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中华文化提高国际话语权

2021-11-04陈方刘

人民论坛 2021年30期
关键词:中国故事中华文化

陈方刘

【关键词】中华文化 话语权中国特色 中国故事

【中图分类号】D351.2

【文献标识码】A

话语权决定主导权,传播力决定影响力,话语不仅建构存在,而且建构意义,当今世界国家之间文化软实力较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国际话语权的较量。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国际话语权也在不断提升。但我国在世界上的形象很大程度上仍是“他塑”而非“自塑”,在國际上有时还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存在着信息流进流出的“逆差”、中国真实形象和西方主观印象的“反差”、软实力和硬实力的“落差”。因此,提高国际话语权成为新时代提升文化软实力的一项重要任务。2021年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下大气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而在提升国际话语权上,中华文化不仅可以提供丰富的话语资源,而且可以坚定文化自信,激发勇气和智慧。

通过比较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差异表达中国特色

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特别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之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低潮,在话语权上“西强我弱”的国际大背景下,有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中国推行“颜色革命”的一个重要策略是把本属于中西方之间文化差异的文化问题转化为“姓社姓资”对立的意识形态问题,意图让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结成以意识形态划线的统一战线。为了瓦解他们意图结成的以意识形态划线的统一战线,我们可以通过比较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不同来阐释中国发展道路的独特性,从而把“姓社姓资”对立的意识形态问题还原或者转化为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文化问题,这样不仅有利于让西方国家接受中国的独特发展道路,也有利于彰显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甚至化被动为主动,这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原因。2013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提出宣传阐释中国特色要做到“四个讲清楚”,其中第一个“讲清楚”就是“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①。

例如,当前某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客和学者错误地把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各项事业实行“集中统一”领导制度与西方“三权分立”制度对立起来。为了避免中西方在这一问题上的根本对立,可以多向西方社会阐释中国之所以需要中国共产党集中统一领导与中国大一统传统有密切关系,中国和西方在这方面的差异并不是今天才有而是自古就存在,这是人类文明多样性的体现,而文明是没有高低优劣之分的,所以理应得到尊重而无可非议。事实上也确实如此,由于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民族多样,各地各民族的地理环境、生产水平、文明样态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必须坚持集中统一领导,才能战胜洪水、干旱、地震、瘟疫等各种危难,也正因为如此,这种“一统”又是“多元一统”。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再次证明中国需要坚持集中统一领导,当然中国共产党“集中统一”领导是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之上,不是“集权”更不是“独裁”。

在《春秋》“微言大义”中,“大一统”是第一“大义”。孔子盛赞管仲“一匡天下”的丰功伟绩,孟子也认为天下应该“定于一”。著名民族学家谷苞指出:“自秦汉以来,中国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这两千多年当中,统一的时间约占三分之二,分裂的时间约占三分之一,所以说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②而且越是在分裂的时期越渴望统一,最终实现“分久必合”。而欧洲历史上长期分裂,今天也没有真正实现“一统”。大一统在中国文化中既包括地理上的大一统,也包括政治上的大一统,已经成为一种意识形态,长期以来积淀了丰富的经验,这对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世界各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协作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与日本学者、社会活动家池田大作在一次著名谈话中讲到:“就中国人来说,几千年来,比世界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几亿民众,从政治文化上团结起来。他们显示出这种在政治上、文化上统一的本领,具有无与伦比的成功经验。这样的统一正是今天世界的绝对要求。”③

值得注意的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巨大成就。进入新时代,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意识形态、两种社会制度的历史演进及其较量,发生了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深刻转变”。④但在话语权上“西强我弱”“资强社弱”的基本态势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中国虽然解决了“挨打”的问题、“挨饿”的问题,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挨骂”的问题。尤其在某些西方国家试图以意识形态划线孤立中国的背景下,过于强调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意识形态的根本对立对于我们提高国际话语权不仅无利,甚至会舍己芸人。且不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和美国还有一定的差距,人均收入差距更大,即使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美国,“挨骂”的问题也不一定就能迎刃而解。因为软实力与硬实力并不是平衡发展的,国际话语权的构建也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众所周知,美国在19世纪末已经在经济上是世界第一强国了,但直到20世纪中叶才成为话语强国。因此,通过比较中西方文化差异表达中国特色,既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也具有重要的策略意义,这也体现了内宣与外宣应有所区别。

建构并阐释富有中华文化底蕴的中国话语

打破一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掌控的话语霸权,不仅要对其掌控的话语体系进行解构,还要善于提炼出标识性概念,尤其要建构出富有中华文化底蕴的中国话语,引导国际社会研究和讨论。如果说把“姓社姓资”的生硬意识形态对立还原或者转化为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文化问题是“破”,那么建构富有中华文化底蕴的中国话语就是“立”,这是争夺国际话语权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因为如果完全用西方话语体系和价值体系剪裁中国现实,符合西方标准就行,不符合西方标准就批判、攻击,最后要么跟在人家后面亦步亦趋,要么只有“挨骂”的份。但在构建富有中华文化底蕴的中国话语之后,还要努力向国际社会阐释,否则会出现“说了也传不开”的尴尬局面。孙吉胜认为,理解中国文化是理解中国话语的基础,“加大中国文化理念和思想的宣传,充分挖掘中国的历史资源、文化资源和思想资源,是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增强中国影响力的基础工程”。⑤

猜你喜欢

中国故事中华文化
赖声川、黄磊获称中华文化人物
两岸青年在厦门共商中华文化传承与青年担当
讲好中国故事的几个路径创新
移动互联时代,如何讲好奥运里的中国故事
世界最大童书展,“中国故事”升温
疯狂猜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