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眼风光看杨浦
2021-11-05朱国顺
朱国顺
就像讲起上海时,很多人都会加一个字,叫做“大上海”一样,提到杨浦区时,大家也经常会叫一声“大杨浦”。
一个“大”字,含着一些敬重,也有着一些家中“大哥”的韵味。
杨浦区在上海,很长时间里确实有着不少“大哥”的样子。100年前,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发表了一篇文章《上海劳工状况》,里面这样写道:“近年来上海的工厂,一天发达一天了。其中纱厂为最多数,那贫民的生计,便因此一振。杨树浦一带,竟可称他为一个工业社会。”那个时候被“工业社会”相称,算得上是超级网红类的大IP了。
解放初期,杨浦区的工业总产值占了全国的5%、全市的五分之一。在新中国一日千里的发展大潮中,杨树浦发电厂曾经占据了上海五分之四、全国十分之一的供电量,杨树浦水厂直至1990年还供应了上海三分之一的自来水,著名的国棉十七厂到1989年还是全国同行业第一利税大户。“永久”“凤凰”自行车、上海牌手表、中华香烟、光明啤酒、正广和汽水,都来自于“大杨浦”。
随着世界范围内传统产业结构的调整,“大杨浦”面临艰巨的转型之路。除旧布新,杨浦选择了创新,走出了一条“发展为本、创新为魂、敢字当先”的奋进之路。
杨浦的独特优势,在于60.61平方公里土地上,有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等十大著名高校,是上海“知识密度”最高的区域。杨浦的转型,首先就从“环高校创新带”入手。
在复旦大学附近,建设了创新园区,充分运用复旦人才优势,培育培養科创企业,迅速形成规模与声势。在同济大学周边,打造环同济知识经济圈,2005年开始,杨浦以同济周围4条总长不足3公里的马路画出一个“圈”,区校联手打造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到2025年将成为杨浦首个“千亿级经济圈”。杨浦区舍得腾出最好的土地支持大学就近就地拓展,舍得把好的商业和地产项目让出来建设大学科技园,舍得投入人力、物力整治和美化大学周边环境。
杨浦的另一大优势,是拥有中心城区最长的沿黄浦江发展空间。在相当长时间内,这些珍贵的滨江地带,大都是工厂码头、水厂取水口、粮库堆栈等,处于与社会隔绝状态。随着产业转型,特别是黄浦江两岸45公里滨江地带全部贯通,成为市民休闲空间和城市生活秀带,杨浦的发展空间“豁然开朗”,铺展开一片新天地。
2017年10月,杨浦大桥以西的2.8公里岸线贯通开放;2019年9月28日,杨浦大桥以东2.7公里岸线公共空间向公众开放。呈现在市民眼前的,是“工业遗存博览带”、“原生景观体验带”以及由慢行、骑行、漫步组成的“三道交织活力带”。昔日的“工业锈带”,经过改造升级,不仅揭开了“神秘的面纱”,更成为市民抚今追昔、畅想未来的“生活秀带”。
2019年11月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杨浦区滨江公共空间杨树浦水厂滨江段,听取黄浦江两岸核心区45公里公共空间贯通工程基本情况和杨浦滨江公共空间建设情况汇报。习近平指出,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为人民。无论是城市规划还是城市建设,无论是新城区建设还是老城区改造,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人民群众的需求。总书记说,要努力创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环境,让人民有更多获得感,为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的美好生活。
杨浦区委、区政府以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引领,深入贯彻落实“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论,奋发有为,不断把杨浦的发展推向新的高度。
区委书记谢坚钢说,杨浦正肩负着建设人民城市示范区和上海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的历史责任,将不断推动城区数字化转型、提升城区能级和核心竞争力,为加快建设高标准人民城市实践区、高能级科技创新引领区、高水平社会治理先行区、高品质生态生活融合区的“四高城区”而努力奋斗,奋力谱写“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新篇章,为上海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看杨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