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定军山:三国历史文化名山

2021-11-04马恒健

旅游 2021年9期
关键词:黄忠诸葛亮

马恒健

令人望而生畏的秦岭山脉,自东向西在川陕之间苍茫横亘。这条著名的山脉,有几道纵贯南北的山谷。两千多年前,人们执着地在这几道上负千仞绝壁、下临激流深渊的山谷之中,开凿了连通三秦与巴蜀的子午道、傥骆道、褒斜道、陈仓道。

这几条由陕入川的古道,在历史上使用率最高的当属褒斜道和陈仓道。它们在汉中勉县的定军山下、阳平关前,与蜀地的金牛古道相连。

三国时期,魏、蜀两大国在汉中地区展开了多次激战,在诸多史料及文学作品里,定军山是一个出现频率极高的地方。

定军山,留下了太多的历史车辙,见证了太多的巨变沧桑。

黄忠挥刀定鼎立

定军山坐落在如今的勉县定军山镇,是巴山支脉12座山峰中的第三峰,海拔833米。

遥望定军山,我明白,距今已近1800年的战争遗迹,肯定灰飞烟灭了。但是,此山本身就是一处庞大的文物,它是因历史而矗立。它的一石一坡,都给今人以巨大的想象空间;它的一草一木,都给今人以无尽的幽思怀念。

定军山西麓,有一段宽阔的峡谷地带。驾车沿峡谷里的一条公路前行,便可抵达定军山主峰下。据清代沔县(今勉县)武侯祠住持虚白道人编修的《忠武侯祠墓志》记载,峡谷西侧的山峰,在汉代名为降山。三国时期,蜀汉名臣法正在山头插旗指路,居高临下的黄忠从山上跃马而下,成功诛杀曹魏名将夏侯渊。为了纪念这次胜利,后人将此山更名为旗杆山。

正因为如此,公元215年的这一场定军山之战,为后来的人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的艺术创作源泉,中国第一部电影就是《定军山》。

如今,在公路左侧一片缓坡之上,矗立着一座黄忠刀劈夏侯渊的雕塑。雕塑水泥基座,人马为黑色大理石。再现黄忠奋力挥刀,马首高昂、马蹄奋扬,直取人俯身、马缩蹄的夏侯渊性命的瞬间。

伫立于此上,相信每一位游人的脑海里,都不约而同地浮现黄忠腰斩夏侯渊那惊心动魄的场面。黄忠那疾如阵风快如闪电的致命一刀,砍出了他的一世英名,劈出了魏蜀吴鼎立的格局。

距雕塑不远,是一个售卖烧烤食品的摊点。须发皆白的摊主十分肯定地告诉我,当年黄忠斩夏侯渊,就在这个地方。

实际上,文学和传说,或有夸张或有想象。据《三国志·黄忠传》载:“建安二十四年,於汉中定军山击夏侯渊,渊众甚精,忠推锋必进,劝率士卒,金鼓振天,欢声动谷,一战斩渊,渊军大败。”从中可知,似乎夏侯渊并不是被黄忠亲自斩杀。又据《三国志·夏侯渊传》:“建安二十四年正月,备夜烧围鹿角,渊使张郃护东围,自将轻兵护南围,备挑郃战,郃军不利,渊分所将兵半助郃,为备所袭,渊遂战死。”这其中也不见夏侯渊到底战死于具体何人之手。

不过,夏侯渊战死定军山,战死于与黄忠所部的对决,的确是事实。夏侯渊是曹操麾下的西部战线最高领导人,死时是征西将军。当时,征南将军曹仁负责南部战线,夏侯惇负责东部战线。可以说,夏侯渊是魏国三大方面軍司令之一。三国时期,直接亡于战阵的名将不少,如颜良、文丑、张郃等,但若论军职,夏侯渊无疑是最高的一位了。他的死,令曹操失去攻蜀的战略要地汉中,犹如关羽之死令蜀国失去荆州。

一个将领的死亡,改变了一方战略区域的归属,在三国时期,应该就只有关羽和夏侯渊了。自此,汉中成为蜀汉的北方门户和北伐曹魏的根据地,三国鼎立的局面也由此正式开始。

督军台下演八卦

沿进山公路继续前行,便来到一块称之为武侯坪的小平坝,当年蜀军的饮马池和诸葛亮推演八卦阵的督军台,便位于此处。

在原址上修葺扩建的饮马池,亭台阁榭,碧水一潭,面积达好几百平方米。这饮马池,想来当年也不小。定军山作为战略重地,常年驻军一定不少,因此远不是开凿几口水井便可解决人马之需。

据现代地质学家勘察,定军山山体皆由白云石构成,基本无地下水。诸葛亮是如何发现武侯坪地下水,并凿池蓄水,至今依然是不解之谜。

池畔,成群体态强健的铜铸战马,或埋首饮水,或悠闲吃草,或仰天长啸。雕塑的几位蜀汉士兵,正俯身埋头铡草,为战马储备秋冬的粮草。在这里,既有大战之前宁静安闲,又隐隐可见激战在即的厉兵秣马。

如今,这里是游人登山的歇脚地,也是休闲纳凉的好去处。我与在此售卖小食品的当地人攀谈中得知,武侯坪上时常发现扎马钉和箭镞,他们相信,那一定是蜀军的用兵之物。

武侯坪上,矗立着一座石栏环护、呈覆斗状的高台。正面的台壁上,大书“督军台”三字,台顶地面面积百余平方米,绘有一幅硕大的太极图。

登台四望,正面之下是大片开阔地,应该是当年的演兵场,开阔的尽头,便是高耸的定军山主峰。其余三面,倚山靠坡。环顾此台周边地势,可见当年诸葛亮对台址的选择,既追求实用,又讲究风水。

过督军台不远,便是公路尽头。右侧有一石梯道,通向定军山之巅。行进在蛇行斗折的梯道,两旁时而山石嶙峋,时而松柏蔽日。路边,有一大石,高约3米,宽约2米,中间有一道缝,当地人称之为“挡箭牌”。 传说诸葛亮曾在此石后面,躲避过魏军箭镞。

山顶仅有一块数十平方米的平地,曾立有一通“古定军山”石碑,可惜在50年前被毁,如今人们看到的是一通新立的石碑。碑文以“天下名山固多矣,而以争战得名赫赫然如定军山者也鲜。”开篇,以“惜前代碑石毁损,今人循踪览胜,复于定军山头树碑设亭以昭示天下。”结束。

定军山之巅视野开阔,四下眺望,令人心旷神怡。向北,山麓的武侯坪尽收眼底,汉中平原的原野遥遥在望;向南,山麓的三国时期 “可屯万兵”的“仰天洼”,也一览无余。仰天洼是一个锅底形的、周长约1500米的大洼,夏侯渊曾在洼中驻军,诸葛亮也曾在洼中设中军帐,传说中的诸葛井便遗存在此。

定军山东麓也有一条青石铺成的登山道,但只通到山腰。沿此道上行数百米,可见一座长16米、底座高2米、通高5米的“神兵天降”锻铜雕塑,由8位在北伐前线征战且功勋卓著的蜀汉将军组成,他们是赵云、黄忠、魏延、马超、马岱、王平、蒋琬、姜维。这8位将军的造型为跨战马、持刀枪,形态各异。其形似飞龙、虎虎生风,再现了当年蜀军名将的雄姿。

死猶护蜀葬军山

定军山的历史大戏早已落幕,然而,蜀汉丞相诸葛亮留下的决绝背影,至今仍然令万人景仰。山下的诸葛武侯之墓,永远守护着定军山。

234年,诸葛亮率军进行最后一次北伐。“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他,这一次倾全蜀汉之兵,欲与曹魏一决生死。这次征战的结果是出师未捷身先死,最后葬于武侯墓园。

位于定军山脚的武侯墓园,山环水抱,古柏繁茂,鲜花盛开,清静幽雅。

散布园区的40余间殿宇,多是明清时代的古建筑。历代留下的碑刻、匾额、对联不计其数,多为对诸葛武侯的赞颂之词,如名垂宇宙、功盖三分、儒行将略等。正堂大殿内诸葛神像,头戴纶巾,身着鹤氅,手执羽扇,神态庄严,栩栩如生。大殿之外,香烟袅袅,红烛长明,似乎诸葛武侯的魂魄还在游荡。

位于园区中央的诸葛亮陵墓,在数十棵千年古柏掩映下,令人无不为之肃然。

传说这些柏树是武侯归葬时种下的,原有54棵,象征他在世之年。高6米、周长60米。用汉白玉石栏杆围护的墓茔之上,芳草萋萋,四季常青,仿佛是诸葛武侯的生命不息。墓碑立于墓茔之前的一座飞檐翘角、小巧玲珑的坟亭中,为明万历年间陕西按察使赵健所立,并亲撰 “汉丞相诸葛忠武侯之墓”镌刻于碑上。

勉县武侯墓工作人员告诉我,1700多年来,武侯墓从未被盗。此墓与墓主传奇的一生一样,给世人留下很多未解之谜。

诸葛亮死后为何葬定军山而不葬成都?陈寿的《三国志》未加诠释,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也未加妄议。民间的普遍说法是:诸葛亮未能实现“北定中原、兴复汉室”宏愿和承诺,壮志未酬心有不甘,于是遗命将自己安葬在汉中定军山下。武侯墓殿内“生为兴刘尊汉业,死犹护蜀葬军山”“未定中原,此魄何甘归故土;永怀西蜀,饮恨遗命葬军山”的楹联,颇有代表性。

透过千年的时空阻隔,我试着接近这位先贤,倾听来自他内心深处的声音。

在最后一次出征前,诸葛亮常常一个人来到定军山上。“兴复汉室”是他奋斗终生的理想,然而历史一次又一次地辜负了他的雄心,但“此魂何甘归故土”,作为一位军人,他的归宿,宁愿选择在定军山战场。

既如此,东汉末年正处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盗墓高峰期,诸葛亮墓穴为何保存完好呢?通俗的解釋是:因诸葛亮生前曾留下“殓以时服,无葬金银”的遗言,盗其墓无利可图。当然还有多种说法:因诸葛亮一生足智多谋,盗墓贼都害怕墓中机关太多不敢盗;诸葛亮的部属出于对他的无限敬仰,设了多处疑冢,令盗墓贼无所适从;忠义肝胆的诸葛亮被视为圣人一般存在,连盗墓贼也对其敬如神明。

当我伫立武侯墓前时,我坚信诸葛亮“死犹护蜀葬军山”,也愿意相信其“殓以时服,无葬金银”的遗言是避免被盗的原因。这里从未被盗过,因为诸葛亮早早嘱咐薄葬,以熄盗墓贼的贪心。在这坟冢之下,只有一具薄薄的棺椁,一具伟大的遗骸,素净而淡泊地躺在其中。

时至今日,每年的清明节期间,勉县武侯墓、武侯祠都十分热闹,来自全国的游客和诸葛氏后人,都会在这里举行盛大的扫墓和祭祀活动,以纪念这位“名垂宇宙”的先人。

被誉为“三国历史文化第一山”的定军山,其深远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足以让今人与先贤进行心灵的对话,足以让今人感知先贤的智慧与忠勇。

TIPS

路线:从成都出发,经京昆高速至勉县出口下高速,再转108 国道至定军山景区。全程519 公里,用时6.5 小时,过路费311 元。

美食:荷叶粉蒸肉、鸡汤面皮、柿面糊塌、腊汁肉。周边景点:武侯墓祠、马超墓、古阳平关。

猜你喜欢

黄忠诸葛亮
不同类型纤维微表处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对比研究
A great seeing-eye dog了不起的导盲犬
黄忠为何老了才出名
锹甲“黄忠”
诸葛亮喂鸡求学
诸葛亮没看过的书
黄忠与关云长比武
诸葛亮隆中决策
黄忠,践守“忠”言的三国第一情圣
不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