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应用于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中的效果分析

2021-11-08廖伟琼

医药前沿 2021年29期
关键词:监护室关怀重症

杨 丽,廖伟琼

(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儿科 广东 湛江 524002)

现代医学发展进程中重症监护技术已取得日新月异的发展成果。新生儿诞生过程中各类重症疾病患儿,尤其是早产儿的存活率正不断升高,护理干预在危重症新生儿救治过程中的重要保障作用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1]。结合当前临床进程中新生儿护理干预的发展趋势来看,诸多临床护理模式在关注患儿早期生命支持、提升患儿生理康复效果的同时也愈发注重患儿的远期预后效果,以及整个护理干预中提供的人性化护理效果[2]。人文关怀作为护理服务进程中护理人员知识观念、情感态度、智力意志等诸多内外素养融于一体的实践才能,对提升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整体护理效果有重要意义[3]。基于人文关怀的护理干预措施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筛 选2020 年1 月—2021 年4 月 在 我 院 新 生 儿重症监护室接受救治的患儿76 例,按照住院号单双序数分为两组。观察组中男18 例、女20 例,胎龄20 ~347 d, 平 均(212.35±11.67)d, 出 生 体重 平 均(1.49±0.03)kg,1 min Apgar 评 分 平 均(7.81±2.21)分;对照组中男16 例、女22 例,胎龄25 ~346 d,平均(213.82±11.51)d,出生体重平均(1.50±0.03)kg,1 min Apgar评分平均(7.82±2.16)分。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患儿入住重症监护室原因包括早产儿、新生儿黄疸、新生儿肺炎、新生儿窒息及其他危重症疾病;患儿家长均拥有良好沟通能力;患儿家长知晓本次研究并签订同意证明。

排除标准:伴有先天性、遗传性、代谢性疾病患儿;先天畸形患儿及需要接受有创手术治疗患儿;救治进程中基于突发并发症导致死亡的患儿。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

观察组应用人文关怀护理干预:

(1)基于人文关怀的护理管理制度:根据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理工作要求优化护患配比与班次安排,每1 ~3 名患儿安排8:00—18:00、18:00—8:00 两个班次,每班次1 名责任护士;患儿数量>3 名时安排8:00—16:00、16:00—23:00、23:00—8:00 三个班次,每班次1 名责任护士,以实习生作为助理护士。要求护理人员提前10 ~15 min 到达以确保交接圆满完成。护士可持续夜班或白班,通过加班存休、集中休假的方式弥补人力资源不足。

(2)基于人文关怀的院内感染控制:要求所有进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护理人员必须严格遵从手卫生制度,若发现有人未执行则立即制止,给予制止人员奖励。新生儿暖箱护理过程中由专业人员负责对暖箱使用的初期、末期进行有效处置,为暖箱配备专业冲洗区域和设备,要求清洗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清洗流程制度以彻底清洗暖箱。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涉及到的所有衣物被服全部专门外送清洁消毒,清洗水温超过85 ℃以上有效消毒,暖箱内衣服每日更换,或随脏随换。

(3)基于人文关怀的家庭关怀指导:基于新冠疫情的危害性和严重性,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业务开展进程中杜绝任何探视,避免院外因素导致院内感染发生的可能性。但家长在无法陪护和得知患儿现况的背景下必然会产生明显的焦虑和紧张情绪[4]。对此,要求责任护士邀请患儿家属进入医院社会服务人员微信群,通过微信单独发给患儿当天情况的拍摄视频或者照片,标记时间、地点、人员、患儿近况等信息,使患儿家属对患儿当前状态、治护操作、治疗效果等有准确了解,缓解患儿家属负性情绪,为患儿家属提供人文关怀和心理支持。

1.3 观察指标

(1)统计两组患儿每日哭闹时间、每日睡眠时间、每日进奶量、重症监护室入住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

(2)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5]。采用自制封闭式答案问卷调查量表统计,包括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3 项选择。

1.4 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 两组患儿基本护理指标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患儿每日哭闹时间、重症监护室入住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每日睡眠时间、每日进奶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基本护理指标比较( ± s)

表1 两组患儿基本护理指标比较( ± s)

组别 例数 每日哭闹时间/h 每日睡眠时间/h 重症监护室入住时间/d观察组 38 3.15±1.52 21.22±1.93 4.85±2.33对照组 38 5.06±1.88 16.25±2.81 7.86±3.65 t 4.870 8.987 4.285 P 0.000 0.000 0.000组别 例数 住院时间/d 每日进奶量/mL观察组 38 34.27±8.51 466.83±47.26对照组 38 42.39±7.43 389.27±38.64 t 4.431 7.832 P 0.000 0.000

2.2 两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比较[n(%)]

3.讨论

人文关怀作为一种主动践行关怀态度、关怀行为和关怀能力的护理模式,对提高护士工作能力、提升护理工作质量、降低职业倦怠、减少医患纠纷等均有非常积极的作用[6]。研究显示:人文关怀护理对促进新生儿神经发育功能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7]。然而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中患儿无法有效表达对人文关怀护理的感受和体验,患儿家长无法长期陪伴在新生儿身边的情况下,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不能被患儿家长感知到,家长进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探视时还需要接受种种限制,因此经常出现各种医患纠纷,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护理效果造成不利影响。

本次研究中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理进程中应用基于人文关怀的护理干预措施,通过护理管理制度的贯彻落实在护士管理中培养人文关怀的整体氛围,提升护士人文关怀感知体验的同时积极培养护士的人文关怀品质,避免护士由于过度疲累导致强烈的职业倦怠感。研究提示:护理人员职业倦怠程度对其护理服务态度有明显影响,职业倦怠程度越高则护理服务态度越差[8]。因此本次研究中通过人文关怀降低护理人员职业倦怠程度,改善护理人员服务态度;通过院内感染控制执行落实提升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感染的预防效果,要求所有人员必须遵守手卫生制度以尽可能地从细节处提升对感染的预防效果,避免由于细节控制不到位导致院内感染事件的发生;通过家庭关怀指导引导患儿家长在无法探视的情况下每日了解患儿近况,避免患儿家长由于知晓不足导致紧张焦虑情绪严重[9],进而引发医患纠纷等问题发生。最终在更加细致深入的人文关怀支持下,观察组患儿得到了更加细致有效的照料支持,患儿各项临床护理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儿家长情绪稳定的背景下,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亦得到显著提升。

综上所述,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理中应用人文关怀护理干预模式,对促进新生儿早日康复出院均有良好作用,同时对缓解患儿家长紧张焦虑情绪、提升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亦有显著效果,具有积极价值。

猜你喜欢

监护室关怀重症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床旁超声与移动DR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应用比较
重症监护室护士职业倦怠的研究进展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舌重症多形性红斑1例报道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4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21例
珍惜信任 传递关怀
重症监护室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