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樟树林

2021-11-09

星火 2021年6期
关键词:散文诗会员诗歌

祁连山下(外一首)

○肖成年

祁连山与甘州之间,牦牛、马匹和羊只

自在地游走。上下翻飞的鹰

像巡视这块封地的首领

从隧道钻出的高铁,一头扎进玉米地

所有叶子刷刷作响,仿佛掌声

劳作的人们,目送列车穿过一条小河

紧贴着山根,风向一个方向吹拂

祁连山下,安放着人间和炊烟

我愿是祁连山下的一朵野花

紧贴着祁连山生长,即便在梦中

十指也与其紧紧相握

河西走廊

河西大地上,庄稼种了收,收了种

像一篇反复修改的作文

行走的牛羊,是标点

又像一幅画,层林墨晕

飞过的大雁,刚好留下天空的空

薄雪。三五簇芨芨草。恰当点缀

远处的祁连山是一方镇尺

压着被北风吹来吹去的纸页

肖成年,现居兰州。作品刊发于《人民文学》《诗刊》《星星》《飞天》《诗林》《诗潮》《青春》等刊,出版《世纪末忧患》《关于西部》《在高原》等多部作品集,有作品进入各选刊选本。获黄河文学奖、丰子恺散文奖等多种奖项。

窗外鸟叫声(外一首)

○姜华

傍晚,窗外有鸟叫声传来

啾啾,啾啾。作为一个过来人

我能分辨出它们饥饿还是

寒冷,幸福或是苦难

我裹紧了被角

它们的叫声时而急促,时而

舒缓,如儿女们和娘互唤。这些

稔熟的声音如坚锐的石头

纷纷从深秋破窗而入,砸在

我的身上。疼痛,温暖

冬天就要到了,或已经到来

这个失眠的夜晚,我怀抱孤独

和期待,一个人静下心倾听

窗外拥挤而有秩序的鸟鸣

一声急,一声缓

依次穿过微凉人间。谁家的孩子

哭了,一声长,一声短

倾听

视力模糊之后。我更热衷于倾听

那些穿过篱笆的风,把秋夜里

鼾声吹凉。还有父亲珍藏的农谚

被一群麻雀做成了道具

雪片行走的声音,减少了当年锐气

黑夜,已不再被夜行人敬畏

碾坊里石磨被五谷杂粮遗弃

鸡鸭的叫声有些水土不服

方便的时候,我会打开内存倾听

亲人轮回的脚步,渐行渐远

仿佛有一只手,把一条绳子挽成

死结,拴牢一个家族的血脉

村口老槐树掉光了牙齿,早已语焉

不详。现在只剩下耳朵昼伏夜出

倾听万物消长如山河律动。倾听哭声

笑声在风雨中入眠。我不会在意

我爱着尘世里若隐若现的冷暖喧嚣

犹如爱着一件忽明忽暗的古旧之物

姜华,中国作协会员,陕西省作协会员。在《人民日报》《诗刊》等报刊发表大量作品。获奖200余次,作品被收入多种选本。出版诗集《生命密码》等七部。

万物帖(外一首)

○乔光伟

哪怕它们自身本就是幽暗曲折的,但你知道

你依然需要它们—这尘世的出口

万物清醒

它们在河流静谧的深处,花朵盛开的瞬间

它们在光线撕裂阴翳的缝隙中,草木清冽的身体里

它们在露水擦拭月光的同时

它们甚至是夕阳下坠的过程,甚至裹挟

一场旷雪的将来未来或融消遁逝

—它们既是沉默的个体,又是簇新的族群

它们就在那里。你一睁眼就可以看到的地方

哪怕它们的路线是艰难的

你也要用一场海啸濯洗耳朵,用一块幽蓝的琥珀

淘净目光。然后跟定它们

因为它们携带神谕,它们解码这人间的秘密

尘世帖

我把钟表高置。脱俗的绿萝葳蕤

虽然时间暂时远离我,但栀子花的白并非填空

我知道这只能是暂时的—

我此时的逃离,同时也是另一种迎迓

—我从不否认它的意义,请你们最好也是

这一刻属于我。我是蓝的

你们可以任意想象但也不一定可以想象到的蓝

对于我它是不是经文的经文

孤单有时候绝对是美丽的!就像此刻

你们想象不到的蓝于我的美绝对无法比拟

我坐拥无限山川。我是帝王

我拥有绝世黄金的城池。当我想到你

貂蝉雪,西施月!除了你

没有谁可以像你一样有同样的给予

这一刻。虚无而真实—

而我相信,这片刻才是最好的尘世

乔光伟,1971年生,河南禹州人,现居平顶山。上世纪90年代开始写作,作品散见于《诗刊》《星星》《诗歌月刊》《中国诗歌》《诗林》《诗潮》《绿风》《散文诗》《散文诗世界》《河南诗人》《阳光》等报刊,曾获第五届全国煤矿文学“乌金奖”诗歌提名奖等奖项,并有作品入选《2006中国最佳诗歌》等选本,系河南省作协会员、中国煤矿作协会员。

麻雀

○徐子飞

女人的视线

突然专注了院子里一棵多年的树

专注了从树上

不时飞下又飞上的麻雀

这些麻雀,身子极其轻盈

从树上落到地面,再从地面飞到树上

来来回回

都是一眨眼的事情

当矿工的儿子

每天都要下到几百米深的井底

女人多么想

儿子也是一只麻雀,一眨眼下去

再一眨眼上来

徐子飞,自由职业者,江苏扬州人,江苏省作协会员。诗歌散见于《诗刊》《星星》《星火》《延河》《山东文学》《边疆文学》等刊,曾获2018年第三届“我们与你在一起”全国大型公益诗歌大赛首奖,出版诗集《扬州十月》《成都有雨》。

泡沫迷恋者(外一首)

○铁包金

诗意的强迫症、神经质

并非出自本意。—纠结的汉字是见证者

诗的古铜色皮肤上堆满异形物

泡沫状,呈五颜六色的光

“我是泡沫迷恋者”

它幻化,成为我的理由

它沉默爆裂,花开的声音都是黑色的

我把黑色点燃,火焰那么苍白

将自己燃烧。当两种火光如此相同时

诗意的人,多半怀揣忧伤

且,一脸无辜

古琴与帕帕盖诺

一种美。美如夏花

每一个音都颤出玫瑰,每一种指法

都像使劲开放的兰花

琴声精致到有恃无恐。那么怜心,那么醉美

想起一种柔软的死

粉水袖,兜起粉嫩的眼神

情感裸露。我拖着长调闯入躲闪的琴声

是情爱或是情色,不做辩解

瞧我多像帕帕盖诺:一个被自己网住的捕鸟人

她每收紧一根琴弦,我都会

在剧烈的颤音中,晕倒一次

铁包金,音乐人,居北京。有诗歌发表于《绿风》。

骑手与马(外一首)

○王金明

草地因为马匹而更加完整

现在,这些马犹如一盘散沙

其中一匹将面临漫长的驰骋

布罗茨基说,黑马要在我们中间寻找骑手

但这匹是红马,不像黑夜

而像朝霞或者藏红花

也像正在流淌的血

无论怎样的骑手,都会被它染红

染成阳光或者火焰,染得浑身滚烫

而另一匹白马,跑起来犹如飘动的哈达

同时,也凛冽清高

仿佛自己就是一场鹅毛大雪

还有青灰的,褐色的,黝黑的

每一匹都是你曾见过的难忘的事物

祖传的骑手扎西,你

要在它们中间挑选一匹

挑选一位绝世的新娘

那些马竟然瞬间羞涩起来,它们

忽闪着睫毛浓密的大眼睛

也在精心选择,选择自己的爱情

青海湖畔

旱季来临,湖水退还新鲜的伤口

与城中水泥地不同,开裂的高原会自己弥合

银鱼刺破低垂的穹庐,风拧弯长路

峡谷捱住阵痛,云朵涂来抹去

俨然是疗伤的棉球

盘桓此间,除了蹄印只有思绪在慢慢潮涌

残冰败雪犹在耳边拉弓

一只燕鸥离弦,已扯出一派钢蓝

只要想一想来生,涟漪就次第而开

只要想一想你,春天就开始澎湃

王金明,写作者,影视编导,现居北京。2018年以来,曾在《北京文学》《星星·散文诗》《草堂》《北方文学》《散文诗》《散文诗世界》等刊发表过诗文。入选各诗歌年度选本。电影作品《倾城》(合作)、《何二狗的名单》等曾获电影金鸡奖最佳原创剧本奖、夏衍电影文学奖、中国人口文化奖等奖项。

长调

○寒芒

我想不必亲自走到那草野去

有风的地方,向来就有僧侣和牛羊

这座多雨的城,她会教我弹琴

大弦嘈急,小弦切切

一辈子我能见很多云海与碧霞,就站在它们

身上走走停停

让我把每朵花的苞指给你看

它们敏感而卑微,面对脚下的虫鸣

仍会感到战栗

让我把每颗石子的纹理画下

它们的形状,落在父亲的臂膀

和发丝:短小,却又绵长

多好,我和它们一样

这一生难免向温柔低头,唯有唇齿比芦苇还要坚韧

寒芒,本名宋凤江,2000年生,四川泸州人。系四川省青少年作协会员,四川省散文学会会员,现就读于成都师范学院。

如是说(外一首)

○董贺

风从南向来,教学楼前的柳树

涌动着大浪,叶子翻滚着腹部的

洁白,一条条银色的鱼

欢快地跳跃,舞蹈,似乎在抖动

深沉的内心。旁边的杨树上

上下蹿动着无数只斑斓的龟甲

鲜亮、急迫,像

傍晚,一群要回家的人

而在稍微远一些的地方,椿树和槐树

站出一种安然和茂密,叶子舒展

却一动不动

—“它们多像水草啊”

“爸爸,当天空像大海

那我们像什么啊”

“时光的饵料,抑或终止咀嚼的蜉蝣”

—我如是说

院中

一层,又一层。我看着风

试图揭开事物的外相。比如

粉红的衣衫,和窗台上一件

蓝色的超人披风。比如院中

酱缸上失色的罩布,生锈的羊毛剪

和你去年栽种的石榴树

淡青色的芽苞,像你在侧身

与我谈话。幽秘的,清新的

你闪动着眼睛,望着一只黄莺

衔着碎线和残羽,经过上方

—“好美啊,嫩黄的喙

和精巧的爪”

—“可是,这又多让人失望

它连一声啼鸣,都不舍得留下”

董贺,80后,满族,河北青龙人,河北省作协会员,河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近年有作品发表在《诗选刊》《诗歌月刊》《星星》《草堂》《四川文学》《当代人》等刊,入选《2019中国诗歌年选》等选本。

如果没有鸟飞过(外一首)

○离开

三只鸟掠过,带走树顶上金色的阳光

如果没有鸟飞过,你只是安静在树下走

它们不知从哪里飞来,还没有疲倦

还不需要停在树枝上休憩片刻

它们又要飞向哪里,但你可以肯定

它们飞行路线是明确的

在秋天,你喜欢漫无目的行走

坎下是稻田,菜地和池塘

它们全都是明亮的

你看到秋天的景致,没有轻浮

多了些慰藉。银杏果已采摘

银杏叶还没有金黄,秋天在行进

你思虑的事所剩无几,内心的幽暗

突然被树顶上那片光照亮

林中洼地

低洼处,还积着昨日落下的雨水

还会有更多雨水落下,落在

你看不见的远处,还会有伤悲

普通䴓在树杈上筑巢

它们不是往树上贴青苔,而是

剥下树皮,用蜘蛛丝黏结

看上去,就像是树的一部分

我发现了它的秘密

不让你找到我,我也隐藏起来

和淡淡的晨风一起

来到林中。我是和

若干年后的我,来到这里的

我会待久些,坐在石头上

堆积在洼地上的腐叶

它们色彩深浅不一,有些

是我在旧日的梦境里见到过的

离开,本名黎俊,1974年生,宁化县人。福建省作协会员。作品散见《诗刊》《星星》等刊,著有诗集《缠绕》《苹果已洗净放在桌上》。

人到中年(外一首)

○黑篱

天空透明,尘世险绝

而阳光依旧温热

这是秋日的午后,小睡醒来

天空中的蓝已抽象成让人无法企及的宁静

窗外有风吹过,试图抹去

大地因掩饰疲惫而不断交出的耐心

当我摊开双手时,一片树叶落了下来

带着不为人知的苦涩

流水还在无声远去,它们倾尽一生

想要制造波涛,却在不经意间

滑向错觉的深渊

转过身,积攒多年的伤口隐隐作痛

我将一些不合时宜的想法,从身体里抽出

你需要相信的是,秋天以后

它们会是疗伤的良药

骨头帖

一个喜欢每天折磨自己的人,此刻

正襟危坐。风、明月和流水

从他的身体钻入钻出

据说一个人的骨头,可以从夜里抽出

借着月光,剔除骨刺

重新安放回身体里的时候,会听见

石头开裂的声音

一定还有霜雪和草药

用霜雪安葬湿漉漉的前生,用草药

镇住裂缝

去年死掉的野草,今年重新长出头颅

一半去安慰春天,一半去安慰疼痛

所幸的是,骨头还未枯朽

还可以在月光里再次抽出

当它再次抽出时,风和流水

开始共鸣

黑篱,本名陈宝文,河北承德人,作品见于《星星》《诗潮》《诗选刊》《诗歌月刊》《四川文学》《当代人》《延河》《河北作家》《散文诗》等刊。

发现(外一首)

○景绍德

父亲有时背回几条鱼,有时是几枚鸟蛋

一把毛豆,几枚野果子

偶尔背回落日之后的余光

而在上个冬季,我们一起背回了几捆柳条

一些荡在芦苇中的旧事,还有一次

我们背回一场浩浩荡荡的雪

也就是这次,我发现父亲无论如何抖动

都无法将那些白,抖落下去

伤感来得有些突然

并不是因为你头顶又多出一些白发

也不是你打盹时突然停下的呼噜声

只是一想到一个人在黄昏里发呆想另一人

就会难过

难过的理由不是剩下那个人是你

也不是难过剩下的那个人是我

而是一个人怎么扛得住

这么好的黄昏

景绍德,80后,退伍兵,内蒙古作协会员,鲁迅文学院第35期学员。作品散见于《草原》《诗刊》《星星》《诗选刊》《诗歌月刊》《诗潮》《延河》《绿风》等刊。诗歌获《草原》文学奖,偶有诗入选年选,现居阿荣旗。

时间缝隙

○小尘

三五孩童院子里打枣

欢快身影替暮晚抹上了几笔明亮颜彩

他们仰着脸,拿着桃竹子

雀跃着找寻枝丫间遗留的米枣

我坐在台阶上看着他们

看着小时候忽视过的

那些小的、有虫眼的、腐烂的枣子

被蚂蚁们青睐,拖进巢穴

此时,时间袒露出甜美的一角

并不让孩子听见—

秋天悉索走来的细小声响

我的老父亲廊檐下打盹的间隙

抬起眼皮—

仿佛抬起一片飘摇的落叶

叶脉里隐藏的秘密秒针

无声无息

小尘,江西省作协会员。有作品发表于《浙江诗人》《星火》等刊,入选多个选本,偶获奖。

空鸟笼

○王树涛

起初并不是这样的

我在阳台上抽烟

想一些纷乱的心事

天蒙蒙亮

街上行人稀少

几只早起的鸟,泉水一般鸣叫

它们清凉的喜悦

让这个夏天的早晨变得湿润

我开始走神,目光盘旋着

落向松软的地面

整个过程,漫长而美妙

后来就是你看到的那样

晨光中,我一动不动,闪闪发亮

“仿佛被施了魔法”

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亲爱的,也许我可以这样形容

一个美好而舒展的人

其实就像是一只空鸟笼

王树涛,70后,暂居南阳。业余习诗文。作品散见于《诗林》《河南诗人》等刊。部分作品被转载。

虚构—听莱昂纳德·科恩《By the rivers dark》

○杜辉

暴雨中的马

在洪都拉斯喷水池中央

不停哭泣

它的石头泪腺

难以痊愈

一小段伴唱

蓝色金枪鱼熟睡了

玻璃反光穿过乌鸦矩阵

停在三色堇灯罩里

黑衣老人的颤音

像蒸汽机车在哮喘

弄洒陶罐里满满的月色

唱诗班收集

肆意流淌的鼓声

街角旧琴凳

人们不断赋予它声音

孤独演奏者

眼中永远有鸽子尝试飞行

乐声越来越微弱

除了羊角形芦荟的危险和弦

戴口罩的人

没有向空中投掷任何东西

杜辉,辽宁盘山人,现居天津。作品见于《散文诗》《散文诗世界》等刊,出版诗集《机械布谷鸟》。

三清山

○许健平

在这里,云霞不断翻身,雨水不停扭腰

花开五百次的杜鹃,依然羞羞答答

即使换上绣满苔花的罗裙,每一块石头

依然不乐意,去山下做客

在这里,人间轮回很慢,三生三世的情缘很长

却都抵不上一棵杜鹃花漫长,更别提石头

在这里,所有的动物、植物,都成了石头的挂件

从山上跳下的人,现在衣锦还乡,蜂拥而上

从山上跳下的石头,变成米粒藏在溪涧

在这里,堕落的是人间,仙境是石头们亿万年守护出来的

水与墨商量,今天把巨蟒搬走,明天把女神搬走

把人间的一切刻痕都搬走,只留下一片丹青

在这里,更高的石头是孤独的,树木很难爬上去陪伴

只能站在脚下仰望,或者,转身下山

在这里,透过透明看透明,依然看不透空气藏起来的秘密

清风逆行时用刀斧切割石头,松枝却在一旁痛得沙沙叫

许健平,笔名舍人,70后,江西省作协会员。有诗歌、散文散落于《诗歌月刊》《诗选刊》《鸭绿江》《检察日报》《江西青年报》《江西工人报》等报刊。有作品入选各类诗歌年选。

溪水流(外一首)

○庞白

破碎和细散,说着自己的秘密

扭动的阴影

透明的空气、叶绿花红

岩石里封闭着自在

就这样缓慢流过

淹没花草生长的路途

降低目光行走的速度—

世界只有拐弯那么大

就这样闭上眼睛

让对岸的野花继续开放

山川在背后展开

清澈瞬闪即逝,陌生擦肩而过

上崂山

气温骤降,我以为会有一段隐情

弥漫成烟,或者羽化成雪

但是没有

龙潭瀑断流

上清宫仍在高处

在道士穿过的白墙前站了好久

再坐在蒲松龄失神的石凳上

想事—

那边香火隐忍

那边桂花清淡

那边脚步无声

那边远海灰蓝

庞白,本名庞华坚,居广西北海市。著有诗文集《慈航》《唯有山川可以告诉》《天边:世间的事》《水星街24号》等。曾获中国报人散文奖、“中国散文诗·天马奖”、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等奖项。中国作协会员。

云朵一般的铜钱

○王文

从北太平桥到铁狮子坟

我一再路过一朵云

有时,她是只疯狂的兔子

一格一格跳到城市的边缘

有时,她是头矫健的白马

竖起的鬃毛包裹着那曼妙的曲线

有时,她是片安静的叶子

在风中发出洞箫一样悠扬的声音

有时

她向我走来

幻化成一个衣衫褴褛的小女孩

我也停下来

往她的黑色手掌里放进去

一枚云朵一般的铜钱

王文,1993年出生,现居北京。作品散见于《萌芽》《野草》《草原》《上海文学》《山东文学》《安徽文学》《江南诗》等刊,偶有获奖。

江西省鸟白鹤

○张凡修

2019年9月28日,江西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确定白鹤为江西省省鸟。

—题记

1

省鸟白鹤保护小区千亩藕塘内

2000余只白鹤紧密

保持着

身体的均衡—“它们的侧影会印上太阳

和蓝蓝的半片天穹”

整个南昌高新区鲤鱼洲

除了白鹤

欢聚于此,追逐嬉戏,还有大量的天鹅

千岁鹤,在此停歇,繁殖

它们身上的蓝与青

拼接起

隐秘的浓密

—“落日慌乱地,在愁闷中消隐”

2

在南昌高新区越冬的鸟类有212种

其中珍稀鸟类24种

千亩藕塘在鸟儿的视线里

泥与水常常互补

泥有深度

水有广度

泥是水颠覆水的艺术

—“然后是无质的蓝”

看似并无明显纷落

“它答应

不会太久,也不会走远”

基于纯粹的偶然

波纹的诡秘性在于:荡漾

起源,发端。无孔不入

3

—嘹亮的鸟声不绝于耳

—“全世界离白鹤最近的地方”

省鸟白鹤

时而展翅翱翔,时而

追逐戏水

鸟群在水花间飞来飞去

藕塘同时生出另一些鸟鸣

鸟儿多了,天更蓝了。在南昌高新区

没有比幽深

更幽深的

鸟鸣—“欢愉在于细小,占据心灵一角”

张凡修,1958生,河北玉田人,中国作协会员。诗歌见于《花城》等刊,出版诗集六部。

半支青梅

○飞非

逼,逼到墙角,逼到每一干虬枝

都成为瘦骨青筋,提笔悬腕时

画半支青梅,江山煮酒

逼,还要在寒冬料峭时逼出

她的冰清玉洁,眼睛里进驻一场大雪

暗香伏于半道,逼出她的红眼泪

逼,用彻骨的寒逼出她彻骨的香

逼出她的风中长袖

凌空一舞,凌雪一舞

逼到她忍无可忍时,雪地自燃

逼出这朵小小的火焰,存做火种

为一场更大的燃烧

飞非,本名王业旺。安徽省作协会员。作品散见于《诗刊》《星星》《散文诗》《散文诗世界》等刊,曾获安徽省“金穗文学奖”(2014年度)。

远处的鸟鸣吸引了我

○孙光利

远处的鸟鸣吸引了我

我循声望去

是蓬勃的绿树

是远处天空的浅蓝

是浅蓝下不可描述的风烟

我没有看见鸟

但从那好听的鸣叫

我知道它一定长得漂亮

飞翔的姿势一定轻快

而它的美,在这个世间一定也是

不可多得的

就像你,之于我

永远是唯一的,不可替代的

孙光利,1973年生于山东惠民,山东省作协会员。有诗文刊于《诗刊》《星星·散文诗》《诗潮》《散文诗》《散文诗世界》《飞天》《山东文学》《石油文学》《绿风》《当代人》《阳光》等刊。

阿里岩画

○陈敏

生命的标记,深刻于岩石的魂灵

才有血红的铭记欲飞

更大的山体灰白的斑驳,和日月同辉

也像极了这些羊,一只,一群

站着和蹲着,是羊,又是山

形象大于时间

人类用岩画描写了场景,有了沸腾的内心

奔跑远古阿里的好声音

在坚石之上,羊与藏野驴野牦牛在一起,奔跑

—腾空的一瞬

它,一定像极了神

于阿里的生命绝地,不为人知

也不为人忧

陈敏,陕西省白河县人,中国作协会员。出版诗集《蓝星星》《金月亮》《这方天空》等。

狗尾草

○沙雁

白云留白,无声

有形。日子从炎变凉

薄薄的羽绒下,你低调秀出一串金子

秋风路过,不问

秋雨路过,不问

初一的星星看见,不问

十五的月亮看见,不问

只有流浪的狗在思考,落单的麻雀在

思考

或者独立寒秋的你在静静地思考

你是美丽的

狗尾巴是无辜的

人是会说谎的

沙雁,本名冯勇,70后。出版有诗文集《散落乡野的音符》《乐山诗典》(合著)。作品散见于《星星》《散文诗世界》《诗歌月刊》《四川诗歌》等刊。

窗外(外一首)

○刘颖

我们只说轻轻的话,像灯光下的橙子

多汁,芳香,有愉快的颜色

雨打在玻璃窗上

如果一些美好有单薄的肉身

如果它终将破碎

我看见

停泊在你目光岸边的一条小鱼

游过来,犹豫了一下

又游了回去

冰花

我容易记住一些忍了再忍的事物

比如冰花,不是在窗户上那些马尾松

也不是瓦砾上的水藻

是开在锄头木柄上的

在院子里,像一束下凡的月光

时间在乡村的十二月松弛下来

不必再去招惹杂草和西坡大豆

不必再把力气举在空中

那些气喘吁吁的时间啊,请坐下来休息

就像现在,屋子里

男人们的旱烟倚在炕头

仿佛自己就是骄傲的天空

窗外,这块卸掉劳累的木头

给自己披上了洁白的锦绣

刘颖,山东莱州人,居烟台。诗歌发表于《诗刊》《星星》《散文诗》《鸭绿江》《山东文学》等刊,多次获奖。山东省作协会员。

糖分(外一首)

○张悦

像五月的青枇杷

九月的生莲雾,我常常错过

熟透的自己,急于摘取某种清爽

而忽略对甜的贮藏

在时间凉如月光的瓷刀刃下

逼视一串心,一群星清甜的剖面

滚动周身尚不均匀的糖分

以菲薄切片,饲养

枯叶蝶翼紧闭的焦黄中

暗自跳动的火光

初夏的山峰

靠近山腰时,用力拧绞自己

挤不尽遍体雨珠

郁积的滂沱

无法穿透冠层,触碰裸岩之楞

射中怀抱危石噤声的溪泉

初夏蔓延的繁盛

向我隔绝你山峰的本色

簇拥你,陌生山脊复制般绵延

约定秩序的铁青

排斥复原为雪或清雾一片阴云,孤悬的存在

张悦,80后,河南开封人。文学硕士,教育工作者。河南省作协会员。

孤独

○阿德

我坐入山谷深处的夕阳后

自始至终不想怀疑那些弯曲的枯枝

对明媚春天的敬意和憧憬

因为遇见无数花瓣留恋而伤感地飘落

犹豫的事物们,善意地目送

鸟儿从身边急匆匆赶往异乡

高处的电闪制造的惊惧

企图用雨水赶走暮色里的干燥

草间拥有穿不透的黑夜

月光远涉万里,与倔强的流水相约

午夜时分,我中年的贫瘠

悄然开出一缕孤独

阿德,本名王德,江苏泗洪人。诗歌发表于《诗潮》《鸭绿江》《辽河》《浙江诗人》等刊。

岁末交响曲

○鲁子

这些日子

浇筑起岁末的屋顶

而它起舞,演奏一支交响乐

或小夜曲,为我曾经爱过的事物

都跌入了时间的深渊

我像一只脱掉昨日之壳的金蝉

从那离弦之箭上,捕捉到

新日之光与岁月的回响

“你不能把其中一个音符

孤立出来,说它是好是坏”

当星星离开星空成为微尘

当我离开尘世成为流星

当你从我与万物的交响中

听出命运的弦外之音

请你记得一定要原谅我

(注:引自美国诗人约翰·阿什伯利)

鲁子,本名曾运祥,警察,现居深圳,广东省作协会员。先后在《星星》《诗林》《芒种》《飞天》《西部》《诗选刊》《福建文学》《诗歌月刊》《扬子江诗刊》等刊发表作品300余首。有诗作入选多个年度选本。出版诗集《鸟宿时间树》。

深浅

○胡继红

需要一些鸟鸣,搭把手拉出雾里的春天

需要一点黄,鹅黄;一点绿,嫩绿

走来的面孔,不至于憔悴,目光呆滞

需要几缕风,带走禁足的郁闷

需要几分红,桃花红;几分白,李花白

苔痕上石阶,篱笆还栖粉蝶

铺一张纸调色。路过的背影,柔软入画

胡继红,江西省鄱阳人,教师。有作品发表于《海燕》《牡丹》等刊。

猜你喜欢

散文诗会员诗歌
诗歌不除外
散文诗的时代性、视野与创新
七月诗歌
诗歌的奇怪队形(一)
散文诗创作需要突破
散文诗,放逐心灵的天空和旷野
会员专区
会员天地
会员天地
会员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