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业导入与空间转型:体育发展驱动下的闲置工业空间再利用

2021-11-06冯晓露

体育科学 2021年7期
关键词:体育产业工业转型

冯晓露,仇 军

(1.清华大学 体育部,北京 100084;2.湖州师范学院 体育与大健康研究院,浙江 湖州 313000)

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和工业转型时期。产业结构调整和工业转型从中低端向高中端升级带来的一个严峻问题是产生了体量庞大的闲置工业空间,有单体的工业建筑,有成片的工业区,也有贯穿城市的大型工业带。这些闲置工业空间如果得不到合理利用,不仅不能产生价值,还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负担。经济发展的前提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现有产业的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二是将现有劳动力、土地、资本等资源配置到附加值更高的产业,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林毅夫,2019)。对于已经失去原有功能的工业空间,将其匹配到有相应需求的新兴产业,无疑是一种推动产业升级和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方式。体育是国计民生的重要组成,也是产业需求弹性高、产业关联性强的新经济领域(黄海燕,2020),但体育发展普遍存在空间资源存量短缺和增量困难双重问题(张林,2019)。将闲置工业空间转型利用为体育空间,在产业发展、建筑设计层面的可行性已经得到初步论证(冯晓露 等,2017;陆诗亮 等,2018;孙竹韵,2018;王尧,2019)。通过体育与工业行业要素的重新组合,将失去功能的工业生产空间转型为适应当下体育发展需求的新消费空间,不仅能够改变空间价值的创造方式、社会组织的分工形式,也将对空间资源、产业资源的优化配置产生积极影响。

1 体育发展驱动工业空间再利用的实现基础

在城市发展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盘活的趋势下,通过新兴产业驱动提升存量空间利用效率,已经成为优化资源配置和提升城市功能的重要途径。随着工业转型加速,存量巨大的工业空间亟需更加多样化的再利用方式。

1.1 工业空间再利用的发展概述

20世纪60年代,欧美国家开始步入后工业社会,旧工业建筑、工业地段的再利用成为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1965年,美国劳伦斯·哈普林提出建筑再循环理论,认为可以将建筑内部空间重新调整,赋予新的使用功能以实现空间再利用(Olin,2012)。同年,荷兰建筑师约翰·哈伯肯提出,住宅建筑可以分为支撑体和可分体,支撑体是稳定标准的,可分体是可选可变的(Bosma et al.,2000),这一理念随后逐渐形成一套体系化的支撑体理论。1979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澳大利亚委员会编制了《保护具有文化意义地点的宪章》,明确提出了对于工业建筑遗产“改造再利用”的保护理念。20世纪80年代以后,相关理论逐渐增多,模糊地段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后工业景观理论等逐渐诞生。

工业空间再利用理论传入我国大约始于20世纪90年代,早期主要是介绍国外理论和案例。《建筑学报》1989年发表了名为《重新利用旧建筑——世界建筑的趋势》的编译文章,较为详细地介绍了法国旧市场改造为文化中心、军工厂改造为展览中心、废弃厂房改造为公寓、游泳池改造为剧场等案例(Philippe Robert,1989)。引入国外理论的同时,工业空间再利用的实践也在发展。20世纪90年代初,鲍家声(1992)在旧厂房改造为住宅的项目中引入了支撑体理论,在保持原厂房建筑结构的前提下,根据建筑结构模数进行尺度转换,设计出既符合厂房尺度模数又满足居住要求的住宅户型。吴良镛在北京菊儿胡同改造中提出的有机更新理论,也被运用到旧工业空间的再利用中,即将旧工业空间环境看作有机整体,遵循有机整体、和谐、小规模、渐进性、新旧共生等基本原则,并且将工业空间环境更新与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更新相结合(陈诗莺,2010;吴良镛,2001)。在工业转型与城市发展关系日益紧密的趋势下,从城市更新的视角审视工业空间再利用和工业遗产的保护也开始受到关注(刘伯英等,2009)。随着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工业空间再利用的方式的日渐丰富,形成了展陈空间(储艳洁等,2012;张耀珑 等,2019)、文化创意产业园(何春花 等,2017;张健 等,2013)、众创空间(彭芸霓,2017)、校园空间(许晓东,2007)、主题酒店(李曙婷 等,2016;张亚楠 等,2017)、酒吧(马金娜,2015)等多种类型的空间再利用方式。空间资源的类型也从单体工业建筑扩展到滨水工业带、铁路沿线工业带等大型空间(于洋等,2019;朱晓青等,2015)。

1.2 工业空间再利用的现实困境

工业空间再利用方式的拓展,使其产生了建筑、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维度的关联,也让实践中面临的问题更为复杂,突出表现在空间利用率、空间运营、工业遗产保护等方面。对于博物馆、会展等展陈空间而言,受到改造后空间功能单一、展厅区位和展厅内不协调等因素影响,造成了改造后的空间利用率不高(张雅东,2012)。一些经过改造的文创产业园区运营状况差异较大,有些园区发展势头旺盛,有些园区则经营困难甚至关门停业。导致这些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转型后的空间没能有效匹配大众需求,难以成为大众化、高频次的使用场所,难以形成稳定的空间运营模式(刘叶桂,2013;肖韡,2017)。此外,在城市工业地段的转型利用中,存在着急功近利、地段发展边缘化、工业特色消失等问题(刘辉,2014)。急功近利加上理论缺乏,导致实践中出现两个极端现象:一方面对于一些没有列为保护对象的工业建筑过度开发而忽略保护,另一方面对一些被列为保护对象的工业建筑过于保护而忽略利用(丁莉,2013)。随着工业空间与居住、服务、交通等其他类型城市空间的关联性逐渐增强,工业空间的转型利用需要与其他城市空间形成良好的耦合,才能为空间转型赋予更加丰富的经济和社会价值(申庆喜等,2015)。在城市发展的新阶段,如何将存量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城市功能承接、产业经济复兴、空间特色塑造有效结合,是新时代工业空间再利用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1.3 体育发展带来的工业空间再利用新路径

空间资源是体育活动的重要载体,决定着体育参与人群的规模,也决定着体育经济市场的规模。在城市建设用地逐渐被控制增量的情况下,如何满足日益增长的体育空间使用需求,是体育产业、体育事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空间多样化利用正在成为新的关注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对利用率较低的竞技性体育场地(馆)设施等进行结构改造和功能转换,提升全民健身功能,扩大适用人群(郭乾立,2016;李雨楠,2018;庄惟敏等,2020);2)开发利用工业建筑、工业地带、绿地、公园等非体育用地,通过体育功能导入,使之成为可供使用的体育空间(陈元欣 等,2020;Marina et al.,2016)。此外,在大型体育赛事带动下,一些城市工业区规模化地转型为体育及相关服务空间,不仅实现了空间的有效利用,还对城市更新产生着积极影响。然而,由于发展时间较短,工业空间转型为体育空间进行再利用在我国尚处于探索阶段,没有形成规模化效应,甚至面临着工业用地性质制约、优惠政策不明确、过渡期满供地方式单一、缺乏改造操作指南等问题(杨金娥等,2018)。我国和欧美国家工业发展的一个不同点在于,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依靠体制动力在短时间内发展了大量的工业企业,尤其是建设了体量庞大的国有工业企业。因此,在进入后工业发展阶段后,我国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工业转型形势。随着我国体育产业、体育事业的发展,体育空间开发与运营方式更加多样,工业空间转型与体育的结合不仅是两种空间形式的转换,还延伸到更为丰富的产业导入和运营。在新发展格局下,以体育发展驱动更大规模的闲置工业空间再利用,不仅需要符合工业空间资源再利用的一般规律,也要结合时代需求和行业特征,研究实践中的重要模式和经验,找准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提出未来发展方略。

2 体育发展驱动工业空间再利用的实践模式考察

工业发展的关键在于提升产业和资本运作效率,创造更大价值,工业兴衰则是产业集聚和更替的结果(Harvey,2011)。工业空间作为一种建成环境,其产生和形态的转换,都可以理解为对产业发展需求的适应。从工业空间到体育空间,不仅是所承载产业类型的变化,也蕴含着空间在社会生产中的角色转换,即以工业生产主导的生产空间转型为以体育消费主导的消费空间。

2.1 实践模式类型

为了解我国体育发展驱动工业空间再利用的实践状况,于2017年6月—2020年10月,在北京、上海、浙江、福建、广东等地进行实地调研,现场考察相关案例,对案例企业负责人、当地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面对面访谈。根据工业空间的不同表现形式,将体育发展驱动下的工业空间再利用归纳为6种模式:城市旧工业区转型体育产业园区模式、滨水工业带中的体育空间营造模式、工业建筑群转型全民健身中心模式、大型工业建筑改造体育综合体模式、小型工业建筑改造体育场馆模式、特色工业设施中的体育项目开发模式。

2.1.1 城市旧工业区转型体育产业园区:以首钢工业区的转型为例

城市旧工业区规模化地转型为体育园区,往往是以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为契机。国际上以奥运会举办带动城市工业区更新的案例已经屡见不鲜,如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通过奥运村建设带动滨海旧工业区更新,2000年悉尼奥运会通过比赛场地设置复兴城郊的工业废弃地,2012年伦敦奥运会通过奥运园区建设修复斯特拉特福德的工业污染地。2022年北京冬奥会申办与筹办期间正是我国钢铁产业的转型阶段,这让北京拥有了和巴塞罗那、悉尼、伦敦等城市相似的历史机遇。但是北京的境况又有别于上述城市,除了社会制度、管理体系、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差异,还有两点重要的不同之处:1)相关企业性质的差异,首钢作为我国大型国有钢铁企业,企业转型与国家战略关联度大,体系更为复杂;2)首钢工业区的转型不仅是物质空间的转型,还通过载体建设夯实产业发展基础、以产业融合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付群等,2020)。在具体做法方面,首钢转型的措施可以大致归纳为3点:将工业遗存改造为比赛训练场地,以奥运文化打造特色工业景观,建设特色性体育产业配套空间。

专业训练场地是一种特殊的体育空间形式,其服务对象是具有顶级竞技水准的专业运动员,对于场地的工艺水准要求极高。将工业遗存改造为专业训练场地,不仅需要大规模的前期资金投入,还需要考虑场地改造后的长期运营效益。这就需要改造和运营主体能够汇集优质的行业资源,形成模式清晰、长期持续的产业发展规划。首钢通过与政府部门合作,利用原有的冷却塔、精煤车间等工业建筑的高度、跨度优势,开发新的冬季运动项目训练中心,服务于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比赛训练。在举办冬奥赛事之后,这些场地还将进一步向社会公众开放,成为推广冰上运动、发展冰上产业的重要载体。

物质空间重塑是旧工业区更新的基础,奥运文化与工业风的结合是一种新的尝试。首钢将筒仓改造为北京冬奥组委的办公场所,利用水塔内部的弧形结构设置了冰雪项目展示墙,将旧厂房改造为冬奥展示中心,都是在原有的物质空间中融入奥运元素,形成新的景观。以功能置换的角度看,从工业空间到以奥运元素为特色的体育空间的开发利用,较好地体现了后工业时代新兴产业、多元文化对于工业空间复兴的价值。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化解了钢铁产业搬迁后老工业区面临的物质功能老化和产业空心化的难题;首钢集团通过工业空间的再利用,实现了自身产业转型;体育行业组织则通过这种经济高效的空间开发利用方式,降低了建设和运营成本,实现了节能环保的绿色奥运理念。

体育产业配套空间主要是服务于体育活动和体育产业相关方的空间形式。首钢在工业区中建设相应的体育产业配套空间,一方面是保障大型体育赛事活动、日常训练活动的顺利运行,另一方面也是对首钢体育产业板块发展的战略支撑。如首钢体育大厦作为首钢具有代表性的体育产业配套空间之一,在空间设计上的亮点之一就是结合篮球项目运动员的身高特点专门设计了挑高的球员宿舍、加大间距的影剧院等。为了满足冬奥赛事的服务需求,将位于首钢园核心区域的电力厂改造为酒店项目,作为滑雪大跳台的配套项目。这些特色化的体育产业配套空间不仅能够为大型体育赛事举办提供更好的空间服务,还能引导体育组织、企业、人力、品牌等要素集聚,形成产业发展的竞争优势。

以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为抓手,在原有工业区的基础上建设体育比赛场地及相关配套设施,并推动基础设施改善和环境治理,是城市旧工业区转型为体育产业园区的重要经验。这种模式前期投入较大,产生的影响显著而持久。一方面,老旧工业区往往因为城市功能落后、缺乏活力、景观衰败而成为城市发展的痛点,将具有鲜明文化标志性和重大影响力的大型体育赛事引入到城市工业区,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给工业空间植入新的元素标识,以有限的物质空间改造投入构筑全新的城市形象。另一方面,大型体育赛事从申办、筹办、举办到赛后遗产开发,是一个较长的时间周期,将这一周期与城市工业区的整体转型和长期规划有效结合,能够以点带面推动工业区及其所在片区的复兴,对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产生持续性影响。

2.1.2 滨水工业带中的体育空间营造:以黄浦江沿岸的空间改造为例

自古以来一些重要的工商业城市喜好傍水而建,近现代工业发展更是对水路航运有较强的依赖性,形成了沿江沿河分布的滨水工业带。贯穿城市的滨水工业带比一般的城市工业区开放度更大,对城市的辐射范围也更大。上海是我国近代重要的工业城市,很多重要的近代工业企业分布在黄浦江沿岸。在传统工业外迁或衰败之后,黄浦江沿岸形成了由废弃工业建筑和设施构成的体量庞大的滨江工业带。上海滨江工业带的更新有两个显著的特征:1)覆盖面广,以黄浦江为纽带连接了上海主要的城区;2)功能分区明确,针对各个区段形成了清晰的功能定位。

体育空间的营造是以两种不同的属性参与其中,1)通过公共体育空间的设置为市民提供更好的公共体育服务;2)通过体育产业空间设置引入经营项目实现产业植入。公共体育空间的设置主要是满足附近社区居民的日常运动健身需求,临江而建的球场、慢行通道、花园广场、沿江步道和跑道等都是这种空间的具体表现形式。

在黄浦江沿岸的空间设置中,尚无专门的体育产业功能区,也没有在工业空间基础上进行较大规模的体育产业空间布局,只是根据沿江工业建筑和工业景观特点,形成了一些零散分布的经营性体育空间。例如,在跑步爱好者众多的杨浦滨江地段,沿江跑道边设置了由耐克公司提供相应服务的跑者驿站。通过对上海船舶修造厂旧址进行再利用,将旧厂房改造为电子竞技的体验和展示场所,以新式的电子竞技元素为旧工业空间赋予了新的特色和生命力。在虹口滨江段,江边公共空间中建设了智能球场,可以通过按键启动进行反应、协调、敏捷、力量、技巧等运动练习,还可以设置多人模式进行家庭竞技游乐。

总体而言,在黄浦江沿岸的工业空间转型中,体育更多的是作为一种公共产品嵌入公共游憩空间。经营性的体育产业项目较为分散,规模有限。城市滨水工业带的开发利用,是一个牵涉面广、影响范围大的综合性工程,除了会涉及相关企业的转型发展,还需要兼顾对重要工业遗产、工业景观的保护,往往是在政府主导下进行整体规划和统筹实施。这也决定了在城市滨水工业带的更新改造过程中,政府对于体育产业的发展定位深刻影响着其融入方式和融入程度。

2.1.3 工业建筑群转型为全民健身中心:以衢州旧粮仓改造为例

需要改造或转型的工业建筑主要是旧工业建筑,由于时代更迭和技术发展他们已经不能满足生产需求,但建筑本身仍然具有实用价值,如一些旧码头、旧仓库、旧厂房等。目前,将成片的工业建筑群整体改造成为全民健身中心的案例,在我国尚属少见,浙江省衢州市全民健身中心是其中一个典型案例,通过政府与社会资本形成多级开发,将旧仓库整体转型为全民健身场所。

衢州全民健身中心改造项目的诞生主要源于两方面动力:1)由于之前城市规划的时代局限性,在当时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下,并没有重点考虑城市体育发展的空间规划,造成衢州市城区体育空间资源布局偏少;2)随着衢州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全民健身需求日渐提升,迫切需要在空间资源的配置上予以新的响应。之所以选择将旧粮仓改造为全民健身中心,而非新建体育场馆,主要是基于旧工业建筑在改造全民健身中心方面具有两大核心优势:1)旧粮仓的建筑跨度大,在改造体育空间方面具有较强的可塑性,能够改造成击剑馆、室内五人制足球馆、健美操馆、健身房、游泳馆等多种类型的体育空间;2)对旧粮仓的改造转型为体育空间,不需要大拆大建,能够有效节约公共资金投入。

衢州全民健身中心在改造过程中,采取了政府投入建设完善周边设施、引入社会资本共建运营的方式。基本形式是政府和社会机构签订长期协议,由社会机构承包整个片区旧粮仓的改造项目,进行整体规划和投资。该项目采取的是土地性质不变,和总承包商签订20年开发运营权的长期合同,总承包商对项目进行基础改造投资。在完成项目的基础设施改造之后,总承包商再将单个的项目承包给二级开发商,二级开发商即具体项目的运营方。从旧粮仓到全民健身中心,场地的功能发生了变化,涉及到政府部门之间以及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协作问题。在项目运营的前期阶段,政府首先通过让利的方式引入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建设完善周边的基础设施,如设立新的公交路线、协调地下管线建设等;2)作为产权所有方,在项目前期阶段为运营方免去租金,以此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政府在整个项目中具有遴选和监督的职能,对总承包商制定了明确的筛选标准,同时为了有效发挥全民健身中心在满足当地群众健身需求、推动体育产业发展中的作用,还对整个项目的经营业务构成设立了约束条款,确保全民健身中心不少于70%的空间用于全民健身相关的经营项目。

衢州旧粮仓的改造实践表明,工业建筑群转型为全民健身中心的模式具有3个显著特征。1)建筑物改造的规模相对较大,将片区内的建筑群整体转型为全民健身中心需要政府层面的着力推动,并完善相应的基础设施;2)从改造项目的实施看,需要有相对丰厚资本和较强规划能力的市场主体参与投资、规划和项目实施;3)从改造后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来看,需要有足以支撑项目运营的体育消费人群,如此才能让改造后的空间服务匹配于市场需求,有效实现旧工业空间的再利用。

2.1.4 大型工业建筑改造为体育综合体

体育综合体是近些年在我国逐渐兴起的一种空间经营形态,是在城市综合体、商业综合体等基础上发展的一种延展形式。体育综合体和传统体育场馆的区别在于:体育场馆的业务模式更加单一,主要是以体育赛事或体育活动为主要业务,虽然可能也会配有相应的商业服务设施,但尚未形成业态;体育综合体更加偏重将体育作为业务主线,串联其他各种形式的商业服务形态。体育综合体除了新建,还可以通过空间改造的方式实现,一般有两种改造的途径:1)在传统的大型体育场馆基础上改造升级;2)对具有一定体量和跨度的非体育建筑进行改造。旧工业建筑改造为体育综合体,除了在结构基础上进行功能置换,更为关键的是如何在工业用地基础上构建新的体育产业复合用地形式,利用工业建筑的空间、区位优势,发展以体育为主线的多样化商业服务,实现原有工业空间的再利用。时至今日,我国北京、上海、厦门等城市已经进行了将工业建筑改造为体育综合体的初步探索,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实践方案(表1)。

表1 4类工业建筑改造的体育综合体项目概况Table 1 Brief Introduction of Four Types of Sports Complex Transformed from Industrial Buildings

通过对以上工业建筑改造的体育综合体考察发现,虽然各类综合体的改造基础和经营内容各有不同,但是也存在一些共同特征。首先,改造成体育综合体的工业建筑一般具有面积大、跨度大、空间开阔的特征。其次,改造后的体育综合体都具有较为明确的主题,如运动项目培训、休闲娱乐、体育旅游、公共体育服务等,以较为明确的体育服务内容形成特色鲜明的功能定位。再次,体育综合体都是以体育运动项目经营或体育服务为核心,融合了商业零售、休闲娱乐、旅游度假、餐饮等多种商业服务形态。此外,体育综合体对区位有特定的要求,一般情况下,体育综合体位于城市人口较为密集的区域。

2.1.5 小型工业建筑改造为体育场馆

小型工业建筑主要是一些跨度较小、层高较低的小体量工业厂房、仓库等,经过简易的改造就可以满足日常体育运动项目的场地使用需求。由于改造规模相对较小,投入成本相对较低,这类改造通常由社会资本推动。民营企业通过对租用的工业厂房、仓库等进行空间改造,使之转型为体育活动场所。这种现象的兴起一方面是由于全民健身热潮下体育空间消费的需求提升,另一方面也得益于政府体育产业政策的推动。一个显著的现象是,在2014年国务院颁布实施体育产业“46号文件”后,更多的社会资本开始关注并投资体育产业。体育产业成为继文创产业之后,又一个在带动社会资本进入旧厂房改造方面发挥显著作用的产业领域。

由于小型工业建筑通常分布零散,其改造和转型不同于整片的工业区可以在统一的规划管理下整体实施,因此现实中存在不少长期处于闲置状态的小型工业建筑。从全国范围看,以小型工业建筑为基础的体育场馆改造在2015年之后逐渐增多,大部分的投资者是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社会资本,资金投入主要用于场地的改造、维护、租金支付等,改造后的场馆主要用于提供体育场地租赁、体育培训等服务。

社会资本投资将旧工业建筑改造为体育场馆,对于盘活城市存量工业空间资源、缓解市民体育健身需求具有重要价值,但是由于这种投资和改造一般规模较小,投资主体和场所都较为分散,没有政府层面的统一规划,在实践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也更加突出。首先,由于土地性质等原因,相应的体育产业税费优惠、政策扶持难以落实,企业经营成本过高,社会资本持续投资的动力不足。其次,对闲置旧工业建筑再利用缺乏长期规划,导致企业经营场所不稳定。由于小型工业建筑一般分布于城市的零星工业用地,再利用方式没有在管理层面形成统一的规划,因此不确定性的拆迁、动迁现象时有发生,使得企业经营稳定性不强,相关利益得不到保障。

2.1.6 特色工业设施中的体育项目开发

工业生产所涉及的工业设施种类繁多,具有多样化的形态特征和功能特征。体育运动项目的表现形式十分丰富,各种运动项目的场地设施标准和要求也各不相同,这为在工业设施基础上进行体育项目的开发提供了更多可能。德国景观设计师彼得·拉茨的作品杜伊斯堡景观公园是由废弃的煤矿厂和钢铁厂改造而成,通过对煤气储罐内部空间开发实现体育休闲活动模式,以及对料仓花园外部设施开发实现体育休闲活动、儿童娱乐、展览模式。我国也有在工业设施内部进行的潜水中心改造案例,如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的塞隆国际文化创意园是由原来的建材仓储库改建而成,利用水泥筒仓的高度优势,在罐体建筑内部打造了深度近6 m的潜水池,并且围绕潜水池设立了两层的办公与服务空间。

与水泥筒仓内部空间的开发不同,水塔的改造更多的是以其外部结构特征为基础进行新的功能开发。在衢州全民健身中心的改造项目中,对于水塔外部形态的再利用是其中的一个特色项目。充分利用水塔的高度优势,在表面添加攀登设施以及绳索等保护装备,形成独具特色的栈道攀岩项目,并且设置了3种不同难度等级的路线,不同年龄段、不同体能的人都可以参与体验。还在水塔旁边建设了人工岩壁,为专业的攀岩爱好者提供仿真的攀岩体验。此外,还利用水塔的高度优势设置了30 m的速降轨道,形成了一种模拟蹦极运动的项目。

体育项目的开发为原有工业设施带来了两个方面的改变。一是功能的拓展。通过对原有设施的结构改造,使之成为承载相应运动项目的体育设施,转型成为能够让更多人参与的新型场所,让原本已经失去使用功能的工业设施产生了新的价值。二是景观的再造。工业设施的改造在保留整体特征风貌的基础上进行,植入新功能的同时也融入了新的元素,形成了新的空间特色,让原有的工业设施成为新型空间生态的重要组成。

2.2 实践模式比较

通过对6种模式的考察发现,各类模式虽然都是以体育产业或体育元素的导入促进工业空间的转型,但是不同的工业空间形式与体育的融合方式不同,空间转型的依存资源、运营方式、发展路径、实践成效、发展难点等也各不相同(表2)。

表2 体育发展驱动下工业空间再利用的模式比较Table 2 The Comparison of Reuse Patterns of the Wasted Industrial Space Driven by Sports Development

2.2.1 依存资源

工业空间类型的不同,决定了各类模式依存资源的差异。在城市旧工业区转型体育产业园区模式和滨水工业带中的体育空间营造模式中,都对城市中具有区位优势和一定规模的工业空间具有较强的依存性,比如以北京冬奥会为契机,依靠首钢工业区在京津冀一体化中的战略地位,围绕冬奥这一核心主体,对原有的工业空间资源以及相关工业遗产进行再利用,服务于国家战略并促进企业的产业转型。工业建筑改造为全民健身中心、体育综合体的模式是市场化程度较高的经营行为,经营业务内容较为丰富,对空间规模、基础设施、地段优势有较强的依存性,这种资源基础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并且容易通过整体性的规划运营实现产业集聚效应。小型工业建筑改造为体育场馆、特色工业设施中的体育项目开发模式的主体主要是小微民营企业,对工业建筑和设施的地段和改造成本依存性较强,同时后者还依赖于工业设施的结构特征。

2.2.2 运营方式

从运营方式看,政府和不同性质、不同规模的企业在不同的模式中形成了不同的职能。在城市旧工业区转型体育产业园区模式、滨水工业带中的体育空间营造模式中,政府发挥了重要的战略选择作用,民营企业介入的空间较小。在工业建筑群转型为全民健身中心模式、大型工业建筑改造体育综合体模式中,市场介入的程度相对提高,形成了“政府+市场”双核驱动,政府规划引导并给予一定政策和资源配套,民营企业进行分级开发和运营。在小型工业建筑改造体育场馆模式、特色工业设施中的体育项目开发模式中,民营企业主要在既定的规则下参与开发与运营,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同时由于后者对工业设施结构特征的依赖性较高,而此类工业设施往往存在于一些大型工业建筑或工业区中,决定了此类模式往往是嵌入综合性项目的开发与运营中。

2.2.3 发展路径

从发展路径看,城市旧工业区转型体育产业园区模式和滨水工业带中的体育空间营造模式主要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政府推动行为,前者往往以大型赛事举办为抓手形成对国家战略的响应,后者注重利用滨水工业带辐射范围大的特点以空间的转型提升城市公共服务能力。此外,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对于一些规模大、历史久的旧工业建筑和设施,还会强调工业遗产保护。工业建筑群转型为全民健身中心模式、大型工业建筑改造体育综合体模式中,对于配套设施和资金投入都有较高要求,因此需要政府和企业发挥较好的协同作用。全民健身中心更加强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兼顾,体育综合体则更加注重多种业态的融合。相比之下,小型工业建筑改造体育场馆模式、特色工业设施中的体育项目开发模式中,主要改造对象是相对分散的工业空间资源,更适合小微民营企业的介入,是较为典型的市场推动型产物,在实践发展中也会更加注重经济效益。

2.2.4 实践成效

从实践成效看,城市旧工业区转型体育产业园区模式不仅为体育发展拓展了空间资源,还通过新的产业导入和大型赛事引入为工业区赋予新的城市功能,提升周边地区基础设施水准,改变城市工业景象,激活区域发展活力。滨水工业带中的体育空间营造模式中,体育空间作为一种公共空间形式被运用到滨水工业带的保护与开发中,与文化艺术、休闲旅游等空间相互融合,丰富了滨水工业带的公共空间形式,提升了城市公共服务能力。工业建筑群转型为全民健身中心模式建立了政府、市场协作机制,通过一系列促进措施最终转化为全民健身参与者获益。大型工业建筑改造体育综合体模式通过多种运动项目的引入,丰富了体育综合体的项目形式,扩大了体育消费群体规模。小型工业建筑改造体育场馆模式中,降低了经营主体的获客成本和进入门槛,提升了社会参与。特色工业设施中的体育项目开发模式中,将工业设施的结构特征和体育运动项目的特征有效结合,实现了工业设施的特色化利用和新的景观再造。

2.2.5 发展难点

从发展难点看,城市旧工业区转型体育产业园区模式前期投入大,回报周期长,中小型市场主体难以介入。滨水工业带中的体育空间营造模式中,体育更多的是作为一种公共产品,并没有在工业带的更新中发挥一定的产业效应,当然这和整个城市或区域的转型定位有关,所以对于这种模式比较值得期待的是,在城市发展战略层面进一步提升体育产业的战略地位,在城市滨水工业带的空间转型中形成相应的体育产业功能区。工业建筑群转型为全民健身中心模式、大型工业建筑改造体育综合体模式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产业形式单一问题,没能有效发挥综合体在推动产业融合方面的空间载体作用。小型工业建筑改造体育场馆模式中,由于规模较小,制度保障缺失,导致土地稳定性差,经营主体的长期运营难以得到保障。特色工业设施中的体育项目开发模式中,较为依赖工业实施的资源禀赋,并且对项目开发中的技术标准要求较高,复制推广存在一定的难度。

3 体育发展驱动下工业空间再利用的优势、特征与困境

相较于以往的工业空间再利用方式,体育的特有属性让体育发展与闲置工业空间再利用的结合形成较为鲜明的优势和特征。同时,由于发展时间较短,实践基础较为薄弱,这一方式也面临着相应的发展困境。

3.1 优势分析

3.1.1 结构功能匹配

工业建筑一般拥有空间宽敞、平面规整、立面简洁、空间灵活度大等空间特征,能够满足体育空间的功能需求;在构造上往往拥有坚固耐久的结构体系,承载能力比普通的民用建筑更高;在场馆给排水、消防安全等配套设施上,只需在原有建筑基础上稍加改造即可转型为相应的体育空间。此外,我国一般工业建筑的设计、施工主要依照国家二类建筑标准,耐久年限为50~100年,很多闲置的旧工业建筑远没有达到耐久年限。城市大型工业区、滨水工业带、铁路沿线工业空间等,具有独特的景观特色,更容易和一些开放性的户外运动项目场地开发相结合。对于多数的工业区或工业建筑,并不需要封存式的保护,更适合通过合理利用实现主动式保护,赋予新的功能。

3.1.2 产业前景广阔

进入后工业时代以后,工业生产进入智能化、数字化阶段,传统工业在现代产业体系中的地位日渐式微,取而代之的是逐渐兴起的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这种趋势直观地体现在企业数量和行业增加值的变化上。在我国的统计年鉴①《中国统计年鉴》中对于三次产业的划分是,第一产业包括农、林、牧、渔业;第二产业包括工业、建筑业两大类,其中工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第三产业则是除了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中,第二产业领域中的工业包含了传统工业的主要领域,即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体育产业直接相关的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被划分到第三产业。数据显示,在2006—2017年,我国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的企业法人数增幅②企业法人数年度增幅=(当年企业法人数-上年企业法人数)/上年企业法人数。总体呈上升趋势。工业企业法人数则无显著增幅,一些领域甚至出现了负增长现象。从行业增加值年度增幅③行业增加值年度增幅=(当年行业增加值-上年行业增加值)/上年行业增加值。情况看,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的行业增加值的年度增幅多年保持在20%左右水平。工业领域增加值增幅变化不大,一些领域同样存在负增长现象。我国工业领域整体进入结构调整阶段,一方面新兴制造业的崛起正在成为新时期工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另一方面以原材料工业为代表的传统工业正在面临巨大的产业转型升级压力。相比之下,近些年来,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的市场主体规模不断扩大,增加值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工业相关领域,表现出旺盛的市场活力,正在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新兴支柱产业。在“退二进三”的产业升级背景下,以体育产业导入推动闲置工业空间资源再利用,符合我国现阶段产业转型趋势,也呈现出广阔的市场前景。

3.1.3 社会价值外溢

社会价值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理解,从社会运行的角度可以理解为对社会运行产生的积极作用。对社会运行产生重要作用的不仅包括经济资本,还包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皮埃尔·布尔迪厄,1997)。与其他社会实践形式相比,体育的一个独特之处在于兼具公共产品、私人产品和准公共产品的多重属性,这使得体育发展驱动下的闲置工业空间资源再利用,不仅能够在产业转型发展方面产生直接价值,还能通过对经济、社会和文化3个层面的作用,产生相应的价值外溢。在经济资本层面,以引入和发展体育服务业为抓手,带动相关产业融合发展,能够有效缓解传统工业退出带来的失业压力。在社会资本层面,体育空间具有更强的参与性和互动性,其服务对象主要是社会公众,能够让更多的人,尤其是周边居民拥有更多参与空间互动的机会,获得更好的情感慰藉和场所认同。在文化资本层面,体育运动能够为原有的工业空间增添新的文化内涵,推进城市文化更新。体育运动为工业空间带来新的文化元素,不仅形成了一批具有新形象、新功能的改造项目,也将工业文化传承和体育价值传播有效融入工业空间和城市空间的更新。

3.2 特征分析

3.2.1 政府整体规划与政策配套作用关键

从城市发展的角度,工业空间资源的再利用是城市在新发展阶段的消费、文化、品牌、服务提升的空间需求,是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在空间层面的表现形式。城市化的加速为城市带来了繁荣的经济、快速增长的人口,也带来了巨大的空间转型压力。由于体育空间具有私人产品、公共产品等多重属性,并且在从工业空间转型体育空间的过程中涉及一系列的体制机制问题,决定了这种空间转型很难完全通过自由市场来实现。尤其是对于一些体量巨大、涉及面广的城市工业区、工业建筑群的开发和利用,更加需要政府层面的整体规划和推动实施。政府的作用还体现在对工业用地产权的支配能力,工业用地转让、性质进行变更都需要政府在城市整体规划层面的统筹。这不仅决定着原有工业建筑设施的拆除、保护或改造方式,也决定着转型后的空间运营方式。明确的功能定位和规划设计,不仅能有效解决生产效率、用地效率低问题,还能够激发市场积极性,带动片区产业的协同发展。反之,如果定位模糊、配套政策缺失,即便获得了社会资本的投资,也会在实际运营过程中产生一系列的制度约束,难以形成良性发展。

3.2.2 大型国有企业资源和效率优势明显

我国计划经济时代,很多大型国有工业企业通过指派方式获得了城市中心的土地,推动了一大批国有工业企业赶超式发展。进入后工业化阶段后,传统工业对于城市发展的战略地位日益下降,其所带来的高能耗、高污染等甚至还成为城市更新面临的棘手问题。传统工业企业不得不通过关、停、并、转等方式,将原有产业迁出城市优势区域,工业迁出后传统工业空间的再利用成为城市空间功能演进的必然趋势。这也使得在我国工业空间的再利用过程中,大型国有企业在物质基础和政策支持上都具有显著的优势。在物质基础方面,大型国有企业一般拥有较大的工业空间体量、良好的工业景观设施和优越的地理位置。在政策支持方面,大型国有企业在土地转换、空间规划、资金投入和行政对接等方面,具有更高的便利性和执行效率。

3.2.3 土地政策的开放程度存在地方差异

土地政策是工业空间资源再利用中的关键问题。根据我国用地标准,工业用地和体育用地性质不同,工业空间的功能置换对应着用地性质变化,否则即使在形式上进行了转换,也会在后续运营中产生一系列问题。从发展现状看,工业空间资源再利用中的土地政策大致可以分为3类:1)不允许改造为体育场所;2)允许改造,但是对土地转性没有形成明确的政策规定;3)对于空间改造和土地转性形成了明确的政策规定。一些地方不允许改造的主要理由是“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审批相关要求,工业用地不可用于建设体育场馆建筑”(人民网,2019)。虽然目前无法准确给出此种类型在全国所占的比例,但是从调研情况看,更多的属于第二类,即允许将工业空间转型为体育空间,但是针对土地问题没有形成明确的政策支持。当然,也有一些地方已经形成了较为明确的处理办法。厦门较早在政策层面引导城市的土地利用方式转变,在2012年推出的《关于推进工业仓储国有建设用地自行改造的实施意见》中允许原有的工业、仓储国有建设用地业主在符合规划和环保的条件下,直接凭借产权资料和改造方案向政府规划部门提出申请,经政府部门按照管理流程进行审核后,将原有的工业用地变更为相应的产业用地。上海2017年出台的《上海市城市更新规划土地实施细则》,对于城市更新中涉及用地性质改变的部分作出了明确规定,规定5种情况下可以进行用地性质混合、兼容和转换。土地政策的开放程度,在推动城市工业用地再利用中作用关键,是能否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有效促进城市产业转型的关键环节。

3.2.4 开发与运营方式呈现多样化趋势

工业空间资源的再利用和各地方的城市规划、资源禀赋、体育发展存在重要关系,也因此形成了多样化的开发与运营方式。按照对于土地使用权的处置方式,工业空间的开发与运营方式大致可以分为3种:1)自主产权土地的开发与运营;2)租赁土地的开发与运营;3)政府、市场合作的多级开发与运营。以首钢为代表的大型国有企业在土地使用权方面拥有较大自主权,对于工业区的开发与运营可以理解为企业组织内部的空间再生产活动。相比之下,一些由社会资本主导开发和运营的项目,由于在土地使用权方面缺乏保障,直接影响到企业空间改造的前期开发投入和后期运营策略。通过政府、市场合作的多级开发与运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土地使用的稳定性,政府前期投入建设完善周边设施,再引入社会资本开发运营,虽然土地性质不变,但是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之间签订的长期运营协议保证了项目的稳定。在明确政府和市场的基本关系后,再形成社会资本层面的分级开发。不同的开发和运营方式都是在特定的资源基础和政策框架内形成的,呈现出不同的优势和局限。

3.3 困境分析

3.3.1 规划引导不足,产业导入与空间转型缺乏实施依据

长期以来,我国城市规划体系对于体育空间资源的布局有限,现有的体育用地供给偏重服务于竞技赛事的大型体育场馆。这和很多城市对于体育的发展定位密切相关,体育在城市发展中更多的是被视为城市品牌建设的一种方式,通过举办大型体育赛事提升城市形象和知名度,却少有城市将体育发展真正融入城市更新、城市产业转型升级和国土空间规划等层面。随着社会发展,这种城市规划思路显然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的体育空间资源配置需求。目前从中央到地方的体育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中已经明确提出,鼓励将旧厂房、仓库、设施等存量空间资源改造用于体育健身,但是在多数地方政府的规划体系中还没有得到相应落实。这就造成通过体育产业导入促进工业空间转型缺乏实施依据。此外,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体育发展状况、工业空间资源的存量结构等都有其独特之处,工业空间资源再利用中的遗产保护、开发边界、功能定位等都需要针对性更强的地方规划引导。

3.3.2 协同机制缺乏,体育发展驱动下的工业空间再利用规模有限

体育发展驱动下的工业空间资源再利用虽然已经初步形成不同的实践模式,但是模式的实践成效都有赖于较强的协同机制,不仅包括政府部门之间的协同,也包括相关的投资、建设、运营等主体之间的协同。尤其是在大型工业区更新、大型工业建筑群改造项目中,政府的统筹规划和各类主体的有效协同更显重要。但是目前,这种协同机制尚没有形成常态,相关案例较为少见。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对于工业企业转型发展体育产业没有形成足够的共识。一方面,以往的工业空间转型都是与文化产业、科技产业、旅游产业等协同发展,形成了一定实践基础和思维惯性;另一方面,体育产业在我国起步较晚,基础设施和消费理念都处于发展阶段,且核心资源开放程度不高,企业大规模投资或转型发展体育产业的动力不足。

3.3.3 政策配套不足,社会资本缺乏长期投资的动力

工业建筑改造体育综合体和体育场馆中存在的业态融合问题、政策许可问题以及税费优惠问题,都和土地政策密切相关。在《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和国务院关于体育产业发展的46号文、43号文件中都明确提出了对体育产业用地供给的支持政策,但是各地政府对于政策的落实与配套支持却各不相同。首先较为突出的表现是,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并未了解国家在体育产业用地方面的最新政策,按照旧有的规划许可审批要求,不允许在工业用地基础上进行体育场馆改造。其次,即便是允许土地使用性质的变更,但是在现实执行中由于部门协同机制的缺失,使得跨部门审批手续繁杂、周期长、障碍多,实践成效较差。此外,一些地方虽然在空间转型方面执行了“在五年内继续按原用途和土地权利类型使用土地”的过渡期政策,但是对于过渡期之后的土地使用没有明确的规划。用地问题的连带效应,使得体育产业的相关税费政策也难以得到落实。

3.3.4 产业融合度低,文化传承与创新不足

产业融合度低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1)整体规模较小,类型单一。除了极少数的大型工业区转型案例,多数体育发展驱动下的工业空间资源再利用项目规模较小,场地面积大多处于3万平方米以内,改造资金投入在千万级别以内,改造后的功能主要是服务于周边的全民健身人群,尚未介入城市一些重要地带的大型工业区或工业建筑的转型和改造。2)业态融合层次不深。目前多数的工业空间在转型体育空间后主要是按照常见的运动项目进行分区设置,经营项目以场地租赁和运动项目培训为主。虽然一些改造项目引入了休闲娱乐、文化交流、商业服务乃至旅游等业态,但是这些业态只是作为一种主营业务的点缀,并没有在综合体的业务模式中与体育产业形成有效融合。此外,工业建筑设施改造中的文化传承创新不足。闲置的旧工业建筑和设施承载了城市发展的时空记忆,物质层面的再利用实际也是一种工业文化和城市文化的传承创新。但是目前多数的改造项目只是在形态上进行了转型,而忽视了发掘工业建筑设施的文化内涵,没能有效利用工业建筑和设施的无形价值。

3.3.5 基础研究薄弱,理论输出滞后于实践发展

近些年来,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新旧动能转换的速度,以及由此产生的存量空间资源规模远远超过以往,闲置工业空间资源的再利用已经不仅是一个技术性问题,更是一个复杂而严峻的社会性问题。在这样的形势下,以往的理论研究基础在回应现实问题方面已经捉襟见肘,突出表现在3个方面。1)缺乏对各类闲置工业空间资源现状的普查和研究,如各类工业空间资源的形态特征、分布状况、保护级别、可利用方式等。2)缺乏对当前体育空间供需状况的深入研究,现有的体育场地普查给出了静态的场地分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体育空间资源的供给情况,但是由于缺乏对体育人口分布、体育行为特征、运动项目参与结构等情况的细致研究,很难判断准确的体育空间供给缺口,难以在空间规划层面给出清晰的指导思路。3)缺乏对工业空间资源再利用与体育发展相结合中面临的土地使用、产业政策、管理模式、运营模式等具体实践问题的深入研究。基础研究的薄弱造成实践问题难以得到理论回应,实践探索缺乏理论指导,多数情况下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不仅会增加试错成本,也不利于提高闲置工业空间资源再利用的实践成效,甚至造成社会资源浪费。

4 体育发展驱动工业空间资源再利用的未来展望

在新的发展形势下,需要从规划引导、协同发展、政策配套、统筹推进、科学研究等方面共同推进,才能更加有效地以体育发展驱动工业空间资源再利用。

4.1 加强规划引导,发掘体育在城市更新和产业转型中的长期效用

随着体育在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中的多重价值显现,体育发展更加深入地融入城市更新、产业转型和民生发展之中。城市规划需要重新认识体育在城市建设中的功能和地位,发掘体育在城市更新和产业转型中的作用与功效,将体育产业发展、体育空间资源开发利用融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主要规划体系,形成统一衔接的规划引导。在规划制定和实行过程中,要因地制宜地突出区域性、层次性、阶段性和功能导向性。在区域性上,要根据各个区域工业空间资源特色和体育资源特色,形成针对区域性发展需求的体育发展与工业空间资源再利用模式;在层次性上,需要将旧空间更新和新空间建设相结合,将工业建筑的单体改造和工业区的整体更新相结合,将工业空间转型和体育产业发展相结合;阶段性上,可以优先鼓励城市大型工业区、工业带转型发展体育产业,形成一定的产业效应和示范效应,逐渐带动城市零散工业空间资源的再利用;功能导向方面,针对不同的体育产品供给,确定不同功能导向的规划方案。对于公共体育服务或准公共体育服务方向的改造,可以探索政府统一规划、社会参与运营的公建民营模式,对于私人物品属性的体育产业项目改造,可以因地制宜地探索形式多样的政府与社会协同方式。

4.2 推进协同发展,引导大型工业国企转型发展体育产业

引导转型期的大型工业国企发展体育产业,具有积极的经济与社会价值。一方面,体育产业作为快速崛起的新兴产业,是有效助力产业转型的新经济领域;另一方面,体育产业的发展同时会带来城市基础设施的改善和城市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有效推动社会建设。作为国家经济建设和国计民生服务的重要主体,国有企业对于体育产业的投入具有经济层面与民生层面的双重合理性。更重要的是,当前我国急需转型发展的国有工业企业作为土地权利人,在土地转性与开发方面拥有较大的自主权,更容易在关键问题的处理上达成部门协同推动高效实施。在当前的国企改革背景下,可以通过新的资源配置方式让优质国有资产发挥更大价值,更好实现跨部门、跨领域的协同发展。例如,将优质资产的兼并划转与大型企业转型相结合,一些难以在体育系统自身经营实践中形成资源放大效应的企业资产和无形资产,可以考虑通过国资流转的形式,划转到发展体育产业的大型国有工业企业。不仅能够对工业企业转型发展体育产业形成更好的激励,通过资源的有效配置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还能够引导更多的空间资源、产业资源配置到体育领域,壮大国家体育产业实体和实力。

4.3 优化政策配套,激发社会资本长期投资空间改造和运营

以改造体育空间带动存量工业空间资源再利用,关键在于激发社会的参与和投资动力,形成市场活力。一方面,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土空间规划层面,加强体育空间配置,并且根据公共体育服务用地、体育产业用地的不同功能和需求予以不同的配置方案。以城市社区周边的零散工业空间资源为基础改造服务于全民健身的体育空间,弥补城市公共体育服务空间的不足;结合地方产业转型的实际情况配置相应的体育产业空间,促进空间体量大、产业区位好的工业建筑、工业区等转型成为要素齐全的城市体育综合体和体育产业集聚区。另一方面,建立工业空间转型发展的部门协同机制,针对国土空间规划、土地使用管理、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扶持政策等关键环节,结合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形成明确的政策共识和实施方案,激发社会对于工业空间改造为体育空间的长期投资动力,为实践主体提供切实的支持和保障。

4.4 丰富空间利用方式,统筹推进物质更新与文化更新

现代城市发展对环境、形象、土地集约利用的要求越来越高,采用新技术、新材料丰富空间利用方式、提升空间利用效率,已经成为新时代工业空间再利用的发展诉求。在传统的工业空间资源再利用中,空间利用效率主要受制于空间资源的区位和自身的结构特点。无论是单体工业建筑,还是整片工业区,所在区位和获客成本都影响着空间改造后的利用效率。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带来了信息传播渠道、用户数据分析、资源配置方式的优化,也让在同一空间内实现不同类型运动场地的转换成为可能,这些都可以有效提升空间利用效率,改变传统的空间运营方式。工业空间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在转型体育空间的过程中加快推进数字化改造,必将带来更加多样的再利用方式,衍生出更加丰富的经济和社会服务场景。同时,在空间转型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工业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除了已经经过认定的工业遗产,一些具有标志性时代记忆的工业建筑设施和工业区,也是记载工业社会城市文明的重要文化资源,需要在开发利用的过程中注重工业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具有较强工业文化价值的建筑和设施,应该尽量维持外部风貌,通过体育功能置换实现内部空间的更新。外部结构特征明显且能够进行体育项目开发的工业建筑或设施,需要在保护工业特征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开发。总而言之,工业空间资源的再利用不仅包含物质的更新,也包含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统筹推进物质更新和文化更新,才能为体育发展驱动下的工业空间资源再利用赋予更加丰富的时代意蕴。

4.5 加强体育空间规划研究,探索新型体育空间开发利用方式

体育发展驱动下的闲置工业空间资源再利用,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过程。当今体育发展的经济社会环境已经发生了重要变化,以往的体育场馆(地)建设思路在解决城市人群的体育空间需求问题中已经难以畅通,现实中的体育活动空间也已经超出了传统体育场馆(地)范畴。面对这种实际情况,需要从更加多样的学科视角思考体育空间的配置问题。这不仅需要在体育科学层面研究体育项目发展规律、参与需求、场地特征、人群特征等,还要在规划层面探索体育在城市发展中的目标定位、体育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方法路径、体育基础设施与资源要素的配置方式、体育与城市融合发展的实现机制和政策保障等。以实践问题为导向,加强体育空间规划研究,逐步形成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理论体系,是体育发展驱动下闲置工业空间资源再利用的实践诉求,也是进一步探索新型体育空间开发利用方式、促进国土空间资源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的趋势所在。

5 结语

体育发展驱动下的闲置工业空间资源再利用实践表明,将已经失去原有功能的工业空间资源配置到空间资源短缺的体育领域,有效促进了闲置工业空间资源的再利用,对于城市产业转型、公共服务提升和资源优化配置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以此形成的各具特色的6种实践模式,对于拓展闲置工业空间再利用思路、探索新型体育空间开发利用方式具有重要的示范价值。些先行先试积累了宝贵经验,探出了发展道路,也趟出了困境所在。如何进一步推广经验、巩固成效、化解困境、探索新路,需要政府继续发挥好规划引导作用、破除体制机制束缚,也需要形成良好的市场和社会参与机制,以更加完善的要素供给、更为广泛的社会共识推动体育发展与工业空间资源再利用更好地结合。

猜你喜欢

体育产业工业转型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从上市公司股票走势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我国冰雪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体育产业之篮球
“四优四化”,河南农业转型进行时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工业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