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位一体”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2021-11-07王丽颖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22期
关键词:四位一体慕课混合式教学

摘要: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是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有机结合的产物,是慕课广泛应用下课程创新的必由之路,混合式课程集中了线上教学灵活方便、优质高效的优势,又具有线下教法多样、多元互动的优势,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开发学生分析能力和创新思维。《货币银行学》作为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打造了价值引导与知识传播相结合、理论讲授与热点分析相结合、能力培养与素质提升相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与学情分析相结合的“四位一体”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

关键词:慕课 混合式教学 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快速而广泛的应用,为课程改革和教学模式创新提供了契机,尤其是新冠疫情下在线教学的大规模开展,极大地彰显了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作用。单纯的线下教学往往不能满足学校、教师和学生对优质教学资源和灵活高效的教学效果的需求,单纯的线上教学又可能存在缺乏互动、学生自控力不足、参与度不高等问题,因此,各取所长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将成为必然趋势。

一、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方案设计

《货币银行学》作为经济学、管理学各专业的核心课程,结合学校建设特色高水平财经大学的办学定位,以及学院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优良职业道德的应用型金融人才目标,课程组坚持“以新文科建设为指引,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产出为导向”的教学理念,在“线上慕课+雨课堂+智慧教室+移动课堂”的信息化立体化混合式教学环境中,开展价值引导与知识传播相结合、理论讲授与热点分析相结合、能力培养与素质提升相结合、現代信息技术应用与学情分析相结合的“四位一体”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践。

线上依托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货币银行学》慕课,不仅包含线上732分钟100余个知识点小视频,还包括多层次的拓展阅读材料、不断丰富的试题库、思政案例库,互动4.94万余次的在线论坛。教师提前根据教学大纲和课程设计提前向学生布置好需要学习的慕课视频、拓展资料,学生利用智慧树平台或知到APP进行在线学习,学习完慕课视频,可以用课后习题进行自测。学生拥有更加灵活的学习时间和学习方式,这为翻转课堂中学生更高效地将知识内化,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线下教学是对线上理论的延展、深化及实践应用。教师不再重复线上视频的知识点,教师作为设计者、引导者,要结合线上的学情数据、学生反馈及教学要求,设计线下翻转课堂的教学内容,包括重点难点问题的精讲;提出案例,引导学生讨论和探究;融入课程思政,进行价值引导;联系现实中的热点金融问题,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高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批判性思维;对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问进行答疑解惑,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综合分析的高阶思维能力以及实践和创新能力。

二、现代化信息化立体化的教学环境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主要依靠教室这个相对固定和单一的教学环境,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智能终端和合作基地,营造“慕课平台+教学App+智慧教室+移动课堂”的信息化立体化教学环境,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随时随地学习、层次丰富、智能灵活、贴近实践的教学环境。

通过智慧树在线教育平台和知到APP,学生进行慕课学习;通过智慧教室和长江雨课堂平台,教师进行翻转课堂——讲解难点、案例分析、讨论交流、现场测试、实时答疑;实验室、博物馆、金融机构和社区成为我们的“移动课堂”,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进社会大课堂,在实景教学环境中锻炼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这种现代化信息化立体化的教学环境为学生打造全天候、方便、快捷、高效率的学习环境,使移动学习和泛在学习成为常态,学生拥有更加灵活的学习时间和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智慧教室中交互式智能白板、自由组合的桌椅、智能化的空间环境,使师生交流更加充分,有助于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的良好呈现,是一种高效率的智能教学环境。走出教室的限制,从货币博物馆实验软件中感悟货币的演变和职能,从红色金融博物馆中感悟红色基因的传承,从金融机构的实务操作中感悟理论升华为实践的魅力。

三、“四位一体”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一)价值引导与知识传授相结合

专业教师要结合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引和自己所授课程的内容、特色进行梳理,提炼和挖掘其中蕴含的精神和价值导向。自觉地去挖掘各门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元素,并将其作为开展课程思政的重要支点。只有这样,课程思政才不是外部强加的东西,而是深深扎根于课程本身的内在要求,并具有自我展开和发展的内生动力。

课程组建设有效的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包括课程思政教学大纲、教案、思政案例库、视频资料等,形成课程思政的有力支撑。在授课中,在讲解专业知识的同时,通过观看视频、讲故事、参观红色金融基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情怀、红色金融、职业道德素养等思政元素融入到专业知识点当中,将价值引导与知识传播有机结合,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优秀的职业规范和道德品质。在讲到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美国股票市场短时间内发生四次熔断,引导学生分析熔断产生的原因、中美应对疫情的货币政策,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培养学生树立“四个自信”;讲到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时,播放“红色银行的历程”视频,让学生了解革命年代我党领导下的中央银行的发展历史,了解革命前辈英勇奋斗的献身精神,帮助学生确立为崇高目标终身奋斗理念;讲到消费信用的时候,用校园贷的案例引导学生理性消费,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二)理论讲授与热点分析相结合

《货币银行学》既是一门理论课,又是一门与经济、金融实际问题密切联系的课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货币、信用、利率、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国际金融、金融宏观调控等基本知识、基本规律、基本原理,更要求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的知识,观察和分析现代金融运行的热点问题。课程组依托金融基础理论知识,结合近期发生的热点经济金融问题,运用多种方式组织学生讨论,包括课堂小组讨论、智慧树在线论坛讨论和雨课堂弹幕、在线投稿方式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比如在讲到汇率知识的时候,结合人民币贬值情况,引导学生分析贬值的原因及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在讲到股票市场的时候,引导学生分析我国为什么要推出注册制试点;在讲到商业银行功能的时候,引导学生分析互联网金融给商业银行带来哪些挑战……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活学活用,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思维。

(三)能力培养与素质提升相结合

课程组在线下翻转课堂中设计了一系列行动导向教学法,如项目教学法、模拟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实景教学法等等,注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分析、创新能力。通过“热点金融新闻导读”“金融辩论赛”“学生讲堂”等环节,让学生在一个个项目中收集资料、逻辑分析、深层解读,完成对知识的理解、应用和升华。而且,教学环境不局限于教室,教师带领学生走进实验室、博物馆、走进金融机构、走进农村,让他们在移动的社会大课堂里领悟金融知识、体会生活、凝练三观,在真实场景中实现对金融理论的延展、深化及实践应用。参观东北亚金融博物馆时讲货币形式的演变、中央银行的职能;参观九台农商银行时讲金融科技的应用、智慧银行的发展;带领学生到通榆、梨树等地开展农村金融调研和微电影金融知识宣传活动。这些灵活的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的金融敏感度和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不仅培养了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信息技术与学情教情分析相结合

学生的学习痕迹和教师的教学痕迹会形成教学大数据,通过平台和教学App收集学生的视频观看时间、试题出错率、弹幕、在线投稿等学习痕迹数据,收集教师阅卷、在线论坛组织和答疑次数等教情数据,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和学习分析技术,对这些教学大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对学生和教师行为作出全面科学实时的评价和反馈。

在信息技术和学情教情大数据分析评价相结合的情况下,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预习情况、知识理解情况,把握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方式和学习能力,找到最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顺序;还可以针对不同特点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因材施教;同时,教师还可以以此为基础查找不足,及时发现问题,进行教学反思,进一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建设已经成为数字经济时代高校课程改革的新趋势,是提升课程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重要手段,也将成为高等教育公平共享的推动力量。

参考文献:

[1]赵洱岽,姜昊,马晓颖,国防,刘力纬.从理念到行动:在线开放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以中国大学MOOC“管理沟通”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17(03):63-66.

[2]刘建军.课程思政:内涵、特点与路径[J].教育研究,2020.41(9):28-33.

[3]赵丽.在线课程开发:从资源“共享学习”到智慧“共生跃迁”[J].电化教育研究,2016,37(11):67-74.

基金项目: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點课题“跨校在线开放课程的共建共享机制研究”;教育部产学合作项目“新工科背景下混合式教学改革研究”、“区块链应用的开发案例与资源建设”。

作者简介:王丽颖(1976—),女,汉,吉林长春人。副教授,副院长,博士,吉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研究方向:绿色金融、金融教学与管理。

猜你喜欢

四位一体慕课混合式教学
推进“四位一体”土地制度改革
学习“四位一体”教学法,全面推行主体教育
基于SPOC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
基于SPOC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大学生对慕课的了解和利用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慕课环境下的学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