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13 例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凝血四项及骨折原因和部位分析

2021-11-08朱晓洁吴姗姗通讯作者钱岷江

医药前沿 2021年29期
关键词:颌面部部位口腔

朱晓洁,吴姗姗(通讯作者),钱岷江,陈 远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南京医科大学口腔疾病研究江苏省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口腔转化医学工程研究中心>检验科 江苏 南京 210029)

骨折往往是外伤所致的创伤,当发生骨折之后,人体内的凝血系统被激活,凝血指标如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IB)等指标均有变化。因此,凝血功能的检查是骨折患者必须做的术前检查。以往大多数研究关注于人体四肢部位骨折发生之后凝血指标的改变[1],而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体内的凝血功能变化的研究鲜有报道。当口腔颌面部发生骨折之后,人体内凝血指标的变化与其他身体部位骨折发生后的变化是否相似尚不清楚。因此,本文就口腔颌面部的骨折患者体内凝血四项指标的变化做了比较研究,同时对于口腔颌面部骨折发生的原因和部位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2020 年8 月—2021 年3 月收治的113 例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男性患者82 例,女性患者31 例,年龄为12 ~70 岁,平均年龄(39.4±15.4)岁,发生骨折部位包括颧骨骨折21 例,上颌骨骨折28 例,下颌骨骨折54 例,牙槽骨骨折3 例,多发性骨折7 例。以上所述患者均经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报告确诊。同时将本院80 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其中男性33 例,女性47 例,年龄为17 ~63 岁,平均年龄(40.3±13.7)岁。

纳入标准:①观察组经临床检查确诊为口腔颌面部骨折的患者;②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③对照组体检各项指标正常;④所有受试者未患有凝血系统障碍疾病;⑤近期未服用影响凝血检验结果的相关抗凝药物。

排除标准:①病历资料缺失;②存在认知障碍的患者;③患有血液系统疾病;④长期服用抗凝药物;⑤妊娠期妇女;⑥肝肾功能障碍者。

1.2 方法

所有受试者均在清晨静坐10 min 后,抽取其静脉血约1.8 mL,所使用容器为BD 公司生产的预置枸橼酸钠抗凝剂的真空采血管,将所收集标本充分颠倒混匀后经离心机3 000 r/min 离心10 min,然后取上层血浆,在2 h内使用日本积水医疗CP3000 全自动凝血仪及其配套试剂分别检测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标本的PT、APTT、TT 和FIB水平。

1.3 观察指标

(1)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PT、APTT、TT 和FIB 水平;(2)统计所有骨折患者的骨折原因和骨折部位。

1.4 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 两组凝血四项结果比较

观察组的APTT 和FIB 的结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观察组和对照组的PT、INR和TT 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凝血四项结果比较( ± s)

表1 两组凝血四项结果比较( ± s)

组别 例数 PT/s INR APTT/s观察组 80 12.05±1.15 0.98±0.10 31.71±3.94对照组 113 11.79±1.37 0.97±0.11 28.98±4.41 t 1.361 0.7618 4.380 P 0.175 0.447 0.000组别 例数 TT/s FIB/(g•L-1)观察组 80 16.70±1.38 3.56±1.56对照组 113 16.86±2.56 2.68±0.55 t 0.5337 4.557 P 0.594 0.000

2.2 口腔颌面部骨折原因及骨折部位统计

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发生骨折最常见的原因为交通事故,口腔颌面部多发部位为下颌骨。见表2、表3。

表2 口腔颌面部骨折原因统计

表3 口腔颌面部骨折部位统计

3.讨论

骨折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外伤,当骨折发生之后,人体内的凝血系统被激活,内源性凝血途径及外源性凝血途径同时启动,体内的凝血因子含量发生改变。同时由于这种外伤的刺激,人体内的纤溶系统和凝血功能及抗凝血功能之间的平衡被打破,从而引发血液的高凝状态,导致血栓形成,最终可能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如深静脉血栓(DVT)和肺栓塞[2]。

因此,凝血功能的检测是骨折患者必须做的术前检查,从而可以让临床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体内凝血状况。这其中就包括凝血四项的检查,包括PT、APTT、TT 和FIB。PT 是外源性凝血途径及共同凝血的筛查指标之一;TT 则是反映了体内是否存在抗凝物质;FIB 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外伤后血液中的FIB 可能升高,这种升高同时也可能是反映血栓前状态;APTT 主要反映内源性凝血途径和共同凝血途径是否有异常,反映血液可能处于高凝状态。

在本研究中,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组与健康人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APTT 和FIB 的结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PT 和TT 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大量关于骨折患者体内的凝血指标变化的研究均表明FIB 的含量确实有所升高,本研究中的数据也说明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体内确实可能存在着高凝状态,有血栓形成风险[3]。但是这些研究同时表明,APTT 的结果观察组与正常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另外,有文献报道颅脑损伤患者APTT 相对于对照组升高,并且可能与患者病情的预后关系很大[5]。那么是否由于口腔颌面部骨折可能并发颅脑损伤从而更易触发内源性凝血途径?然而这一猜想需要进一步去检测内源性凝血途径上其他凝血因子去证明,这个将在我们的后续研究中继续探讨。有大量文献报道,骨折患者体内D-二聚体(D-D)和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的含量升高[6-7],D-D 是交联纤维蛋白降解产物之一,反映体内纤溶活性;FDP 则是体内纤溶亢进的标志。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我们或可考虑增加对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体内的D-D 和FDP 含量的检测,从而更好的为临床医生提供患者体内凝血功能变化的参考依据。

本研究中的数据还表明,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而发生骨折的原因以交通事故伤最多,其次为跌伤,撞击伤最少。说明随着现代生活交通越来越便利,交通事故的发生率有所提高,口腔颌面部作为外伤高发部位更易发生骨折;同时,本文结果统计得到口腔颌面部骨折部位多发位置为下颌骨,其次为上颌骨,剩下的分别为颧骨和牙槽骨,并且还包括有口腔颌面部多个部位均发生骨折的患者7 例。说明可能由于下颌骨为特殊的解剖薄弱部位,在外伤时最为容易受到损伤。以上这些结果与其他有关于口腔颌面部骨折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是一致的[8-9]。

综上所述,本研究证明了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体内APTT 以及FIB 水平升高,患者体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有血栓形成的风险。对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进行凝血四项指标的监测有助于临床医生治疗和预防血栓形成等并发症。

猜你喜欢

颌面部部位口腔
三减三健全民行动——口腔健康
孕期口腔保健不可忽视
口腔健康 饮食要注意这两点
分析当归中不同部位有效化学成分
五个部位冬天尤其要保暖
颏下岛状皮瓣修复颌面部软组织缺损
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在颌面部美容中的应用
计算机辅助模拟技术在颌面部复杂骨折内固定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颈阔肌肌皮瓣修复颌面部软组织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