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勒挥发油包合物制备及抑菌活性研究
2021-11-09毛见智刘晓会
毛见智 ,刘晓会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上海 201620)
罗勒(Ocimum basilicum L.)为唇形科罗勒属植物,又名九层塔、甜罗勒,主要分布于东半球热带地区,我国西南多个省区均有分布. 其药理作用主要表现为抗炎、抗菌、抗肿瘤、抗氧化、抗血栓、抗消化道溃疡以及降糖、降脂等[1]. 罗勒全草具有强烈的芳香气味,为主要芳香油植物之一,其挥发油是一种淡黄至黄色透明液体,临床用于治疗心虚、房颤、动脉硬化、高血压、高血脂、头痛、咳嗽、腹泻等[2], 对细菌和真菌均有较好地抑制作用[3].罗勒挥发油类成分性质不稳定,很容易变质失效,水溶性差. 本研究将罗勒挥发油制备成包合物,以防止挥发油挥散,增加其稳定性及水溶性,并进一步研究包合物的抗菌能力,从而为罗勒挥发油药理活性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提供实验依据,使丰富的罗勒资源得到更充分地利用和更好地开发.
1 仪器与试剂
1.1 仪器
实验仪器:光学显微镜,上海彼爱姆光学仪器制造有限公司;恒温磁力搅拌器,巩义市科瑞仪器有限公司;TC-15套式恒温箱,海宁市新华医疗器械厂;紫外分光光度仪,上海元析仪器有限公司;Nicolet iS5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1.2 试剂
实验材料:挥发油(自制),羟丙基-β-环糊精(上海源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蒸馏水,无水硫酸钠(阿拉丁试剂公司),大肠杆菌ATCC 8739、金黄色葡萄球菌B696和白色念珠菌Y167,购自上海工微所科技股份公司,由本实验室保存.
2 实验方法与流程
2.1 挥发油提取
挥发油提取采用水蒸气蒸馏法. 取50 g罗勒碎叶于1 L蒸馏烧瓶中;加入约400 mL蒸馏水,没过碎叶;将蒸馏烧瓶放入电热套中加热,接回流提取装置,蒸馏提取6~8 h;待挥发油收集器中不再有挥发油增加后停止加热[4−6],将装置冷却至室温;从收集器中收取淡黄色油状液体,用无水硫酸钠干燥.
2.2 包合物制备
称取羟丙基-β-环糊精1 g,置于100 mL锥形瓶中;加入20 mL蒸馏水,加热溶解,制备饱和水溶液;转移至恒温磁力搅拌器中,搅拌过程逐滴加入0.25 mL挥发油(等量无水乙醇溶解);在转速300 rpm/min、温度40 ℃下进行包合,包合时间为2 h;待其冷却至室温后,分次加入5 mL石油醚;用分液漏斗分液除去未包合的挥发油,下层液体冷冻干燥,即得罗勒挥发油-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称量,最后得到0.66 g包合物.
2.3 含油量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7]
2.3.1 方法学考察
精密称取罗勒挥发油约0.05 g,置于10 mL的容量瓶中,加入无水乙醇定容、摇匀,再将溶液稀释100倍,即得所需的挥发油待测溶液. 再精密称取羟丙基-β-环糊精0.5 g,放入50 mL容量瓶中,加入无水乙醇定容、摇匀、过滤,取滤液稀释10倍,即得所需的环糊精待测溶液. 精密称取包合物约0.1 g,精密加入15 mL无水乙醇,超声30 min后过滤,将滤液转移至25 mL容量瓶中,加入无水乙醇定容、摇匀,再将溶液稀释10倍,即得所需的包合物待测溶液. 以无水乙醇溶液为空白对照,将所配置好的3种待测溶液于200~400 nm波长处进行全波长扫描. 扫描结果显示:挥发油、包合物提取液在波长为277 nm处均有最大吸收,吸收相似;而羟丙基-β-环糊精提取溶液在此处没有吸收,故羟丙基-β-环糊精并不干扰测定结果,因此选定277 nm为检测波长.
2.3.2 线性关系考察
精密称取约0.5 g的罗勒挥发油置于100 mL的容量瓶中,加无水乙醇定容至100 mL,摇匀,再从中吸取1 mL溶液置于50 mL容量瓶中,加无水乙醇定容至50 mL,摇匀,并以此作为对照溶液. 另外再从100 mL的容量瓶中分别吸取1.5、2.0、2.5、3.0、3.5、4.0和4.5 mL溶液置于10 mL的容量瓶中,加无水乙醇定容后摇匀. 将对照溶液与这7种已配制好的溶液稀释75倍后,于检测波长277 nm处测定它们的吸光度(A),并以吸光度对挥发油的质量浓度(x)进行线性拟合.
最终吸光度对挥发油的质量浓度的线性拟合结果为y=36 002x−0.023 5,r=0.999 5. 根据结果可知,吸光度值在 6×10−6∼1.8×10−5g/mL的质量浓 度范围内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
2.3.3 含油量测定
为进一步测定包合物的包合效果,需要对包合物的挥发油含量进行测定. 首先配制好20 mL质量分数60%的乙醇溶液备用. 精密称取包合物0.1 g,加入15 mL质量分数 60%的乙醇溶液溶解,超声30 min后过滤,取滤液于波长为277 nm下测定其吸光度,得到吸光度值为0.915 7. 代入拟合的线性方程可以得出对应的挥发油质量浓度为1.4×10−5g/mL. 由此计算出包合物的含油量、包合率、收率、含油率等,公式[8]为
将所得数据代入式(1)进行计算,结果见表1.
表 1 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结果Table 1 Inclusion results of Hydroxypropyl- β- Cyclodextrin
2.3.4 精密度实验
从2.3.2节的对照液中精密吸取1.5、2.0、2.5、3.0、3.5、4.0和4.5 mL溶液置于10 mL容量瓶中,按照2.3.1节中的方法用无水乙醇定容,于检测波长277 nm处测定吸光度,重复5次. 最终得结果为0.075、0.077、0.074、0.078和0.075,平均值约为0.076. 测得其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 eviation,RSD)为1.08%,表明实验仪器精密度良好.
2.3.5 重复性实验
精密称取0.1 g包合物,用15 mL无水乙醇溶液溶解,于277 nm检测波长下测定其吸光度,重复5次,最终得结果为1.884、1.885、1.903、1.898和1.900,平均值为1.894,测得其RSD为0.47%,表明 该方法重复性较好.
2.3.6 加样回收率实验
准确称取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约0.2 g,含油量已知,加入无水乙醇,超声30 min后过滤. 取滤液并分为3组,每组3份,再按照50%、100%、150%的比例分别将挥发油加入到溶液中. 将溶液于检测波长277 nm处测定吸光度值,3组吸光度值的平均值分别为1.330、1.805和2.030. 代入线性曲线中求出含油量,最后求出的加样回收率平均值为92.25%,RSD值为0.2%,结果显示,回收率与 RSD值均在允许范围内.
2 .4 包合物质量评价
2.4.1 显微镜观察法
在显微镜下观察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和罗勒挥发油与羟丙基- β-环糊精的物理混合物,结果如图1所示. 由图可知,羟丙基-β-环糊精在显微镜下呈块状结晶;包合物为黑色粉末状物质,未见明显油渍;物理混合物为表面含有油渍的块状物质,细小油滴和结晶并存,表明其物相未发生改变,也未形成新物质,只是简单的物理混合.
图 1 显微成像图Fig. 1 Microscope image
2.4.2 薄层色谱法
精密称取约0.03 g的罗勒挥发油,加入3 mL的石油醚溶液溶解备用;称取0.05 g的环糊精,加入3 mL的石油醚溶液溶解备用. 另外再称取0.1 g的包合物两份:一份直接加入石油醚溶解备用;另一份用无水乙醇溶解之后超声、过滤、旋干,然后再用石油醚溶液复溶. 以正己烷∶乙酸乙酯=9∶1为展开剂,展开、晾干,喷以5%质量浓度的香草醛浓硫酸,烘干至斑点显色清晰,结果如图2所示.
图 2 薄层色谱图Fig. 2 TLC chromatogram of samples
2.5 抑菌圈实验
将受试菌种接种于固体培养基中,37 ℃下分别活化24 和48 h. 用接种环挑取活化后的菌苔置于生理盐水中,分别制成质量浓度105~106CFU/mL的菌悬液,备用. 将直径0.6 cm的无菌圆形滤纸片浸入质量浓度为944 mg·mL−1的包合物水溶液中备用. 取菌悬液100 μL均匀涂抹在培养基平皿表面,用无菌镊子将滤纸片贴在含菌平皿上,以羟丙基-β-环糊精水溶液为空白对照. 37 ℃下培养24 h,测定滤纸片的抑菌圈直径[9],每个平皿重复3次,结果见表2.
表2 包合物抑菌圈直径Table 2 Inhibition zone of inclusion complex cm
2.6 最小抑菌浓度实验
在5 mL小试管中依次加入液体培养基1 mL,吐温80试剂(体积浓度10%)100 μL,菌悬液50 μL,分别添加不同体积的罗勒挥发油和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每次添加时均充分震荡试管,于摇床中在37 ℃、180 rpm/min(白色念珠菌,28 ℃,180 rpm/min)条件下培养24 h后,观察试管内菌液澄清度的变化,将与空白培养基澄清度基本一致的质量浓度定义为最小抑菌浓度. 由结果可知,包合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3.79、8.58和3.79 mg/mL. 罗勒挥发油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5、10和5 mg/mL.
3 结 语
本研究选择能极大提高水中溶解度的羟丙基-β -环糊精作为包合材料对挥发油进行包合. 实验中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能快速、准确地对罗勒挥发油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进行含油量测定,实验结果显示包合率为2.82%,收率为53.23%,含油率为1.02%,含油量较之前报道有所提高[10]. 显微镜、薄层色谱法(TLC)和红外光谱表征显示包合物已成功形成,而且包合状态良好. 同时,该方法操作方便、仪器简单,对提高该制剂中挥发油的稳定性有着积极意义.
抑菌实验表明,包合物和罗勒挥发油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均有一定的抑菌活性,前者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分别为3.79 、8.58 和3.79 mg/mL,后者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分别为5、10和5 mg/mL. 包合物最小抑菌质量浓度比罗勒挥发油稍小,其可能的原因是复合材料充分溶解在生长培养基中,扩大了活性成分和微生物的接触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