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劳动力流动背景下生产技术转型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

2021-11-05朱丽莉

关键词:生产率劳动力要素

朱丽莉,沈 红

(1.金陵科技学院商学院, 江苏 南京 211169;2.南京市中医院, 江苏 南京 210001)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农业发展稳定性问题是始终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逐渐显现,超越了刘易斯模型所阐述的无限供给阶段。21世纪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步伐显著加快,农业劳动投入快速下降,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日益显现。近二十多年来,我国农村人口占比与城镇人口占比的变化出现了明显的“剪刀”特征,农村人口持续下降,城镇人口持续增长。农村人口占比从2000年的63.78%持续下降到2019年的39.4%,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从2000年的50%持续下降到2019年的25%[1];农业生产单位面积劳动投入快速下降,三大主粮用工数量从2000年的12.2日/亩持续下降到2019年的4.64日/亩[2]。

目前,我国农业发展正处在由要素驱动向效率驱动和创新驱动转变的关键时期,而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则是这一转变的决定性因素。农村劳动力快速流动引发了农业生产要素重新配置问题,进而引发了农业生产技术的快速转型问题,这可能影响农业生产要素利用效率和农业技术进步路径,进而影响农业长期发展。为此,本文重点研究农村劳动力流动背景下农业生产技术转型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考察农业技术进步的驱动机制,以期为推动农业转型发展、提高农业发展质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参考。

一、文献回顾

(一)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业生产及农业生产要素配置具有重要影响,这可以追溯到刘易斯模型、拉尼斯—费景汉模型、家庭经济模型等。众多研究表明,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业生产要素配置产生影响主要通过三个途径。第一,资金回流机制。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能够提高农户的资金投入能力,降低资金对农业生产投入的约束,增加化肥、农药等生产要素的投入,进而对农业生产产生影响[3-4]。第二,农业生产结构调节机制。农村劳动力流动将引起劳动力机会成本发生改变,农户在农业生产中的劳动力投向也将发生改变,这势必会增加劳动力投入较少的农业生产,减少劳动力投入较多的劳动密集型农业的生产[5-6]。第三,技术进步提升机制。农业生产率和技术进步水平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指标,随着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留在农村的农民会更多地使用技术和装备,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7]。

农村劳动力流动对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促进城乡发展具有重要作用[8]。当然,这也必然会使农业劳动力成本上升,并逐渐对农业生产产生重要影响[9]。随着劳动力大规模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村劳动力外流对农业生产具有显著的影响,也会使农业生产要素结构发生重大变化[10-11]。农村劳动力流动能够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农业机械和化肥等要素投入的增加,推动农业增长,但是土地改良投资少,农业生产管理投入也可能因此下降,甚至对复种指数产生较大影响,从而对土地生产率产生重要影响[12-13]。农村劳动力转移造成农村精英的流失,可能导致农业效率的损失抵消技术进步的作用,阻碍农业发展[14]。此外,外流劳动力的素质一般较高,因此劳动力流动也将导致参与农业生产劳动力的平均素质下降[15]。而且,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对农业技术效率也产生负向影响[16]。

(二)农村劳动力流动和农业生产要素整合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在农村劳动力流动趋势下,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重要影响[17]。我国农村劳动力结构变化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具有显著的影响,农村劳动力的老龄化和女性化加快了农业生产技术应用的步伐,其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产生的积极影响能够抵消消极影响,但劳动力的兼业化已经对我国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提高产生了阻碍作用[18]。部分学者进一步研究发现,农机服务、农村劳动力结构变化和技术效率三者之间存在一定的互动逻辑和因果关系。农村劳动力流失和劳动力向工业部门转移制约了粮食生产效率的提升,劳动力向服务业部门转移对技术效率存在显著正向效应,而农机服务在劳动力结构变化影响技术效率过程中发挥中介效应[19]。从劳动力转移、人力资本深化及农业生产三者关系来看,劳动力转移规模及人力资本水平都对农业生产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效应,这也可能否定“劳动力转移会对农业生产效率造成负面影响”的说法[20]。

当然,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离不开农业生产要素的有效整合,农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重要影响[21-23]。农业生产要素流转(如农户间耕地流转等)可以提高要素配置效率,经营规模的扩大也可能实现土地与资金、土地与劳动力的优化配置,进而促进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24]。农业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和劳动力综合素质的提高、农业技术水平的提升等因素作用可能抵消农村劳动力流失产生的影响,从而可能持续促进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25]。但是,若农业生产要素配置不当甚至扭曲,则可能导致农业生产效率损失。因此,如果能够有效消除资本和劳动配置的扭曲,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有望大幅增长[26-28]。对不同地区来说,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劳动力转移对技术效率的影响在城镇化不同阶段也可能存在较大差异[29]。从区域空间影响角度来说,研究发现,农村劳动力转移能显著改善县域农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邻近县域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本地县域农业生产效率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30]。

国内外已有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为本研究奠定了较好的理论与实证基础。但是,以下内容仍有待继续研究:一是虽然对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研究得较多,但关于农村劳动力流动下农业生产技术转型特征及其对农业技术效率和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得较少;二是市场化条件下农业生产中化肥、农业机械与劳动投入等要素配置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对农业生产技术进步路径可能产生重要影响,这一方面的深入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数据来源、变量选取与计量模型构建

(一)数据来源与变量选取

由于吉林省、海南省、西藏自治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的数据不全或部分指标数据缺失,因此为了保证数据的可获性和完整性,本文选取2005—2018年其他28个省(区、市)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分析,数据主要来源于历年《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中国统计年鉴》和中经网统计数据库等。由于2006年化肥使用量、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数据缺失,本研究分别采用各自指标的2005年与2007年数据的平均值代替。

选择农业总产值为被解释变量,并采用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进行平减。解释变量为机械、耕地、劳动、化肥与技术变化,分别选取农业机械投入、农作物播种面积、农业劳动投入、农业化肥使用量和时间变量表示。由于缺少农业直接从业总量数据,因此农业劳动投入用农村常住人口与农业产值占第一产业产值比例的乘积方式换算所得;农业机械投入用农业机械总动力表示;化肥投入用化肥使用量和时间表示。考察农业生产性固定资产构成后发现,农业生产性固定资产主要是由各种类型的机械构成,农业生产机械基本能够反映农业生产中资本状况,因此,本文用农业机械总动力反映资本因素的作用。

(二)计量模型构建

本文依据Battese和Coeli的研究[31],以农业机械投入(JX)、农作物播种面积(MJ)、农业劳动投入(LD)和农业化肥使用量和时间(HF)等主要变量,构建超越对数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

Yit=F(Xijt,t)eνit-Uit

(1)

(2)

(3)

根据式(2)的估计结果,利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对各个生产要素的边际贡献测度各个生产要素的产出弹性ηJX、ηMJ、ηLD、ηHF,继而测得规模效率指数RTSit=ηJXit+ηMJit+ηLDit+ηHFit。i省(区、市)第t年的技术效率(TE)可表示为

TEit=E(yit|uit,xit)/E(yit|uit=0,xit)=exp(-uit)

(4)

前沿技术进步(TP)为

(5)

农业技术效率的变化(TEC)为

(6)

农业规模效率的变化(SEC)为

(7)

(8)

将uit的时变形式设定为

(9)

三、实证分析

(一)农村劳动力流动背景下的农业生产技术转型

从经济学范畴来说,生产技术通常表现为各类生产要素组合结构,因此,从农业生产要素使用强度和增长速度来看农业生产技术转型特征更加明显。从农业从业人员数量计算的人均要素变化来看,2005年以来,农业生产的人均耕地面积、人均播种面积均出现了持续增长,人均机械总动力虽然也增长迅速,但近年来基本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从主要农业生产要素增长速度来看,农业生产要素结构性变化特征更加明显。1996—2010年,每亩化肥使用量快速增长,但2011年以来每亩化肥使用量基本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并出现了缓慢下降趋势;大中型拖拉机数量和化肥使用量的变化趋势保持着高度一致性,2003年以来二者的增长速度显著高于其他要素;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数、耕地面积和小型拖拉机数持续多年保持负增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近年来也持续负增长(图1)。从以生产要素配置结构转变为特征的技术变化来看,二十多年来,我国农业生产技术呈现明显的转型特征。

图1 农业生产要素增长率

(二)计量模型估计

随机前沿分析法的前提假设以及函数形式设定会对估计结果产生重大影响。因此,需要对随机前沿生产模型的适用性、函数形式选择以及技术进步存在性等进行检验,具体检验方法为广义似然比法。采用Stata软件对随机前沿函数进行估计,利用逐步回归法剔除模型中的不显著变量。

1.随机前沿函数形式检验。结果显示:无交互变量作用的检验值为214.39,在1%水平显著,拒绝原假设;无技术进步的检验值为215.84,在1%水平显著,拒绝原假设(表1)。

2.无效率函数参数检验。结果显示:不存在技术效率损失的检验值为-2.54,在10%水平显著,拒绝原假设,且γ值均在0.95以上,说明技术效率损失在模型中具有重要影响;技术无效率指数服从半正态分布的检验值为0.03,不显著,接受原假设;技术效率无时间效应的检验值为6.12,在1%水平显著,拒绝原假设,而且η值为0.033 9,表明技术效率持续改进(表1)。

表1 假设检验结果

3.计量结果分析。根据上述检验情况,采用逐步估计的方法确定最终的模型形式,并据此模型估计结果进行分析。考虑到农业生产中各要素的直接作用,农业劳动变量虽不显著,但依然保留在模型中可能更加合理,最终的结果见表2中的模型二。关于模型整体适用性检验显示,模型一和模型二的对数似然检验及沃德检验均在1%水平显著,说明模型整体设计合理,进而对模型的具体形式进行函数形式检验和参数形式检验。

计量检验结果显示,农作物播种面积的直接影响为负向,其他3个变量均具有正向影响,其中农业机械投入、农作物播种面积、农业化肥使用量和时间均在1%水平显著。在各个要素投入变量的二次项中,仅农业化肥使用量和时间的二次项变量显著,且为负向,说明农业化肥投入具有显著的边际递减作用。在交叉项变量影响中,不同交叉项差异较大,其中农作物播种面积变量与农业劳动投入、农业化肥使用量和时间项的交叉均具有显著影响,且均在1%水平显著,这侧面反映耕地影响的重要性。因此,不能简单地根据直接作用来测度耕地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而应考虑耕地要素的间接作用,进而影响生产要素的产出弹性。在反映技术进步的时间变量影响中,时间变量的直接作用和二次项作用均不显著,但在与其他因素的交叉项影响中,除与化肥使用量交叉项不显著外,其他交叉项均在1%水平显著,这说明其显著依赖于农业生产要素投入,具有较强的农业生产要素改进型特征(表2)。

表2 超越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参数估计结果

(三)农业生产要素产出弹性、规模效率指数及农业技术效率测度分析

在计量模型估计结果的基础上,测度各生产要素的产出弹性ηJX、ηMJ、ηLD、ηHF以及规模效率指数RTSit=ηJXit+ηMJit+ηLDit+ηHFit。农业生产要素产出弹性测算结果显示,与其他研究结果不同,本文测得农业机械、农作物耕地面积、农业劳动投入和农业化肥使用量和时间的产出弹性均大于0,且耕地与农业劳动的产出弹性均高于农业化肥投入和农业机械投入的产出弹性,这可能更加符合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从要素产出弹性变化来看,农作物播种面积的产出弹性明显上升,农作物播种面积产出弹性显著高于其他要素,2018年农作物播种面积的产出弹性接近0.42,这也反映出耕地缩减产生的边际效应逐渐凸显。2005—2013年农业劳动投入产出弹性出现明显的下降现象,但近年来基本保持在0.3以上,这也可间接反映出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已经超越了“刘易斯拐点”,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已逐渐显现。2005年以来,农业机械投入的产出弹性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基本维持在0.13左右;而农业化肥投入的产出弹性比较稳定,基本维持在0.17左右。农业生产规模效率结果显示,2005年以来,农业生产规模效率指数基本维持在1.05左右,2014年前后降低,近年来基本保持在1.03左右(图2)。可见,我国农业生产基本处于“弱规模效率”状态,农业规模化对农业生产效率提高作用有限。

图2 农业生产要素产出弹性及规模效率变化

根据式(4)测度农业技术效率。结果显示,我国农业技术效率整体水平仍较低,但出现了明显改善的迹象。全国农业技术效率均值从2005年的0.687 4逐渐增长到2018年的0.769 3,基本保持稳定增长趋势(表3)。而且,农业技术效率的标注差和变异系数均保持缓慢下降的趋势,说明各地区农业技术效率的差异明显缩小。农业技术效率均值和标准差及变异系数间形成的“开口喇叭”现象,表明我国农业技术效率改进具有整体改进型特征。由此可见,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快速转移,我国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机械和化肥等物质资本显著增长,而农业劳动投入显著下降,但农业技术效率依然得到了持续提升,这也是推动我国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在农村劳动力流动及农业生产要素明显变化过程中,农业技术效率依然保持相对稳定提高,农村劳动力流动及农业生产技术转型未引起农业技术效率明显下降。

根据经济发展情况和产销区差异,我国可以分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表3显示,我国农业技术效率的区域差异非常明显,东部地区农业技术效率最高,平均值在0.85以上;中部地区次之,平均值在0.7以上;西部地区最低,平均值在0.6左右。从变化趋势来看,近年来三大地区农业技术效率持续增长,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农业技术效率增长较快,而东部地区增长幅度较小。2005年以来,中部地区农业技术效率从0.677 8持续增长到0.768 7,增长幅度接近0.1;西部地区农业技术效率从0.532持续增长到0.649,增长幅度达到了0.117;而东部地区农业技术效率仅缓慢增长了0.04左右。

表3 2005—2018年农业技术效率变化区域差异

(四)农业技术进步路径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

根据式(5)—式(8)分别测算前沿技术进步、农业技术效率、农业规模效率和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从农业技术进步路径来看,我国农业技术进步具有显著的技术改进型特征,农业前沿技术进步明显,农业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相对较低。2005年以来,农业前沿技术进步基本保持在0.037左右,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作用最强;农业技术效率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技术效率增长的幅度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近年来农业技术效率基本维持在0.01左右;农业规模效率变化极小,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作用有限。在农业前沿技术进步和农业技术效率变化的共同作用下,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基本维持在0.045~0.05(图3)。

图3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结构变化

分别考察农业技术进步、农业生产效率的地区差异,结果显示:西部地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最高,中部地区次之,东部地区最低;从驱动因素来看,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农业前沿技术进步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作用较大,而农业技术效率作用较小,西部地区农业前沿技术进步比较明显,而且农业技术效率改进也非常明显,显著高于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但是中西部地区农业技术效率增长率下降明显(图4—图6)。

图4 东部地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结构变化

图5 中部地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结构变化

图6 西部地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结构变化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第一,随着农村劳动力流动步伐的加快,农业生产要素配置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农业生产技术转型步伐不断加快。在农村劳动力流动背景下,农业生产技术转型步伐不断加快,农业劳动力投入平均强度显著下降,以机械和化肥为代表的物质资本投入快速增长,农业生产资本化、物质化特征进一步增强。从农业生产要素使用强度和增长速度来看,农业生产技术转型特征更加明显,农业生产的人均耕地面积、人均播种面积均持续增长,人均机械总动力也快速增长。

第二,主要农业生产要素产出贡献改善较大,但规模效应不明显。农业机械、农作物耕地面积、农业劳动投入和农业化肥的产出弹性均大于0,且耕地与农业劳动的产出弹性均高于农业化肥投入和农业机械投入的产出弹性。农业生产规模效率指数处于“弱规模效率”状态,农业生产规模效应不明显。

第三,农村劳动力流动及农业生产要素配置结构的巨大变化未引起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下降。当前,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整体水平相对较低,但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持续增长,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有了较大提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区域差异非常明显,西部地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最高,中部地区次之,东部地区最低。

第四,随着农业生产技术转型步伐的加快,农业生产前沿技术进步推动了改进型技术的发展。伴随农业生产技术的转型,农业前沿技术进步明显,农业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变化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相对较低;农业前沿技术进步是推动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而研究结果显示农业技术效率持续下降。由此可见,我国农业发展的要素推进型特征仍非常明显,农业技术进步的作用有待提升。

(二)建议

第一,推进农业生产要素市场发展与要素优化配置,化解农村劳动力流动可能引发的农业劳动供给不足问题。当前我国农业发展已显著超越了劳动力无限供给阶段,农业劳动投入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已经逐渐显现。虽然以农业机械等为代表的现代农业生产要素对农业劳动具有一定的替代作用,但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的扩大以及农业劳动投入的进一步下降,需谨防农业劳动供给不足引发的“谁来种地”及农业粗放式发展问题。因此,应适应农业生产方式转变需要,推进耕地流转与农业生产服务业发展,破除农业劳动力不足的限制,推进农业持续发展。

第二,坚决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保持我国农业持续稳定发展,一方面要坚守基本农田保持稳定,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基本农田保持稳定不仅仅是数量上的稳定,应更加注重耕地质量的提升,尤其要谨防跨区域“占补平衡”可能导致的耕地质量下降问题;另一方面要继续加大对农业生产新技术研发及推广应用的支持,持续提升粮食生产综合能力。农业前沿技术进步是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促进粮食持续增产的重要推动因素。在新形势下,应继续加大农业新品种的研发及推广应用力度,持续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第三,适时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型,切实提高农业技术效率。虽然我国农业技术效率有改善趋势,但是农业技术效率整体水平仍相对较低,而且农业技术效率增长率出现明显下降趋势。因此,推动农业技术效率改善也是实现农业技术进步的重要方式。从本质来说,农业技术效率提高依赖于农业生产激励,这取决于农业要素和产品市场的发展,也直接受制于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和农业生产要素配置结构的优化。因此,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总框架下,应顺应农业生产技术转型要求,破除农业生产要素优化配置约束,提高农业技术效率。

第四,充分考虑区域差异,因地施策挖掘农业产出潜力。因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与生产条件等因素存在差异,东、中、西三大地区农业生产效率及技术进步路径存在显著差异。东部地区的农业规模效率虽然较高,但是农业前沿技术进步与农业技术效率却在三大地区中最低,这可能是由农业比较效益相对低下引发的农业生产激励不足所致。因此,东部地区除了加快以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为代表的农业前沿技术进步外,还应加快农业生产组织方式转型,切实提高农业技术效率。中部地区的农业前沿技术进步虽然保持持续增长,但是农业技术效率基本处于持续下降趋势,且农业规模效率较低。由此可见,中部地区作为粮食主产区,其规模效率并未有效发挥,因此,除挖掘农业技术效率提升机制外,中部地区应着重关注如何提升农业生产规模效率问题。西部地区虽然自然资源禀赋和生产条件相对较差,但农业全要素生产效率最高,因此应特别关注农业技术效率下降问题,着重提高农业新技术水平。

第五,深入推进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优化,提高农业产出综合经济效益和农业发展质量。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不仅受农业生产因素的影响,也受农业产出结构的影响。农业产出结构影响农业综合经济效益和农业发展质量,进而直接影响农业产值和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因此,在农业生产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背景下,要高度关注农产品供需结构性矛盾问题,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农业产出的经济社会价值,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生产率劳动力要素
中国城市土地生产率TOP30
“新”生产率悖论?工业机器人采用对制造业生产率的影响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跟踪导练(三)4
外资来源地与企业生产率
外资来源地与企业生产率
劳动力流动的区域差异性分析
劳动力流动的区域差异性分析
2015年8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2015年6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