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镇、农村地区大学生信贷行为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

2021-11-09武亦文

经济研究导刊 2021年30期
关键词:影响因素大学生

武亦文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学生信贷需求日益旺盛,研究其行为影响因素有利于更好地满足大学生的信贷需求。为此,基于北京、河北等地16所高校大学生信贷的调研数据,运用logit模型,分析大学生的信贷行为影响因素,并探讨城镇和农村两地大学生影响因素的差异性。结果表明:性别、户口、付款方式等八个因素对于大学生的信贷行为有显著影响。城镇、农村大学生,在付款方式、信贷态度以及融资偏好三个变量上具有相同特征,而性别、婚恋状态、家庭经济收入等变量对两地大学生信贷行为的影响有所区别。

关键词:信贷行为;影响因素;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1)30-0049-04

引言

2021年我国在校大学生有近4 000万人,消费市场规模庞大,消费信贷越来越受大学生青睐,信贷需求日益旺盛,并呈现快速增长趋势。面对庞大的大学生消费群体,早在2002年,商业银行便针对性地推出了大学生信用卡,但坏账率也随之提升,发展得并不顺利,大学生的信贷需求也并没有完全得到满足。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蚂蚁花呗、京东白条等互联网信贷产品纷纷涌现,大学生选择通过互联网信贷来满足自身消费需求。但网络信贷产品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一定风险,校园贷、暴力催贷等问题频发。因此,研究大学生信贷行为影响因素有利于进一步了解大学生信贷的现状和特征,从而规范大学生的信贷行为,防范信贷风险。

本文在现有研究基础上,探讨以下问题:大学生信贷现状如何?城镇和农村大学生之间信贷有何差异?影响大学生信贷行为的因素有哪些?上述问题的研究有利于在了解大学生信贷现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信贷教育,设计信贷产品,提供信贷服务,从而满足大学生的信贷需求。

一、文献综述

Modigliani的生命周期理论中指出,青年消费者往往处于收入不高但消费需求旺盛的阶段,为满足自身的消费欲望,会采用举债的方式来达到目的[1]。大学生作为青年群体,处于自我认知的探索时期,其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都对于其消费行为产生巨大影响,而其在探索过程中也会存在非理性、高风险的行为[2]。

大学生消费信贷行为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人口特征与信贷行为密切相关。Danes和Hira T.(1987)通过模型对大学生信用卡行为影响因素進行研究,发现性别、年级、婚姻状态等人口特征对其信贷行为具有显著影响[3]。韩德昌、王大海(2007)对国内大学生进行研究,同样发现性别、可支配收入显著影响信贷行为,学历、专业则影响不显著[4]。崔静雯(2016)对江西高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受教育程度、户籍、工作经历也会对信贷行为产生显著影响[5]。

经济知识和经济情况等消费特征影响信贷行为。个人理财知识与大学生信贷行为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金融知识水平较高的学生信用卡余额明显更高,负债越多,更有可能负责任地使用信用卡[6]。融资偏好、预期未来收入也显著影响大学生的信贷行为意愿[7]。

大学生的消费行为还受到家庭、身体状况及独生子女等环境因素的影响[8]。父母的经济地位、父母互动等外部因素对大学生信贷行为有显著影响,父母的社会经济地位越高的学生进行风险信贷行为可能性越小,父母应努力引导,成为积极的榜样[9]。信贷平台的安全性、服务性、规范性等外部环境因素影响大学生是否发生信贷行为[10]。同样,大学生周围借贷行为或者广告与大学生的信贷行为显著相关[11]。

目前,关于大学生信贷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从个人特征、消费特征、环境特征等角度探讨,为本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研究基础。但关于城镇和农村地区影响因素的比较研究相对较少。本文鉴于前人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运用Logit模型,分析大学生信贷行为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城镇、农村大学生信贷行为影响因素的差异。

二、问卷调查与样本特征

(一)数据来源

北京七悦社会公益服务中心于2019年开展了大学生校园信贷问题的调研,项目涵盖北京、河北、河南等省份的16所高校,共回收有效问卷2 756份,根据条件筛选,剔除无关问卷,得到有效调查问卷1 660份,样本有效率为60.23%。

(二)样本描述

1.人口特征。在总体样本中,发生过信贷行为的学生为648人,占比39%,未发生信贷行为的学生则有1 012人。发生信贷行为的学生中,城镇大学生有248人,占比38.3%,农村大学生占比61.7%,农村地区大学生发生信贷行为的概率远高于城镇地区,农村大学生更容易选择信贷的方式来满足自身消费需求。

2.消费特征。在1 660个样本中,44%的学生是男生,女生占比56%,单身大学生多达1 038人,占比62.5%。在付款方式的选择上,93%的大学生选择使用手机支付,手机支付已经成为绝大多数大学生的付款方式,很大程度上助力了互联网信贷的使用,促进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对于信贷行为的态度,44%的学生持有中立态度,肯定态度的学生占比19%,持否定态度的学生有625人,在对信贷持否定态度的学生中,农村大学生占比远超城镇,多达64.2%,农村地区大学生对于信贷行为的态度更消极,信贷行为可能受到态度影响。

在融资偏好上,如果有想买大件物品或者突然有较大支出时,79%的学生会选择不借款,而是会选择积攒生活费或向家里要钱的方式进行购买,选择全额借款的学生仅占3%,部分借款也是学生会选择的一种购买方式。而在不借款的学生中,农村学生占比61.2%,城镇学生占比38.8%,足以看出当面对大额支出时,农村学生消费更谨慎,相对而言消费观念更为保守,更多选择不借款的方式。

21.9%的学生平均月收入低于500元/月,近30%的学生月收入在收入1 001~1 500元之间。在平均每月花费方面,779人月均花费1 001~2 000元,占比47%;月均花费600~1 000元的有651人,占比39%;花费3 000元以上的较少,仅占4%。在月均花费600~1 000元的学生中,农村地区的学生有479人,占比多达73.6%,而城镇地区花费600~1 000元的仅占26.4%,农村地区大学生月支出更少,消费水平更低,消费能力远低于城镇地区大学生。

猜你喜欢

影响因素大学生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新学期大学生网球装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