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

2021-11-04王建军

学周刊 2021年33期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职业院校教学策略

王建军

摘 要:在职业院校中,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课程,为专业教学所服务。但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受到传统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的制约,课堂教学形式单一、学生兴趣低下,并且难以为专业服务,致使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低下。对此,教师以职业院校的语文课堂教学作为研究中心,对其现状和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职业院校;语文;问题教学法;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33-013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33.068

在最新的《语文教学大纲》中,对语文这一课程的性质进行了明确,即人文性、工具性的统一,并确定了全新的人才培养目标。面对这一现状,教师在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时,应尊重职业院校的教育特色,结合具体的教学目标,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模式。

一、职业院校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及原因分析

就现行职业院校的语文教学来说,涉及的知识种类繁多,旨在开阔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课堂教学效果不佳,呈现出诸多问题。

第一,教学理念滞后。教学只有实现“教与学”之间的有效融合,结合学生的特点、语文基础等,围绕教学任务,从传统的“输血者”转变为“造血者”,才能全面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但是调查显示,多数教师在组织和开展课堂教学的时候,依然以教材、教学任务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以传输知识作为唯一的课堂教学手段。这种陈旧的教学理念,不仅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制约了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并未达到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要求。

第二,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手段与方式是课堂教学体系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决定性因素。但是职业院校教师在组织和开展课堂教学时,依然沿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教师围绕教学内容灌输知识,学生则处于被动的状态,聽讲、记笔记、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等。如此一来,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被动参与者、边缘者,久而久之就会呈现出“沉默”的学习态度[1]。

第三,教学内容枯燥。新课程改革对语文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要立足于教材内容对其进行拓展与延伸。但是教师在组织和开展教学时,依然按照教材上的内容进行单项的知识灌输,并未及时进行知识延伸与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等,致使语文学习内容过于单调,不仅导致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低下,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课堂学习效果。

第四,评价体系不够健全。对课堂教学来说,教学评价是一把双刃剑,具有促进和诊断双重价值。但是当前的语文教学评价模式,依然无法摆脱传统的考试评价模式,以考试作为唯一的评价形式,以成绩作为衡量的标准,根本无法发挥教学评价的价值,致使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不佳[2]。

二、问题教学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精心设计问题,奠定问题教学的基础

问题教学法可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想要实现问题教学法的应用价值,科学设计出高质量的问题是开展教学的基础和关键。

具体来说,在精心设计语文问题的时候应注意:

1.以《课程标准》作为指导,围绕《教学大纲》设计问题。就现行中职语文教材内容来说,主要可分为基础、职业和拓展三个模块,模块不同教学目标也存在显著的差异。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问题的时候,应紧紧围绕教学内容,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问题,确保设计的问题具有合理性、可行性。

2.立足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水平。在职业院校语文教学中,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应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精心设计教学问题,确保设计的问题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适应。否则,一旦问题设计的难度过大,就会导致学生难以参与其中;难度过小,也会影响学生的参与度。

3.立足于学生所学的专业。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还应立足于职业院校语文教学目标——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应立足于学生的专业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问题,以便更好地实现语文教学目标。

4.以提升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职业素养为主要目标。在设计语文教学问题之前,应突出语文学科的实用性,围绕语文应用能力、学生未来的职业能力,精心设计问题[3]。

(二)科学提出问题

在问题教学模式下,提出问题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待教师确定好教学问题之后,必须要科学、合理地运用一定的手段与方法,恰当地提出问题,确保提问具有艺术性、科学性,以便最大限度地体现问题教学法的效果。否则,一旦问题提出的方式欠佳,就会制约问题教学的效果,难以实现问题教学法的价值。

具体来说,教师在提出问题的时候应注意:

1.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好奇心。职业院校的学生基础知识比较薄弱、能力有限,语文课堂学习的兴趣比较低下;同时,职业院校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相对较短,且学生的自控能力较弱,常规的提问模式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基于此,教师在提出问题的时候,应充分借助设置悬念的途径,借助与问题相关的知识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得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问题的思考与学习中。

2.分解问题,各个击破。在设置问题的时候,由于职业院校学生基础知识薄弱,且理解能力有限,直接将问题抛出来,常常导致学生不能理解,以至于学生在学习中产生挫败感。面对这一现状,教师在提出问题的时候应坚持“由浅入深”的原则,将问题进行分解,将其细分为几个小的问题。如此,学生在层层递进的几个问题中,能够循序渐进地解决问题。

猜你喜欢

问题教学法职业院校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基于卓越电气工程师培养的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改革
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
职业院校不能仅培养一线普通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