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1年高考思想政治试题的特点及复习启示

2021-11-09江苏沈从举

教学考试(高考政治) 2021年5期
关键词:考查文明生态

江苏 沈从举 洪 娟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江宁高级中学)

2021年的高考已经落下帷幕,笔者以全国甲卷、全国乙卷、2021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以下简称广东卷)、2021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以下简称河北卷)、湖南省2021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以下简称湖南卷)为例,谈谈2021年高考思想政治试题的命题特点,以及给我们带来的复习启示。

一、直面社会热点与生活

直面社会热点与生活,是思想政治学科教学和备考的基本要求,也是高考思想政治试题的重要特点。《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就是看学生能否运用学科内容应对各种复杂社会热点和生活情境的问题和挑战。学科内容也只有与具体的社会热点和生活情境相融合,才能体现出它的素养意义,反映学生真实的价值观、品格和能力。2021年高考思想政治试题多数是要求学生在特定的热点和生活情境中去鉴别问题,调动和运用知识去辨别、比较、描述、解释、论证与阐述问题。

在2021年高考思想政治试题中,聚焦社会生活,直面社会热点问题和热门话题的题目可见下表:

续表

例题1(2021·全国甲卷·22)坚持精准扶贫是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重要经验。我国打出了一套精准扶贫组合拳:精细化管理扶贫对象、精确化配置扶贫资源、精准化扶持扶贫对象,因村因户因人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这套组合拳体现的辩证法道理有( )

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②事物的性质主要由矛盾的同一性决定

③正确处理整体与部分关系实现整体最优

④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一种渐进的、连续的过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该题以精准扶贫这一社会热点为命题背景。题干中的精细化管理扶贫对象、精确化配置扶贫资源、精准化扶持扶贫对象,获得重要经验,这说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①符合题意;事物的性质主要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②错误;精准扶贫对象,实现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这说明要正确处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实现整体最优,③符合题意;材料不涉及新事物与旧事物的问题,也就不体现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否是一种渐进的、连续的过程,④排除 。

【解题策略】解答选择题的关键是审题,要先审题干、后审题肢。

(一)审题干。这是前提,也是常识,但有的同学最容易忽略这一步。审题干要明确以下三点:(1)明确题干的规定性。包括要求选择的范围、角度、层次等。该题的范围是《生活与哲学》,角度是辩证法。(2)明确立意。每道选择题都有一个立意,即一个中心思想。把握这一中心,对长题干要短读,概括其大意;对短题干要长读,理解其深刻寓意。(3)抓关键词。关键词是题目的“题眼”,它确定了题干内容的特殊规定性,只有准确地把握“题眼”,选择题肢才有目标。例如例题1的关键词就是“精准扶贫”。

(二)审题肢。所谓审题肢,就是判断选项本身的正误,排除误肢(反向选择除外)。判定正项题肢和误项题肢多采用“排除——肯定——求证”的方法。“排除”就是排除本身错误的选项和本身没有错误但与题干要求无关的选项。“肯定”就是肯定本身无误并与题干要求相关的选项,“排除”和“肯定”均是初步的,只有经过“求证”方能作最后结论。“求证”就是运用相关的知识来验证选项,以防止随意性,确保答案的正确性。例题1 中的选项②说法是错误的,当排除;该题选项④的说法正确,但与题干无关,也当排除;运用辩证法的相关知识来验证选项①和③,这两个选项不仅说法正确,而且切合题意,当选。

复习启示:近年来,高考思想政治试题的时政性特征愈发明显,背景材料多源于生活与社会热点。教师要把社会生活中的最新理论和时事热点渗透于平时的教学中,要能够结合教材对相关问题进行多角度分析、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不断提升学生对知识的迁移和运用能力。

二、注重基础知识、综合知识和能力的考查

2021年高考思想政治试题进一步加强了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思想方法的考查,引导考生重视对基础知识的把握。2021年高考思想政治试题中的主观题注重对考生综合知识和能力的考查,要求考生既能综合运用教材知识、时政知识和拓展的知识,又能灵活运用多种技能、技巧和方法,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事理交融、以事明理。

例题2(2021·广东卷·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革命烈士的家书是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材。

1928年9 月,共产党人史砚芬英勇牺牲前,拖着伤痕累累的身体,就着狱中昏黄的灯光写下了留给亲人的最后一封信:“亲爱的弟弟妹妹,我今与你们永诀了。我的死,是为着社会、国家和人类,是光荣的,是必要的。我死后,有我千万同志,他们能踏着我的血迹奋斗前进,我们的革命事业必底于成,故我虽死犹存……请你们不要因丧兄而悲吧!妹妹,你年长些,从此以后你是家长了,身兼父母兄长的重大责任。我本不应当把这重大的担子放在你身上,抛弃你们,但为着了‘大我’不能不对你们忍些,我相信你们在痛哭之余,必能谅察我的苦衷而原谅我。”

片纸只字重千钧,红色家书意万重。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之际,我们重温革命烈士的家书,更加能感受到那种跨越时空、直抵心灵的动人力量。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革命烈士的家书为什么具有“跨越时空、直抵心灵的动人力量”。

【参考答案】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产生深刻的影响,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革命烈士的家书是承载革命文化和红色基因的重要载体,能够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在潜移默化中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②革命烈士的家书承载着浓厚的家国情怀,有利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为推动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撑。③革命烈士的家书传承着党在革命战争年代铸造的革命文化,有利于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家庭美德,能够引领人们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解题分析】本题以革命烈士家书为话题设置问题情境,综合考查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考查考生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本题属于原因类题型,主要涉及文化作用、文化对人的影响、民族精神、精神文明建设等综合知识。

【解题策略】原因类主观题答题思路

思路一:原理+重要性+必要性+危害性。①原理——做这件事的理论根据。②重要性——做这件事的作用、意义、目的、目标等。③必要性——当前存在的客观实际,即非做不可的原因。④危害性——做或不做这件事将会导致的消极后果。例题3 的答案在课本上是能够找到理论依据的,答案中既有重要性,也有必要性。

思路二:从三个方面分析原因。①联系课本分析原因。我们看到一个“原因”类设问,第一个应该想到的问题就是课本上相关知识。②联系材料分析原因。材料中往往蕴含着解决“原因”类设问的有关信息,如材料反映出来的问题,材料体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等,均可作为我们分析原因的依据。③联系地位分析原因。某个问题的地位如何,直接关系到人们对它的态度。

复习启示:高考命题,无论内容有多新,形式有多活,都可以在教材上找到它的影子,所谓“题在书外,理在书中”,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夯实基础知识,这是备考的基础。老师要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对具体的知识点,要把握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特别是易混易错的知识点,要厘清它们之间的区别。学生要全面落实双基,理解所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高考注重能力考查,突出选拔功能。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这几种能力都是在学生的解题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因此,教师要精选试题,立足高考真题,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包括逻辑思维、系统思维、辩证思维,要特别强化逻辑思维的训练,如归纳、演绎、推理等,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回答问题时一般要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几个角度去思考;在加强语言表达能力训练时,力争做到语言规范、层次分明、逻辑严谨。

三、体现课改理念,加强素养考查

2021年的高考加强了对考生的素养考查。这里所说的素养,主要是指学科的核心素养,同时也包括学科的基本素养。思想政治学科的基本素养主要包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经验、基本品质、基本态度等几个方面,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新高考改革的根本导向,就是要求实现从“知能立意”到“素养立意”的跨越,以核心素养考查为导向,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当然,我们所说的“素养立意”绝不是排斥学科知识,更不是摒弃智力和能力的发展,它要求把知识、智能涵养于品德之中,这才是新高考内容改革的真谛所在。正因为如此,2021年高考思想政治试题,甚至看不到一道纯粹考查知识的试题,所有试题的考查都涉及相关的核心素养。试题情境的设置、问题的提出都蕴含着丰富的素养深意,从而实现了从“知能立意”到“素养立意”的跨越。

例题3(2021·全国甲卷·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6 分)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我国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同时,推进生态环境治理,兴修水利、治理大江大河、植树造林、防沙治沙、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经济长期快速发展也积累下诸多生态环境问题,制约着经济社会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着眼于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直面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经验,将中华文明“天人合一”“顺天时,量地利”等生态文化加以创造性转化、创新发展,提出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等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破解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时代难题、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新路径,引领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生态文明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加快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善。我国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典范为推动全球绿色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1)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的知识说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12 分)

(2)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彰显了文化自信的力量。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分析。(10 分)

(3)学校团委发起“建设美丽中国青年在行动”志愿活动,请你为该行动拟定两条倡议。(4 分)

【参考答案】(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动力,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和认识的目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总结生态文明建设经验、研究破解生态文明建设实践难题中形成发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证实了这一思想的真理性和实践价值。

(2)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守马克思主义立场,顺应世界文明发展潮流,汲取了中国传统生态智慧,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协调的客观规律,弘扬了中华民族精神,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科学指导,为国际生态环境保护贡献了中国智慧。

(3)走进企业社区,宣传生态文明理念;举办“创建绿色校园,共青团员社区行动”演讲比赛;倡导低碳生活,节约每张纸、每度电、每滴水。

【解题分析】本题以保护生态环境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我国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为材料,从《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的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考查考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考生的科学精神、政治认同等核心素养。

第(1)问,知识限定比较具体,属于微观考查。解答本题时,考生可先回顾认识论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可以确定,解答本题主要运用的知识是“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考生运用这方面知识分析材料,形成答案要点即可。

第(2)问,本题知识限定比较宽泛,属于中观考查。考生需结合试题情境与试题设问确定答题思路,形成答案要点。①总体阐释知识要点: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②结合材料阐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③结合材料阐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作用。

第(3)问,本题具有开放性,考生要围绕主题,把握要求,多角度思考。答案不唯一,角度不唯一。契合主题,符合要求,言之成理即可。

【解题策略】对于分析说明类问题,主要按以下思路进行:第一步,分析材料,把握主题,联系相关知识(例题4设问的知识角度已经给出)。第二步,围绕主题,回归教材,确认知识。以试题反映出的问题为中心与教材链接,找出材料与教材的“契合点”。第三步,紧扣题意,合理作答。解答好开放型试题切记要从多角度思考问题,要联系社会生活实际,要有自己的见解和创新。

复习启示:新课改的切入点、突破点和落脚点使核心素养落地生根。教师可通过活动型课堂、议题式教学、课外实践活动等方式加强课堂改革,推动教师转变教学方式、学生转变学习方式,重点培养学生比较、理解、分析、综合、演绎、概括等能力,落实学生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的学科核心素养。

教师可针对一个议题设置有梯度、有层次的任务,既要有围绕基础知识的议题,又要有考查学生思维能力的议题,更要有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的实践性议题。可以通过议题式教学激发学生讨论议题、生成知识、构建体系,让学生感受知识与生活的契合。在议题式教学中,可设置辨析或辩论性的议题,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展示自己的观点,从而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最后,笔者要提醒:老师们要重视研读《中国高考评价体系》,领会“一核四层四翼”的精神实质。高考评价体系明确了为什么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等问题。老师们研读高考评价体系,有助于把握高考思想政治复习备考的方向。老师们还要认真学习新修订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并在课堂教学和命题考试中落实新课标的新理念、新思想和新要求。自教育部发布《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后,2018年至2021年的高考实际上已经在落实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和要求。课程标准既是教材编写、课堂教学、考试评价的依据,也为高考命题指出了方向。如果老师们认真研读《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落实课程标准,就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考查文明生态
请文明演绎
“生态养生”娱晚年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漫说文明
住进呆萌生态房
《营利》的生态批评解读
例谈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与考查
对不文明说“不”
钒及其化合物在高考中的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