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理解才是常态

2021-11-04邓笛

做人与处世 2021年13期
关键词:对牛弹琴钟子期伯牙

邓笛

一对男女从某人家门口经过,这家的孩子恰巧往外泼了一盆水,将女人的衣服浇湿了。男人有点恼火,对着那个孩子质问道:“你怎么回事啊,没看见有两个人吗?”孩子犹豫了一下,闪身离开,男人正在责怪这个孩子不懂事时,又一盆水冲着他就泼了下来。男人大怒,开始质问孩子想干什么,孩子委屈地说:“你说的啊,你们是两个人啊。”虽然只是段子,但也能说明人与人之间的对话有时候好似对牛弹琴,别人理解的意思与你表达的意思是有误差的,甚至完全不是一回事。

有位妈妈带着年幼的女儿逛街回来,女儿画了幅《陪妈妈逛街》。妈妈拿过女儿的画,顿时蒙了,原来女儿的画上画了许多莫名其妙的柱子。端详半晌之后,才回过神来,原来女儿画的是人腿。因为女儿年幼,个头矮,走在大街上拥挤的人流之中,除掉来来往往的大腿,其他什么也看不到。所以,看同一个街景,成年人看到的与小孩子看到的是不一样的。

有个典故叫“子贡问时”,出自《论语》。一天早晨,子贡正在洒扫庭院,来了一位通身绿衣的客人,向他请教一个问题:“一年有几个季节?”子贡答道:“四季也。”客人说:“不对,是三季。”两人遂讨论不止,过午未休。子贡的老师孔子闻声而出,得知缘由后,观察了一会儿,然后说:“三季也。”客人很高兴,乐呵呵地走了。子贡不解,孔子解释道:“你没看到那人通身的绿衣吗?他分明是蚱蜢所变。蚱蜢到秋天就死了,怎么知道还有个冬季?你若与他争论,三天三夜也不会有结果的。”

人与人是不一样的。每个人都是按照自己的遗传、经历、体验和感知,来构建自己特有的内心世界。内心世界不一样,言行举止以及对事物的反应也就不一样。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学问家们纷纷推销自己的学说,但是说来说去,谁也说服不了谁。

这也是知音难觅的原因。正如典故“伯牙绝弦”所言:伯牙善鼓琴,但一辈子只有钟子期这一个知音。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巍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后,伯牙觉得这辈子再也不可能遇到像钟子期这样的知音了,乃破琴断弦,终身不复鼓。在我看来,这不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更像是一个美好的神话。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连一个知音也是不会有的。相比之下,“对牛弹琴”的典故倒更像是真实的。有一次,乐师公明仪心血来潮,给牛弹起了古雅的琴曲,但是牛依然像先前一样埋头吃草,不为所动。于是,公明仪用琴模仿蚊虫和小牛犊的叫声。牛就摆动尾巴,竖起耳朵,小步走动,对乐声有了反应。

人与人之间沟通是有可能的,但是必须相互迁就,不要指望别人对自己完全理解。在斯德哥尔摩大学,莫言回答主持人提问时说:“我想读者也会有各种各样的读者,有的读者会看到我作品里的故事,有的读者会看到我作品里的思想。作为一个作家,我想应该对所有的读者都表示足够的尊重。即便是有的读者曲解了我创作的原意,我觉得也是应该尊重他们的。而且我也感觉到,优秀的作品存在着无限的被人曲解的可能性,越是优秀的作品越可能被人曲解、误解。”

人这辈子都注定要对牛弹琴,不管你是作家还是农夫。我读到一篇好文章会拍案叫绝,听到一个好的发言会鼓掌喊好,见到一个好人会翘指称赞,但是我知道我对他们的文章、发言和为人并不完全了解,总是会有疏漏的地方、无中生有的地方和理解有误的地方。我不可能成为他们的钟子期。对于那些跟我生活在同一个圈子里的人,比如亲友圈、同事圈、志趣相投者的圈子,我是他们的“牛”,他们也是我的“牛”,他们在弹琴的时候,我会在心里面对他们说:“你们不是我的钟子期,我也不是你们的钟子期,但是,我爱你们!”

(责任编辑/刘大伟 张金余)

猜你喜欢

对牛弹琴钟子期伯牙
伯牙鼓琴
伯牙鼓琴
知 音
对牛弹琴
高山流水
对牛弹琴
大笨狗酷比多
——对牛弹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