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水果、睡眠、运动和心理健康素养
2021-11-08吴颖
吴颖
这次,我想和大家分享我国2020年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中,由侯金芹老师和陈祉妍教授带来的《2009年和2020年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的年际演变》中的一些研究和数据,有15000多名青少年参与了这项调查。
研究指出,与十余年前相比,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稳中有降。抑郁的检出率基本保持平稳,轻度抑郁的检出率略有升高。但是,睡眠不足的现象持续恶化,青少年上学日平均睡眠时长减少约20分钟,95.5%的小学生、90.8%的初中生和84.1%的高中生上学日的睡眠时长未达标。
2009-2020年是中国社会飞速发展的十余年,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会带来剧烈的社会变迁,社会变迁本身会增加心理适应的难度,带来更多的焦虑、抑郁和孤独感等负面情绪。但是,在社会快速发展的大环境和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双重夹击下,青少年的抑郁检出率并未上升,说明国家针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
研究报告还呈现了以下发现:
和谐的人际关系、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较高的心理健康素养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保护因素。积极的亲子关系是基石,相互支持的同学关系以及平等尊重的师生关系是两翼。积极的亲子关系能让青少年体验到爱与信任,强化其内心的安全感,形成安全型的依恋方式,有助于打造积极的同学关系和师生关系,进而增加应对压力或消极生活事件的心理资源。另一方面,健康的生活习惯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提高运动频率可以有效缓解抑郁,因为运动可以通过生理和生化反应改善体内的激素分泌水平,通过多种细胞和神经免疫减少炎症与氧化应激,甚至会改善大脑结构,是防治抑郁的“天然良药”。其次,多吃蔬菜和水果能促进心理健康。这是因为蔬菜和水果中富含抗氧化剂,可以抑制氧化应激对心理健康的不良影响。研究发现,蔬菜摄入量每增加100克,抑郁风险会降低3%~5%。最后,提升心理健康素养是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行动与核心。心理健康素养是指帮助人们认识、处理和预防心理疾病的相关知识与信念,包括如何寻求心理健康信息的知识等多个方面。国外的追踪研究发现,提高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素养可以有效提升青少年对抑郁的辨识率,可以有效增强青少年寻求专业帮助的意愿。
报告也给出了具体的建议:
以吃好、睡好、运动好为目标,全面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我把这条简化为多吃蔬菜和水果、多睡觉和多运动。
学校、家庭、社区、网络相结合,全面改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我们把家庭该如何做好呵护孩子心理健康的具体工作,父母和孩子该如何一起提升心理健康素养这部分内容,用7位专家的前沿觀点与实操建议、将近3万字的篇幅进行了介绍和描述,放在了本期的《特别策划》中,期待我们一起努力,养育出积极乐观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