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杨洁篪:见证大国崛起

2021-11-05廖宇虹

领导文萃 2021年15期
关键词:小工老布什杨洁篪

廖宇虹

“我们把你们想得太好了,我们认为你们会遵守基本的外交礼节。”“你们没有资格在中国的面前说,你们从实力的地位出发同中国谈话。”“历史会证明,对中国采取卡脖子的办法,最后受损的是自己”……3月19日,在中美举行高层战略对话上,美方在先致开场白时严重超时,并对中国内外政策无理攻击指责,挑起争端。现场,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直接对美方说道:“中国人不吃这一套。”

从1972年被选入外交部出国学习集訓班,到一路成为中国驻美国大使和外交部部长,从杨洁篪的身上,能看到中国外交近50年变迁的影子。

懂英语的小工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上海市浦江电表厂有个小工,下班后就喜欢看英语书,自学英语。不久,电表厂来了一些英文材料,全厂却没人看得懂,唯独那个小工懂。整个厂因此而轰动,所有人都开始对他刮目相看。不过,因为他的职位没有任何改变,人们很快也就不觉得有多稀奇了,对他的印象仅仅多了一个前缀:懂英语的小工。

又过了一段时间,政府有个机关缺翻译,听说上海电表厂有个年轻人懂英语,就把他给借走了。从此,“懂英语的小工”再也没有回来。后来,厂里的工人们在电视上看到了他,都还记得他的名字有一个字特别难写——他就是杨洁篪。

而杨洁篪对英语的热爱其实早有渊源,在因“上山下乡”运动进入上海市浦江电表厂工作以前,他曾就读于上海外国语学院(今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中学。有趣的是,杨洁篪与曾任外交部副部长和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的王光亚是同年级。没人能想到,住过同一间宿舍上下铺的他们,将分别成为中国外交部未来的部长和副部长。

20世纪70年代初期,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开始日趋活跃,亟须在外交事业上吸收专业人才。时任总理周恩来下令从多地的工厂、农场征召散落的原外语学校的学生,调集至外交部以培养翻译人才。于是,杨洁篪和王光亚重逢了。他们得以飞出国门,去到伦敦学习。

“老虎杨”

杨洁篪给人的感觉一贯是温文尔雅的,可是,他在美国外交圈却有一个绰号——“老虎杨”,据说这还是老布什取的。1977年,美国民主党卡特入主白宫,中国政府邀请时任驻华联络处主任乔治·布什及其家人访华。此行由刚回国两年的杨洁篪全程担任翻译。与老布什一家建立的良好关系,为杨洁篪后来出使美国奠定了基础。

在号称中国译事界“国家队”的外交部翻译室,人才济济,杨洁篪回国后便在这里担任科员——这也是他迄今为止的外交生涯中持续时间最长的一个职务。他手里经常会拿着一个小笔记本,用于即时积累各种资料和需要弄懂的问题。

天分加上勤奋,很快令他崭露头角。20世纪70年代后期,杨洁篪多次担任邓小平会见来访政要和各界名流的英语翻译,其中就有老布什。杨洁篪曾在回顾这段终生难忘的日子时说,“我常常很用心地观察领导人怎样处理一些棘手问题,自己反复琢磨,受益很深……”

1983年3月2日,杨洁篪夫妇与章文晋夫妇一起飞往华盛顿。在往后长达20年的漫长岁月里,杨洁篪几乎就在中美之间往返。他曾在四任驻美大使麾下供职,从二等秘书升为一等秘书、政务参赞、公使,并在2001年初成为中美建交28年来最年轻的驻美大使。

2001年4月1日,中美撞机事件猝然发生,在事件原委尚未调查清楚的情况下,美军太平洋司令部片面把责任推卸给中国方面,小布什也在白宫接二连三讲话,强硬要求中方尽快释放24名美军机组人员,中美关系顿时紧张起来。为此,杨洁篪曾在一日之内4次奔走于美国国务院、国会与中国驻美大使馆之间,还成了美国白宫的常客,只为表达中方立场。

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杨洁篪与小布什观看篮球比赛。

“就拿美国举例来说,有一个家庭,一所房子,一个前院,有一伙人总是在这家门前的街上开着车徘徊,不到你的前院,但就是日日夜夜、月月年年地在靠近前院的地方开来开去,家里有人出来查看,结果家人的车子被毁,人也失踪了。我认为,家人有权问到底发生了什么?”在接受CNN采访时,杨洁篪更是通俗浅显地举例说明了撞机事件的是非曲直,“如果这种道理可以成立的话,我想美国人民能够做出非常公正的判断,到底该怪罪谁,至少你应该说声‘对不起吧。车也毁了,人也失踪了,可对方只是说,事情就是这么发生的。”

有民意调查显示,就是在这次采访播出之后,赞同美国政府向中国道歉者的比例大幅度增加,由最初不足20%,猛增到后来的50%以上。

2004年,美国洛杉矶世界事务委员会授予杨洁篪大使“年度杰出外交官”的称号,以表彰“杨洁篪在(中国)外交部工作中的出色表现以及他在华盛顿为拓宽和加强中美关系所付出的努力”。

中国外交未来“势不可挡”

杨洁篪在迎来57岁生日的前夕被任命为外交部部长。

2013年3月,架着一副标志性的细框眼镜、面带微笑的杨洁篪,以一贯儒雅的姿态走进了人民大会堂三楼的金色大厅,就“我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答记者问。其中,现场有位记者提了一个关于杨洁篪本人的问题:“您出任外长已经快6年的时间了,而且这个时间段中国的外交面临着非常复杂多变的形势。我们特别想知道,您在这样的一个位置上,您内心最深的感受和体会是什么?”

“使命光荣,任务艰巨”,杨洁篪用这8个字总结了自己这6年的外交工作。说到中国外交的未来,杨洁篪同样说了8个字:“滚滚向前,势不可挡。”

面对中美关系、中非关系、中欧关系、南海局势……有人说,杨洁篪6年的外长生涯,是中国外交最深刻复杂的一个时期,他却为自己能够见证祖国强大感到自豪。

离开外交部后,人们似乎越来越少在电视上看见杨洁篪,但其实他从未离开中国的外交事业,并且依旧十分忙碌:访问斯里兰卡、阿联酋、阿尔及利亚、塞尔维亚;出席第十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视频会见第75届联大安理会改革政府间谈判机制共同主席……

“我小时候喜欢下棋,围棋、象棋都学过,所以从那时候我知道下棋要胸有大局。看形势同样要看大局、看主流、看长远。”说出过这句话的杨洁篪,在2020年8月曾发表署名文章《尊重历史面向未来坚定不移维护和稳定中美关系》。他在文中写道:“中国人民追求国家发展和美好生活的正当权利理应受到尊重。任何旨在剥夺中国人民发展权的图谋都是白日做梦。”

(摘自《文史博览·人物》)

猜你喜欢

小工老布什杨洁篪
别让苟且成为一种习惯
各界政要送老布什最后一程
老布什的服务犬将帮助受伤士兵
杨洁篪:别让苟且成为一种习惯
别让苟且成为一种习惯
老布什再次被控性骚扰
王小工的叔叔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