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最后的谈判

2021-11-05张家康

领导文萃 2021年13期
关键词:李宗仁人民解放军和谈

张家康

1949年4月,国共两党在北平进行和平谈判,这是新中国成立前最后的国共谈判。由于国民党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和谈彻底破裂。

毛泽东发表关于时局的声明

1949年元旦,毛泽东发表《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新年贺词,表明“决不怜惜蛇一样的恶人”,要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消灭一切反动势力,将革命进行到底。同日,蒋介石发表新年文告,表示愿意在保持中华民国宪法、法统、国体和军队等前提条件下,与中共商讨停止战事、恢复和平的具体办法。

1949年1月14日,毛泽东发表关于时局的声明,就国共和平谈判的问题作了正面的回应:“虽然中国人民解放军具有充足的力量和充足的理由,确有把握,在不要很久的时间之内,全部地消灭国民党反动政府的残余军事力量,但是为了迅速结束战争,实现真正的和平,减少人民的痛苦,中国共产党愿意和南京国民党反动政府及其他任何国民党地方政府和军事集团,在下列条件的基础上进行和平谈判。这些条件是:(一)惩办战争罪犯;(二)废除伪宪法;(三)废除伪法统;(四)依据民主原则改编一切反动军队;(五)没收官僚资本;(六)改革土地制度;(七)废除卖国条约;(八)召开没有反动分子参加的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接收南京国民党反动政府及其所属各级政府的一切权力。”

毛泽东说李宗仁是“六亲无靠”

时间不等人,3月22日,毛泽东致电催促李宗仁选派代表,尽快开始和平谈判。3月26日,中共中央得到南京政府发来的正式和谈代表名单后,立即回复南京政府:“(一)谈判开始时间:四月一日。(二)谈判地点:北平。(三)派周恩来、林伯渠、林彪、叶剑英、李维汉为代表,周恩来为首席代表。以一月十四日毛泽东主席对时局的声明及其所提八项条件为双方谈判的基础。四月一日,加派聂荣臻为代表。”

南京和谈代表团到北平后,对中共方面提出的八项条件表现出含混的态度,甚至质询和变卦,还提出了停战的要求。4月2日和3日,周恩來两次会见李宗仁的私人代表黄启汉,对“惩治战争罪犯”一事,表明了中共的态度:“李宗仁不是公开宣布承认毛主席提出的八项原则为谈判基础吗?怎么代表团来了变卦呢?”并让黄启汉回南京问明李宗仁。至于停战问题,周恩来明确相告:“人民解放军没有宣布过停战。南京国民政府曾经要求停战议和,我们没有同意;我们只同意这个协定签订之后,永远无内战,也就是和平协定签订之日,就对全国人民宣告,永远不再有内战。……而不是说协定签字之前,就可以宣布停战。”“在和谈期间,人民解放军暂不渡过长江;但和谈后,谈成,解放军要渡江;谈不成,也要渡江。”

1949年4月,国共双方在北平进行和谈。

中共中央注意到南京代表团的为难,也明白李宗仁受蒋介石掣肘的苦衷。4月8日,毛泽东、周恩来在香山会见张治中,与他进行了长时间的交谈。接下来的两天,毛泽东又先后同邵力子、章士钊和黄绍竑、刘斐交谈。毛泽东在谈话中希望李宗仁对和谈要有诚意,否则就真的“六亲无靠哩”!他扳着手指头说:“第一,蒋介石靠不住;第二,美国帝国主义靠不住;第三,蒋介石的那些被打得残破不全的军队靠不住;第四,桂系军队虽然还没残破,但那点子力量也靠不住;第五,现在南京一些人士支持他是为了和谈,他不搞和谈,这些人士也靠不住;第六,他不诚心和谈,共产党也靠不住,也要跟他奉陪到底。”毛泽东最后说:“我看‘六亲中最靠得住的还是共产党。只要你们真正和谈,我们共产党是说话算数的,是守信用的。”

和谈破裂

4月13日晚上9时,国共和谈第一次正式会议在中南海勤政殿举行。周恩来首先就《国内和平协定草案》作了说明,他说这个草案必须分清是非,说明发动内战的责任在南京国民党政府。至于南京代表团喋喋不休的战犯问题,周恩来说,中共对待一切战犯只要他“能认清是非,幡然悔悟,出于真心实意,确有事实表现,因而有利于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之推进,有利于用和平方法解决国内问题者,准予取消战犯罪名,给以宽大待遇”。他也承认“在这十二天非正式的和谈中,在个人的接触中,我们觉得南京代表团的意见和我们是有距离的”。

第一次正式会议于夜晚11时55分结束。次日,南京代表团就草案进行了讨论,提出书面修改意见40多条,并将这个修改稿于当晚交予周恩来。他们就草案中的分歧进行了长时间的交谈。15日晨,国共双方代表单个地交流意见,可一直没有找到解决分歧的途径。晚上7时半,中共送来《国内和平协定》修改案,并通知晚上9时仍在勤政殿举行第二次正式会议。

在第二次正式会议上,周恩来就《国内和平协定》所作的一些修改进行了说明。他说,经过我们的考虑,觉得为使和平事业能实现,我们愿意让步。但是,有两处是不能修改的,那就是关于军队改编程序和人民解放军开往江南接收一部分地方政权之事。

第二天早晨,周恩来特意赶到西郊机场,让即将回南京的黄绍竑、屈武转告李宗仁、白崇禧,中共希望他俩在修改案签字问题上自拿主张,不要请示蒋介石。

作为桂系重要成员的黄绍竑知道,即使李宗仁签了字,手握重兵的白崇禧不点头也是枉然。李宗仁电请中共延长签字期限。他的心思十分明显,“待长江水上涨,共产党军队要想过江也不那么容易,是时或有渡过危机的希望”:4月20日晚,张治中以长途电话通知李宗仁:“中共中央拒绝延期签字的要求,决定今夜发起进军江南的命令。”深夜,李宗仁、白崇禧发来电报,表示拒绝在和平协议上签字,和谈走到了尽头。

1949年4月21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集结在长江北岸的人民解放军,千帆竞发,直指江南。即便是在这个时候,中共方面仍给南京国民党政府以机会:“在人民解放军包围南京之后,如果南京李宗仁政府尚未逃散,并愿意于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我们愿意再一次给该政府以签字的机会”。

(摘自《党史纵横》)

猜你喜欢

李宗仁人民解放军和谈
李宗仁尊师若父
胡友松和李宗仁
胡友松和李宗仁
中美会谈与越美和谈——兼论越南战争期间的中美越三角关系(1971—1972)
降低标准 ——帕特里克(美国)
人民解放军誓词的回顾与启示
人民解放军共同条令诞生的前前后后
李宗仁军事思想论纲
人民解放军首次缩编
1954年人民解放军两次炮击金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