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港口集团依托监理子公司提高项目投资咨询管理水平的模式探讨

2021-11-09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山东日照276800

建设监理 2021年7期
关键词:咨询港口监理

秦 凯(日照职业技术学院, 山东 日照 276800)

0 引 言

我国港口正步入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关键时期,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新时代港口发展的主旋律。港口项目建设普遍社会影响大、投资大,港口集团的投资咨询管理水平,直接考验决策者的智慧能力,更将影响港口高质量发展的结果。

一段时期,部分港口项目投资效益分析咨询及管理水平不高,造成部分项目投资回报率低于预期。对旗下拥有监理公司(以下简称“监理子公司”)的港口集团而言,探究培育监理子公司提高投资咨询服务能力,并逐渐实践、调整策略,是提高现阶段港口项目投资管理质量既安全又有效的路径之一。

1 项目投资效益分析咨询

项目投资效益分析咨询(后简称“投资咨询”),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以下简称“可研报告”)中的核心内容,主要是咨询或造价人员依据统计数据和经验,进行市场预测、投资估算、财务评价等,对项目的盈利性做出结论。

2 国内港口项目投资咨询管理存在的问题

多年来,国内港口实行属地化投资管理制度,地方控股的港口公司无需支付特许经营权费用并直接创造当地政府 GDP,极大激发地方投资热情。然而,近年地区间的竞争激烈,部分港口产能过剩,在投资咨询管理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

2.1 行业:投资决策论证程序不严谨

国内港口建设和运营普遍存在垄断现象,竞争态势相对平和,真正从市场的角度进行投资分析的环境、意识和习惯还未完全形成。一些项目未经严谨全面的论证,就委托设计单位编制可研报告和设计方案,并加紧组织实施和投产,投资风险大。

2.2 部分主管部门:部分项目投资审查不严格

国内咨询业过去因项目审批制度而存在,围绕政府审批开展服务。受体制机制、市场不充分竞争等因素影响,个别项目根据政府宏观政策要求“上马”,先决策再咨询,为求立项通过,编制符合“要求”的投资分析和可研报告,忽视经济财务数据的真实性;政府委托的个别第三方单位评估流于形式,进一步降低了投资审查质量。

2.3 港口建设单位:投资咨询管理水平较低

很多港口内部项目决策、工程管理、造价管理等部门工作相互分割,精通工程咨询、建设管理、造价、财务知识的综合型人员少,同时了解市场行情、后期经营成本和收入的人才更少,投资分析审查管理水平亟需提高。部分港口内部虽然设置了投资管理部门、岗位,制定了投资风险管理制度,但存在制度设计不科学、基础数据统计不全面、缺乏有效监督等问题。此外,由于种种原因,部分港口较少对已建项目决策、设计施工及运营全过程的各类信息进行收集和深入分析总结。加之港口建设周期长,运营收益周期更长,受各类因素影响较大,即使投资收益低于预期,全面客观判定原因的难度也很大。

2.4 投资咨询单位:外部单位开展投资咨询服务各有利弊

部分专业咨询公司与政府部门存在原从属关系,多局限于可研、环评、安评等报告的编制,这类公司熟悉相关流程、可供调配资源多,手续办理快,但其中一些公司动态收集建设成本、收入信息的水平不高。

许多港口将可研报告(含投资咨询)编制与设计任务一并委托外部大型水运设计院,港口内部建设成本、收益等核心数据容易泄露。

一些港口监理子公司初步具备开展工程咨询业务的资信能力,在基础数据搜集速度、数据可靠性、集成服务和系统统计分析等方面具有优势,但部分监理单位投资咨询专业化程度不高。

3 类单位开展投资咨询业务优劣势比较如表 1 所示。

表1 3 类咨询单位开展投资咨询业务优劣势比较

总之,港口监理子公司如能逐渐提高其投资咨询专业化水平,服务港口集团项目投资咨询时优势较多、风险较低。

3 港口集团强化项目投资咨询管理的必要性

3.1 提高资金使用质量的需要

在港口大型化、装卸专业化和自动化的发展趋势带动下,港口基础设施资产折旧加大,资产收益率、投资回报率降低。加强投资分析和论证,是提高资金使用质量的必然要求。

3.2 提高数据准确性的需要

投资成本和收益如分析不准确,尤其是运营期收入和效益预测结果与实际偏差过大,极易对港口投资(国有资金为主)造成巨大浪费,影响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相较而言,港口集团监理子公司在项目当地建设成本、收入利润等的数据获取方面,沟通更顺畅、统计更便捷、计算更全面准确,多数港口监理公司监理服务已经覆盖施工期和验收期、保修期、运营期(以往类似项目维修监理),且港口监理公司多以港口集团内部技术单位身份参与各项目立项决策、建设方案研究等工作,因此更掌握既往类似项目各阶段投资、收入等数据。

3.3 经营数据保密需要

由于港口对投资咨询的准确度要求越来越高、越全面详细,外部咨询单位承担此工作,大量投资成本、运营财务数据等数据被其掌握,存在泄露给竞争对手和其他投资者的风险。

3.4 总结经验并指导新项目投资的需要

港口项目管理的重心通常集中在决策和实施期,项目投运行后,大量决策建设经验、智慧零散分布于不同建设管理人员中,难被系统收集整理、分析提炼。为提高新项目决策水平,有必要开展项目后评价。一是总结建设项目从立项决策、设计施工直至投产运营的全过程经验与教训;二是通过总结评价提炼,不断提高再建项目决策建设管理水平;三是新建项目的成本和效益分析数据也需从已建项目提取;此外,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意见》,也要求政府投资项目建立后评价制度。

3.5 与国际先进港口接轨的需要

由于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差异较大,国外先进港口发展模式各有特点。日本的港口管理实行政企分开,港湾局属于政府序列,不负责港口具体经营,港口建设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投资,鼓励多元化主体参与码头设施建设;新加坡港口主要由政府投资,港口建设水平超前;德国也鼓励外资和民间资本投资港口。国外知名港口企业一般都经过长期培育,其内部储备了具有丰富经验的咨询工程师团队,进行项目投资分析,在投资计划编制、风险管理、投资管理流程优化、大数据统计和分析应用等方面,开展专项研究,为决策层提供建议,很值得国内港口借鉴。

4 国内部分港口投资咨询管理做法

受部分港口产能过剩、建设接近饱和等影响,自 2014年始,国内除万吨级以上泊位数保持增长外,新增泊位数逐年减少。港口建设已从瓶颈期发展到近年的适度超前期,部分港口对投资的管控做法也更加科学、严谨务实(如表 2 所示 )。

表2 国内港口投资咨询管理做法

5 国外部分港口投资咨询管理做法

由于港口具有天然垄断特征,国外港口的管理以地主港模式为主。政府通过招标,把市场预期的长期垄断利润转化为财政收入,由地方政府对港口超长期经营权对外招标,实行租赁经营。然而,地主港制度是一个抑制投资的制度设计,高昂的特许经营权,抬高了港口长期收费和财务风险,而新项目投资会摊薄前期特许经营权的价值,因此国际上知名港口对项目投资更慎重,研究结论更具决策参考性和可实施性,在分析深度和广度上都超过国内(如表 3 所示)。

表3 部分国外港口投资咨询管理做法

6 提高港口投资咨询管理水平的方法和路径

综合分析国内港口投资咨询管理中问题,借鉴国内外港口的经验做法,对具有监理子公司的港口,要提高港口投资咨询管理的水平,建议如下路径参考。

(1)加快内部投资分析专业人员培养。港口可委托初步具备(或暂未具备)投资咨询能力的子监理单位专业人员,参与各类可研报告的审查管理,一方面可提高可研报告编制质量,另一方面能不断提高子公司专业人员投资分析能力。

(2)开展已建项目后评价。根据近年建设项目的建设时间、类型、规模,及对新建项目的参考价值等因素,确定纳入后评价的项目。在港口内部主管部门牵头下,委托监理子公司开展项目后评价,或委托较高水平的国内外工程咨询公司与监理子公司共同开展后评价。

(3)建立港口投资项目数据库和立项财务评价标准。结合各项目后评价报告,汇总分析数据和总结提炼,建立数据库。继而结合港口立项需求,制定符合港口实际的各类项目立项财务评价指标标准,如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报率、静态和动态投资回收期、贷款比例标准等。后评价报告、数据库和立项财务评价标准,作为新项目决策、实施和运营管理的依据。

(4)逐步将可研报告中投资分析内容委托监理子公司。逐步把投资分析内容从可研报告中剥离,交由监理子公司编制。可研报告中关于规划、设计等篇章,可仍由专业的设计院或咨询公司编写,并核减其相应工程咨询费用。

(5)鼓励监理子公司逐步申报设计资质、发展设计业务,并提高工程咨询能力。投资咨询仅为工程咨询的一部分内容,而具备了设计服务能力,能更优质、更系统的提供工程咨询服务,更能提高全过程工程咨询的能力和效果。

(6)扩大与国际港口的合作领域和深度。加大与国外港口在投资管理方面的深度交流;扩大与国外其他大型港口的合作,以部分子公司为载体,引入战略投资者或合作伙伴,开展股权合作;互派骨干交流,吸收先进的资本管理理念、方法,不断提高港口的投资管理水平和建设运营的效益。

7 结 语

在不同的市场环境、发展背景和地方政策影响下,各港口开展项目投资咨询的方式不尽相同,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化水平,方法多样、措施各异。作为提高港口投资咨询管理效率的路径之一,依托监理子公司开展相应投资咨询服务,还有更多的方法可以探索实践。港口内部具有相应咨询能力的监理公司,也应在港口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积极争取政策、积累经验、培养和引进人才,乘势发展,提供更专业的投资咨询服务和系统集成服务。

猜你喜欢

咨询港口监理
聚焦港口国际化
中国港口,屹立东方
港口上的笑脸
关于建设工程监理发展趋势的探讨
咨询联盟大有可为
工程监理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惠东港口
推行输变电工程设计监理的必要性思考
新形势下监理发展趋势再思考
健康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