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技术在半导体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2021-11-05曹蕴清
曹蕴清
【摘要】 信息化教学模式已经成为了提升教学效率及教学效果的重要根本。通过半导体物理教学进行分析,信息化技术在其中运用具有较强的效果,这不仅体现在教学质量上,更体现在学生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以及教学效率方面。本文将通过信息化技术强化学生理解能力、激发学生探究兴趣、促进学生构建概念等多项措施,对信息化技术在半导体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全面分析。
【关键词】 信息化技术 半导体物理 应用
引言:
在半导体物理课程教学过程中,将信息化元素渗透其中,可以有效促进全面化发展学生多项综合能力水平的提升,同时可以帮助学生突破以往学习过程中的难点问题,使学生在较强的思维能力背景下完成学习目标并降低学习压力。很多学生物理学习存在一定的困难,造成了较大的学习压力,究其根本原因便是学生基础的学习兴趣、思维能力等较弱造成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信息化技术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引导,从而促进推动半导体物理教学效果的全面提升。
一、通过信息化技术强化学生理解能力
现代教育模式中,信息化教学技术的运用对于学生理解能力的提升有着较强的促进作用。众所周知,学生理解能力的培养将会直接影响其学习效果,帮助学生以较强的学习效率完成学习目标。以本科阶段学生的基础能力水平进行分析,其理解能力较弱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更是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问题。为了强化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掌握及运用水平,教师可以通过信息化技术模式对其进行全面引导,这不仅可以充分提升学生理解能力,帮助学生提高及发展综合水平,更是帮助学生充分感受半导体物理知识学习乐趣及方法的重要根本所在。
例如:在“半導体材料的物理性质”一课的教学过程中,其中的认知教育发展目标在于引导学生理解晶体结构的预备知识,并结合半导体的晶体结构知识熟悉金刚石型结构的根本意义。
在本课教学过程中,以信息化技术教学模式强化学生理解能力是十分有效的方法,教师可以将本课认知教学目标通过信息化教学模式充分体现,根据学生的基础理解水平制定合理化的教学方案,使学生在丰富的信息学习模式中完成理解能力的发展目标。
同时,在信息化教学模式的辅助作用下,学生理解能力的不断攀升可以帮助其进一步拓展及延伸学习内容,以较强的理解能力学习探究更加全面的知识,从而实现高效教学的发展目标。
二、通过信息化技术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教育体系中各个环节及各个阶段的主要发展方向及目标。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旦有所下降,将会直接影响其学习效果及质量。为了使学生充分提升学习兴趣及对半导体物理知识的探究兴趣,教师需要通过信息化技术教学模式结合半导体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引导,这不仅是帮助学生感受半导体物理知识趣味性特点的重要基础,同时是促进强化学生学习效果的根本元素。对此,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创设趣味教学游戏、互动性教学环节的方式帮助学生感受半导体物理知识学习内容。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教学游戏或是课件设计的过程中,均要注重以学生实际感兴趣的内容作为核心与基础,强调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根据学生实际需求及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积极性,从而促进实现高效教育的根本目的。因此,加强半导体物理教学的趣味性特点,结合信息技术教学模式设计教学方案,将会有效促进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及学习效果。
三、通过信息化技术促使学生构建概念
之所以很多学生对于半导体物理知识学习效果不强,根本原因在于物理知识具有较强的概念性特点,同时在抽象化的半导体知识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基础的理解能力有限,导致其概念掌握效果不佳的问题出现。加强信息化技术的运用,是帮助学生构建半导体物理学习概念的有效措施。对此,教师可以结合半导体教学的根本目标进行分析,通过信息化技术元素的运用使学生充分感受其中的概念及抽象知识。学生知识建构能力的提升将会帮助其实现思维能力及理解能力全面提升的发展目标。
与此同时,以信息技术的生动性特点辅助作用为背景,教学氛围将会更加活跃,学生学习积极性将会更加充分,从而促进实现概念建构的根本目标。因此,通过信息化技术与半导体教学内容相结合的形式设计教学方案,是促进学生构建物理概念及半导体概念的重要方式。
四、通过信息化技术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在半导体物理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中存在一定的难点问题,受教学难点的影响作用,很多学生对于无法理解及掌握的知识不能通过科学的方法加以吸收和运用,这便造成教学效果差的问题出现。
以此信息化技术为核心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难点问题将会促进全面提升半导体物理课程教学效果,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相关知识,完成学习难点的突破目标。
例如:在“半导体中的电子状态”教学过程中,课程难点在于引导学生理解原子能级的简并度以及电子共有化运动的主要概念。通过信息化技术教学模式的运用,学生可以结合实践性的学习方法将本课的学习难点进行突破。对此,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将抽象化的原子能级概念与原子共有运动概念通过实践教学方式结合信息技术的形式呈现,从而促进完成学习难点的突破目标,全面化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另外,在信息技术与实践教学模式结合的教学方法运用过程中,可以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很多学生在半导体物理知识学习过程中,虽然掌握了其根本概念,但是不擅长学以致用,以此教学模式作为根本和基础,将会有效促进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帮助学生掌握半导体物理知识的学习及运用目标。
五、通过信息化技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目的及发展方向,拥有较强的思维能力之后,学生分析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将会被同步提升,这便是强化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基础所在。以半导体物理教学课程进行分析,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是十分必要的,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快基础知识的学习质量,同时可以促进拓展学生的学习范围,强化学生知识拓展延伸能力。为了实现思维能力的发展目标,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教学模式结合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运用,使学生在循序渐进的学习体系中逐渐提升思维能力及学习效果,从而促进完成半导体物理学习发展目标。
例如:在“半导体的基本特性”课程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可以通过信息化教学技术及教学方法的运用帮助学生理解半导体材料在电子材料领域的重要地位,使学生结合室温电阻率、温度系数以及光敏性等多方面特点进行分析,从而促使学生在信息化技术的辅助作用下理解半导体的特性并掌握其与金属绝缘体之间的关系。
除此之外,通过信息化教学技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方式,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充分突出教学内容的全面性特点,从而促使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影响作用下完成思维能力发展目标。因此,综合半导体物理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分析,信息化教学模式在其中运用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发展思维能力,使学生以较强的分析及思考能力完成半导体物理学习目标。
六、通过信息化技术降低学生学习压力
在半导体物理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不仅是因为学生的基础水平比较有限,其思维能力及分析能力不是十分强,更是因为很多学生认为半导体物理知识学习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及不可控性,无法有效地将相关知识与实际生活充分结合。
对此,教师可以通过信息化技术教学方式帮助学生降低学习压力。
首先,教师需要分析学生学习压力的主要来源所在,加强重视学生学习压力的主要成因,根据具体成因设计之后的教学方案,从而促进实现降低学生学习压力的问题。
其次,在以信息技术教学模式降低学生半导体物理学习压力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在信息技术教学模式中加入趣味性教学元素,充分体现游戏化教学、趣味化教学模式的优势,全面提升半导体物理教学效果。
另外,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是十分重要的,通过信息化技术教学模式的运用,可以进一步强化师生之间的沟通效果以及学生之间的互动效果。将合作学习模式以及沟通学习方法通过信息化技术进行体现,将会有效促进实现降低学习压力的目的。
同时,学生与教师在信息化技术辅助作用下进行沟通及交流的过程中,可以进一步感受到教师的引导作用,这对学生半导体物理知识学习效果的提升将会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因此,综合半导体物理教学现状中学生学习压力较大的问题进行分析,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引导,即可完成降低学生学习压力,提升师生之间沟通效果及学习质量的根本目标。
七、结束语
综合半导体物理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其中抽象性特点影响教学质量的问题可以通过信息化教学模式进行解决。将信息化教学模式结合多元化的教学内容及教育目标进行分析,为学生设计完善化、全面性的教学方案,不仅可以充分体现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同时可以通过实践教学等多项形式完成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分析能力的教育目标,从而促进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及综合素养。
参 考 文 献
[1]王玫,周晓斌.“半导体物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1(06):66-67.
[2]张超,封先锋,李世光,臧源,马丽.地方院校“半导体物理实验”教学的改革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21,43(03):158-161.
[3]吴旌贺.“互联网+”背景下物理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评《半导体物理电子学(第2版)》[J].有色金属(冶炼部分),2020(10):117.
[4]王昭玲. 信息技术应用于中专“半导体物理”课堂教学的研究[D].首都師范大学,2005.
[5]胡云峰,张华斌,刘黎明,陈卉,张智,文毅,陈李胜.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半导体物理》“教与学”互动研究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9,6(59):192-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