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兴豆芽 重塑绿色品牌
2021-11-09王金保
文/王金保(本刊特约记者)
乐平市后港镇陶兴村以生产豆制品而著称。1996年,陶兴村在时任景德镇市委书记殷国光的挂点帮扶下,定向培育发展专业村。陶兴村的豆芽培育产业于新世纪初进入鼎盛期,全村100余户村民几乎都在从事豆芽培育工作。
得益于政府的帮扶,陶文建夫妇凭借娴熟的技艺,成为远近闻名的育豆芽“夫妻档”。他们通过育豆芽增收创富,盖起了宽敞明亮的三层小康楼,还投资30万元建造了智能化温控车间。
9月12日,记者走访该村时看到,年逾不惑的陶文建夫妇正在操控智能豆芽机给无根豆芽浇自来水。他们告诉记者,生产无根豆芽对环境尤其是水质要求严格,无菌化达标生产是个“针线活”,场地不能有污染,豆芽浇水不及时会生根,将导致销量大幅下降。多年来,陶文建夫妇坚持初心,使用绿色健康的育豆芽方法,只为让老百姓吃上放心安全的豆芽。
遭遇成长瓶颈
陶兴豆芽专业村在产业发展初期高度聚焦经济效益,诸多问题被掩盖,随着产业发展成熟,这些问题逐渐“浮出水面”,阻碍着专业村进一步发展。一是零敲碎打、土法生产下的豆芽产业规模发展受限,同时因品牌竞争力不强导致经营惨淡;二是初期采用的“低价”策略在后期给产品打上了“低价”标签,制约产业发展;三是随着消费者批购经验日趋丰富和消费观念的转变,他们在购买过程中更加重视产品的安全品质和口碑,受当地少数不法商贩行为牵连的陶兴豆芽口碑受损,品牌形象跌入谷底。
转变发展思路
陶兴村地处西郊,环境洁净,周边无工矿企业,且紧靠批发大市场,很多人认为在该地开豆芽生产作坊成本低、风险小,盲目投入生产。2019年,村民陶金圣使用“无根药”生产“毒豆芽”投放安徽市场,欺骗消费者,危及市民餐桌安全,被判1.5年徒刑。
陶兴村痛定思痛,迅速转变思路,在质量安全、品牌形象提升上下功夫,努力实现由总量扩张向质量提升的阶段性转变。该村从整治庭院环境入手,九成农户用上了卫生厕,生活污水治理深得民心。依托大环境的改善,陶兴村为豆芽产业创造了标准化的洁净生产条件,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安全、优质的产品,助推产品打开沿海大中城市市场。
重塑品牌形象
随着豆芽作坊开遍全国,育豆芽成为陶兴村的一张新名片。该村育豆芽市场触角已延伸至周边各省市,但真正能够在当地扎下根、立得住的仅有在安徽绩溪驻场经营的陶发根兄弟俩,而这得益于他们的诚信经营。陶兴村人从中悟出道理:只有实现绿色生产、生态发展,陶兴豆芽才能从容应对新的市场要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重新占据一席之地。
因此,陶兴村党支部通过建立合作社,强化教育引导和行业自律,着力规范市场,杜绝使用添加剂和催长素等违规行为,将绿色生态融入村民的生活习俗、历史文化和情感记忆,推行无菌化、无土化、无添加生产,提升产品品质,重塑陶兴豆芽品牌形象。村里绝大多数豆芽作坊已经认识到品质和信誉的重要性,开始有意识地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
村支书陶长和说,陶兴豆芽要重新赢得消费者的青睐,溯源系统建设迫在眉睫,这将成为陶兴豆芽重塑形象的突破口。在党员陶文建的带领下,陶兴村的豆芽生产专业大户们引进物联网、大数据系统,完善条码溯源系统,让每天主动接受农残检测成为专业户们的“必修课”。依托信息化系统的广泛应用,他们创新运用“物联网+自动化设备”模式,将豆芽生产用水由河水、井水改为自来水,走出一条绿色无害、新鲜配送的发展新道路。
从低价低质向优质优价的转变是一个缓慢前行的过程。陶兴村豆芽产业在“低价”土壤中成长,向品牌进军需要观念、产品、运营、资本等一系列强有力的支持。尽管困难重重,陶兴村上下同心协力,创新营销思维,从注册商标入手,力争在新一轮市场竞争中凸显品牌效应,打造一个全新的豆芽专业村。
目前,陶兴村已建成工厂化豆芽生产专业作坊12家,引进自动化、半自动化豆芽生产线48条,从生产端为产业升级打下基础,全力打造直销周边县市的豆芽专业村。同时,该村通过产品溯源系统,实现一户一码追根溯源,给陶兴豆芽发出优质产品“身份证”。此外,村合作社申请了星创天地项目,每年聘请江西农科院、江西农业大学的知名教授、专家,为新农工组织开办专题培训班,帮助专业户们将传统经验转化为科学认知,指导陶兴豆芽专业村通过标准化生产破解质量安全之困局,进一步提升规模化水平和产品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