前正在建设的“云上大唐”数字传播平台,正是一个集中展示十余年唐十八陵数字化研究成果的展示平台,将所有唐陵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展陈。在时间的纵向上系统的展示唐代帝王陵墓风格的变迁,由此可以揭示唐代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审美取向等信息,平台集成了大量对服饰、纹样、雕塑形态的研究成果,还可以足不出户的游览唐陵、观看历经千年仍然屹立不倒的唐代雕塑。

2.多元化的内容分发体系

目前,整个传播领域都面临着碎片化传播的趋势,最近两年短视频、微传播等领域的不断兴起,对传统媒体冲击巨大。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播这个范畴,不应当对碎片化的内容持否定的态度,应当认识到这是传统文化提升自身传播价值的重要机遇。对大量的数据进行二次加工,用艺术的手段创作出大量群众喜闻乐见的内容,并且通过各种内容分发平台进行传播,充分发挥平台传播的社交属性,最终实现对整体传播平台的引流,本质上仍然是对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

四、结论

空间是文化遗产传播的最重要的制约条件之一,实体博物馆受限于展陈面积不能展示所有藏品,大量文化遗产分布在十分广阔的空间里,无法开展有效的文化价值传播,凝结在文化遗产上的很多信息都静静地埋没在库房、农田里,然而数字化技术以及以5G技术为代表的高速互联网技术提供了全新的保护与传播渠道。

建立“云上博物馆”首先应该转变思维,以互联网的思维构建虚拟博物馆,而不是将博物馆数字化改造。突出以数据为核心的设计理念,对文化遗产进行整体的数字化保护研究,充分发挥数据可以跨越空间地域的特征,以叙事逻辑设计“云上博物馆”的交互体验,创作大量的传播内容,运用多种传播手段,用信息技术为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赋能,从而达到在新时代“活化”文化遗产、保存民族集体记忆、促进文明交流的根本目标。

参考文献:

[1]王春法.关于智慧博物馆建设的若干思考[J].博物馆管理,2020(3).

[2]李嵘. 整体性原则在唐陵保护中的实践与思考[D].西安:西北大学,2008.

[3]张辉.重大社会变迁下的唐陵雕塑[J].美术,2012(9).

[4]张小朋.智慧博物馆核心系统初探[J].东南文化,2017(1).

[5]张琴,黄凯,袁佩玲,杨青,郑世珏.楚国数字文物分布式数据库设计.[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8):192-194.

[6]李海梅.“互联网+”视野下博物馆的智慧管理[D].厦门:厦门大学,2018.

[7]李姣.智慧博物馆与AI博物馆——人工智能时代博物馆发展新机遇[J].博物院,2019(4).

[8]冯乃恩.博物馆数字化建设理念与实践综述——以数字故宫社区为例[J].故宫博物院院刊,2017(1).

[9]苟文博.基于MySQL 的数据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电子设计工程,2017(3).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分册(上)版[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

[10]刘润.互联网+[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

[11]Creating Smart-er Cities: An Overview[J]. Sam Allwinkle,Peter Cruickshank. Journal of Urban Technology. 2011(2).

[12]Farazis .Digital approaches for public outreach in cultural heritage: The case study of iGuide Knossos and Ariadnes Journey(Article).[J].2012-12-14

[13]Smart Cities in Europe[J] . Andrea Caragliu,Chiara Del Bo,Peter Nijkamp. Journal of Urban Technology,2011 (2).

作者简介:董维(1983-),男,陕西西安,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影像艺术与信息设计;张辉,教授,研究方向为影像艺术与信息设计;张辉(1971-),男,陕西西安,硕士研究生,教授,研究方向为影像艺术与信息设计。

猜你喜欢

数字化保护传播文化遗产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Task 3
Tough Nut to Crack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播探究
湘西苗族刺绣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探析
当前纸媒微信公众号运营的突出问题与策略建议
文化遗产与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