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需要成人有足够的耐心
2021-11-08王春华
今年,我们邀请王春华老师和家长、孩子们一起共读好书。王春华老师有几十年的学前教育实践和教研经验,从2013年起开始绘本阅读的行动研究。她带着绘本,走进全国很多所幼儿园和孩子们共读。每一次共读,她都耐心地记录下孩子们在阅读时的真实状态,用心灵去回味、升华,又把它细化在下一次的共读中。她著有《和书婆婆一起读绘本》一书,她就是孩子们口中的“书婆婆”。希望书婆婆的儿童观和亲子阅读理念能够对您有所启发,更重要的是,希望您能在亲子共读中尽情体验绘本散发的强大魅力。
本期,我们跟着书婆婆一起来读《大象在哪儿拉便便?》。
从“找便便”到看故事
参与共读的是一批小班的孩子和老师。孩子们刚拿到书后就迫不及待地问老师:“这本书叫什么名字呀?”老师看看我,没有告诉孩子们。我笑着告诉孩子们:“这本书叫《大象在哪儿拉便便?》。”“是拉便便!便便在哪里?”孩子们开心地一页一页翻书,每翻一页都是在找便便。“啊,便便在这里!”“这里也有便便!”“这里有一大坨!”“好多呀!大象的便便真大。”每次看到书中的便便孩子们都会用手指着并大声笑着。老师着急了,想去阻止孩子们自由翻书找便便,我暗示老师不要干预孩子的自主阅读。也许全世界孩子的心里,都有关于拉便便的顽皮故事。
翻完一遍书,也就在书里找了一遍便便,孩子们主动要求:“书婆婆,你给我们讲一下这个故事吧。”此刻,孩子從找便便转为主动要求听故事了。我开始讲起故事:“一只大象要拉便便了。小蚂蚁对他说‘大象不能随便拉便便!”一个女孩子问:“大象为什么不能随便拉便便?”我没有回答她,继续读故事。
“要是刚好鼹鼠在地下打洞……”一个孩子叫了起来:“哎呀!出不去了,好臭呀!”一边说着一边捂着鼻子。看到这种状况,我在讲述的时候遇到省略号就有意留下一段时间,就出现了说相声“逗哏和捧哏”的对话。
当我讲到“扑一通!”时,孩子们开心极了,自由讨论着。
“大象终于拉臭臭了。”
“它在哪儿拉的呢?”
“是卫生间吧。”
“大象应该是拉在灌木丛中了。”
“也许是在小鼹鼠刚刚打的洞门口。…
“啊!这么多鲜艳的花,花上面还有小瓢虫。”
“我知道了,大象的便便是肥料。”
在“找便便”的基础上,小班的孩子和成人一起用“讲述+讨论”的方式愉快地读了故事。这种读书的方式在孩子们漫长的读书生涯中会起到重要的作用,因为孩子们从中体会到阅读的快乐,并主动要求读书,这样的共读是能够帮助孩子一生喜欢读书的。
从脚印的排列到“拉便便”前后的感受
“哇!有好多脚印!”一个孩子翻到后环衬发现了好多脚印。我问:“这是谁的脚印?”一个孩子指着一个个脚印说:“这是妈妈的脚印,这是弟弟的脚印,这是姐姐的脚印,这是外婆的脚印,这是爸爸的脚印,这是阿姨的脚印……”在场的老师着急了,用手指着封面的大象,给孩子暗示,但丝毫没有影响到这个孩子。
另外一个孩子说:“这不是我们的脚印,这是大象的脚印。”这时老师翻开前环衬,问:“我发现前面也有很多脚印,有什么不同?”一个孩子说:“后面的脚印是直直的,这个是乱七八糟的。”另外一个孩子补充:“我也不知道是谁的脚印,可能是大象的吧,也可能是小鼹鼠、小兔子的……”
老师继续问:“如果是大象的,为什么前面和后面的脚印是不一样的呢?”一个孩子说:“他不想走直线了,他一会儿往右、一会儿往左、一会儿又那样了,就是乱七八糟地走。”有一个女孩说:“小蚂蚁跟大象说‘大象不能随便拉便便,大象就捂着肚子到处跑呀跑、跑呀跑,一边跑还在一边嘀嘀咕咕地说‘我要拉便便、我要拉便便,其他小动物听到,就也到处跑啊跑、跑啊跑,这些脚印就是乱七八糟、乱七八糟的。”孩子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读懂绘本中图像的信息。在这里,我想说,成人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不能急于求成。
老师又继续提问:“那你想拉臭臭前是什么感觉呢?想干啥?”
孩子:“赶紧跑到卫生间拉臭臭呀!”
老师:“那如果你在商场里,很想拉臭臭,不知道卫生间在哪里,你会怎么办?”
孩子:“我就赶紧回家!”
老师:“要是很远来不及回家呢?”
孩子:“那我就憋住,如果实在憋不住,我就拉裤子里了……”大家听了都笑了。
我常常为儿童身上的这种天赋感到惊奇。我们成人有时会自以为是。和孩子共读时,成人一定要谨慎,压制住自己那颗批判和审视的心,像孩子那样,张开怀抱去拥抱故事。
从“拉便便”到心情的好坏
因为一个孩子说“如果实在憋不住,我就拉裤子里了……”引发另外一个孩子的问题:为什么大象不能随便拉便便?孩子们似乎谈论的热情又被激发。
有一个孩子说:“因为大象要拉臭臭了,大家可就倒大霉了,真是糟糕。”
“是呀,因为它会堵住小鼹鼠挖的洞洞,小鼹鼠会好难过。”
“为什么会堵住呢?”
“因为它那么大!”
“如果是小鼹鼠的便便呢?”
“只有一点点,就像《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那本书里的小鼹鼠。”说着,这个孩子还掐着小手指的一节,表示臭臭的小。
老师也参与讨论:“原来大象的便便不仅仅是臭、脏,还很大,它的臭臭会有多大呢?”
一个孩子把双臂展开:“很大、很大,可能比我人还大吧。你们看这一页嘛!”说着他翻开“扑——通!”那一页,小朋友也都翻开了。
“哎呀,整整一页都是的,大象的臭臭太大了。”
“这么多的臭臭,屎壳郎忙不过来呀。”
“它还挡住了小鸭子的路,就像大石头一样,还很重,小鸭子搬都搬不动,它们也好难过。”
“大象也不开心,因为它不能拉臭臭,你看这一页(指着第一页),他的脸都是蓝的,就是憋着臭臭,嗯——(一边说一边模仿着大象憋臭臭的表情),肯定很难受。拉完便便的大象就开心了。”
有一个孩子说:“还有花儿是开心的,有这么多肥料。”
幼儿的学习是生活化、经验化的学习,而不是概念化的学习。我们像上面这样的共读不是传授现成的知识,而是把握共读中的教育机会,让幼儿在阅读中学习、在经验中学习。有教育专家认为,当父母不知如何与孩子谈论“屎尿屁”这类话题时,不如跟孩子一起读一些这样的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