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诗创作教学的几点体会

2021-11-04吴依薇

小学教学研究·教研版 2021年6期

吴依薇

【摘 要】在统编教材中,古诗和现代儿童诗的篇幅比例增多,我们引导学生欣赏现代儿童诗,也要启发学生创作儿童诗。但对创作儿童诗,有的师生会有畏难情绪。其实诗歌是生活的艺术化,日常的万事万物皆可入诗,放飞想象,自由表达,非常适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指导学生创作诗歌是有章可循的。

【关键词】生活的艺术化 自由表达 真实情感

诗歌,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学体裁,经过文学几千年的大浪淘沙,它一直熠熠生辉。从古体诗到现代诗,诗歌的表达形式推陈出新,焕发出新的生命力。现代儿童诗是儿童喜闻乐见的文本,篇幅短小、清新活泼、真挚坦率,是集具有美感的内容和优美的形式于一体的文体。儿童爱幻想,天真烂漫,求知欲和好奇心旺盛,儿童诗活泼的语言和天马行空的想象适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同时,儿童时期对语言的敏感程度,决定了他们对语言是否能迅速接受。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儿童的语言敏感期,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儿童诗创作是一项训练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提升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以下是笔者在儿童诗创作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一、诗歌是生活的艺术化

诗歌的题材来自日常生活,来自对生活的感受,儿童看到的万事万物,体验到的喜怒哀乐,皆可入诗。日常的意象如何入诗呢?比如,“落日”这个意象司空见惯,古人笔下却能写出新意。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吴均的“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李白的“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等等。筆者让学生以“落日”为主要意象创作小诗,是为了训练学生细微观察,展开想象,将相似的事物进行类比联想,把司空见惯的事物和生命感受化为美学呈现出来。学生刚开始下笔有点难,笔者启发学生要巧用修辞手法,赋予没有生命的落日以生命,形象化了,句子就生动了。四年级梁宝丹同学在《落日》中写道:

山那边的孩子

一定好淘气呀

竟然用绳子

拴着一个这么大的红气球

五年级小鸿同学在《落日》中写道:

落日是一枚故乡的咸蛋黄

是游子心头甜蜜的忧愁

它悬在旷野的远处

是回家的路标

指导学生写诗,就是引导他们用诗意的情怀观照周围的世界,用诗意的态度为人处世,他们会在作品中不断锤炼语言,精心打造诗的结构。诗歌的篇幅短小,它却有一股力量,小作者逐字逐句写下它时,会被一点点浸入心灵,从而变得柔软、变得真实。当学生在完善一首诗的时候,就是在修炼自己的心灵,追求精致的精神品质。

二、锤炼语言,自由表达

古诗词言简意赅,包含丰富的意蕴和广阔的画面,现代诗亦如此。在指导学生写诗时,要解放其想象力,一是可以放宽陈规语法的约束,让学生大胆组合句子和意象。如我们常规说的“金色的秋天”,在儿童的诗中可以是“大方的秋天”“穿着金黄色衣裳的秋天”“爱笑的秋天”等。二是可以鼓励学生大胆创造画面,营造新鲜感。如“几只调皮的小鸟/停留在高高的树梢/装扮成打盹的花蕾”,又如“影子是个胆小鬼/当我走到黑漆漆的房间里/它就不见了”。学生脑海里的词语和画面不断地呈现和组合,在这一过程中,他们要想办法把作品编排得完美一些,再完美一些,这样他们的想象力就得到激发并强化,他们的审美能力也随着创作的深入而提升。如四年级陈薇如同学的《月光》:

院子里满是月光

我小心地抓住一缕

放进了妈妈的房间

妈妈的白丝带断了

我要用这缕月光

为她编织一条更美的丝带

指导学生创作诗歌,要尊重童真、尊重天性,可自由表达个人感情和喜恶。因为儿童的心是炽热的,小小年纪的,他们眼睛里能看出习以为常的生活的新意,加上天马行空的想法,天真、独特的视角,不仅题材多种多样,呈现出来的诗歌还别有趣味。

如二年级张莉翎同学的《月亮的口水》:

露珠一滴一滴从树叶上落下来

我问妈妈:这是什么

妈妈说:这是月亮的口水

又如四年级汤乔钧同学的《石头有眼睛的》:

石头的眼睛雪亮

要不然

它怎么会在我奔跑时偷偷地

跑到我面前

把我绊倒

看着我哇哇大哭

还不理不睬

大自然里的万事万物是儿童热爱和关注的对象,月亮、彩虹、雨点、黑暗、树木、狐狸等,它们都是通人性的精灵,精灵鬼怪的。这些东西呈现在作品中,或是精致的比喻,或是狡黠的思辨,或是出其不意的幽默,甚至是 “强词夺理”的狡辩……在文字的世界里,让学生拥有语言国王的金拐杖,他们就能创造出奇思妙想的世界来。

三、诗歌,表达真挚的情感

台湾著名诗人钟鼎文先生主张诗歌归宗和归真。“归宗”指现代诗要同传统诗的血脉相连,诗的形声面貌可以和传统诗歌不一样,但气质、血缘是一脉相承的,要把中国传统的优点保留下来,形成中国诗特有的民族性。“归宗”强调的是民族性,而“归真”是指时代性,讲究内心真诚的表达,情感真挚的流露。在指导学生创作时,首先要求情感真挚。教授写诗,其实是教授儿童留意日常的生活场景,教会抒发真实的感受。如二年级欧阳思睿同学的《厨房》:

厨房是一间魔法屋

妈妈就是传说中的妖精

锅碗瓢盆是她的道具

油盐酱醋,果菜肉蛋

是施展魔法的材料

心情好的时候

她变出和她一样美丽的大餐

心情不好的时候

哼,番茄炒鸡蛋

有一次校内征集原创诗歌朗诵作品,李梦雪同学说想写父亲,但不知如何下手,因为有三年多没见到父亲了。笔者问道:“你爱你父亲吗?”她说“不知道”。“那恨他吗?”她也说“不知道”。笔者又问:“那你想他吗?”她说“特别想念”。笔者说:“那你就把对他的想念写下来。”李梦雪的第一遍诗稿写满了思念的句子,读起来却很空洞。我告诉她,打动读者的不是精致的句子,而是最最真实的情感,而真实的情感是要有真实的事例来支撑的。笔者让她回忆父亲留给她印象最深的画面,她说:“记得我差点被三轮车撞倒时,我爸挡在我面前。我被牛奶烫伤时,他背着我下楼买药。还有,他经常给我零花钱。”笔者让她把这些事情写进诗歌,可以采用叙述和抒情相结合的手法,把真实的感受写下来。于是,有了她这首《我只能想象您》:

我已经忘记您的样子了,爸爸

我们已经三年未曾谋面

我只能想象您的容颜

您的脸上是不是也藏着疲惫

您的双鬓是不是已经斑白

像别人的父亲一样。爸爸

你的衣领是不是不再崭新

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您是不是也会想起我

您千里之外的女儿

像我想念您一样

可是,爸爸,我已经忘记您的样子了

我们已三年不见了

我多想在“父亲节”这个日子里

帮您揉揉肩,洗洗脚

跟您说说心里话啊

爸爸,您凭什么只给我留下模糊的身影

让我凭空想象

你为什么不来深圳看我,您是不是忘记了你还有个女儿

记得,我差点被三轮车撞倒在地时

是您奋不顾身挡在我的身前

记得,我被滚烫的牛奶烫伤

您背着我下楼买药

记得我一次次拨打您的电话

回答我的只是:您拨打的是空号

我想伤心时奔向一个怀抱

我想快乐时奔向一个怀抱

我想拥有您的无数个温暖的拥抱啊

而爸爸,为什么,我只能想象您

诗中小作者的情感是复杂的,渴望父爱,想念父亲,她回忆小时候的事,通过一个个具体可感的场景呈现,表达对父亲的感激,她也怨恨父亲这么多年没来看她。整首小诗多种情感掺杂在一起,热爱、怨恨、忧愁、渴望、羡慕等都是作者真实的感受,因此,当她朗诵这首诗时,听众无不为之动容。又如六年级谢恬媛同学的《思故乡》:

乡间的故事

是儿时的梦境

闭上眼睛去寻它

看那树上的鸟儿喳喳叫

路边花儿对我笑

老井旁的枯叶堆啊

谁来扫

这一句“老井旁的枯叶堆啊/谁来扫”让读者瞬间回到童年的古井边,寂静的午后,斑驳的树荫,无聊的蜘蛛,泥土和杧果花混合的味道,一切似乎没有远去,而如今老井边堆满了枯叶,那些熟悉的亲人、童年的伙伴都哪里去了?惆怅、留恋、思念,还有更多复杂的情感涌上心头。

创作儿童诗是一条通道,带领学生走进内心,走进大自然和生活里的万事万物,去发现和寻找诗意,反复锤炼,创作出闪烁着童真和智慧的诗句或者诗篇,同时,教会他们保留着最初的诗心,关注生活的情怀,用诗一般的情怀面对当下。

《義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要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就是指导学生在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过程中促进精神得到成长。指导儿童诗歌的创作,是语文实践活动和儿童天性的有机结合。学生认识、情感和能力在创作中整体构建,实现语言和精神同构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