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团体动力学视角谈书院教育活动的组织策略

2021-11-04郝秀娟马海鹰刘健赵国亮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40期
关键词:组织策略载体

郝秀娟 马海鹰 刘健 赵国亮

[摘 要] 现代大学书院的构建旨在延续学院制在专业教育教学活动组织的优势基础上,通过构建新型教育教学活动载体,形成新型教与学团体和动力范式,促进教育教学活动高效运行。其独特的“教授+辅导+实践”模式使其与团体活动的组织运行高度相似。为此,借鉴团体动力学相关研究成果,可以形成以团体氛围营造促动教育教学活动场域的形成,以团体关系强化促动教育教学关系的形成,以团体发展进程推进教育教学活动进行的组织策略。

[关键词] 现代大学书院;团体动力学;教育教学活动;载体;组织策略

[作者简介] 郝秀娟(1978—),女(蒙古族),辽宁朝阳人,硕士,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马海鹰(1973—),女,吉林永吉人,硕士,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学生工作处学工部(处)长(通信作者),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40-0121-04      [收稿日期] 2021-03-08

书院作为一种教育载体由来已久,它兼具教育教学活动场所和组织形式两种功能,并在构建教育教学的场域、促进教育教学关系、推进教育教学活动、扩大教育教学成果等方面都有着其他教育载体无法比拟的优势。现代新型大学书院借助于团体动力学在诸如团体气氛营造、团体关系促进、团体内聚力形成、团体影响力扩大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对于探索以现代新型大学书院为载体的教育教学活动组织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以团体氛围营造促动以书院为载体的教育教学活动场域的形成

(一)打造教育教学活动的关系图式

教育教学活动场域中涵盖了教育者、受教育者及教育媒介三个基本要素,这三个要素又会因其本身的属性和使命、所处的位置、所带有的权力和资本、所发挥的作用等缔结出整个教育教学活动系统不同类型的关系图谱。以书院为载体的教育教学活动组织涉及的目标更多样、群体更广泛、内容更丰富,为此需要根据教育教学目标和对象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关系图谱:在需要提高教育教学资源利用率和传播效率时,可构建总线拓扑关系图谱,实现多个受教育者共享一条教育教学传递通道;在需要提高教育教学资源的拓展性时,可构建星型拓扑关系图谱,实现权威教育教学资源的精准投放;在教育节点较少且需要节约教育教学成本时,可构建环型拓扑关系图谱,实现教育教学资源和意识流在小型闭合环内传递;在需要将教育教学资源和内容进行层层分配和传递时,可构建树型拓扑关系图谱,实现处于“根部”的教育教学内容按照既定路径扩展到具有不同需求的子分支;在需要提高教育教学中各环形拓扑关系图节点的交互性时,可构建网状拓扑关系图谱,實现施教者和受教者思想、情感的充分交流与交融。

(二)营造教育教学活动的团体氛围

团体氛围作为教育教学场域的一部分,在环境育人环节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书院硬环境的建设已经为教育教学活动场域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接下来就是如何依据教育教学要求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软环境,使其与硬环境相得益彰、浑然天成[1]。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营造教育教学活动的团体氛围:一是渲染法,即让围绕同一主题、形式相同或相近的事物反复呈现,利用蒙太奇法等艺术表现手法,进行意境营造、场景扩展、持续铺垫、引导强化,使得教育教学活动主题更加突出、鲜活、灵动,从而形成一种强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达到身在其中就能自育的效果[2];二是烘托法,即借助于特定的环境、道具、情境或某些象征物,将一些内隐或内在的形象、精神、情感、情绪等进行外化,使处于其中的人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聚焦在所要呈现的教育教学活动主题和内容上;三是代入法,即通过“AR技术”进行环境场景铺设,并借助一些特殊的叙事方法,打造一种全景式、沉浸式、体验式的教育教学场域,使人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自发自觉地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改变。

二、以团体关系强化促动以书院为载体的教育教学关系的形成

(一)选择适合教育教学活动主题的团体类型

1.按照教育教学活动的结构化程度,可以在结构化团体、非结构化团体及半结构式团体三种类型团体中进行选择。如果施教者事先已经设定好固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程序,就可以选择结构化团体,以更好地聚焦在教学活动内容上;如果需要根据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表现和需要随时进行目标、内容、运行方式的调整,就可以选择非结构化团体,以实现更好的随动性;如果既有固定好的教学内容和程序,又希望保持一定的灵活性和自由度,就可选择半结构式团体,以更好地实现教学相长。

2.按照教育教学活动的开放程度,可以在开放式团体、封闭式团体、同质性团体、异质性团体之中进行选择。如果希望随时、最大限度地吸纳对教育内容感兴趣的学生,扩大教育活动影响面,就可以选择开放式团体,以保持团体的弹性;如果教育教学本身需要较强的持续性且需要确保成员间有较强的信任感、融洽紧密的关系,就可以选择封闭式团体,以保持团体的内聚力和延展性。除此之外,团体又有同质性和异质性之分。通常在一个团体中,各组成要素同质性越强,其作用方式的一致性越强,其目标越容易达成;各组成要素异质性越强,其作用方式的差异性越强,其创造性也更容易发生。以书院为载体的教育教学活动的目标更加多元、涵盖的要素更多、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更频繁更复杂,为此,在以书院为载体的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中,要同时保持二者的优势,规避二者的劣势。

3.按照教育教学活动施教者的领导风格、施

教者和受教者关系类型,可以在专制式团体、民主式团体等类型中进行选择。书院更侧重于学生自发性、交互式、体验式的教育教学方式,因此在教育教学各要素关系上更需要有高质量的连接性和更有序有效的运行性。在以书院为载体的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中,除保证传统教学活动中的主客体关系外,更要注重主体间性和客体间性关系的建立和维护,促动师生平等性交流互动和朋辈之间触发式的交流互动,构建自由民主的团体关系,促动其自动、有序、积极运行。

猜你喜欢

组织策略载体
交通安全宣传教育
——宣教载体
创新举措强载体 为侨服务加速跑
坚持以活动为载体有效拓展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
基于突发事件条件下铁路行车组织问题探讨
英语学习组织策略辅导活动课设计与实施研究
谈小学英语乐学课堂模式的组织与实践
中班区域活动的组织策略研究
幼儿阅读教学的有效组织策略探究
TiO_2包覆Al_2O_3载体的制备及表征
创新德育教育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