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机制研究
2021-11-09刘凤景
摘要:高校“双带头”培育工程机制是新时代发展的重要产物,高校应该积极响应实施“双带头人”培育机制,充分的了解“双带头人”培育机制的实施意义,并认识到培育理念、培育机制、党建队伍建设等存在的不足,然后切实有效的健全机制、强化党支部组织的保障,打造科学合理的培育机制路径。
关键词: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培育工程机制
高校教师党支部是团结党组织和教师的关键枢纽,是高校开展党全部工作的基本单元,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保障。《关于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的实施意见》由中共教育部党组织发行,其中提出了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的任务计划和目标,明确了教师党支部书记要普遍性的成为“双带头人”。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决定着党支部内部每一位成员的党性修养、创造能力、业务能力,影响党支部综合凝聚力和战斗力。所以,建设品质高、素养高、党性觉悟高的教师党支部至关重要。
一、高校“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机制实施意义
高校“双带头人”培育机制的实施,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选择,是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举措,党支部书记的思想素养、政治觉悟、理论水平、业务能力决定着高校人才培养的政治方向和信念,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石。高校是学术科研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高校在平衡党务工作和教学工作之间一直不平衡,通过优质的党建队伍建设,有利于更好的平衡党务工作和教学科研工作、相互促进,有利于利用教师党组织书记的凝聚力和领导力促进高校核心工作高效的完成,有利于从根本上将党的方针政策和高校的教育情况有效结合,解决当前党组织队伍建设不完善、培育机制不明确的问题。
二、高校“双带头人”培养机制问题分析
1.党建队伍建设不完善。目前大部分学术带头人都希望能将更多时间都用在教学和科研项目中,不想参与教师党支部书记的工作内容,造成党建工作和教学工作处在对立的状态,还有许多高校的教师更是将教学科研作为核心任务,党建工作从来没有进行实施。而且高校对党建队伍的培养机制、选拔标准、考核制度、素质能力要求都研究不深入,以往的教师党支部书记多是会办事、时间充裕、学历学术不高的党员教师中选拔,这种错误的党建队伍建设观念对“双带头人”中学术带头人的培养产生消极的副作用。现阶段,一些高校在“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机制中,也挑选一些高级职称、高级学历的党员教师担任党支部书记,但是把党支部队伍建设成“新时代党建工作和教学工作双融合、双促进”的新常态还有一定距离。部分党支部书记没有履行相应的义务、态度不端正、思想不积极,不够重视党建工作,部分党支部书记认为学术带头人的目标很难实现,像这样的党建队伍会造成“双带头人”培育机制发展举步维艰。
2.保障制度欠缺。现在教师党支部书记对待工作存在懒政问题,不是将党务工作推脱给别人,就是故意拖延、随意处理,这种问题都是奖惩制度不完善、保障制度欠缺造成的,现有的制度不能激发党员教师对党务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机制的所有保障需要通过健全的制度、标准来完成。目前大部分高校的考核评价机制不是非常的健全,对教师党员完成党务工作的标准、履行義务的规章制度、考核标准有待完善,对教师党支部书记的测评制度也需要细化。除此之外,存在部分高校的基层党组织没有制定合理、有效的发展计划,对教师党员的未来发展没有长远考虑,造成教师党员没有足够的保障制度,不能看到未来的工作方向,职务职称晋升之路坎坷,造成主动担任党支部书记一职的党员教师越来越少。
三、高校“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的优化路径研究
1.优化党支部队伍建设。党支部队伍的建设是高校“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机制中最重要的保障,决定着党建工作和教学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因此,高校应该将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机制融入到现有工作中,优化党支部队伍建设,既要选拔党性强、觉悟高、威信高的党建带头人,又要挑选学术性强、业务能力强、素质高的学术带头人,要避免原有的教师党支部简单调换的现象,要以双向、高效、共赢开展党建工作和教学工作为目标来选拔优秀的“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高校可以通过组织选拔和民主选拔,由组织进行考察、研究决定或公开选举投票产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优先从国家级人才、省级人才、市级教师等依次选拔,整体提升高校党支部的队伍水平,从政治和战略高度全面的强化教师党支部队伍建设,切实将“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机制加入到党委工作计划中,从根本上消除教师党支部建设的单一化、层次化,真正意义上做到党建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的统一。
2.健全“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机制。“知人善用”是高校“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的重要战略,高校在选拔优秀的党建人才和学术人才后要合理的分配工作,要结合组织结构、专业需求、能力水平进行分析,探索党政共同负责的工作机制,在教师党支部书记和副书记人员上要进行近距离、多维度、全面化的展开考察,并按照教育部党组织规定的基本要求,制定党务工作标准和科研项目指标,严格遵守程序规定、职位需求标准筛选教师党支部书记,同时还要善于发现和培养年轻有能力的“双带头人”,为党支部书记接班人做好培养工作。加强在党务工作和教学工作协调机制,增加培训课程,使教师党支部书记成为“知人善用”的重要岗位,使党支部组织成为领导能力强、创造能力强、凝聚力强的高质量队伍。
3.完善监督考核体系。教师党支部是权力与义务二者兼具的,要想保证教师党支部善用权力、履行义务完成党务工作,还要时刻保持对工作的积极态度,不仅教师党员需要具有极高的党性、政治觉悟,党组织还需要不断完善监督考核体系,以合理的的奖惩制度规范教师党员的一言一行。时刻的监督工作可以保证工作中时刻保持清醒,完善的考核制度可以保障工作完成度,通过教师党支部书记的工作总结、述职报告及时向上级汇报工作成果。通过完善考核体系定期对教师党支部的工作情况进行分析,对成绩优异、表现突出、师生认可的教师党支部书记提出表扬并重点培养,对未履行义务、工作不合格的要及时通报批评、调整职务。
四、总结
教师党支部是高校教育教学、监督管理、完成党建工作的重要单元,是将教学科研与党的基本方针政策紧密结合的重要场所,是团结党员和教师关系的枢纽,是完成新时代党赋予的使命和要求的基本渠道,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保障。综上所述,高校“双带头人”教育工程机制的研究,是加强高校党务工作和教学工作的实际诉求,能够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前提下推进高校内涵式教育发展,为高校改革创新提供重要保障。党建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双促进的新局面还具有重要研究价值,保障高校教育事业长期稳定发展,打造党务工作与学术研究深度融合的新格局。 PR
基金项目: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2020年人文社科类重点课题:高职院校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与实践研究(2020dj01)
参考文献:
[1]吉欢,袁洋,刘玉梅.民办、独立院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机制研究[J].法制博览,2020(02):240-242.
[2]黄勇,王赛赛,张效云,常晓彤.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机制浅析[J].承德医学院学报,2020,37(06):536-538.
[3]林琳.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队伍现状及培育[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8,19(07):39-42.
(作者简介:刘凤景,山东济宁,副教授,教师,研究生的,研究方向: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