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与实践

2021-11-04艾心荧郑愚胡守旺孙成访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40期
关键词:土木工程专业改革与实践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艾心荧 郑愚  璨 胡守旺 孙成访

[摘 要]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促进专业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进专业教育国际化,增强人才社会适应性的必然趋势。以东莞理工学院土木工程专业为例,结合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从专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构建、实践育人体系、素质拓展及人才培养创新举措等方面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索,形成一套科学完善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有效提升了人才培养整体质量,阶段性成效显著;其中,学程项目选修模块,“创新短课”选修课程,学分缩减背景下的课程群建设,“四方协同”育人体系,以赛促学、寓学于赛,课外学分等人才培养创新举措,充分体现了地方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办学特色,有力支撑了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

[关键词]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与实践

[作者简介] 艾心荧(1986—),男,湖北枝江人,工学博士,东莞理工学院生态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主任,特聘副教授,主要從事结构健康监测、隧道开挖与上部结构相互作用、超高层建筑施工技术与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40-0105-04   [收稿日期] 2021-05-12

一、引言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指专业认证机构针对高等教育机构开设的工程类专业教育实施的专门性认证,由专门职业或行业协会(联合会)、专业学会会同该领域的教育专家和相关行业企业专家一起进行,旨在为相关工程技术人才进入工业界从业提供预备教育质量保证[1]。土木工程专业的专业认证是由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组织工程教育者与工程专家对土木工程专业的高等教育质量加以控制,以保证土木工程行业从业人员达到相应教育要求。截至2020年6月,共有102所高校通过了土木工程专业认证[2]。因此,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促进专业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进专业教育国际化,增强人才社会适应性的必然趋势[3-5]。

人才培养方案作为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基石和准绳,是工程教育认证贯彻落实的重要纲领性文件[3-5]。东莞理工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建立于2003年,前身是东莞理工学院城镇建设专业,2017年成为广东省“一本专业”进行招生,同年获批广东省重点专业立项建设。下设“建筑工程”“路桥工程”两个专业方向,每年招收约160人本科生,按照“立足湾区、面向全国、放眼国际”的整体规划部署,同时结合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从专业定位、培养目标、理论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素质拓展体系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制定了一套完善合理,符合专业发展,适合学生学习的培养方案,经过近3年的实施及持续改进,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育人成效,为专业后续正式申请通过认证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专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

1.专业定位。本专业立足东莞,面向广东,紧密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建设及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人才需求,服务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需要,培养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应用能力,掌握现代化土木工程技术,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的高素质土木工程人才。

2.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且能适应于未来社会发展需求,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扎实,具有一定国际视野、自主学习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创新就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能够在土木工程领域从事设计、施工、管理、技术开发、教学与科学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的高素质工程人才。

毕业五年后,毕业生成长为工程设计、工程施工、教学与科研等岗位的技术骨干或管理人才,并达到以下目标:(1)具备合格的土木工程师素质和能力,能够在行业相关领域从事工程设计、施工管理和应用研究等工作;(2)能够与时俱进,并通过不断学习来拓展自己的知识和研究能力,保持竞争力;(3)有良好的修养与道德水准,具备获取注册工程师资格的能力,积极服务社会;(4)积极参加地方、国内及全球的项目,以及与本专业有关的在政治、经济、环境及社会等方面的决策。

3.毕业要求。(1)掌握相关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并能够用于解决土木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2)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土木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3)能够设计(开发)针对土木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开发)满足土木工程特定需求的体系、结构、构件(节点)或者施工方案,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4)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土木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5)能够针对土木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现代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土木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6)能够基于土木工程相关的背景知识和标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设计、施工、运行)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土木工程师应承担的责任。(7)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土木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8)了解中国国情、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做到责任担当、贡献国家、服务社会。(9)在解决土木复杂工程问题时,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10)能够就土木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11)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12)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猜你喜欢

土木工程专业改革与实践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面向区域产业的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面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网络m程专业培养方案探索
基于一体化教学《电子产品生产与管理》课程的改革
土木工程专业《结构力学》重修教学探讨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多媒体信息处理》课程改革
通识教育背景下行政文秘专业建设的改革与实践
信息类专业硬件基础实践的项目沉浸式教学模式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中学生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面向学习全过程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双证制在土木工程专业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