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网络文本的历史文化村镇景观保护与发展研究
——以福州嵩口古镇为例

2021-11-09

绿色科技 2021年19期
关键词:高频词人文景观语义

任 维

(福建农林大学 园林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0)

1 引言

历史文化村镇包括国家、省、市等各级历史文化名镇与历史文化名村,是我国传统人居环境的优秀代表。在乡村振兴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历史文化村镇的活态保护、有机更新与利用发展成为相关领域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重中之重, 是风景园林学、城乡规划学、建筑学、艺术学、社会学、地理学等多学科密切追踪的热点课题。近年来,有关历史文化村镇保护与发展的相关研究已取得诸多成果,但多以定性分析为主,融合数字技术、大数据与移动互联网等内容的综合研究仍不多见[1,2]。在信息爆炸的新时代,线上网络中产生了海量的用户生成内容(User Generated Content,UGC)数据,这些电子信息数据多以游记、评论、博客、短视频等形式呈现,成为新数据环境下形象感知[3,4]、景观意象[5]、时空间行为[6]、景观偏好[7]、旅游体验[8,9]、人居发展[10]等研究领域重点挖掘的新素材。其中,网络文本数据具有数量庞大、类型丰富、获取便捷等特点,为特色人居环境的景观保护与发展研究提供了新素材。利用好网络文本大数据,对拓展历史文化村镇景观保护与发展研究的新思路具有重要意义。

嵩口古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是福州市历史文化村镇的典型代表。近年来,有关嵩口古镇景观保护与发展的研究多集中于传统数据下的物质空间保护[11,12]、聚落更新活化[13]、景观意象分析[14]、地域文化解读[15]、旅游分析[16]等内容,鲜有基于网络文本大数据的相关研究。本研究选取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福州嵩口古镇为对象,运用内容分析法对其网络文本大数据进行采集、清洗、预处理、内容挖掘与可视化解析,进而提出景观保护与发展策略,以期对新时代乡村振兴背景下历史文化村镇景观保护与发展的相关研究有所裨益。

2 研究区域概况

嵩口古镇位于福建省福州市西南部,自然环境优美,人文底蕴深厚,是浙闽丘陵地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的典型代表。古镇选址于大樟溪中游的河谷地区,山丘环伺、二水交汇,具有风景宜人的山水环境基底(图1)。古镇因水而兴,历经了千年的历史积淀:源于先秦,宋成集市,元代置镇,明清以来鼎盛发展,成为福州西南腹地重要的人居节点、商贸中心与交通枢纽,有保存良好的明清古民居近百处。

图1 福州市嵩口古镇

近年来,基于闽台合作机制,台湾社区营造团队助力嵩口古镇的活化更新与可持续发展,成功开创了传统村镇振兴发展的“嵩口模式”。嵩口古镇日益成为福州都市圈中体验传统村镇生活、领略地域特色文化的首选地。

3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3.1 数据来源

基于网络热度、文本数据量、用户规模、平台声誉度等多方面的全面比较,结合预实验的初步检索结果,选择大众点评网、马蜂窝旅游网、携程旅行网作为网络文本的数据源。以“嵩口”“嵩口古镇”等词组进行检索,借助网络爬虫工具采集2018年1月至 2020 年 8 月期间的相关网络文本数据,得到游记16篇、评论264条。去除重复的、内容不相关的、商业推销的、原真性低的、评论者信息缺失的部分网络文本,得到有效游记16篇、有效评论213条(表1)。其中,源自男性发布者的游记11篇、评论66条,源自女性发布者的游记5篇、评论147条。对以上文本数据进行错别字更正、统一名词表述、去除表情符号等一系列处理后,将所得内容保存至名为“总体网络文本”的txt文件(ANSI编码)。再根据各网络文本发布者的性别差异,归类另存得到“男性网络文本”与“女性网络文本”的txt文件(ANSI编码)各1个。

表1 有效网络文本概况

3.2 研究方法

运用内容分析法,利用ROST CM 6软件对嵩口古镇的相关有效网络文本数据进行分析、解读与可视化处理,具体研究步骤如下:①综合有关嵩口古镇的政府官方宣传素材、旅游网站图文推介、科研论文与学术专著等多源数据,明确相关专有名词并添加至自定义词表;②将“总体网络文本”数据导入ROST CM 6软件进行分词、核校与高频词提取,分析嵩口古镇的景观认知形象;③通过语义网络分析,可视化解析总体、男性与女性景观认知形象高频词的共现关系;④通过情感分析,探讨影响游客情感倾向的主要因素;⑤综合上述研究结果,初步提出福州嵩口古镇景观保护与发展策略。

4 结果与分析

4.1 高频词分析

利用 ROST CM 6软件,经自定义词表完成分词与校验,再通过保留词表与过滤词表完成词频分析,筛取“总体网络文本”数据的前60位有效高频词,总频次为3760。根据各高频词的属性特征,可归至自然景致、物质人文景观、非物质人文景观、环境背景、配套服务设施、游览体验6类景观认知形象要素(表2)。

表2 嵩口古镇景观认知形象高频词

高频词词频数量的高低一般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游览者对特定景观关注度与认知深刻度的高低[17]。嵩口古镇景观认知形象高频词分析结果表明:①环境背景是首要景观认知形象要素,有10个高频词,词频占比38.70%,涉及古镇性质、区位等情况;②物质人文景观与游览体验是主要景观认知形象要素。物质人文景观有12个高频词,词频占比23.30%,主要包括古建筑、古街巷、古码头、特色服务性建筑等。游览体验有24个高频词,词频占比23.06%,涵盖地方美食、地域特色、游玩体验等方面;③非物质人文景观与配套服务设施是次要景观认知形象要素。非物质人文景观有5个高频词,词频占比6.46%,包括人居历史、文化特征、地方名人等。配套服务设施有7个高频词,词频占比6.33%,涉及商贸服务设施、交通基础设施、景区配套设施等;④自然景致是一般景观认知形象要素,有2个高频词,词频占比2.15%,为自然水景与植物景观。

4.2 语义网络分析

利用 ROST CM 6软件中的社会网络与语义网络分析工具,分别处理“总体网络文本”“男性网络文本”与“女性网络文本”3份数据,得到相应的语义网络关系图(图2~4)。高频词所处位置的中心度,反映了其在语义网络中的重要度;词间连线的粗细与数量的多少,反映了高频词之间关联性的强弱度。通过3幅图的横向比较,归纳得到如下结论。

图2 总体网络文本语义网络

图3 男性网络文本语义网络

图4 女性网络文本语义网络

(1)均呈显著的“核心-次核心-过渡-外围”圈层发散结构。核心层均为“福州-永泰-嵩口古镇-古镇”组团,成为语义网络向外发散的内核。“次核心-过渡-外围”层中均有鹤形路、地方、民俗博物馆、当地、古渡口、明清、好吃、商铺、特色、松口气客栈、许多、交通等内容,且其所处的圈层位置相同,表明上述物质人文景观、非物质人文景观、环境背景、游览体验、配套服务设施等要素在各类游客感知中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反映了游客的总体景观偏好。

(2)部分景观认知形象为总体、男性与女性语义网络的共有内容,但在男性与女性语义网络的位序中存在显著差异。在男性语义网络中更为核心但在女性语义网络中更为边缘的有:古街巷、古建筑、古厝、古民居、嵩口、历史、大樟溪、完好。在女性语义网络中更为核心但在男性语义网络中更为边缘的有:蛋燕、景点、小吃。可见男性对相关物质人文景观、环境背景、自然景致等更为关注,而女性则对游览体验更为关注。

(3)部分景观认知形象在单一的男性或女性语义网络中缺失。仅在男性语义网络中缺失的有:九重粿、李干、葱饼、线面、特产、参观、景区、逛逛、开发、游玩、居民、值得。仅在女性语义网络中缺失的有:文化、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高速、著名、游客、鹅卵石、张元干、旅游。不难看出,男性更容易忽视特色食物、游览活动等游览体验,而女性更容易忽视地域文化、交通出行、地方名人、人居材料等非物质人文景观、环境背景、配套服务设施与物质人文景观。

(4)部分景观认知形象仅在单一的男性或女性语义网络中出现。仅在男性语义网络中出现的有:木雕、艺术、中间、砌成、人家、结构、石雕、岁月。仅在女性语义网络中出现的有:停车场、走走、美食、周末、味道、自驾、旁边、适合、半天、打卡、民宿、各种、路上、天气、选择、热闹、不大。可见,男性对人居建筑局部、地域文化艺术等物质人文景观、非物质人文景观的关注与认知更为全面、深入,女性对特色美食、网红景点、游玩感受、场所氛围、基础设施等游览体验、配套服务设施的认知与体验更为丰富。

4.3 情感分析

4.3.1 总体情感分析

将“总体网络文本”数据导入ROST CM 6软件,利用情感分析工具对整体网络文本数据进行情感类型分析,得到情感分布统计结果(表3)。积极情绪的文本占比超过85%,消极情绪的文本不足11%,说明游客的整体满意度较高。结合213条有效评论所含的用户5分制满意度评价结果,5分(非常满意)的有84条,4分(满意)的有96条,两者共计180条,占比达84.51%,与利用情感分析工具得到的情感分布统计结果一致。

表3 总体网络文本情感分析结果

调取情感等级评定为消极情绪与中性情绪的文本,分析影响游客情感倾向的主要因素。通过人工审计与研判,发现给游客带来消极情绪的主要因素涉及游览体验、配套服务设施与物质人文景观三方面。

(1)有关负面游览体验的表述出现频次最高,达15次,主要表现为商铺营业时间短、品质一般,村镇景观特色不足、缺乏吸引力,部分古民居不能参观等。典型文本有:“下午16:30回家的时候想再买点葱饼,店家已经收摊关门了”“商铺真心一般”“这里的古民居其实在福建算是蛮多见的,特点都差不多”“很多的古民居都是关着的、不让参观”等。

(2)有关配套服务设施不佳的表述出现频次次高,达13次,主要表现为导览解说系统不完善,停车场车位数量不足、管理不到位,游览线路与景点标识系统不佳,山路车程较长等。典型文本有:“没有人介绍的话,很难看懂一些古厝的特殊性,这也是景区做的不够到位的地方”“停车麻烦”“车位没几个”“没心情看风景和景点了,车子没地儿停,停在一公里以外的地方”“停车场也没有规划,就是一块空地。也没有人指挥,很多车都乱停”“停车场都没有出口入口,其实还挺危险的”“而且没有什么参观路线,标志分不清楚”“很多地方没有开发好,指示牌、地图都做的不到位”“从福州开车过去用了两个半小时”“山路有点绕”“车技不好的还是不要自驾游了,真的不好走”等。

(3)有关物质人文景观不佳的表述出现频次也不少,达10次,主要表现为特色景点数量少,部分景点不开放等。典型文本有:“只有一个古渡口、一个河边还行,真的不懂有啥好看的”“蛮无聊的,就一个鹤形路,还特没意思”“古镇上可以逛的地方也不多”“景点有的都没开,而且有的景点开放的,进去也是一言难尽,感觉体验很差,反正不会再去了”等。

5 结论与建议

综合福州嵩口古镇网络文本景观认知形象分析与情感分析的结果,尝试从以下3个方面提出嵩口古镇景观保护与发展的对策建议。

5.1 增强山水自然感知,延续良好的“遗产—环境”耦合依存关系

自然景致与山水元素是福州嵩口古镇的山水人居环境本底,世代居民于背山面水的河谷漫滩地上聚居营生,塑造了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名镇。但从景观认知形象分析的结果上看,自然景致类景观认知形象的关注度与认知深刻度最低,仅有大樟溪与古榕树出现在高频词中,表明游客视角下山水自然元素的可感知度不高。应妥善保护古镇的自然山水本底,落实国土空间规划下三区三线的划定与实施,进一步显山露水,增强古镇空间上与视线上的山水自然感知,延续地区良好的“遗产—环境”耦合依存关系,促进古镇山水人居环境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5.2 完善配套服务设施,促进物质与非物质人文景观的全方位展示

嵩口古镇拥有特征鲜明、丰富多样的物质与非物质人文景观,二者在景观认知形象中的占比达29.76%,是十分重要的景观认知形象元素,明清古厝、鹤形路、古渡口、古街巷、民俗博物馆、松口气客栈等已成为游客的打卡圣地。但从网络文本的情感分析结果上看,不少游客的负面情绪源于尚不完善的配套服务设施,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引发了游客对部分物质人文景观持有一定的消极情绪。归根结底,完善配套服务设施是关键。应着力提升导览解说系统与景点标识系统,包括开发手机导览小程序、设置二维码语音解说服务、多元显示推荐游览线路等方式,促进虚实结合的物质与非物质人文景观的全方位展示。此外,增加停车场面积与数量,加强停车场管理,提升服务质量。

5.3 丰富游览体验,推动嵩口古镇景观感知的多样化发展

嵩口古镇拥有独具特色的蛋燕、葱饼、李干、九重粿、线面等地方美食以及明清古厝、商业古街巷、赶圩活动等地域特色,给大部分游客留下了“特色”“好吃”“值得”等积极正面的游玩体验。但从网络文本的情感分析结果上看,消极情绪中有关负面游览体验的表述出现频次最高。针对相关问题,应提升商铺品质与服务质量、增加古民居的开放性与可玩性、凸显古镇景观特色、增加整体吸引力,进一步丰富游客的游览体验,推动嵩口古镇景观感知的多样化发展。

猜你喜欢

高频词人文景观语义
真实场景水下语义分割方法及数据集
30份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高频词
省级两会上的高频词
28份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高频词
省级两会上的高频词
《水经注》都城人文景观研究——以洛阳为例
日语教学中文化的导入
“吃+NP”的语义生成机制研究
汉语依凭介词的语义范畴
中国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