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只是“说起来重视”

2021-11-04艾萍娇

科教新报 2021年39期
关键词:专职心理咨询心理健康

艾萍娇

周老师是西部某中心学校的心理健康教师,她要给该校初一年级的8 个班上心理健康课,还要给有需求的学生做心理咨询,同时兼职学校政教处的工作。近日,《半月谈》记者调查发现:一方面,我国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低龄化,另一方面,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面临专业教师缺口大、不专职、培训少等问题的挑战。

(9 月24 日《中国青年报》)

一所学校仅有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还要兼职,如何开展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报道中的案例,折射出我国一些地方的中小学不重视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心理健康教育被边缘化和弱化,也是近年来中小学生心理问题增多的原因之一。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有政协委員提出一组数据:全国范围内,没有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小学、初中分别占到49.2%、41.0%。其中,在农村学校,没有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小学、初中分别占比63.7%、61.2%。而与此同时,教师资质门槛和专业化水平也亟待提高。

今年7 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每所中小学至少要配备1 名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县级教研机构要配备心理教研员。

显然,每校一名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要求,不少学校并没有做到,更不要说增加专职人员配备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与心理健康教师配备密切相关,如果一所学校只有一名专职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对学生的心理教育最多只能开开公共课、搞搞讲座,很难实现个性化的心理咨询与辅导。而如果连这样的配备都没有,心理健康教育更是一句空话。

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主要有两种兼职现象。一类是由学科教师、班主任经过一定的培训,兼职担任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另一类是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被学校要求同时承担其他工作任务。不论哪一种情况,都弱化了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里的地位。2019 年发布的《中国青年发展报告》显示,我国17 岁以下少年中,约3000 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如果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重视起来,这一趋势又该如何扭转?

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不但不应该让专职心理教育教师变为兼职,还应着力于建设更加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生态。让心理健康教育能由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同时获得校方与教师队伍的鼎力支持,仍是各地各中小学应该努力实现的目标。

猜你喜欢

专职心理咨询心理健康
“割韭菜”的心理咨询行业亟待规范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心理咨询:架一座心灵的彩虹
专职导游管理机制在旅行社的现状和对策
试论专职人武干部队伍建设
多省省委副书记调整
心理咨询不简单
浅谈对城乡小学音乐教学现状的几点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