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芬兰小学教学的特色探析

2021-11-07侯恋恋

新教师 2021年9期
关键词:芬兰教具卡片

侯恋恋

在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近几次公布的PISA测验中,芬兰的成就最博人眼球。芬兰的教育常被认为花最少的时间让学生学到了最多的东西,因此被称为“幸福感最高的教育”。下面,笔者从几方面分析芬兰的教学特色,以期为我国一线教师的教学提供参考。

一、科学灵活的教学理念

芬兰的教学之所以成效显著,与其独特的教育理念息息相关。首先,注重整合性,强调“先见林,后见树”。芬兰教师会先向学生介绍整体的课程概念和教育目标的全貌。当学生具备持续学习的心向后,教师再将具体的“树”一一整理出来,循序渐进地展开教学。因此,芬兰特别强调学科间的横向联系,注重学生综合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其次,关注生活性,重视学习兴趣的培养。芬兰以“融入生活”的方式重塑课程,帮助学生明确课程和生活、学习的内在关联,从而体悟学科的价值和意义,培养学生对课程本身的兴趣,进一步激发学习动机。教学过程注重给予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让学生享受学习过程。这一理念和做法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最后,注重公平性和灵活性。芬兰教育政策的主要目标是为全体公民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无论其在年龄、住所、经济状况、性别或母语上有什么差异。基于对公平的追求,为了更好地因材施教,为学生发展提供更灵活的服务,芬兰将教育管理的权力下放到地方,地方学校和教师在教学中拥有极大的自主权。

二、平等互信的师生关系

教学是由师生双方共同构成的互动活动。因此,师生之间的配合对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具有保障作用。对芬兰学生来说,由于从小注重培养他们自由自主的思维和学习兴趣,因此,他们在课堂中表现活跃,积极主动地参与实践,而非盲目接受教学的内容。教师只需作为指引者,在总体把控课堂方向的前提下,认真关注每一个学生,在他们需要的时候给予适当的帮助即可。芬兰教师的教学负担不重,通常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来学习、设计教学计划、开发新课程以及进行教学反思,以进一步提升自身的专业化水平。此外,芬兰对教师的入职要求十分严格。根据芬兰《基础教育法》规定:师范生不但要具备硕士及以上学历,还要通过教师资格考试,才能申请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师职位。而且芬兰所有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必须由综合性大学采取“做中学”“研究性”的模式来培养。这样培养出的教师具有广博的教育教学理念和学科课程基础知识,可以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运用所学理论解决日常教学问题,并在教学实践中深化理论研究和认识。

三、精挑细选的教学内容

芬兰的教材是依据国家核心课程大纲,由教育专家、优秀教师共同设计,再由专业团队精心打造。一方面,教材的画面设计丰富多彩、生动形象;另一方面,学科融合和问题解决的教学活动设计得比较巧妙,对学生具有极大吸引力,与其关注生活、注重整合的教学理念十分契合。

(一)生动性

芬兰的教材设计贴近现实,选取生活中的真实材料。例如,芬兰小学三年级的《环境》课本中的规律生活、健康饮食、遵守交通规则等内容,这些知识对学生来说实用性强、喜闻乐见,学习之后可以在实践中得到运用,也进一步加深感悟。英语教材不仅会摘录一些说英语的国家原汁原味的新闻报道,还会通过呈现不同国家的旅行海报和明信片来帮助学生直观了解各个国家的风土人情。有时还会以游戏的方式呈现学习内容,比如,把英国地图当成一个迷宫,在玩游戏走迷宫的过程中顺便了解英国各个城市,加深对单词的记忆。这种方法相比一遍遍地书写单词降低了枯燥度,学习体验也更愉快。这类教材符合低年段学生的思维特点,一方面降低了学习难度,学生易于理解,另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二)融合性

融合性教学体现在教材融合上。芬兰的数学教材有时会涉及外语能力的培养,英语教材会融合绘画、数学等学科要素。以小学数学习题为例(见图1),学生首先需要计算出这些算式的结果,然后将结果从小到大排序,将对应字母按顺序组合,最后得到handsome一词。这道习题看似简单,实则具有较强的整合性,有利于锻炼跨学科的学习能力。

融合性教学还体现在学科融合上。芬兰特别强调学科课程的融合,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学科间的相关性,这有利于学生进行知识整合,取得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果。以二年级关于海盗船的课程为例,语言课上学习了海盗船的故事之后,艺术课要求学生画海盗船,手工课指导学生折海盗船,作文课要求学生续写海盗船的故事,地理课教导学生如何看海盗船故事中涉及的地图,并深入指导学生如何在生活中看地图、辨方向。换言之,围绕一个主题可以进行多学科的学习,培养跨学科整合的能力,也可以称之为主题学习,是融合课程的一种表现方式。

除此之外,芬兰部分年级和学科设有多系列多版本的教材,有的出版社为移民学生和学困生设计了不同版本的教材,相应降低内容难度,真正体现了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教育的理念。

四、积极高效的课堂教学

(一)教学方式

芬兰小学教师一般会根据课堂情况灵活安排教学时间,选择调整教学方式。除一般的知识讲授外,做中学的方式深受广大教师认可,在教学中被普遍采用。这种方式不仅更加贴近生活,优化学生学习体验,而且有利于融合各学科的知识技能,增强学生认知、沟通、合作等能力,训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

与我国相比,芬兰在小学的学科设置上增设有纺织、技术、视觉艺术等课程,做中学是这些课程的最佳呈现方式。除此之外,芬兰的其他课程在教学中也经常采用做中学。以三年级学生利用平板电脑进行芬兰语写作练习为例。这一教学活动在平板电脑的应用程序Book Creactor上进行。两个学生一组,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小组创作。首先,每个学生会带来自己喜欢的玩具,该玩具就是故事的主角。其次,学生根据玩具的特点编写故事情节,并配上插图、照片和视频,完成一本故事书的制作。插图、照片可以在网络上查找或者自己拍照、绘制,视频由学生亲自录制并剪辑,整个过程均在平板电脑上进行。在学生编写故事过程中,教师会进行语言和拼写指导,故事书完成后会组织学生开展一个小型交流会,会上由学生进行成果汇报,整个过程共6个课时。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可以锻炼合作、沟通、平板电脑运用等技能,而且还能够培养对语言和写作的兴趣。

通过以上案例,可以归纳出做中学的一些特点:围绕问题或任务展开;学生需要了解或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其目的在于探究新知识;需要具备一定的批判性思考、问题解决、合作、交流等能力;允许学生表达观点并适时做出选择;学生公开汇报最终成果。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方式并非适合所有学生,在实行过程中,要防止个别学生被边缘化,教师应经常性鼓励学生互帮互助,主动带被动。

(二)教具设计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借助教具可以很好地将知识具象化,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因此,教具的设计和使用对于小学教学尤为重要,但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如下两个原则。

首先是科学性。芬兰学校教具的设计特别注重学科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训练。以数学课训练学生逻辑思维为例,教师常常会选择这样一套教具:以正方形、圆形、三角形模型为主,大小、颜色不同,有的带孔、有的不带孔。教师要求学生根据一定标准将这些模型分成2、3、4组,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这种一题多解的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激发其创造性。此外,教师在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的时候,通常会借助不同立体形状的教具,只呈现一面,让学生想象另一面,这类教学活动在我国的小学课堂中也较为普遍。

其次是趣味性。芬兰的学校从幼儿园起便注重通过游戏和手工操作来训练学生的记忆力、逻辑能力和动手能力。在数学课上,学生们使用小细棒来摆图形、找规律、做运算,用积木来进行图形比對和空间想象的练习。芬兰比较有特色的是为训练记忆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而使用的记忆卡片。这种记忆卡片包括多组卡片(两张一组),每组卡片图案相同。两人一组开始游戏,将所有卡片图案朝下放置,两人轮流翻开卡片查看图案,每人翻看后把卡片放回原处,翻到和之前看到的同样图案的便可以把两张一起收走,这需要学生在翻看过程中把卡片的位置和图案都记正确才可以。

除了手工教具,芬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时也会借用一些现代化电脑软件来帮助学生学习。以英语课为例,小学高年段的英语教师会指导学生使用特定软件进行英语画册的简单制作。学生创作完成后用英语向全班进行汇报展示。这样一方面让学生学习了英语,锻炼了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另一方面学生也提高了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王振辉)

猜你喜欢

芬兰教具卡片
摆卡片
倒过来的卡片
自制玩教具《拼拼乐》
初中物理自制教具应用探讨
芬兰学校能治愈“厌学症”
一张卡片
在芬兰坐火车
Herrmans对芬兰工厂进行扩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