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牦牛犊牛球虫病的诊治
2021-11-09陈瑶西藏自治区畜牧总站
文│陈瑶(西藏自治区畜牧总站)
球虫病是畜牧生产中重要和常见且分布极广、危害很大的一种原虫病。牛、羊球虫病是由艾美耳属的多种球虫寄生于牛、羊的肝和各段肠道所引起的寄生虫性疾病。寄生于牛羊肠道各段的艾美耳属球虫种类较多,牛、山羊及绵羊各10多种,多发于犊牛和羔羊。该病主要引起牛、羊出血性肠炎。严重患病牛、羊伴有一定的神经症状,甚至导致发病牛、羊死亡。
在牦牛养殖生产中,球虫病是常见的一种对牦牛肝和肠道损害的寄生虫病,发病牦牛和带虫牦牛是牦牛球虫病的主要传染源。发病牦牛体内的球虫经过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个发育阶段,生成的卵囊随着粪便排至体外,在外界合适的温度、湿度情况下,完成孢子生殖。健康牦牛采食被卵囊污染的饲草、饲料、饮水后即被感染。被感染2岁以内的牦牛犊牛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比较高。发病牦牛犊牛主要以出血性肠炎为临床特征,发病初期体温正常或略高,粪便带有不同程度的鲜红色或暗红色血丝,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发病严重的牦牛粪便暗红色、恶臭,粪便中有纤维素性薄膜或肠黏膜,其精神极度沉郁,食欲废绝,卧地不起,2~3天内死亡。牦牛犊牛球虫病主要发生在雨水较为充沛的6~9月。牦牛犊牛球虫寄生于各肠段,肠道上皮组织被破坏,营养吸收严重受阻,导致生长缓慢或停滞,发病严重者可引起血痢,甚至死亡。该病给牦牛养殖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2021年8月,拉萨市某县区某牦牛养殖场未断奶牦牛犊牛群突然发病,以腹泻、排血便为主要临床症状,应用口服硫酸庆大霉素、肌内注射痢菌净和止血敏治疗效果不佳,笔者根据现场查看、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和实验室检测,综合分析确诊为牦牛犊牛球虫病。利用球虫灵进行治疗,采用综合措施进行预防,发病牦牛犊牛群体病情逐渐缓解,1周后痊愈。
一、发病情况
拉萨市某县区某牦牛养殖场共饲养1200余头牦牛,牦牛犊牛646头,其中未断奶牦牛犊牛257头。断奶牦牛犊牛和未断奶牦牛犊牛未与成年牦牛分开饲养,且断奶牦牛犊牛和未断奶牦牛犊牛散养,圈舍环境卫生较差,料槽和水槽、奶桶与奶瓶均未定期清洗和消毒。从2021年6月开始,当地雨水较为充沛,牦牛犊牛生活空间气温舒适,且潮湿。7月下旬断奶和未断奶牦牛犊牛陆续出现不同程度的血痢、胀肚临床症状,体温正常或略微偏高,发病率80%以上。
二、临床症状
发病快,来势猛。发病初期,患病的断奶和未断奶牦牛犊牛以食欲减退、发热、弓背、下痢、尾根部沾污、排粪频繁、排血便等为主要临床症状。随着病程延长,发病牦牛犊牛精神沉郁、伏卧不动、腹部胀大、臌气;发病后期呈现里急后重、迅速消瘦、反刍停止、脱水等临床症状。
发病牦牛犊牛鼻镜不同程度的干裂,可视黏膜发绀,眼窝凹陷,肛门括约肌松弛。肠蠕动音增强,牦牛犊牛虚弱无力,尾根部被粪便污染严重。部分牦牛犊牛排出的新鲜粪便鲜红且有恶臭味,粪便中混有纤维素性薄膜和肠黏膜。
三、剖检
剖检病情严重、濒临死亡的4头牦牛犊牛,均为胸部皮下水肿,皮下有大量浅黄色液体流出,皮下组织呈淡黄色胶冻状;肺小叶不同程度的充血;心肌质地松软,缺乏弹性;肝肿大,肝表面有数量不等和大小不一的白色或淡黄色圆形结节,且沿小胆管分布;腹腔积液等。皱胃内有溃疡。肠道病变明显,主要表现为十二指肠肠壁肿胀、充血、出血,小肠管壁出血,肠管内充气,内积红色黏液,肠黏膜呈淡灰色,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膀胱积有黄色混浊性尿液。肾、脾未见肉眼可见病变。
四、实验室检测
无菌条件下取剖检的牦牛犊牛心脏、肝、脾、肺、肾和肠黏膜,取肝脏表面白色或淡黄色结节和直肠中刮取的内容物、发病牦牛犊牛的新鲜粪便,快速带回实验室检测分析。
分别将心脏、肝、脾、肺、肾和肠黏膜匀浆,取样于大肠杆菌快速检测仪,发现只有少量大肠杆菌。将匀浆的心脏、肝、脾、肺、肾和肠黏膜,用沙门氏菌胶体金快速检测卡检测,沙门氏菌呈阴性。肝表面白色或淡黄色结节和直肠刮取物涂片镜检,可见有大量椭圆形和圆形的球虫卵囊。采用饱和食盐水漂浮法对新鲜粪便进行虫卵检查,可见有大量球虫卵囊。肝未发现肝片吸虫等隔期寄生虫。
五、诊断
根据现场查看、临床症状、剖检症状和实验室检测,综合分析诊断,确诊为牦牛犊牛球虫病。
六、防治
对该牦牛养殖场所有断奶和未断奶牦牛犊牛用球痢灵可溶性粉进行药物驱虫,牦牛犊牛每头按体重灌服30毫克/千克,2次/天,连用5天。
对发病的断奶和未断奶牦牛犊牛,首次使用磺胺氯吡嗪钠时用量为240毫克/千克,第2次为120毫克/千克,每天1次,连用3天。对脱水严重、心衰、体质较弱的断奶和未断奶牦牛犊牛,通过补液、强心、补充能量等辅助治疗,连续治疗3天。
断奶和未断奶牦牛犊牛治疗7天后症状逐步消失,胃肠蠕动正常。1周后痊愈。
加强牦牛场管理,成年牦牛和牦牛犊牛分开饲养,对牦牛犊牛进行人工哺乳至断奶。牦牛犊牛用食具要勤清洗消毒,牦牛犊牛生活空间要定期用火焰消毒,以杀死卵囊。
保证牦牛犊牛用的优质易消化的饲草料新鲜及清洁卫生。饲料应避免粪便污染,每天清扫牦牛犊牛生活空间的粪便,定期消毒。
七、讨论
艾美耳球虫的生命周期是4~7天。如果外界环境的湿度、温度或者氧气含量合适,它们就开始快速生长。该起牦牛犊牛球虫病是因饲料、垫料或养殖环境潮湿而引起的。牦牛犊牛采食被卵囊污染的饲草、饲料、饮水后,球虫在牦牛犊牛肝和肠道内着床,快速繁殖后,损害肝和肠道组织。当牦牛犊牛球虫寄生在大肠内快速大量繁殖时,肠黏膜上皮被大量破坏而脱落、肠黏膜受炎症因子刺激,导致出血并形成溃疡,随着溃疡不断扩大和加深,最终导致出血性肠炎,临床上表现为腹痛,粪便显色鲜红,且有黏膜碎片。1周左右,反刍停滞,肠道蠕动加快,痢疾,体液快速过度消耗导致发病牦牛犊牛死亡。发病牦牛犊牛慢性病例,临床表现为长期腹泻和贫血,最终因过度消瘦而死亡。
此次该牦牛场暴发牦牛犊牛球虫病时正值雨季,加上断奶牦牛犊牛和未断奶牦牛犊牛未与成年牦牛分开饲养,且断奶牦牛犊牛和未断奶牦牛犊牛散养,圈舍环境卫生较差,料槽和水槽、奶桶与奶瓶均未定期清洗和消毒,养殖场内牦牛粪便随意堆放,球虫开始快速生长,最终导致犊牛球虫病的暴发。故该养殖场内牦牛粪便随意堆放是牦牛犊牛发病的主要原因。
牦牛犊牛对外界比较好奇,会经常进行试探性活动,舔舐饲槽、栏杆等,在此过程中外界环境中的球虫卵囊易经牦牛犊牛舔舐经消化道至肠道,球虫在肠道内着床,并快速繁殖。成虫损害肠组织致牦牛犊牛发病,虫卵随粪便排出继续污染环境,导致更多牦牛犊牛感染。
故患病牦牛犊牛要与健康牦牛犊牛分开饲养,防止交叉感染。同时,要注意环境卫生,牦牛舍和运动场所每天都要打扫,牦牛犊牛圈舍的粪便和垫草要及时清理及进行消毒处理,保持圈舍清洁、干燥、通风良好。定期对牦牛犊牛生活的圈舍、地面、环境进行消毒处理,一般情况下每周1次,特殊情况下每周2~3次。未断奶犊牛最好每头牛1栏单独饲养,奶桶、料槽坚持每天清洗干净并消毒,保持卫生。通常牦牛犊牛球虫病还多发生于饲料更换的季节,因此饲料要按20%、40%、60%、80%、100%的比例循序渐进地更换,新旧饲料按照一定比例逐渐过渡,过渡期为1周左右。同时,保证牦牛犊牛饲草料的干净卫生,避免饲草料被污染。
牦牛犊牛的粪便和其垫草要集中消毒或生物堆肥发酵处理,在发病期间建议用浓度为1%的克辽林对牦牛犊牛生活空间及其用具彻底消毒,每周2次,连续消毒3周。
在牦牛养殖临床上应注意牦牛犊牛球虫病与牦牛犊牛大肠杆菌病和沙门氏菌病的鉴别。牦牛犊牛球虫病常发生于1~2月龄犊牛,大肠杆菌病多发生于生后2周龄左右的牦牛犊牛,剖检症状主要为脾肿大。沙门氏菌病主要侵害1~2月龄犊牛,临床上以发热、痢疾为主要特征,粪便带血、恶臭,胃肠黏膜和浆膜有出血斑。牦牛犊牛大肠杆菌病和沙门氏菌病通过抗生素治疗效果比较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