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鼻内镜手术治疗早期鼻咽癌患者围术期循证护理的效果分析

2021-11-08林翠莹

医药前沿 2021年29期
关键词:鼻咽癌循证内镜

林翠莹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鼻咽二区鼻咽科 广东 广州 510060)

鼻咽癌在临床上属于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该病多发生在患者的鼻咽部上皮组织,如若不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则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影响[1]。目前,鼻咽癌主要治疗手段是放疗,随着癌症早期筛查工作的开展,越来越多的鼻咽癌早期癌症患者得到诊断,而鼻内镜可以作为临床上治疗早期鼻咽癌的治疗方法,可有效地为患者切除肿瘤组织部分,以减少癌细胞的扩散以及复发,临床效果良好,但为了使患者的疗效进一步提升,有研究指出,患者在治疗后给予循证护理进行干预,可使患者临床恢复更快,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故,文章探讨了经鼻内镜手术治疗早期鼻咽癌患者围术期循证护理效果及价值,并选取了40 例早期鼻咽癌患者进行护理,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 月—2021 年5 月我院收治的40 例早期鼻咽癌患者,根据患者入院先后顺序随机抽签分组后,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进行干预,研究组给予循证护理进行干预,两组患者均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各20 例。对照组男性患者10 例,女性患者10 例,年龄位于26 ~58 岁之间,平均(42.03±2.36)岁,病程2 ~7 个月,平均(4.53±0.26)月;研究组男性患者12 例,女性患者8例,年龄位于27~60岁之间,平均(43.51±2.64)岁,病程2 ~8 个月,平均(5.02±0.27)月,所有患者经临床确诊为早期鼻咽癌,患者及家属知晓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可以排除患有其他合并性严重疾病患者以及精神障碍患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鼻内镜手术进行治疗,气管插管下全麻,消毒以及铺巾,待到患者麻醉生效后,医师利用鼻内镜对患者的鼻咽部进行探查,观察患者肿瘤的具体位置并进行分析,然后对其进行肿瘤切除术,手术完成后,利用蒸馏水冲洗手术腔,进一步降低肿瘤种植的可能性,取代蒂鼻中隔和底部粘骨膜瓣进行修复,并植入明胶海绵,将粘骨膜瓣压在鼻咽、鼻腔缺损处,减少出血,防止鼻甲粘连。手术后按照医嘱给予药物进行治疗。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进行干预,护理人员为患者及家属讲解该疾病的相关知识以及相关注意事项,可通过发放手册、播放影片等发法进行宣教,以此提高患者的知识度,最后指导患者康复训练。研究组给予循证护理进行干预,分别为(1)成立循证护理小组:由经验丰富的护理小组长以及护理人员作为成立小组的主要人员,护理小组长可通过开展座谈会收集如何护理的相关意见,同时对护理人员的护理内容开展课堂进行培训,以此提高护理人员的操作技能以及对基础理论的掌握,并给予解答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2)循证支持:根据提出的循证问题从数据库找到资料,并筛选出效果显著的新研究成果,最后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制定出针对性的护理计划;(3)临床实施:①环境护理:为患者提供一个温馨舒适的病房,并且护理人员定期做好病房内的消毒以及通风等工作,保持病房内的温湿度水平的稳定,最后定期对患者使用的病房机械进行擦拭,比如温度计、听诊器等;②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积极地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负面情绪的缘由,并给予进行心理疏导,同时耐心、细致地为患者及家属讲解护理相关方法以及注意事项,指导患者不良反应的正确处理方法,以此提高患者的自信心,缓解其内心负面情绪,进而使患者积极配合接受治疗;③细致化护理:为患者制定营养方案,使患者能够得到充足的营养摄入,同时可指导患者进行张口训练,并在患者麻醉失效后6 h,指导患者呈半卧位姿势,术后第一天用金因钛和氯霉素滴鼻治疗,促进患者鼻腔的干燥度;④术后管理:告知患者及家属,手术后每两周接受一次内窥镜检查以评估创面重建情况,直到伤口完全重新上皮化,随访评估在第一年以每三个月进行一次,后期每6 个月进行一次,并嘱咐患者至少每年进行一次鼻咽镜、头颈部MRI、胸部X线片和腹部超声检查。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分别为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文化以及社会生活;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主要包含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总满意度为非常满意率和满意率之和,通过医院提供的护理满意度评量表进行评估,满分为100 分,分值越高说明患者对护理越满意;统计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分别为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为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

1.4 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分析

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在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文化以及社会生活得分分别为(31.58±3.25)分、(32.48±3.47)分、(16.24±2.36)分、(26.98±2.41)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 s,分)

表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 s,分)

组别 例数 生理功能 心理功能 社会文化 社会生活研究组 20 31.58±3.25 32.48±3.47 16.24±2.36 26.98±2.41对照组 20 26.45±2.46 27.81±2.76 12.46±1.64 20.29±2.34 t 5.6285 4.7103 5.8821 8.9066 P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分析

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总满意度为95.0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

2.3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分析

护理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比较[n(%)]

3.讨论

鼻内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以及视野灵活等优势,并且患者经过该手术治疗时减少了对非损伤组织的伤害,同时能够有效地根治切除肿瘤组织部分[3]。目前,临床常在患者围术期对其采用护理进行干预,而循证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其主要是将研究成果与患者自身的需求以及临床实施后所得到的经验相结合,从而制定针对性的护理计划,主要是通过心理护理对患者的负面情绪进行疏导,进而得到有效的缓解,同时给予患者及家属健康宣教,使其提高自身的自信心以此配合接受治疗,最后通过给予患者细致化护理,从患者的饮食、锻炼以及术后等各个方面进行循证护理,最终使患者得到更加完善的护理服务[4]。在本文结果中,研究组患者经治疗后,其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文化以及社会生活显著优于对照组,并且经护理后,研究组对护理的满意度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说明,患者在围术期经过循证护理干预后,有效提高了患者与护理人员之间的关系,避免了护患纠纷[5]。

综上所述,早期鼻咽癌患者经过鼻内镜手术治疗后采取循证护理进行干预,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提升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例数偏少,需继续观察。

猜你喜欢

鼻咽癌循证内镜
眼内镜的噱头
《循证护理》稿约
大探头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较大隆起病变中的应用(附50例报告)
位置大数据侦查循证研究
中医药治疗鼻咽癌研究进展
鼻咽癌组织Raf-1的表达与鼻咽癌放疗敏感性的关系探讨
鼻咽癌的中西医结合诊治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早期胃癌的超声内镜诊断及内镜下治疗效果分析
循证医学在中医教育实践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