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部CT 对心源性肺水肿的诊断价值
2021-11-05余光东
余光东
(宜兴市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江苏 宜兴 214221)
肺水肿(pulmonary edema)指的是肺间质和肺泡腔内液体含量增加,而间质性肺水肿是早期病变的预兆,随着病情的发展,会形成肺泡性肺水肿[1]。从病理角度来看,肺水肿是受多种因素影响,导致肺内组织液生成与回流不平衡,组织液过多,机体肺淋巴、肺静脉系统无法吸收,从而引发功能性障碍。心源性肺水肿是肺水肿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有研究提出[2],心力衰竭引发的肺水肿是患者的首发表现以及就诊原因,在部分患者中表现为治疗原发肺疾病的继发症状。因此,心源性肺水肿的早期检测与诊断对临床治疗、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3]。近年来,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影像学检查技术有了明显的进步,为心源性肺水肿的诊断提供了更多的依据。本研究主要探讨胸部CT 对心源性肺水肿的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 月-2020 年12 月宜兴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心源性肺水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慢性心源性肺水肿者40例,急性心源性肺水肿者40例。纳入标准:符合心源性肺水肿的诊断标准[4],年龄>30 岁;排除标准:合并肝、肾等严重系统疾病者及依从性差者。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胸部X 线片以及胸部CT扫描。CT 检查前,指导患者进行屏气训练,若患者有明显呼吸困难的,则指导患者尽量平静呼吸;仰卧位扫描,扫描范围从肺尖部至膈肌水平,电压设置为120 kV,毫安为自动选择,重建层厚设置为5 mm,采用螺旋扫描模式;肺窗窗位设置为-600 Hu,窗宽设置为1600 Hu,纵隔窗窗位设置为60 Hu,窗宽设置为360 Hu,行多平面重建图像重组。X 线片扫描方法电压设置为110 kV,曝光模式为自动。所有检查完成后,由至少2 名资深影像学诊断医师进行诊断。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慢性心源性肺水肿与急性心源性肺水肿影像学征象的检出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慢性心源性肺水肿影像学征象比较 胸部CT 对慢性心源性肺水肿各影像学征象检出率高于X 线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CT 图像见图1。
图1 慢性心源性肺水肿CT 图
表1 胸部CT 与X 线片对慢性心源性肺水肿影像学征象比较[n(%)]
2.2 急性心源性肺水肿影像学征象比较 胸部CT和X 线片对急性心力衰竭各影像学征象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CT 图像见图2。
表2 胸部CT 与X 线片对急性心源性肺水肿影像学征象比较[n(%)]
图2 急性心源性肺水肿CT 图
3 讨论
心源性肺水肿是内科常见病变,多继发于高血压心脏病、心肌梗塞、冠心病等疾病引起的左心衰竭,发病后可能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如呼吸困难、阵发性咳嗽、胸闷等。左心衰竭致使心脏泵血功能降低、左心腔内压力迅速升高,导致肺静脉回流受阻、肺毛细血管压力升高、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发生改变,如果肺毛细血管压高于其内的胶体渗透压,血管内大量液体渗入到肺间质和肺泡内,进而形成肺水肿[5-7]。一般对于病变早期液体聚集在肺间质内称为间质性肺水肿,病变进展后终末气腔内有液体聚集称为肺泡性肺水肿,其中肺泡性肺水肿多见于急性发病患者。传统临床中主要通过X 线片对患者进行诊断,但X 线片的诊断能力有限,仅能分辨出典型病理。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目前CT 检查已经成为肺水肿诊断的主要方式,这主要是由于部分肺水肿患者左室射血分数正常,症状隐蔽性强,X 线片早期能够提供的信息较少,而肺部CT 能够准确寻找病因,尤其是存在持续性慢性咳嗽、憋喘等症状的患者[8,9]。
本研究结果显示,胸部CT 对慢性心源性肺水肿各影像学征象检出率高于X 线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部CT 和X 线片对急性心力衰竭各影像学征象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心源性肺水肿中的肺泡性肺水肿X 线片的图像特点主要表现为片状阴影,边缘较为模糊,可发现空气支气管像,部位位于双肺;在重力效应的影响下,阴影多处于肺脏下部或内侧,多数病变阴影可发现于双肺中内带,分布特点为中央型,呈现出“蝶翼征”[10-12];同时,阴影变化速率较快,多数患者合并右侧胸腔积液的现象,部分患者两侧均有胸腔积液。而急性心源性肺水肿在CT 图像中主要表现为磨玻璃样密度上升以及肺泡实变影像,呈现双侧分布的特点,可发现空气支气管征,且多位于肺门旁、肺脏下垂部位、两肺基底部,图像显示小叶间隔明显增厚,且肺血管纹理出现增粗、增厚、模糊等现象。慢性心源性肺水肿在X 线片图像中主要表现为肺淤血阶段肺静脉压力上升,使肺血重新分布,上肺野血管阴影明显变粗,部分患者下血管阴影正常,还有部分患者存在变细现象;肺门阴影以及肺血管均较为模糊,且有增粗现象,支气管断面影像显示管壁明显增厚,且边缘不清晰,双侧肋膈角上方可发现间隔线阴影;同时,胸膜水肿患者可发现胸膜明显增厚,且多数合并心脏增大。而慢性心源性肺水肿在CT 图像中双肺纹理明显增粗,边缘较为模糊;肺门影增大,结构不清晰;肺血重新分布;小叶间隔增厚;出现胸膜下线,在CT 图像中较为常见,表现为2 cm的短线影,位置处于胸膜下方,且与胸膜垂直;肺血管有明显的增粗现象,较为模糊,支气管壁会有所增厚,表现为密度较低的小片状影。随着疾病的进展,图像中可发现肺有大片状实变影,重力效应表现较为明显,胸膜下水肿会促使叶间裂逐渐增厚,肺部透光度降低[13-15]。因此,胸部CT 对慢性心源性肺水肿各影像学征象检出率较高,但两种方法在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方面无明显差异。
综上所述,胸部CT 和X 线片在心源性肺水肿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方面均有着一定的效果,而胸部CT 对慢性心源性肺水肿的分辨率更高。准确掌握心源性肺水肿的影像学改变,较早对疾病做出正确诊断,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