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

2021-11-07雷时雨

新教师 2021年9期
关键词:数学计算算式计算能力

雷时雨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始终离不开计算的参与,所以让每个学生都拥有快速、灵活的计算能力尤其重要。在小学阶段,数学知识的学习从低中年级的整数混合运算,逐渐过渡到小数、分数的混合运算,此时学生的计算速度与准确率有一定的下降,尤其是学困生在基础不牢固的情况下,面对更加复杂的计算频频出错。许多家长与教师将原因归于学生计算不够仔细、态度不够认真,但导致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来自多个方面。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进行一些探讨。

一、培养学生数学计算兴趣,着力提高计算能力

兴趣是小学生学习最好的导师,是获得知识的原动力。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道出了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兴趣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驱动力,培养学生数学计算的兴趣,能为其计算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而要培养学生对数学计算的兴趣,教师便要有意识地对教学方法进行优化创新,以调动学生计算兴趣为导向,激发学生进行数学计算的积极性。

1. 教师可在课堂上开展数学小游戏,以激发学生数学计算的积极性。小学阶段的学生都有着强烈的表现欲与胜负欲,渴望得到教师的肯定。教师则可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通过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开展数学小游戏的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学知识,既能满足学生的心理诉求,又激发了他们对数学计算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很需要一些新奇的活动来引起兴奋感,而游戏正好能完美地解决这个问题。它能在较长时间里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专注于课堂学习。例如,笔者让学生把7~15这9个整数填入九宫格,使横、竖、斜三个方向的数字加起来的和都为33。这样的游戏使学生计算能力得到训练,也能让他们更易进入学习状态。

2. 教师可在课堂上讲述数学计算的故事,以培养学生的数学计算兴趣。小学生都喜欢听故事,在数学教学活动中适当穿插讲述一些与数学计算相关的故事,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启发学生思考,为其学习数学知识提供一些思路。比如,笔者在计算教学中向学生讲述著名数学家高斯的计算故事:高斯在小学时,老师要求他们计算1+2+3+4+……+100的和,其他同学都在忙着把一个个加数进行相加,高斯发现算式的首尾相加之和都是101,比如1+100、2+99、3+98……这样的组合一共有100÷2=50个,所以很快得出答案是5050。该故事不仅激发了学生对学习计算的兴趣,也为其数学计算带来思路上的启发。

二、培养学生良好计算习惯,促进计算能力提高

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来看,许多学生之所以在计算中频繁出错,很多时候与其未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有关。如有的学生在进行计算时缺少思考与分析,看完题目直接提笔计算;有的学生完全不想动脑筋进行列式笔算,直接利用计算器去计算结果。此外,还有学生在计算中出现看错数字、运算符号的情况,如有学生把“+”写成“÷”、把“3”看成“8”,或者把上一行的数字抄写到下一行等,这些粗心大意导致错误答案的出现。因此,教师应当从学生所暴露出的问题着手,加强学生对良好计算习惯的培养。首先,要求学生在计算时一定要仔细、认真审题,杜绝出现抄错数字、看错运算符号的现象;其次,培养学生坚持自己动手计算,计算能力的培养与提高需要日积月累的坚持,所以教师应当要求学生在日常学习中不要使用计算器计算,尽量动笔列式进行笔算;最后,引导学生在计算后动脑思考,看能否用簡便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以此检验答案是否准确。

三、教会学生计算方法,促进计算能力提高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需掌握的数学计算方法比较多,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计算时要结合题目去选择适合的计算方法。

如在“乘法分配律”的教学中,有的式子难以直接进行计算,教师需教会学生通过仔细观察题目,灵活使用计算方法。具体的像比较87×85/86和86×85/87的大小,学生发现按照整数乘分数的方法难以计算。此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一个乘数与另个乘数分母之间的关系,通过乘法分配律将它们转化为(86+1)×85/86和(87-1)×85/87,可以轻松得到第一个算式的积为85+85/86,第二个算式的积为85-85/87,进而得出第一个算式大于第二个算式的结论。再如,1.875×25+7.5×18.75这道题,学生初看题目感觉计算麻烦。此时,笔者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他们发现1.875与18.75存在倍数关系,可以将式子1.875×25与7.5×18.75根据积不变规律,转化为18.75 ×2.5+7.5×18.75或1.875 ×25+75×1.875,同样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算出答案。

四、加强学生计算训练,助力计算能力提高

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同样道理,计算能力也是需要不断地训练才能得到提高,因此,在日常教学中,只有加强学生的计算训练,才能助力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

1. 每天坚持计算练习。在上午放学前,笔者或小组长在黑板上抄写10道计算练习题,让学生利用下午到校的时间完成,各组组长检查完成情况,完成良好的学生加2分,完成较好的学生加1分,完成不太好或没有完成要扣1或2分。由各组组长反馈给班长,由班长在应用程序“希沃班级管理”给相应的学生加、减分数,最后可以用积分兑换奖品。各组组长再向笔者反映同学们在计算中出现错误较多的计算题目,由笔者集中讲评。这样学生人人参与,组长检查监督,积分积累兑换奖品的练习模式,大大调动学生参与计算的热情,也提高了他们的计算能力。

2. 开展竞赛活动。笔者所在学校每学期举行一次“数学计算能手”比赛,要求全体学生都参与,科任教师换班监考,密封批改,最后以班级的平均分、学生个人得分,评出“数学计算先进班集体”“数学计算能手”。这样以竞赛来促进学生对计算知识的学习与巩固,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 制作错题集。笔者要求学生准备一本专门笔记本作为计算错题集,把每次在练习、作业、检测中出现的错题摘抄在笔记本上,同时要求他们对错题写出计算错误的原因并订正,笔者不定时进行查阅。这样一来,学生及时对自己的计算错题实施订正并进行反思,加深了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4. 训练学生出题的能力。教学不仅要授之以“鱼”,还要授之以“渔”。在教学中,笔者发现一味地让学生做计算练习题,对于学生计算能力的提升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笔者每周固定一次让学生对自己在计算练习、作业、测试中的错题进行总结,并根据错题涉及的知识点自行命制新题。然后汇总成题集,让全班学生在题集中随机抽取作答,最后由出题人批改。这样的教学,不仅训练了学生的总结能力,也训练他们出题、改题的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综上所述,数学计算能力是学生应具备的基础能力。教师应当认识到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并非一蹴而就,需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与改变传统教学方法,不断培养学生计算兴趣、良好计算习惯,从而促进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安市城阳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数学计算算式计算能力
多措并举,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怎么写算式
好玩的算式谜
浅谈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一道加法算式
一道减法算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