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真的是不容易

2021-11-04黄菁

美术界 2021年10期
关键词:米罗神性儿童画

黄菁

人总是这样,缺什么就会想什么。缺老成和能力就想快快长大,缺天真就喜欢稚拙,喜欢没被污染的那一类品相,喜欢去寻找和发现那种没学过又敢于表现的高手。

我推测,中外都是一样的情况,画家都喜欢儿童画,名气越大的画家越是能善于从小孩子的画里学东西。毕加索、马蒂斯、克利、米罗,当然还有杜布菲和丢菲,他们都推崇或是间接、直接地向儿童学习。卢梭的画,关良的画都像孩子画的,那种可爱,装是装不出来的。

孩子们的画总是会让我们这些成年人喜欢。任何一个没有专门学过画画的小孩子画出来的作品都会让你心生喜欢。为什么会这样?儿童画的魅力到底来自哪里?为何会那么迷人?那么有意思?小孩子画画既没学问,又没技法,更没有思想,就那种歪歪斜斜的画把你征服了,真是不得不服。

成人的世界太沉重了,太复杂了,太有学问了。人就是想要放松下来,想安静下来,想什么都不想,想要很多样的好看,想要自己不容易获得的一切。是不是太贪心了?这个“不容易”呀,对成人是真不容易,但对于儿童來说就简直太So easy了。

不知有人关注过小孩子画线条没有?两三岁的孩子出手画线条,那种力道和变化以及美感趣味,我们经过多年训练的成人都无法达到。我觉得这是一种原始力量,小孩子的画有这种原始的力度,这不需要学习,也不需要有人指导,是自然而然透露出来,散发出来的。随着人的成长,这种原始力量变得越来越弱了,最后消失在所谓的成熟和完美之中。其实,成人之所以喜欢儿童画,是被儿童画的内在原始力量所吸引,被自己向往的或者是已经失去的东西所召唤,是不自觉的,是因为从画里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我认为这是一种神性寻根,寻回自己的“初始”。所以,必然会容易被打动,而画家又比一般人敏感。他感觉到了这样的原始力量的美以及内在的原动力所释放出的引力,画家比普通人更有先知先觉。大师级的画家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向儿童画学习,或者他自己就是个没长大的“儿童”,我们叫童心未泯。

而更多的人就已被知识和技能所异化,缺失了对于自身原初神性的感知力,也就是说,失去了与原始力量的沟通能力,或者完全没有察觉到这种力量的存在,他们往往会认为儿童画太幼稚,没有受过训练,儿童只是画着好玩,画得高兴和可爱而已,在成人看来根本不算什么,在艺术上就更加没有价值,更不可能谈论深层次的理解。

儿童画里有天然的神性,因为人就是宇宙的分子,宇宙所具有的能量在每一个人的身上都有住留。艺术家要是能参悟到这里面的线索,就会使自己的作品飞跃上一个很高的台阶。我们可以从许多前辈大师的身上看到或者是体会到这一点。比如米罗的画,就连上了宇宙能量的神性,打通了与原始能量的连接。夏加尔的画,鲁奥的画,以及巴斯奎特等人的画也是。看似在玩,在耍,在瞎涂乱抹,其实是连接起了和宇宙内在原初神性的联系。我们可以从这些优秀大师的画作里察觉到这些东西,感受到这股力量,其实也就是与自己的内在本质相连接了。

有时我会想,某些画家为什么要那样画?他脑子里到底在想什么?有那么多与我们不一样的东西,真的很神奇。所以我老是觉得好的艺术品一定是一个我们从未体验过的情景,或者说是一个神奇的物质存在,这个世界上所没有的一种感觉,似乎好像在哪见过,但你在现实中找不到完全对应得上的东西。我看塔皮埃斯、米罗和克利的画都会有这种感觉。林风眠在西方受过教育,但他的画却看不到有西方的影响,你说是中国传统的影响也不完全是,好像突然冒出一个特别美的东西来,特别好看。所以说,不单是要连接生活,还要连接上你自身就有的那种原始密码,而小孩子的画往往能帮助你用这个密码开启另外一扇门。

不知道我的这种体会是否有人也有同感?我们失去的已经很多了,能否找得回来?能否重新连接上那初始的力量?真的是不容易!太不容易了!

猜你喜欢

米罗神性儿童画
日常的神性:局部(随笔)
米罗:一生像孩子一样画画
儿童画作品展
春·遇见
《莎乐美》中的伦理道德观
沈从文笔下湘西形象的集体无意识解读
“米罗制造”梦幻版画体验展2015/10/31 — 2016/01/03芮欧百货(上海)
裤子上的红太阳
《儿童画为什么不能追求画得太像》等
儿童画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