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融合研究
2021-11-05盛信子
盛信子
云南省广播电视局事业发展中心,云南昆明 650031
1 扶贫思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
伟大事业靠伟大理论指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要义,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本质要求,扶贫思想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行动指南。
1.1 扶贫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思想品格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品格。让最广大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是马克思主义思想品格的核心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初心”和使命。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和使命,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带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创建了劳动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政权,实现了“让中国人民站起来”的奋斗目标。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创了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实现了“让中国人民富起来”的历史征程。进入新时代,党中央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思想品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站在历史方位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斗目标,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实现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伟大飞跃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1.2 扶贫思想,拓展和升华了党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的本质要求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党的思想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党的群众路线的核心问题。党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形成的思想路线和工作路线,是党的强大思想武器和决定生死存亡的生命线。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向全国人民庄严承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突出位置,作为关乎党和国家政治方向、根本制度和发展道路的大事,作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和新要求。国家总书记反复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在提高脱贫攻坚成效。习总书记精准扶贫思想,核心是精准施策,讲求实效,对象是贫困地区的人民群众,目标是实现精准脱贫,通篇贯穿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新时代对党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的科学拓展和理论升华。
1.3 扶贫思想,指导和引领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顺应时代发展,从理论与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供了行动指南。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需要,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梦想的必由之路。国家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下大气力破解制约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问题,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最突出的短板。扶贫思想深刻阐述了脱贫攻坚的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2 扶贫思想的科学内涵和本质要求
2.1 扶贫思想,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情怀
国家领导反复强调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都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他谈到,要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让几千万农村贫困人口生活好起来,是我心中的牵挂。对困难群众,我们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千方百计帮助他们排忧解难。国家总书记这些重要论述,字里行间表露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体现了他心系民生、心系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为民情怀。
2.2 扶贫思想,通篇贯穿了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新时代治国理政的核心内容。它指出,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我们党始终得到人民拥护和爱戴的根本原因。我们任何时候都必须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好扶贫开发工作,支持困难群众脱贫致富,帮助他们排忧解难,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也是党和政府的重大职责。要做到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扶贫工作必须务实,脱贫过程必须扎实,脱贫结果必须真实。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把扶贫开发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把帮助困难群众特别是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的困难群众脱贫致富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有计划、有资金、有目标、有措施、有检查,切实把扶贫开发工作抓紧抓实,不断抓出成效。国家总书记这些重要思想,既体现了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又突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
2.3 扶贫思想,全面融合了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新理念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鲜明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思想,全面坚持和贯彻了新时代的新发展理念。国家总书记指出,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就是要选好配强两委班子,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促进乡村本土人才回流,打造一支永远不走的工作队。扶贫要同扶智、扶志结合起来。智和志就是内力、内因。要“弱鸟先飞”,让贫困地区、贫困群众有“飞”的意识和“先飞”的行动。没有内在动力,仅靠外部帮扶,帮扶再多,你不愿意“飞”,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脱贫工作既要解决好眼下问题,更要形成可持续的长效机制,要把脱贫攻坚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起来,这对我们的精准扶贫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扶贫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国家总书记这些重要思想,抓住了脱贫攻坚的主要矛盾和关键问题,为脱贫攻坚提供了科学方案和重要遵循。
3 扶贫思想的创新实践和重大贡献
扶贫思想是对当代中国实践发展的科学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其时代价值和重大贡献,既体现在指导国内精准扶贫理论创新、顶层设计、基层实践上,也体现在为全球减贫治理提供中国方案上,也为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起到了思想引领。
3.1 扶贫思想,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辉煌成就
过去的五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也是扶贫思想创新实践的五年。五年来,在扶贫思想指引下,我国扶贫工作成就举世瞩目,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进展,全国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大幅下降,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群众获得感、满意度明显提高,有6000 多万贫困人口实现了稳定脱贫,这个数字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人口的总量,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党的十九大报告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必须坚决打好的三大攻坚战之一,明确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升农业农村发展提供了保证。我们相信,在扶贫思想指引下,我国的脱贫攻坚工作一定会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3.2 扶贫思想,为人类社会反贫困工作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既是人类从愚昧走向文明的历史,也是人类不断同贫困进行斗争的历史。贫困作为困扰人类社会发展的全球性问题,是人类社会必须面对并解决的问题。消除贫困不仅是人类社会为之奋斗的共同愿望,也是对人类社会最严峻的挑战之一。在人类不断同贫困作斗争的过程中,减少贫困、减缓贫困、消除贫困是最有效的三种形式。着眼我国贫困问题的新特征和反贫困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提出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要思想,重塑了我国反贫困的价值理念,彰显了大国领袖对人类反贫困事业的责任担当,展示了他以天下为己任,心系人类发展的思想情怀。
脱贫攻坚是重大政治任务和最大民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肩负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组织高校师生参与脱贫攻坚第三方评估,让他们切身感受到参与脱贫攻坚的荣誉感和使命感,既是将人才培养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的最好途径,同时让他们熟悉国情社情,深入了解农村实际和贫困状况,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