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我国智慧农业发展现状及战略目标

2021-11-04谢蕊

南方农业·下旬 2021年8期
关键词:智慧农业农业现代化

谢蕊

谢 蕊.浅析我国智慧农业发展现状及战略目标[J].南方农业,2021,15(24):-226,229.

摘 要 智慧农业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发展的方向,更是我国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阐述了智慧农业的基本概念,分析了智慧农业发展现状,从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信息安全管理机制方面探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智慧农业;数字产业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24.104

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已成为当今农业发展的趋势。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强化农业科技、建设智慧农业”的目标,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明确了智慧农业的方向和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要求。近年来,我国智慧农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智慧农业发展起步较早的发达国家仍存在很大差距。

1 智慧农业的概念和主要模块

智慧农业作为一种将信息技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与传统农业实现有机融合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主要包括现代化生产、信息管理、农业安全及智能体系等模块。

1.1 智慧农业的概念

智慧农业即农业的现代化,它将现代各领域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农业建设有效结合,能够实现农业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生产。智慧农业从生产出发,依托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对环境湿度、土壤情况及天气情况等进行数据处理,实现农业环境的及时智能感知、灾难性环境变化的预警、农业生产环节的管理、分析、决策等,为专家提供充分的数据判断依据,为农业生产提供合理化判断和人工智能决策;更能预测生产资源的数据走向,为农业生产的市场、未来产业变化趋势提供可视化客观数据依据;在各环节中,依托云计算、多媒体遥感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及在各专业领域的专家资源,更完善和透明地服务于农业。智慧农业使农产品市场结构更合理,且具有前瞻性;能更有效地开拓产品信息渠道和流通路径;同时将资源消耗、生态破坏等降到最低,科学地利用生态资源[1-2]。

1.2 智慧农业的主要模块

1.2.1 现代化生产

智慧农业现代化生产即传统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副业的现代化生产。智慧农业生产采用遥感技术、卫星图像、多媒体信息处理等手段对林区、渔区、农场进行严格的数据收集;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科学地对农业生产进行农药喷洒、灾害预防远程操控、生产资源可视化、环境灾害预警等功能,有效合理提高生产效率和容灾能力。在各个生产领域中存在更先进的生产方式,如无土栽培等方式,更能契合智慧农业的结构化设计,为保障生产方式的先进性、科学性提供更便利的技术支持[3]。目前阶段,智慧农业生产部分已逐渐趋于成熟,但在与现代化手段结合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规范化、流程化、成熟化。

1.2.2 信息管理

智慧农业信息管理更广泛应用在农村电商平台、物资信息平台、土地流转平台及仓储物流平台,能够实现生产资源的统一采购、市场信息的合理化发布,更合理地进行资金投入。目前,既存在有传统意义上的电商模式,通过电商的统一采购,在平台上通过物流进行按需分发;也存在农产品二次加工企业在产业链条中的自我资源流转环节,如奶类、肉类产品等,通过市场规划产出,自有或第三方物流链条合理调节产量,开发合适的产品提供给自有供给侧。智慧农业信息管理能有效促进产业集团化形成,统一对产业结构化模块进行科学调整,有利于弥补生产者的在信息化技术,市场信息获取等方面的不足。最近新兴的农产品到家服务,如社区买菜等,更是能精确解决农产品在产业链条环节最后一步的问题。

1.2.3 农业安全

智慧农业安全包括产品质量检测、品质认证、质量追溯及环境监测。农业产品安全体系可以对有问题的产品进行追踪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有效改善产品问题,减少产品安全问题的发生,同时可以为药物喷洒、环境变化等问题提出合理化解决方案,为生态农业、绿色农业、食品安全等提供客观的数据。农产品的品质认证,对树立高品质品牌产品形象有很大的帮助,而产品的识别码售后追踪,可以更合理地提供给不同用户产品服务。

1.2.4 智能体系

智慧农业智能体系可合理地应用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5G信息等技术对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虽然是信息技术对农业产业的技术支持,但在数据收集、技术模型建立、决策判断等环节都可以提供客观数据支持。同时,智慧农业智能体系可以为各领域的专家提供出大数据模型,在农业领域的问题解决上提供更多数据安全、模型健壮的案例,为生产环节的判断决策提供更独特的思考角度和解决问题办法;信息化案例大数据的整理和建立,可以更快速地将问题的原因及解决方案提供给尽可能多的生产者和学者。

2 我国智慧农业的整体发展情况

2.1 农村人口数量及农产品进出口概况

从人口结构上看,2017年全球农村人口占比60%左右,且主要在发展中国家,而发达国家的农村人口占比较低。中国农村人口的占比在40%,城镇人口占比在全球处于较低水平,在2019年全球城镇人口占比排在后十名。然而,我国的农业更多以秋粮为主,夏粮播种面积稳中略减,在农作物受灾面积中,旱灾和水灾受灾面积分别为3 332 hm2和2 612 hm2。2020年上半年,中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8 283.34亿元,同比增长10.3%,其中,累计进口额为5 768.90亿元,增长16.1%,而出口额为

2 514.44亿元,下降1.2%。

由此可見,我国是农业大国而非农业强国,在高占比的农业人口前提下,农业产品收益影响受到自然灾害、天气情况影响明显,农产品质量、精加工产品在全球领域不具备较强的竞争力[4-5]。

2.2 发展智慧农业是提升农业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趋势

如今,农业产品的整体价值在发生变化,核心价值从有到高质量、安全可靠,从简单科技生产到现在的绿色生产。在市场繁荣的今天,更多的消费者会看到农业产品的品牌形象,受到产品的品牌影响会越来越大;通过销售方式升级、产品品质优化提升、增加附加价值,可以做到产品的利润率50%以上,以前“烟台苹果莱阳梨”的时代逐渐细化到企业和公司品牌,使得生产者需要更关注自己的品牌形象。创造更安全可靠品质高的优良产品。

在此情况下,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未来将强化农业科技、建设智慧农业,2021年2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发布。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农业智慧化已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3 智慧农业发展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开展智慧农业的初衷是通过科技和农业的结合,有效提高传统农业生产效率,同时满足农业产品的安全和农业生产环境的可持续性,在市场上获得更好的口碑和销量,整体推动我国智慧农业的生产标准和产品质量。但是目前来看,农业生产的转型在各方面还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

3.1 建设现代化农业所需要的基础设施水平较低

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业基础设施仍旧落后,大型现代化农机设备匮乏,其主要原因有以下2个方面。1)我国农机设备市场的投放量较少,且价格过高,而政府的相应的补贴较少,这使得许多现代化农机无法走进农田。2)我国当前到部分农村地区农田道路受气候因素制约较大,遇到恶劣天气是常出现道路損毁,甚至交通中断的情况。此外,基础设施落后导致的资源浪费、种植环境恶化等问题都制约着我国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如传统的大水漫灌导致的农田土壤板结、土壤流失等[1]。

3.2 高科技产业应用人才在基层建设中缺乏

1)在我国目前的教育体系下,职业农民的教育体制还存在很大程度的不完善,农村居民年龄结构偏大,教育水平不高,更多人口输出到大城市作为其他行业的务工人员。2)农村的创业者和支持者本身较少,导致智慧农业在管理和培养方面阻力较大,自身的内动力缺乏,使得智慧农业发展缓慢。3)农村在经济、医疗及教育方面水平较发达城市有较大落差,很难吸引到和智慧农业匹配的高科技人才。4)对于先进的技术传授和普及,在农村尤其在偏远地区因为受教育水平的原因,思想观念落后,机械化生产、信息数据处理等新兴事物的接受积极性和转化生产力的能力都很差,直接阻碍了智慧农村从政策到落地的关键一步。

3.3 农业信息安全和管理机制不完善

信息安全、数据安全对于促进我们智慧农业顺利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当前,农业信息安全和管理机制尚不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2个方面。1)在农业信息的收集和整理上缺乏统一的标准,在大数据的推演上难以促进各个地域的信息分析,缺乏统一的准确性和有效性。2)农村居民在处理信息问题上缺乏安全意识,很容易被虚假短信,广告误导,导致出现生产问题,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3)农业信息过载,无法辨别真实信息,很大程度影响了农村居民实现信息化的信心和对于科学技术接受的态度和积极性。

4 促进智慧农业长远发展的对策

4.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

提升现代化农机设备使用率,加快农机进农田是十分必要的。1)建立专项资金制度,支持农机生产企业研究如何降低生产成本,扩大生产规模,增加市场投入量。2)加强农民设备购置补贴,以此鼓励农民积极只用现代化农机设备,实现科学、精准、智能化的农业生产。3)加快农村道路建设及农田水利建设。减少气候因素对农村交通的制约,建设统筹兼顾多种功能的水利工程,实现绿色、数字化灌溉。

4.2 搭建出符合建设智慧农业发展要求的人才培养

1)提升本地对智慧农业人才的培养和吸引能力,保障人才的现金收入,做到“引得来、留得住”。2)智慧农业的发展不仅要以理论研究为指导,更需要较强的实践能力,农业企业可对接高校对口专业,提供更好的实习环境、实验基地,做到高校帮农,农村又在一定程度上帮助高校的研究理论能够有效落地,实现企业、高校、科研部门之前的协作。3)提供更多机会对农村居民进行培训,提高农村居民的理论基础和对新技术、新信息主动接受吸纳能力,主动将农业信息到智慧农业中来。

4.3 利用互联网技术保障农业信息安全,健全相关管理机制

加强顶层设计,健全相关管理机制,建立综合性的智慧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形成与农业生产、信息监管、市场管理及物流运输为主体的综合服务链。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及互联网企业的作用,保障各个环节信息数据的安全与可靠。

参考文献:

[1] 郑大睿.我国智慧农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J].农业经济,2020(1):12-14.

[2] 杨大蓉.中国智慧农业产业发展策略[J].江苏农业科学,2014,42(4):1-2.

[3] 王海宏,周卫红,李建龙,等.我国智慧农业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发展趋势[J].安徽农业科学,2016,44(17):279-282.

[4] 段莉.典型国家建设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经验借鉴[J].科技管理研究,2010,30(4):23-28.

[5] 赵文,李孟娇,王芳,等.探析国外主要农业推广模式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世界农业,2014(9):134-137.

(责任编辑:刘宁宁)

猜你喜欢

智慧农业农业现代化
咸宁市农业现代化现状及发展对策
金融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影响及对策实证分析
贯彻新的发展理念 促进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及其金融支持的国际经验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内涵与实施策略研究
北斗卫星对智慧农业的作用与应用探讨
延边地区“互联网+农业”发展研究
金华市智慧农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农业实施方案分析
智能手机在智慧农业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