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国)保护与发展联盟成立
2021-11-05邵燕飞葛铭锐
邵燕飞 葛铭锐
近期,在庆祝2021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暨第八届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国)工作交流会上,正式成立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国)保护与发展联盟和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国)促进乡村振兴协作网。同时,侨乡青田的“青田稻鱼共生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入首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这也是中国首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
中国农业农村部国际合作司司长隋鹏飞在会上介绍道,截至目前,中国已拥有15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数量位居世界前列。
据统计,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带来的农产品品牌增值在10%-30%左右,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对当地居民的直接收入贡献率接近40%,并吸引了一部分人返鄉就业,增强农民的自豪感。以“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为例,中共青田县委书记周和平表示,青田近年来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推广“一亩田、百斤鱼、千斤粮、万元(人民币,下同)钱”高效生态种养模式,创新实施统一规划、统一品种、统一种植标准、统一加工、统一品牌形象的稻鱼米“五统一”模式,走出了一条农业文化遗产价值实现的新路子。目前,“青田稻鱼共生系统”总种植面积达5万亩,当地农民仅稻鱼米一项亩均增收近千元。“稻鱼共生”正成为青田助力乡村振兴、推进共同富裕的有力支撑。
据悉,由青田县发起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国)保护与发展联盟将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发展宣传、产业发展等方面发力,促进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地在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等领域贡献力量。
此外,会上还成立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国)促进乡村振兴协作网,将聚焦人才、生态、产业、组织、文化等领域,在现有“部-省-遗产地”垂直互动管理模式下,形成有互补性的更加灵活多元的合作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