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手机成为孩子的帮手

2021-11-05

中外文摘 2021年17期
关键词:爸爸家长孩子

□ 澜 墨

家校苦手机之害久矣

一直以来,因为带手机进校园、进课堂引发的师生矛盾不断,频频引起社会关注。

2014年5 月,安徽蚌埠市苏皖学校高一学生张某上晚自习时跑到邻班,在后排与几个同学玩手机,被老师蒋某赶出教室。因不满老师言语不逊,张某要求老师道歉,之后两人发生争执,张某头部被打伤。

2018年,网上一条“有关教师与学生课堂上发生肢体冲突”的视频引起轩然大波。据网友爆料,视频来自顺德一所职业技术学校,事发之时,科任老师陈某正在上课,小亮拿出手机“光明正大”地看起了视频,陈某抢夺手机,双方发生肢体冲突,小亮倒地。后来,陈某向小亮致歉,并被停职检查。

破坏纪律、干扰教学、影响视力、容易分心、引发网瘾……这几宗“罪”让不少学校将手机视为“大敌”,早早就以校规的形式禁止携带手机进校园,甚至不惜采取“没收”和“销毁”等严厉或粗暴方式,曾一度引发舆论反弹。

2020年10 月底,河南宜阳县双语实验学校的5 名学生当着几千名师生的面,自愿将手机丢进水桶销毁,引起争议。学校受到了县教体局的通报批评,被要求反思,向所涉学生、家长赔礼道歉,求得谅解。

学校的极端做法固然失当,但“恨铁不成钢”的初衷不难共情。

对于家长而言,孩子“机不离手”,实在“又恨又无奈”。

乐乐读高一开始住校,爸爸一直担心他在学校偷偷玩手机,硬是不肯给他买。僵持了小半年,爸爸还是妥协了。一来,乐乐一周才回一趟家,其余时间在干什么、想什么,家里根本不了解,摸不清他的安全情况、思想动态,着实有点慌;二来,乐乐闹得很凶,说是全班同学都在班级群里,好朋友也有小群,经常在群里商量事情,自己没有手机,完全没有社交生活,被孤立了。没办法,爸爸只好松口。

手机到手不过两个月,乐乐的成绩就断崖式下降。老师找家长反映:“手机跟长在他手上似的,上课就在下边偷偷玩游戏,自己不学,还影响其他同学。像这种自制力差的孩子,不建议配手机。”

爸爸气得鼻子冒烟,把乐乐的手机没收了。没了手机的乐乐倒是消停了,可“开了荤就再难吃素”,越是没有,越是惦记,再也无心向学。

妮妮妈妈倒是不担心女儿在学校玩手机,因为在校规班规的“围追堵截”之下,这个机会微乎其微。然而回到家后,妮妮以做作业之名玩手机更让人闹心。不让玩吧,孩子振振有词地“狡辩”,说是多媒体教学,题目都发在微信群里,不看不行;让玩吧,得时刻提防她干别的。

最让妮妮妈妈郁闷的是,“就算真写作业,她也不可能专心。班级群有好几十号人,你一嘴我一嘴,差不多就上百条,光看聊天记录,眼睛就不够用,更别说还要参与讨论了,哪有心思干正事儿?特别是一聊到明星,谁要起了头,根本刹不住车。本来一个半小时就能写完的功课,三心二意,拖拖拉拉,3 个小时也搞不定,你说愁人不愁人?”

说一千道一万,只要手机拿在孩子手里,你就真的没招儿,好比“豆腐掉进灰堆里,吹又不好吹,打又不好打”。

禁令只是手段,不是目的

“手机禁令”,其实不是教育部门首次发布。

早在2018年8 月,教育部等部门就已经明确提出,严禁学生将个人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带入课堂,带入学校的要统一保管。

有了比校规班规更高阶的“国家级”禁令,学校可以理直气壮地对手机进校园说“不”了吗?并没有。两年多来,围绕手机爆发了很多起家校、师生之间的冲突。

教育专家指出,一直落实不好,还是部分家长意识没到位。所以,这次的规定其实是对之前禁令的重申和升级,也是为了让学校、家长都尽到责任。

《通知》的态度是明确的: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但又不失人性和弹性——确有需求的,须经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

对于学生担心的保管问题,《通知》正面回应——学校要制订具体办法,明确统一保管的场所、方式、责任人,提供必要的保管装置。

家长的“失联”顾虑,《通知》也安排得明明白白——校内公共电话、班主任沟通热线等途径,可以满足学生与家长的通话需求。

至于“假学习真玩乐”的弊病,《通知》从根子上铲除这种可能——规定“不得使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避免了手机沦为作业神器、娱乐幌子。

可以说,教育部此次通知已给出较细致的解决路径,接下来就需要学校本着系统治理思维,从育人角度出发,在听取家长和学生意见的基础上,制订刚柔兼备的管理规定——《通知》特别强调,要加强教育引导,避免简单粗暴管理行为。

说到底,禁入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更何况,根本拦不住。

几乎与《通知》同时发布的第47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网民规模达9.89 亿,其中学生网民最多,占比为21.0%;全国中小学(含教学点)互联网接入率达99.7%,几近全覆盖。不论家长怎么担心孩子上网、看手机,都不得不正视一个事实:学生群体是互联网“第一大户”。

所以,与禁止使用相比,提高青少年的网络素养,引导他们有节制地合理使用手机更为关键,才是终极目的。

手机没有原罪,错的是使用不当的人

“不是有学者说了吗?现在的孩子都是互联网‘原住民’,还没学会认字,就先学会了上网。大到考学、填志愿,小到买零食、聊天,哪一样不依赖于网络?要想把他们关在不受手机影响的真空世界,根本不可能,也不现实。”

“80 后”IT 人士王先生是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也是一个九龄童的爸爸。

想当年,全班男生经常包下一家网吧,联机通宵玩《反恐精英》,堪称中学时代“最疯狂的放纵”,王先生至今仍津津乐道。好在父母及时洞察他对游戏的痴迷,商量说“与其堵,不如疏”,不惜痛下本钱,花8000 元“巨款”,在深圳华强北电子城组装了一部台式电脑,把他从鱼龙混杂的网吧拉回了家里,拴在自己眼前。妈妈是有智慧的人,她说:“与其严防死守,不如开一条缝,让他在家玩游戏,至少还能看得见人影,知道他在哪里。”

电脑是裸机,每一个软件都得自己学着装。慢慢地,王先生对维修、编程产生了浓厚兴趣,游戏的吸引力反而减退了。他最后考取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计算机专业,把IT 作为终身职业。

曾经差点“失足”的他,对这个问题颇有心得。在他看来,手机并没有原罪,错的是使用不当的人:“‘杀人刀,救人刀’,关键要看握在谁手里,怎么用。落到强盗手上,那就是杀人越货的利刃;抓在医生手上,却可以解人倒悬。你说,有罪的是刀吗?”

王先生说:“中小学生不带手机上学,我举双手双脚支持。我们成年人尚且意志薄弱,逃不掉‘手机控’的命运,何况身心还不成熟的孩子呢?重要的是,要教会孩子们‘心中有尺,行事有度’,这个道理对成年人同样适用。”

有个形象的比喻说,人类曾经以采集食物为生,而如今要以采集信息为生。进入信息社会,信息就是世界运行所仰赖的血液、食物和生命。手机,作为“信息采集”的生产工具,重要性不言而喻。

就像沐浴过文明洗礼的人类不可能再退回到刀耕火种的蛮荒时代,今天的孩子也不能避免被新技术裹挟。我们要做的,是助他们一臂之力,教会他们在滔天巨浪中畅游,“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而不是随波逐流。

这,才是网络素养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越是被禁止的,越是被渴望

要让有“手机控”的孩子放下手机,仅仅切断手机与孩子之间的物理联系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戒掉后者对前者的心理依赖。说白了,就是想办法不让孩子一天到晚惦记那个有魔力的小东西。用兵之道,攻心为上,家庭教育更是如此。

想要手机宝宝、手机儿童心甘情愿地放下手机,居高临下地说教与呵斥都不可能奏效,因为“越是被禁止的,越是被渴望”。

家长们围绕手机而生的焦虑多得数不清:担心孩子上课偷看手机不听讲,却忘了自己曾趁老师板书时瞄几眼课桌下藏着的漫画书;担心孩子抱着手机不睡觉,却忘了自己曾趴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通宵看武侠小说;担心孩子沉迷手机游戏,花钱买装备、找代打,却忘了自己也曾为电子游戏热血沸腾,一掷千金;担心孩子上网接触不良信息,却忘了自己获取生理卫生知识的渠道往往并不是老师和书本,而是网络……

当不被理解的我们长高长大,又有了孩子,为孩子担心的时候,是否能秉持当初的少年心性,设身处地想过:手机对一个孩子的意义是什么?孩子没办法放下手机背后的成长诉求是什么?

要明白这些,首先要搞清楚,孩子痴迷手机,到底在看什么呢?

其实吧,跟大人差不多,无非这几种目的:一是浏览新闻、资讯,了解趣事;二是在抖音、快手、西瓜等平台上刷短视频,打发时间;三是追星、追剧、追动漫,娱乐消遣;四是看小说、听音乐,放松心情;五是发QQ“空间说说”、微信朋友圈,倾诉、吐槽、宣泄;六是打游戏,抱团玩耍;七是上网课、做习题,答疑解惑;八是与同学、好友聊天,增进感情。

再一层层把洋葱剥开,袒露出的,是一个个需要填补的情感空洞:渴望陪伴,渴望交流,渴望认同,渴望归属,渴望接纳……手机能占据孩子的心,正是因为借助网络延伸出的无数触角,可以抵达真实诚恳的人,满足了孩子的社交需求、尊重的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乃至自我实现的需求。现实世界中匮乏,才会在虚拟世界中寻找。

欲除杂草,先种庄稼。家长要在与网络争夺孩子的“拔河”中胜出,就必须把他们的观念扶正,灵魂喂饱,习惯管好。

“相比黑洞的吞噬力,手机的吸引力不值一提”

小宝妈妈是社科院搞科研的,小宝还在牙牙学语的时候,她就买了一堆科技绘本,耐心地给他讲解,什么叫宇宙,哪里是银河,何处有黑洞,失重是什么状态,宇航员怎么吃喝拉撒。小宝半懂不懂,但看见闪闪的星星,眼睛就发亮。

长大了些,小宝会自己看了,遇见什么都要刨根问底,就是一部活的《十万个为什么》。除了乐高积木和宇宙,别的他都不关心。同龄人被光头强逗得咯咯笑,他却在钻研时空扭曲。

高分考上中学后,妈妈奖励他用平板电脑和手机,他开心得不得了,一有空就抱着看,却从不刷抖音、快手看搞笑视频,而是迷恋美国NASA 拍摄的最新黑洞图、中国天眼捕捉到的脉冲星、刘慈欣写的“三体宇宙”。老师布置作文《我的理想》,他无限向往地写下:“我的理想是当一名科学家,叩问未知,探索奥秘,在地球毁灭之前,帮助人类实现星际移民。”

妈妈笑道,她一点都不担心小宝会痴迷手机,因为心有多大,眼就能看多远,“在浩瀚的宇宙面前,手机太渺小了;相比黑洞的吞噬力,手机的吸引力不值一提”。

是的,当你站得足够高,就不会被山脚的风景吸引,因为你的胸襟包藏千峰万壑,容纳无尽的远方。

扶正观念,培养习惯,树立榜样

爸爸把第一部新手机递给福生的时候,就郑重地告诉他:“手机只是一个工具,辅助我们工作和学习。它就像《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那只凶猛的老虎,你的内心不够强大,就会被它驯服、撕碎。但如果你足够坚定,它就能成为你的伙伴、助手、同路人。”

福生也确实像爸爸期望的那样,扼住了这头猛兽的后脖颈,把它驯得服服帖帖。除了偶尔查资料、听音乐、看小说之外,他基本不碰游戏:“我有自知之明,还是不沾为好,这样最安全。”

就算是寒暑假,他也不熬夜玩手机——完完全全是生理原因,时钟一过晚上10 点,他的眼睛就困得睁不开。

原来,早在福生上幼儿园时,爸爸就有意培养他早睡早起的习惯,天长日久,生物钟就定了型,到了点眼皮就打架。为了显示自己开明,每逢假期,爸爸还总痛痛快快地答应福生:“使劲儿玩,不打烊,玩通宵!”因为他知道福生根本熬不了夜。

不过话又说回来,帮孩子养成一个好的习惯,远比筑高墙、织密网强多了。

正人先正己,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自觉自律的榜样。

小米爸爸是个“手机控”,蹲厕所忘了带手机都会提起裤子跑出来拿。等发现儿子手机不离手频频教训无效时,他才意识到如果自己都做不到,怎么要求别人呢?

于是,小米爸爸拿出了一份针对全家人的《手机使用家庭管理规定》,要求除必要的工作和学习之外,每天娱乐时间不能超过3 次,每次不能超过40 分钟,如有违规,大人罚500 元,孩子扣除当周零用钱,外加清扫一周的马桶。

没想到,新规的第一顿板子打在了小米爸爸身上——他刷微博“吃瓜”上瘾,一不小心超了两分钟。自己定的原则,只能愿赌服输。小米爸爸乖乖地涮了一周的马桶,一边刷一边叹“养个孩子辛苦不说,还得按完美的道德标准再活一回,真累!”

小米妈妈乐了:“你就认了吧!都说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为了复印件完美,原件必须无瑕,哈哈。”

本来嘛,规则面前人人平等,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才能服众。

归根结底,教育从来都是家校协同合作的成果。引导孩子合理使用手机,更好地利用网络技术提高学习效率,双方须各司其职、共同面对新挑战,才能让手机成为孩子生活和教育的帮手,而非“帮凶”。

猜你喜欢

爸爸家长孩子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我和爸爸
家长请吃药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