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科技的思辨
2021-11-08
户外光影艺术沉浸式体验展“万物共生”·启航
物理学家李政道曾说:“科学和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它们共同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当科学与艺术相结合,媒介变革所带来的方法、材料、技术等一系列的改变, 将对人们的艺术观念以及审美方式产生影响。
Physicist Li Zhengdao once said: "Science and art are inseparable, just like two sides of a coin.Their common foundation is human creativity,and the goals they pursue are the universality of truth." When science and art are combined,a series of changes in methods, materials, and technology brought about by media revolution will have an impact on people's artistic concepts and aesthetic methods.
户外光影艺术沉浸式体验展“万物共生”·界限
大量的影像类艺术作品成为沉浸式艺术展的主体。不管是动态《清明上河图》、“致敬达芬奇”全球光影艺术体验大展、遇见敦煌·光影艺术展全球首展等以知名IP为主题的沉浸展,还是teamLab这类原创沉浸式艺术展,其展览主体都是对原件的数字化转化或者本身就是数字影像,其传播更加自由、便捷和开放。
同时,沉浸式艺术展所带来的互动性和虚拟感是传统艺术展所无法比拟的。传统的艺术展中,我们欣赏一件作品往往要距离作品几米,而沉浸式艺术展打破了观众与作品之间的距离,观众可以进入作品的内部,自由观看和感受作品,从而获得一种极其个性化的观感体验。特别是互动性高的沉浸式艺术展,它带给观众新奇的感受,整个观赏过程变得生动有趣。同时,当观众的互动成为作品的一部分时,他不仅仅是观看了一场展览,而是参与了一场展览。
而这种变化犹如一把双刃剑,在带给观众更全面体验的同时,也很容易消解作品的艺术性。如何避免艺术内在的人文气质被酷炫的科技所吞噬,值得我们深思。
在达芬奇、梵高、莫奈等大师的作品沉浸展中,影像类艺术作品虽然可以放大原作的细节,却无法完全复刻原作的笔触,而众所周知笔触是画家情感表达、绘画风格的一部分,几乎所有的艺术都是在试图向观众传达作者的思想和情绪,引起人们的共鸣,而大师们的影像复制作品较之原作显然在情感表达方面会有所缺失,其美育普及功能似乎大于艺术欣赏功能,艺术水准大打折扣。
以故宫、敦煌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IP为主题的沉浸展则又面临另一个问题,其背后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太过厚重,数字技术放大了图案,带来了美的享受,很容易唤起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却难以帮助人们深入理解图案背后的文化内涵。当然,不可否认,这样的展现形式能够更好地引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注,所以这类沉浸式艺术展如何在唤起大家对传统文化兴趣的同时更深入地讲好中国故事,十分具有探索意义。
户外光影艺术沉浸式体验展“万物共生”·苏醒
而即使是teamLab这类原创类沉浸展,也会被批评过于强调纯粹感官体验和艺术表面化的陷阱。常雷在《“沉浸式体验”在视觉领域中的媒介传播及应用》一文就提出,由于其“沉浸式体验”关键是多重感官系统的体验,观赏者难免会因强调纯粹的感官体验而使艺术思想肤浅化,任何数字媒介的使用都只是“沉浸式体验”的辅助手段,优秀并有深度的创作主题和展示内容是令观者沉浸其中的重要因素。
但猪子寿之在《界面》的采访中曾表示:数字技术可以拓展艺术的概念,同时这些技术可以将艺术从以物质为基础的一套价值体系中解放出来,他这样解释其中的艺术性:“互动艺术的一个特征,是观者的存在与行为,会影响艺术的呈现,也进而模糊了艺术和观者之间的界限。换句话说,这些艺术作品是由艺术本身和观者共同创造与构成的。这样做的结果,是在艺术与观者之间,以及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面对质疑,埃利亚松也曾表示,下里巴人和阳春白雪常常是不可兼得的,为了吸引眼球而缺乏深度的作品的确可能存在,作为艺术家在创作中应该多多注意这方面的权衡。
艺术作品与大众确实存在距离,沉浸式艺术展览在吸引更多人走进展览馆这方面值得肯定,但沉浸式艺术作为跨学科领域的综合艺术,在展览的艺术氛围、文化内涵、沉浸体验等方面如何平衡科技与艺术之间的关系,还值得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