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确保重点人群优先就业需各方发力

2021-11-04汪代华

职工法律天地·上半月 2021年10期
关键词:形势优先发力

汪代华

就业是最大民生,上半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698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六成。下半年就业精准发力的着眼点在哪些环节?如何促进高校毕业生和农民工两个重点群体获得就业岗位?就业优先这一宏观政策怎样通过分类施策落实到位?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而要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富足安康的美好未来,离不开稳就业的兜底保障。高校毕业生和农民工是我国就业的两个重点群体,解决重点人群就业优先,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

去年以来,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不可避免对一些建筑、餐饮、文娱、旅游等行业的中小微企业的就业造成影响,有效实施稳就业、扩就业,缓解部分企业缺工、稳岗压力大和重点群体就业问题,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显得特别重要。当前,全球疫情仍在持续演变,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经济恢复仍然不稳固、不均衡。

“下半年,就业结构性矛盾可能更加突出。”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莫荣表示,虽然就业压力很大,但目前已根据不确定因素部署了相应措施,首先是把企业岗位稳住。市场主体稳了,劳动者的饭碗才能端起来。部分减负稳岗扩就业政策延续到年底,是今年促进就业工作的有效举措。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关注就业问题。就业,涉及千家万户的生计和发展,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繁多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妥善解决就业问题尤为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强化稳就业举措,要实施好就业优先政策,根据就业形势变化调整政策力度,减负、稳岗、扩就业并举。

作为全球的就业大国,我国目前有着9亿多适龄劳动者人口,其中大学生、农民工是重要组成部分。从全国就业形势来看,就业形势空前严峻。尤其是疫情的影响因素,让稳就业变得更加困难。因此,要确保重点人群优先就业,是摆在各级领导面前的一件大事。要多方发力携手共同打造规模化、系统化的“稳就业生态”,通过生态的机制和力量优化整合资源,多层次、全方位協同发力,切实保障“就业优先”。

应打造规模化、系统化的“稳就业生态”,进行科学的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加强各项政策之间的统筹协调,发挥不同政策的互补性和协同性,把各项政策目标统一到保居民就业上来,提高综合运用政策的实效。一方面要实施好就业优先政策,根据就业形势变化调整政策力度,减负、稳岗、扩就业并举。一方面有组织地推动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加强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教育培训,创造公益性就业岗位,帮助农民工不断适应新的环境。吸引部分外出农民工返乡创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同时,通过挖掘内需、合理扩大有效投资、稳定外贸、培育壮大新动能等,开发更多就业岗位,拓展就业空间;通过鼓励企业吸纳就业、扶持创业、支持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加强托底安置等,促进劳动者多渠道就业创业,想方设法全力保障最大的民生。

猜你喜欢

形势优先发力
聚焦短板弱项 精准发力施策
政策发力,为经济复苏保驾护航
负阳氧化正阴还介质优先守三关
八月备忘录
多方发力 形成教育合力系统——建瓯市东峰中学的课改启示
理性思考严谨推理优先概念
跟踪导练(四)
2016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在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