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尽的怀念

2021-11-04张伊南

散文选刊·下半月 2021年10期
关键词:会员证棉麻棉鞋

张伊南

工会会员证,朱红封面,印有银白色的两行简体字。内页的白纸早已泛黄,蓝色钢笔字迹也已泛黄,但清晰可辨。一寸泛黄的黑白照片,是母亲二十二岁时的青春模样——我非常喜欢母亲这张年轻时候的照片。

母亲生前非常珍视这个工会会员证。在我四十多年的漫长记忆中,不知经历了多少次搬家,但母亲始终保存在身边,从未遗失。

会员证内页显示,母亲出生日期是1938 年4 月9 日,入会日期是1960 年7 月1日,发证单位是巩县棉麻纺织厂工会。母亲说棉麻纺织厂在1961 年停办了。

1963 年,父亲和母亲结婚,父亲在洛阳教书,母亲婚后仍是农业户口。在我幼年的记忆里,母亲一直在娘家务农。

我出生成长在外婆家。

小时候,我和姐姐的棉衣、棉裤、棉鞋,都是母亲手工做的。记得家里有一本《人民画报》杂志,彩页里夹着许多母亲裁好的厚纸鞋样。红色的竹编筐子里,不同颜色的线,各种型号的针、顶针、锥子,一应俱全。每逢秋末,天冷之前,母亲认真地准备布料、棉花和鞋面。男孩是蓝黑色条绒鞋面,女孩是枣红色条绒鞋面。母亲白天忙完了地里的农活,晚上在昏黄的灯光下,赶做棉鞋。母亲做的棉鞋,针脚整齐,美观;穿着舒适,暖和。每年冬季,我都有新棉鞋穿。母亲用千针万线,织就温暖,呵护我走过风雪严寒。

1983 年,父亲教龄满25 年,母亲、二姐和我,户口迁往洛阳。当时大姐已到武汉上大学。

宁静夏夜,月光如水。火车停了,停在了故乡的小站。母亲背着行李,牵着我的手,还有从外地返乡的几位同伴,走出站台,走下河堤。

南面不远处的河边,一条木船上,一盏油灯闪烁着黄晕的光芒。我们一行人向着灯光走去。伊洛河淙淙流淌,月光在水面平铺了一条发亮明净的路。船夫摇动着双桨,汩汩水声相送,将母亲、我、几位同乡,送过南岸。

一条小路,两侧杨树成行,在麦田中延伸。河风吹来了成熟的麦穗的清香。母亲牵着我的手,步伐轻快。耳畔是几位同乡的脚步声,爽朗的谈笑声,还有路旁杨树茂盛枝叶间,蝉儿的合奏,繁密如雨。

走了一段路程。年少的我,腿脚疼痛,走不动了。母亲就背着我,往前走。我趴在母亲背上,头贴紧母亲乌黑的秀发,两手搂着母亲的脖颈,母亲艰难地走着。

这是麦收时节,一个静美的夜晚,母亲带着我,乘坐火车从洛阳返乡的记忆。

多少年过去了。母亲黑发变白发,衰老了。母親病重住院时,从轮椅,到病床;或从病床,到轮椅,大多由我抱起母亲。

此时,母亲双手搂紧我,面容安然踏实,嘴角漾起笑容。我艰难地抱着母亲,正如年少时母亲艰难地背着我一样。

母亲去世,近四年。

深秋来了,扫墓的日子到了。天气晴好,风,并不寒冷。

青草泛黄,长势茂盛,几乎无法辨认母亲坟茔的具体位置。

我和家人仔细地清理了一丛丛黄绿相间的茂草。黄土堆,已经矮小了很多的黄土堆,裸露了出来。

坟上保留了一株构树。树,并不大,枝】叶葱绿依然,坚韧地迎风摇曳。

四围麦田凝碧,在临近中午的明澈光线的照射下,流泻银光。南面几百米高铁线上,传来列车疾驰而过的呼啸声。

哦,是不是母亲在喊我?

猜你喜欢

会员证棉麻棉鞋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关于电子执业会员证书正式上线和推广使用的通知
玩雪
失业工人的中苏友好会员证
许一身布衣清欢
我也有“证”
蓝色大海的传说
任内买高尔夫会员证麻生被爆违规
遇见棉麻:浓妆淡抹总相宜
让阳光躲在棉鞋里
废弃棉麻/聚氨酯阻燃保温板的制备及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