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望尘莫及到同台竞技

2021-11-04刘欣

航空世界 2021年10期
关键词:歼击机航空工业研制

刘欣

雄关漫道,岁月峥嵘。祖国迎来了72岁华诞。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我国歼击机的不屈奋进岁月由此开篇。在之后的岁月里,歼5、歼6、歼8、歼10、歼20……兢兢业业的我国航空工业为人民军队铸成了一代又一代的歼击机。

从第一架喷气式战斗机歼5首飞成功,到居于世界先进水平的歼20-飞冲天,它们走过了怎样砥砺奋进的发展历程?又蕴含着怎样可歌可泣的空战事迹?

歼5以弱胜强,“三比零空战”的传奇

1956年7月19日,中国东北某机场,一架银白色的喷气式歼击机腾空而起。在飞机机身前部印着鲜红的大字“中0101”。这便是新中国生产的喷气式歼击机——歼5的第一批中的第一架。

1956年9月9日,中国正式对外宣布歼5研制成功。9月19日装备空军部队。歼5的研制装备标志着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第5个能够独立生产喷气式战斗机的国家,它是中国航空工业从修理走向制造的标志性机种,结束了人民空军完全依赖进口飞机的历史。歼5列装之时,正是我国东南沿海空防作战最为紧张激烈的时候,作为国空军防空作战的主要机种,歼5创下了两次“三比零空战”的传奇。

1958年7月29日,在广东汕头沿海上空,赵德安率领四架歼5对阵四架美制F-84战斗机,只经过短短的3分钟,2架F-84凌空爆炸,一架F-84负伤逃窜中途坠海,而4架歼5全部安全返航。1965年4月9日,美国海军四架F-4B战机从航空母舰上起飞,入侵我国海南岛上空,歼5又在海南岛近海空域打了一场漂亮的“三比零”。

“空中拼刺刀”,歼6痛击美机

20世纪60年代我国生产的歼6喷气式战斗机使我国跨入超声速时代,它凭借优秀的机动性能,成为了守卫祖国领空、夺取中低空制空权的主力战机。它曾经是装备数量最多、服役时间最长、实战中击落敌机最多的国产喷气式超声速战斗机。

1965年9月20日,美空军一架F-104C“星”式战斗机窜入我海南岛西岸,肆意挑衅。海军航空兵第4师第10团高翔、黄凤生迅速驾驶歼6型歼击机双机起飞拦截,高速向美机扑去。高翔驾机从距离敌机290米处开炮,直打到39米处才罢手,美机措手不及,空中爆炸,飞行员跳伞后被俘。由于距离敌机过近,美机空中爆炸的碎片将高翔的座机击伤多处,一台发动机空中熄火。高翔沉着应对,安全返航。

解放军“空中拼刺刀”的打法震慑了美机被俘飞行员史密斯,面对我军审讯人员他心有余悸地说:“这样近的距离开炮,太可怕了,太可怕了,这是一次我看也不敢看、想也不敢想的战斗。”

不懈坚守,“飞豹”攻坚克难终腾飞

1977年国家下达歼轰7飞机(飞豹)的研制任务,陈一坚勇担总师。此前,中国的飞机制造一直“仿效苏联”,而“飞豹”研制之时无任何原准机可以借鉴。面对德国提出的21亿美元的合作天价,陈一坚毅然决定自力更生搞研发。他率领团队废寝忘食地钻研、试验,顶住外界的质疑,不懈坚守;他大胆决策,摒弃了沿用多年但已落后的前苏联规范,选用国际上先进的军用飞机设计规范,并妥善解决了使用中的协调、配套问题,为“飞豹”一举达到国家下达的战术指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幾度面临夭折的“飞豹”终于在1988年12月14日,飞上蓝天。“飞豹”的研制成功,标志着中国航空工业实现了从测绘仿制到自行研制的历史性跨越。

“海空卫士”王伟,生死无畏浩气长存

歼8战斗机是开拓者,它创造了新中国航空工业史上的无数个第一,堪称中国航空工业的里程碑。歼8战斗机又是守护者,尽管首飞已有半个世纪之久,但至今仍在空防一线,捍卫着祖国的长空。

自从1980年服役以来,歼8相继研制出歼8白天型、歼8全天候、歼8等多个系列机型,尤其是歼8战斗机是我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上世纪80年代至本世纪初主力战斗机种之一。

美国从未中断过对我国沿海的侦察飞行,2001年4月1日,美国的一架EP-3E侦察机飞抵海南岛东南海域上空,目的是监视中国的通信以及雷达和武器系统的信号。

我国海军航空兵派出2架歼8战斗机与美侦察机同向平行飞行,进行跟踪监视。正当我方军机在海南岛东南104公里处正常飞行时,美国的侦察机违反飞行规则,突然大角度转向,向王伟驾驶的81192号机撞压过来,飞机坠落。突如其来的野蛮撞击可以摧毁一架飞机,但永远击不垮中国海空卫士坚强的意志和忠诚的信念!危急时刻,王伟仍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救护战机作最后的努力,后跳伞坠海,悲壮牺牲。

王伟被授予“海空卫士”荣誉称号、获“一级英模”奖章,他驾驶的歼8战机81192号机永远被大家铭记,它代表着我军将士无畏牺牲,用血肉之躯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强大决心和坚定意志。

歼10批量入役,军机战力大步跨越

1998年3月23日,歼10首飞成功,成为了中国航空工业跨越时代的分水岭,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能够自主研制第三代战机的国家之一。鸭式气动布局、腹部进气道、先进的雷达和火控系统……一系列新设计、新技术、新工艺创造了新中国航空历史上多个第一。

2003年,歼10提前交付空军部队领先试用,开创了我国军机研制史上的先河。如今,它依1日锋利、依1日强大,它已成为祖国锻造的空中利剑,是保卫祖国天空的重要力量。

歼10飞机的研制,使我国航空工业在军机研制方面,实现了从跟踪仿制到独立自主的跨越使空军的主战武器装备实现了从第二代到第三代的跨越。作为我国首款完全自主研制的先进战斗机,入役以来与歼11等战机一同撑起了中国的蓝天防线。始于歼10的人民空军崛起之路,定会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程中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飞鲨着舰,助力海军走向深蓝

2012年11月23日,歼15舰载机(飞鲨)在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上首次完美着舰,人民海军六十余年的舰载机之梦圆满达成,意味着歼15已具备了在我国陆地及海域执行全面作战任务的完整能力,标志着中国第一支舰载航空打击力量正逐步成型。歼15随辽宁舰航母海巡让我国在南海有了初步争夺制空权的能力。

飞鲨着舰,凝聚了太多人的血汗,舰载歼15研制现场总指挥罗阳埋头钻研,废寝忘食坚守一线,积劳成疾,以身殉职,以生命践行航空报国。“握拳、松拳、挥手、拂袖”,战机起飞,挺进深蓝;“航母style”的一个个形象的手势蕴含着试飞团队干百次尝试后的默契、对歼15的拳拳深情和倍感荣光的大国航空自信。

歼20列装空军,中国空军进入新时代

201 7年7月参加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歼20首次以战斗姿态展示在世人面前,标志着空军向空天一体、攻防兼备的目标迈出了新的步伐。棱角分明的机身、一体化座舱、全动垂尾与全动鸭翼,配上两侧DSI进气道,歼20卓越的制造工艺赋予其先进的性能,这背后折射出的是我国航空工业自主创新的能力。

据权威报道,2018年2月9日,歼20开始列装空军作战部队,向全面形成作战能力迈出重要一步。

歼20战机列装空军作战部队,将进一步提升空军综合作战能力,助力人民空军从国土攻防型向攻防兼备型转变,实现铸盾为矛。歼20成功研制使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装备自主研发的隐身战斗机的国家。近年来空军发展突飞猛进,以歼20为代表的“20式”飞机正式开启了中国空军的“20时代”。

60余載奋斗不息,我国歼击机的发展已不单单体现一个国家航空技术的水平,更是综合国力的体现。歼击机的发展经历了从雏鹰振翅到搏击长空、从独步云端到换羽群飞的蜕变,有力印证了我国航空工业从修理、仿制、改进机型到自行研制的发展历程。如今,由这些空中利剑构成的庞大阵容,仍在续写传奇,继续捍卫着祖国的海天长空。其中流淌的航空精神,回想起来令人感念、折服。

使命担当的忠诚精神

抗美援朝的战火纷飞下,背负着强军制空使命的歼击机应运而生。从望其项背到并驾齐驱,歼击机持续发展壮大,利剑长空守疆卫土。对祖国忠诚、为人民尽责是它矢志不渝的初心,支撑世界一流军队、建设新时代航空强国是它必由的使命。

60年代中国试制的首架喷气式歼击机歼5成功首飞,如今歼20编队公开亮相航展,军事航空实现由国土防空到攻防兼备的跨越;回首国产第一代超声速歼击机歼6守卫海疆,如今歼15伴随“辽宁舰”逐步形成远海作战能力,歼击机实现了从望“洋”兴叹到走向深蓝的跨越。数十年筚路蓝缕,歼击机剑指苍穹,回望,初心如磐;奋进,使命在肩。

坚韧执着的奉献精神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干峰秋叶丹。歼击机研发、试飞任重道远,一代又一代航空人坚韧执着、埋头苦干、淡薄名利、矢志不渝,克服研制周期长、技术难度大、复杂程度高的重重障碍,把对党、对祖国的无线热爱融入血脉、熔于事业,铸大国重器,挺民族脊梁,用汗水、智慧、热血,乃至生命,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试飞员王昂空中突遇险情,搏命挽救飞机,取得歼8研发关键数据;海空卫士王伟以身许国,守卫海疆;用生命践行航空报国的罗阳忍受病痛折磨奋战在歼15舰载机研发一线……功成不必在我,功成一定有我。铸剑扬威,奉献是战鹰不变的底色。

敢于突破的创新精神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数十载来,歼击机研发筚路蓝缕却步履铿锵,创新始终是歼击机研发的生命。研发队伍突破封锁,不断挑战超越,做强做优,发挥”闯”和”创“的精神,努力把创新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终实现歼击机由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

以歼10、歼11飞机大批量装备部队和系列发展为代表,推动中国军机从以二代装备为主向以三代装备为主的有序迭代;以歼20为代表,标志着我国成为第三个能自主研制隐身战机的国家,推动了我国战机从第三代向第四代、从非隐身向隐身的跨代升级,使空军综合作战能力跃上新台阶,加快了国防力量由单纯防御型向攻防兼备型转变,助力我国国防力量开始逐步实现以空固土、以空强海的华丽转身。行于坚守,成于创新。

接续奋斗的逐梦精神

以强军梦托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所有航空人世代传承的信仰。新时代催生新梦想,歼击机研发与祖国发展风雨同舟,坚定地踏入航空救国、航空报国走向航空强国的奋进之路。航空人始终与时代同行,一棒接一棒,在奔跑中奋力逐梦。

型号成功我成才,陈一坚、顾诵芬等毅然投身航空事业的有志青年已变成两鬓如霜的时代楷模,更多的科研精英成长为中坚力量;曾经简陋破旧的临时实验室已经蜕变成业内领军的研究院所;笨重的机床日益融入更先进的数字化技術、3D打印技术……歼击机研发队伍始终秉持接续奋斗的逐梦精神,昂首吹响逐梦新时代的冲锋号角,以更加艰苦卓绝的努力,实现伟大航空梦、强军梦和中国梦。

猜你喜欢

歼击机航空工业研制
千分尺轴向窜动和径向摆动检定装置的研制
简易光学显微镜的设计与研制
摄影
An Analysis of Daisy Buchanan in The Great Gatsby
兵器图解:J—11重型歼击机升级改进方案
万花筒
哈尔滨机场雷暴分析预报系统的研制及应用
2002~2006年歼击机疗养飞行员疾病谱分析
纪念新中国航空工业创建五十周年
从米格-3到И-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