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个“女老炊”

2021-11-05姚杜纯子

神剑 2021年5期
关键词:张倩团里小菜

姚杜纯子

在没来到这个单位之前,我一直认为所有的炊事班都是一个样,锅碗瓢盆、柴米油盐,那里是男兵的天下,直到我见到了她们。

时间回到了2021年1月,元旦刚过,我来到驻京部队某通信团报到。北京的冬天寒气逼人,就连太阳也只是高冷地散发着光芒,一阵风吹过,我打了个寒战,于是便加快了步伐,想赶紧冲到温暖的房间里。

当我和领导、同事见过面后,已接近中午,热心的同事把我带到了食堂,正上着楼梯,还未进门,阵阵香气从四面八方向我涌来,敏锐的嗅觉告诉我那是面包房里才有的味道。“我们单位难道还有糕点房吗?”我好奇地问道。“是啊,这可是我们单位的特色!”同事回答我的时候,脸上不经意间洋溢着得意的笑容。

饭桌上正和同事闲聊着,这时一个身着深色炊事服的女兵出现在我的视野里,“她难道是炊事员?”正当我心里犯嘀咕的时候,又有两个穿着同样衣服的女兵从厨房走了出来。看来,通信团食堂的特色不仅是糕点,女炊事员也是一大特色,而且还有三个。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王虹鳗,这个姑娘白白净净的,一头齐耳短发,显得格外干练。那天,我吃饭去晚了,有些菜已经所剩无几,我心想:就这样吧,凑合一下!“姚干事,您稍等一下,我去厨房给您拿!”只见一个姑娘说完转身冲进了厨房。不知为何,听她说话,我感到格外亲切,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啊,我知道了!

“你家是四川的?”我问她。

“是啊,姚干事,我是四川广安的,你怎么知道呀?”我想逗逗她,便对她说是我猜的,她竟然相信了,“那您可真厉害,这都能猜到!”我看着她那一本正经的样子,扑哧笑出了声,“刚才是骗你的,在我心里,四川是我的第二故乡,我的大学和老单位都在那里,算起来我在四川待的时间前前后后加起来也快十年了,你的话多多少少夹带了一些四川口音,我还是能听出来的。”

后来,接触下来,我才知道她是三个女兵中年龄最小的。我问她为什么想来当兵,她说:高中毕业后,身边好多男孩子都参军入伍了,自己很羡慕,正好那年人武部有女兵名额,便报了名。来到团里,她一直是在配线岗位,主要负责跳线和电话维修等方面的工作。后来,炊事班缺人手,领导立刻想到了她,之前团里举办的“一连一道家乡菜”活动,她做的冰粉和钵钵鸡让大家赞不绝口。来到炊事班之后,半路出家的她本以为凭借自己原来的“老本”一定可以很快融入新岗位,也从来没觉得做饭是件难事。直到食堂为了满足食品多样化的需求,要增加糕点和小菜,每顿饭至少要保证有两种点心和六种小菜。小菜还能勉强去做,可是自己从没接触过做糕点,这使她感到压力很大。

通常来说,糕点制作的流程都十分复杂,一个步骤出现问题,都会影响糕点的口感。为了尽快让自己学会制作糕点,她一边向炊事班做面点的关师傅请教,一边利用空闲时间从网上找来视频,学习烘焙。她是个爱美的姑娘,从她下定决心一定要攻克糕点制作这个难关的时候,她便成天泡在糕点房里,每天和面粉为伍,和烤箱为伴,化妆打扮是一点也顾不上了。

她至今都记得自己第一次做糕点時的场景,手忙脚乱不说,最后还因为没掌握好烤箱的温度,把点心烤煳了,几十平方米大小的房间里满是煳味儿,自己的手也因此挂了彩,被托盘烫起了一个泡。还有一次,因为食材的比例错误,把本该暄软蓬松的蛋糕做成了厚实的“大饼”……就这样,在一次一次失败中,她总结经验教训,在一点一滴的积累中,她不断得到提升。后来,饼干、泡芙、蛋糕等制作都难不倒她了,味道变得越来越正宗,种类也越来越丰富。当听到有人称赞自己做的蛋糕好吃的时候,她就觉得无比满足。

在主食操作区,有个女兵正在对自制的蛋糕进行裱花,原来她正在准备团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会餐蛋糕,看她那专心的样子,“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这句话形容她再合适不过了。她叫张倩,家在上海,大学毕业后参军入伍。下连后,她先在话务岗位上待了一段时间,后来调到了配线岗位,每天在配线架上重复着跳线工作,总是爬上爬下的。她对我说:“不熟悉她的人以为她是个嗲嗲的上海女兵,但是了解她的人其实都知道她是个女汉子,力气和男兵不相上下呢!”我听后,“哦?那我可得好好了解一下你!”她哈哈大笑起来,弯弯的眼睛像月牙。

订菜、验收、洗菜、切菜、炒菜、制作主食、维护厨房卫生……炊事班的工作虽然看起来简单,但是每个环节都不能出差错。操作间里,张倩撸起袖子热火朝天忙活着,搬菜、洗菜、蒸饭……动作麻利,一切工作有条不紊推进着。炊事班班长赵岩说:“和男炊事员比起来,她细心多了。”“这些青菜还是要再洗一下”“这个刀是切生食还是熟食的,要区分一下”……张倩时刻监督提醒炊事员和帮厨的同志,一定要注意食堂和食品卫生。

这个好习惯得从她还是新兵的时候说起。进入军营,首先要学习的就是叠被子,这是新兵军旅人生的第一步。起初,她望着班长棱角分明像豆腐块一样的被子,很不理解,把被子叠得有棱有角有意义吗?班长告诉她,新被子是没有线条和棱角的,叠起来之后也很容易反弹,就像新入伍的你们一样,只有经过不断磨炼才能逐渐成形。要强的她心里暗下决心,一定要把被子叠好。转眼间,当兵已经五年了,想想现在的自己,她终于切身体会到那些年叠被子的真谛,自己所捏的每一处棱角,都是磨炼匠心的过程,这让她养成了认真细心的习惯,也培养了她从小处着眼、从细微处做起的耐心。

除此之外,张倩还发现,团里同志的年龄参差不齐,年龄较大的同志注重健康,喜欢清淡一点的菜品,年龄较小的同志,喜欢口味偏重的菜品,当然,南北差异也是其中一大原因。为了让大家吃得满意,吃得开心,张倩通过问卷调查,全面了解大家的喜好,收集大家意见。她说:“自己当了炊事员后,才终于能够理解为了能让家里几口人吃到一起,父母做饭真是太不容易了。现在单位好几百人,让所有人都满意,真的很难,毕竟众口难调,但是自己和炊事班的小伙伴们一定会尽最大努力,让大家满意,真正吃出健康,吃出战斗力。”

我眼前的这双手有着大大小小的伤痕,有新伤,也有旧伤,摸起来粗糙无比,甚至感到有些剌手,让我很难相信这双充满沧桑的手竟然是一个27岁女孩的手,和她的青春模样形成了鲜明对比。

她叫韩清璐,很爱笑,让我不由自主地想要亲近她。她来炊事班的时间比王虹鳗和张倩都早,也比她们年长,按照部队的习惯性称呼,她们俩得叫她班长。

都说三个女人一台戏,我曾经认真观察过,她们三个虽不是同年兵,但是关系好得像三姐妹,闲暇时间经常聚在一起,甚至连喝水的杯子买的都是同款不同色。

2020年下半年,通信团食堂被列为驻京单位食堂规范化建设试点单位,按照要求,食堂布局需要重新规划并建设菜窖和糕点房,为小菜腌制和糕点制作提供便利场所。

食堂建好之后,正式投入使用,她们三个主动请缨,把小菜和糕点这两摊活儿揽了过去。

白天,韩清璐她们和其他炊事班的同志们一起在食堂忙碌着,到了晚上,还要下到菜窖加班,整理小菜制作材料,为存放小菜的坛子制作标签,分门别类摆放整齐。营长张淳说:“刚听说有三个女兵要来炊事班的时候,我还以为是在跟我开玩笑,我当时心想,女孩子还是很娇贵的,给她们安排活儿,万一受伤了,可咋办!不安排,团里的伙食就得不到保障,真的让我很为难,当时可把我纠结坏了。等她们来了以后,我才发现当时纠结了好久的事情根本就没有发生。面对比她们自己还高大的炊事器械,她们抢着爬到顶上擦拭维护;面对几十斤的菜坛子,她们抱起就走,和男兵比起来丝毫不逊色。”

韩清璐主要负责小菜制作,至于糕点,在急缺人手的时候,她也会去帮忙。家在河北的她没入伍之前,只会做一些简单的饭菜,小菜和糕点对她来说是零基础,但是她有一颗热爱美食的心。她告诉我,自己是个“吃货”,在家的时候总爱研究一些菜品的制作方法,做给家人们吃。

为了尽快掌握小菜腌制技术,韩清璐翻书学,上网查,还向家中长辈、身边朋友求取经验,一门心思全投入了进去。中午也不午休,还经常加班到深夜,明显憔悴很多,但是她一想到同志们吃上小菜后满足的样子,便觉得浑身是劲儿。仅用了半个月的时间,便成功制作出了第一批小菜,官兵们试吃后,纷纷对她竖起了大拇指。后来,又经过不断学习試验,目前小菜制作种类达到了60余种。

2020年,当新冠肺炎在全国肆虐的时候,为了广大官兵的生命安全,部队采取封闭式管理。不让大家外出,休假更是不可能的事情。韩清璐爱钻研的心又开始蠢蠢欲动起来,她私下里了解了大家之前外出时总喜欢购买的小吃,然后拉上王虹鳗开始鼓捣起来,没过多久,自制周黑鸭、柠檬酸辣鸡爪、腊肉腊肠、猪肉脯等特色小菜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中,甚至比在外面买的还要好吃。“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自己尽可能多的研制出一些新花样,让大家吃饱吃好,吃开心了不想家!”是啊,这些小菜都是在外面吃不到的,那是种独有的味道,里面凝聚的是她们的辛勤付出。

丁零零,丁零零……当每天清晨五点钟的闹钟准时响起的时候,她们迅速起床穿衣,简单洗漱后,又来到厨房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当我每天走进食堂用餐的时候,看着她们那一张张有着青春朝气的笑脸,就犹如一缕缕阳光照进心田,令人感到温暖无比,我想那应该是食堂里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

猜你喜欢

张倩团里小菜
清粥小菜味清欢
窦晨珂、曲树云、王逸文、张倩作品精选
基于赋权增能的德育评价生态系统的构建
《愿为葵子》
贾逵隔篱偷学
比翼双飞
角儿
止与行
世界再大,也要回家
教书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