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LC-DAD法同时测定正柴胡饮颗粒中9个活性成分的含量
2021-11-04高晶德
刘 明,尹 强,赵 雷,高晶德
(1. 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药剂科,辽宁 大连 116000;2. 大连市友谊医院药剂科,辽宁 大连116000;3. 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药剂科,辽宁 大连 116000;4. 大连市第七人民医院药剂科;辽宁 大连 116000)
正柴胡饮颗粒是由柴胡、陈皮、防风、甘草、赤芍和生姜6味药材制备而成的中药制剂,具有发散风寒,解热止痛之功效。临床常用于外感风寒所致的发热恶寒、无汗、头痛、流感初起等症[1]。柴胡具有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的作用[2];陈皮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作用[3];防风主治外感风寒、周身疼痛、头痛目眩、风寒湿痹、骨节疼痛等证[4];赤芍具有清热凉血、散瘀止痛、清泻肝火等作用[5];甘草主要有益气补中、祛痰止咳、清热解毒、调和诸药等作用[6]。正柴胡饮颗粒收载于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质量标准仅对赤芍的有效成分进行质量控制[1],相关文献对其他几味药材中有效成分质量控制的报道较少,且涉及药材较单一[7-9]。本研究以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d、橙皮苷、升麻素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甘草苷、甘草酸铵、甘草次酸和芍药苷为指标成分,建立一种简便、准确、可行的HPLC法同时测定正柴胡饮颗粒中上述9个成分含量的方法,为完善正柴胡饮颗粒质量标准提供参考。
1 材料与仪器
1.1 仪器
LC2030C3D高效液相色谱仪(日本岛津),DAD检测器;Agilent TC-C18液相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XSR225型十万分之一天平(瑞士梅特勒-托利多);H66MC超声清洗机(无锡超声电子设备有限公司);Milli-Q Reference超纯水系统(美国默克密理博)。
1.2 材料
正柴胡饮颗粒(中国中医科学院实验药厂,规格:10 g/袋,批号:20190506,20191121,20190808);正柴胡饮颗粒(精华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规格:10 g/袋,批号:4112326,4112420,4112411);柴胡皂苷a对照品(批号:110778-201912,纯度:94.8 %)、柴胡皂苷d对照品(批号:110778-201912,纯度:96.3 %)、橙皮苷对照品(批号:110721-201818,纯度:96.2 %)、升麻素苷对照品(批号:111522-201913,纯度:94.6 %)、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对照品(批号:111523-201811,纯度:97.4 %)、甘草苷对照品(批号:110726-201819,纯度:99.8 %)、甘草酸铵对照品(批号:110731-202021,纯度:96.2 %)、甘草次酸对照品(批号:110723-201715,纯度:99.6 %)、芍药苷对照品(批号:110736-201943,纯度:95.1 %)均购自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乙腈、甲醇均为色谱纯,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1 溶液的制备
2.1.1 混合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分别精密称取升麻素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橙皮苷、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d、芍药苷、甘草苷、甘草次酸和甘草酸铵对照品适量,置入100 ml量瓶,加甲醇溶解制成每1 ml含橙皮苷211.1 μg、芍药苷465.7 μg、甘草苷288.3 μg、升麻素苷148.7 μg、甘草酸铵194.4 μg、甘草次酸90.7 μg、柴胡皂苷a 123.5 μg、柴胡皂苷d 81.7 μg和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84.4 μg混合对照品储备液。精密量取储备液5 ml置50 ml量瓶中,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过滤,即得。
2.1.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正柴胡饮颗粒适量,研细,称取约0.5 g,精密称定,置入50 ml量瓶,加入甲醇约30 ml,超声处理(功率:500 W,频率:40 kHz)20 min后取出,放至室温,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过滤,取续滤液,即得。
2.1.3 阴性样品溶液的制备 按照正柴胡饮颗粒的处方比例,分别制备缺柴胡、陈皮、防风、甘草和赤芍的阴性样品,并按“2.1.2”方法,分别制备阴性样品溶液。
2.2 色谱条件
色谱柱:Agilent TC-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乙腈(A)- 0.02 %甲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0~10 min,25 %→47 %A;10~22 min,47 %→65 %A;22~45 min,65 %→33 %A;45~53 min,33 %A→25 %A;53~70 min,25 %A),流速:1.0 ml/min;柱温:25 ℃;进样量:10 μl;检测波长采用波长切换法(0~7 min,283 nm;7~13 min,230 nm;13~38 min,254 nm;38~56 min,210 nm;56~70 min,254 nm)。
2.3 专属性试验
在上述色谱条件下,分别测定对照品溶液、供试品溶液及阴性样品溶液。结果对照品溶液基线平稳,9个指标成分分离良好;供试品溶液在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d、橙皮苷、升麻素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甘草苷、甘草酸铵、甘草次酸和芍药苷相应色谱峰保留时间处均有检出,各色谱峰理论塔板数均>4000,色谱图详见图1。
图1 专属性试验高效液相色谱图
2.4 线性关系考察
精密吸取“2.1.1”项下的混合对照品储备液0.5,1.0,3.0,5.0,7.0,10.0 ml,分别置入50 ml量瓶,加甲醇溶液定容,在“2.2”项色谱条件下进样分析,记录色谱图。以各成分峰面积(Y)对各成分质量浓度(X,μg/ml)绘制标准曲线,计算回归方程。同时逐级稀释混合对照品溶液,以信噪比不小于10确定定量限。9个指标成分的回归方程、线性范围、相关系数及定量限见表1。
表1 9个指标成分的回归方程、线性范围和相关系数
2.5 精密度试验
2.5.1 仪器精密度试验 取“2.1.1”项下混合对照品溶液,按“2.2”项色谱条件连续进样6次,记录色谱峰面积。结果,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d、橙皮苷、升麻素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甘草苷、甘草酸铵、甘草次酸和芍药苷峰面积的RSD分别为0.59 %,1.07 %,0.66 %,1.17 %,0.43 %,1.22 %,0.80 %,1.14 %,0.94 %(n=6),表明仪器精密度良好。
2.5.2 中间精密度试验 另一名检验人员使用Waters2695高效液相色谱仪(美国Waters公司),按“2.1”项下方法分别制备对照品溶液及6份供试品溶液,按“2.2”项下色谱条件进样分析。结果,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d、橙皮苷、升麻素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甘草苷、甘草酸铵、甘草次酸和芍药苷的RSD均小于2.0 %(n=6)。同时计算两名检验人员间12份样品溶液中9种活性成分含量的RSD值,分别为1.77 %,1.85 %,1.69 %,1.64 %,1.42 %,1.71 %,1.54 %,1.69 %,1.29 %(n=12)。表明本方法中间精密度良好。
2.6 重复性试验
取正柴胡饮颗粒(批号:4112326),按“2.1.2”项下的制备方法平行制备6份溶液,在“2.2”项色谱条件下进样分析并计算各成分含量及其RSD值。结果,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d、橙皮苷、升麻素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甘草苷、甘草酸铵、甘草次酸和芍药苷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3241,0.8477,2.2701,1.5264,0.8567,3.0415,2.0073,0.9546和4.8562 mg/g,RSD分别1.30 %,0.87 %,0.69 %,1.44 %,1.03 %,1.17 %,1.31 %,1.66 %,0.49 %(n=6),表明方法重复性良好。
2.7 稳定性试验
取正柴胡饮颗粒(批号:4112326)按“2.1.2”项下的制备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分别于制备后0,2,4,8,16,24 h在“2.2”项色谱条件下进样测定,记录峰面积。结果,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d、橙皮苷、升麻素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甘草苷、甘草酸铵、甘草次酸和芍药苷峰面积的RSD分别为1.36 %,0.94 %,1.52 %,0.81 %,1.51 %,1.23 %,0.75 %,1.14 %,1.49 % (n=6),表明供试品溶液在24 h内稳定性良好。
2.8 加样回收试验
取已知含量样品6份(样品批号:4112326),每份约0.25 g,精密称定,分别置50 ml量瓶中,精密加入“2.1.1”项下混合对照品储备液2.5 ml,按“2.2.2”项下方法制备溶液,在“2.2”项色谱条件下进样分析,记录色谱图,计算回收率。结果见表2。
表2 9个成分的加样回收率(n=6)
表2(续)
2.9 样品测定
取各批次正柴胡饮颗粒样品适量,分别按“2.1.2”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进样测定,以外标法计算各批次样品中9个指标成分的含量,结果见表3。
表3 正柴胡饮颗粒中9个指标成分的含量测定结果(n=3)
3 讨论
3.1 指标成分的选择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2-6],柴胡中的柴胡皂苷a和柴胡皂苷d、陈皮中的橙皮苷、防风中的升麻素苷和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赤芍中的芍药苷、甘草中的甘草苷、甘草酸铵和甘草次酸是各药材中主要活性成分,且《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收载的柴胡、陈皮、防风、甘草和赤芍分别以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d、橙皮苷、升麻素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甘草苷、甘草酸铵、甘草次酸和芍药苷作为指标成分对药材质量进行控制[1]。
3.2 色谱条件的考察
采用DAD检测器在190~400 nm全波长扫描光谱图,发现芍药苷、甘草苷的最大吸收在233 nm附近,橙皮苷最大吸收在281 nm附近,升麻素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甘草酸铵、甘草次酸最大吸收在257 nm附近,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最大吸收在208 nm附近。笔者参考各药材标准中含量测定项下各成分的检测波长,最终采用波长切换法,在0~10 min检测波长为283 nm(检测橙皮苷),10~20 min检测波长为230 nm(检测芍药苷和甘草苷),20~45 min检测波长为254 nm(检测升麻素苷、甘草酸铵和甘草次酸),45~62 min检测波长为210 nm(检测柴胡皂苷a和柴胡皂苷d),62~70 min检测波长为254 nm(检测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考察了乙腈-水、甲醇-水及乙腈与不同浓度的甲酸、磷酸水溶液的流动相体系[10-14]。结果,乙腈的洗脱能力优于甲醇,故选择乙腈作为流动相中的有机相;以乙腈-0.02 %甲酸水溶液作为流动相时基线平稳,可有效改善升麻素苷、柴胡皂苷a和柴胡皂苷d的拖尾现象,提高待测成分与相邻色谱峰的分离度。
试验考察了Agilent TC-C18色谱柱(250 mm ×4.6 mm,5 μm)、Thermo Accucore C18色谱柱(250 mm ×4.6 mm,5 μm)和Kromasil C18色谱柱(250 mm ×4.6 mm,5 μm)对色谱峰的影响,结果表明,9种活性成分均能完全分离且峰型较好,其中Agilent TC-C18色谱柱(250 mm ×4.6 mm,5 μm)效果最佳,表明本试验方法对色谱柱的选取范围较广。考察了不同柱温(25~35 ℃)对色谱峰的影响,结果表明,柱温25 ℃时,各色谱峰峰型最佳。考察了不同流速(0.8~1.2 ml/min)对色谱峰的影响,结果1.0 ml/min时,各色谱峰的出峰时间和峰型最佳。以上考察表明,本方法耐用性较好。
3.3 小结
结果显示,9个指标成分为两个厂家不同批次正柴胡饮颗粒的共有成分,6批样品中的含量最高的是芍药苷,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标准。本实验建立了 HPLC-DAD 法同时测定正柴胡饮颗粒中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d、橙皮苷、升麻素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甘草苷、甘草酸铵、甘草次酸和芍药苷9个活性成分的分析方法,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为正柴胡饮颗粒的质量研究提供了更加全面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