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华书店到底为何屹立不倒

2021-11-05巴九灵

意林·作文素材 2021年20期
关键词:方所卖书新华书店

巴九灵

【适用话题】书店的责任 文化与商业亲民服务 转型与坚守

【素材分析】作为一家企业,新华书店具有诸多经营的先天优势,但这不是它只顾赚钱的理由。新华书店所承担的文化职责和宣传阵地的身份决定着它的发展和“行为”。提供优雅的阅读环境,书店会让读者体会到书店的温度;提供高质量的图书,书店会让读者体会到书店的营养。唯此,新华书店才更能显示自己的价值,才会在社会变迁中屹立不倒。

【速用名言】1.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英国哲学家 培根

2.当今企业间的竞争不是产品间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现代管理学之父 德鲁克

(特约教师 方春生)

在很多人眼中,新华书店是一间间零售图书的门店。但实际上,新华书店是一张销售网络。

如今的新华书店,从属性上看是企业,但它脱胎于事业单位。在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每解放一座城市,都会首先开办四大单位:银行:稳住金融,保护人民财产安全,维持生产。供销社:提供粮油食品,保障民生。邮局:确保地区之间的通信联系。新华书店:建立宣传阵地,传播革命思想。

这意味着新华书店很早便拥有了可以覆盖全国的供应链。有这么一张覆盖全国的大网,新华书店便很自然地在全国图书发行生意中占据主导地位。

假设某出版社出版了一版《三國演义》,印制了10万册,想在新华书店销售,如果不受市场欢迎,只卖出1万册怎么办?新华书店不就亏了吗?

答案是:没卖完的9万册,新华书店按进货价退给出版社——这叫作寄销制。而且,新华书店甚至不用先给钱再拿货,而是先拿货去卖,过两三个月才结算一次,看看这个周期内卖了多少册,按销量来付钱。

这种结算制度,使得销售方(新华书店)完全摆脱了库存风险,反而让生产方(出版社)压力陡增,放在其他行业几乎不可想象,但图书行业有其独特之处:一是图书没有保质期,理论上新华书店退还给出版社的书,还是出厂时的那本书,并没有变成二手书;二是新华书店的渠道地位太强势,绝大多数图书想要大规模地售卖,忽视新华书店都是不可能的。

有人会说,市场上也不只有新华书店这一个渠道,现在网络渠道那么发达,谁还愿意去线下买原价图书啊?就算新华书店没有库存风险,店铺运营费用呢?人员工资呢?销量不行的话,还怎么维持下去?

这些问题的答案,仍然藏在新华书店的历史中。

因为新华书店原先是事业单位,又关乎国家稳定,所以它的门店建设属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都位于城市的核心地段。几十年来,这些门店中的大多数都还一直保留着。

小县城自不必提,即使是寸土寸金的大城市,也不例外。北京王府井、上海人民广场、南京新街口、杭州延安路……都有新华书店的身影,而且全是自有产权。也就是说,对新华书店而言,运营成本中占比最大的店铺租金为零,甚至为负。

举个例子,在南京湖南路凤凰书城有一家星巴克,与书城的入口毗邻。看起来,大家都是打开门做生意,你卖书,我卖咖啡,单价也半斤八两。但书城是收租的,星巴克是交租的。

所以,在大城市,就算顾客全都一毛不拔,只想着来免费看书蹭空调,新华书店也不会亏钱。

在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新华书店很难通过卖书获得足够的盈利,租金收入也没有多少,但这会影响当地新华书店的正常运转吗?

仍然不会,因为新华书店还有非常重要的一项收入——义务教育阶段的教材教辅发行。

在过去,教材教辅的发行业务都是由新华书店承包的。后来,虽然国家放开了行业的准入,允许民营书商通过招投标的方式进入这一市场,但新华书店的龙头地位依然比较稳固。

除了数量上的差异,还有毛利率上的差异。这当然不是因为教辅教材比一般图书更贵——实际上,中国教辅教材的价格一直以廉价著称——而是因为,这项业务的投入产出比很高。

教材开学直接送到学校,学校还能帮忙收钱、分发,教辅也不怎么需要打广告找顾客,顾客自己会找上门来,而且通常都是开学没几天就卖得差不多了,对库存空间的占用很小。

因此,有股民评价,这项业务就是在“捡钱”。

在产业链中有强势的话语权,在黄金地段有自有产权铺面,还牢牢掌控着旱涝保收的业务,这三大特性,让新华书店有了稳赚不赔的底气。即使面对当当网等互联网书商的价格战冲击,其营收也稳如泰山。

不过,太为优渥的条件也诞生了新的问题。

前几年,一些地方的新华书店管理者发现:既然门店卖不卖书都一样赚钱,那为什么一定要卖书?干脆把门店全租给星巴克们,躺着收租金不好吗?

于是,有些地方的新华书店还真就这么干了。小一点的门店关张,大一些的门店只保留一小块区域卖书,其余区域出租。

这种行为很快受到了主管部门的斥止:新华书店虽然已经改组为自负盈亏的企业,但决不能忘记自己所承担的文化职责,不能忘记自己宣传阵地的身份。

而且,就算仅从市场的角度考虑,不开书店转做“包租婆”也是不明智的。

言几又、方所、钟书阁、西西弗、单向空间等民营书店,近年来不断扩张,如今想找到一个没开书店的购物中心,已然非常困难。是这些书店的书卖得够贵,利润能覆盖昂贵的商场租金?

当然不可能。真实情况是,购物中心为了吸引书店入驻,提供了定向的扶持政策,据媒体报道,在北京的成熟商业地产项目中,书店的租金只有同楼层餐饮类租户的三分之一。购物中心看中的,是书店的文化气质以及它能带来的人气。

最典型的例子,是广州太古汇的方所书店。在方所书店开张以前,一般民众认为太古汇里卖的都是奢侈品,太“高大上”,不想亲近。而在方所开张以后,太古汇的客流量每年都有所增加,一度还成了广州市的网红打卡点,没去过方所都不能说自己去过广州。

这便是书店的价值所在,也是新华书店值得思考的地方。

过去,新华书店是与图书绑定,用图书照亮了很多人的人生道路。如今,新华书店必须跟上时代的变迁,转向与阅读和文化绑定。

一些地方的新华书店已经有所进步。不是说一定要像民营书店那样,修葺一新,成为网红地标,而是说要想办法融入人们的生活方式。

有时候,哪怕只是设置一块阅读区,提供几把椅子,也一样能让人感受到书店的温度与文化。

(从容摘自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猜你喜欢

方所卖书新华书店
从宠物看新华书店之变
刘勰“卖书”
上古汉语方所介词“在”的对比研究*——以《今文尚书》、甲骨文和金文为例
新华书店集团公司解放碑时尚文化城
实体书店,透过“方所”觅“方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