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信息化运用策略探究
2021-11-04陈嘉慧
陈嘉慧
(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太平镇信诚木棉小学 广东广州 510980)
识字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的前提和基础,是发展学生语言素养、思维素养的有效途径[1]。但是,受传统讲授教学的影响,导致学生识字兴趣在不断下降,而信息化识字教学的落实,不仅可以促使识字内容更加生动形象,还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对培养识字兴趣,提高识字能力具有积极的影响。因此,本文以识字教学为例,探究了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信息化运用的价值、原则和实施策略。
一、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信息化运用价值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低年级学生主要是以识字学习为主,需要掌握的汉字总较多,需要对一些复杂的字形、字义进行辩证分析,尤其是一些易混淆的生字,这就考验到了学生的思维能力[2]。信息技术在识字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将该类生字进行整合、对比,利用思维导图直观呈现,既可以构建完整的识字体系,还可以促使识字学习明朗化,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改变死记硬背式的记忆方法,在关联、对比、分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低年级学生活泼活动,思维能力还不够成熟,在学习的时候难以长时间集中学习注意力,加上识字量大的原因,造成识字教学质量不断下降,学生核心素养难以得到培养。而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可以根据汉字字形、字义为辅助,设计对应教学情境,或者对同类、相反汉字进行归纳总结,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可以创新识字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语言信息,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发展思维能力,从而使其体验识字的奥秘。
二、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信息化运用原则
(一)直观性原则
低年级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于一些复杂的汉字,如果只是单纯地靠讲授或者死记硬背,很难掌握汉字精髓[3]。此时,教师可以充分借助信息技术手段选择更加直观化、形象化的情境,以情动人,将汉字转化为图片,在图文并茂中,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通过遵循直观性的原则,促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探究,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二)发展性原则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在识字教学中,不仅要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使其认识字形、字音、字义,还要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使其认识汉字背后的文化内涵,继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识字教学时,遵循学生发展性的原则,充分借助该手段,引导学生辨字形,拓展识字资源,丰富语言信息库,从而提高语言素养,发展思维,提升文化修养。
三、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信息化运用策略
(一)设计趣味情境,培养识字兴趣
小学生年龄比较小,喜欢玩,活泼好动,让学生坐在座位上长时间听教师讲课,记忆生字,往往会产生相反的效果。这个时候,教师要依循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利用电子白板设计趣味教学情境,将枯燥乏味的生字直观展示出来,从而培养识字兴趣,发展思维能力,提高语言能力。例如,教学《春夏秋冬》识字内容时,为让学生识记春风、夏雨、秋霜、冬雪、游鱼、飞鸟等生字,在教学的时候,可以利用白板为学生搜集有关一年四季美景,以视频的形式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让学生为该图片配备字词,如展示春风图,可以在图片旁边,播放春风生字,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提高识字新区,再如,学习“游”这个生字的时候,可以利用白板为学生展示小鱼儿说在水中游的场景,让学生结合生活情境为其组词,如:游泳,游鱼。
在交流互动的过程中,将识字学习融入情境,让学生知晓因为“游泳”跟水有关,所以偏旁是“三点水”,提高学生对该字结构内涵的认识,然后在学习青、山、水、林等生字的时候,可以借助白板为其直观演示小草、满山鲜花、鱼儿出水、小鸟飞入山林等各种场景,引发学生思考:小草长什么颜色?红花开在哪?鱼儿在干什么?小鸟飞向了哪里?借助白板中的知识配对板块,对应问题和图片,让学生回答生字,从而提高生字学习的趣味性,培养语感,提高语言能力。
(二)利用思维导图,促进识字记忆
在汉字辨析过程中,由于识字记忆量庞大,加之学生思维能力发展比较薄弱,对于易混淆的生字很容易产生错记、漏记的现象,或者在使用的时候搭配不当,这都说明了学生对该生字掌握还不牢固,为促进识字记忆,可以利用微课课件为辅助,在课件中为学生整理有关同音、相似的汉字,借助导图进行关联、发散,从而提高学生对生字的辨别能力,培养良好的识字学习方法,提高思维能力。例如,教学《树之歌》识字内容时,重点是让学生识记有关树木的生字,在此次所学中会遇到非常多带木字旁的生字,为提高生字学习的趣味性,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课件为辅助,在课件中以“木”为核心关键词,以容、同、风、公、白、华、圭、吾为分支,让学生组成新字,然后对该字进行组词,如榕→榕树,还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关联已学旧知,对该生字进行拓展延伸,如同→桐、洞、铜等,让学生进行对该生字进行组词,通过思维导图的直观展示,促进学生识字记忆,唤醒大脑,让学生从形声字的角度出发,提高记忆能力,培养良好的识字学习方法。教师还可以深入儿歌特点,在微课课件中根据树的形状、特点、生长环境、树开花的香气等构建思维导图,如:
通过直观导图的引导,将生字记忆放置到语篇学习中,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记忆学习,开展对口令学习生字的方法,教师利用微课课件播放树的形状,学生对应回答生字,这样既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可以提高识字教学的趣味性。
(三)丰富识字资源,提高综合素养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资源,拓展知识视野,着力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因此,在进行识字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深入生字文化背景,以及现实生活资源进行拓展,从而丰富学生的生字学习库,提高语言能力和文化修养。例如,教学《人之初》识字内容时,教学目标是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欲望,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使其认识生字之、初、善、教等。在学习的时候,可以先利用微课课件为辅助,在课件中播放《三字经》的视频文件(带有字幕),学生看字幕,跟着字幕、声音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然后接受人之初这一国学经典诵读的含义,随后为其播放音乐,让学生跟随音乐进行朗读,一边读一边圈画出自己不认识的生字,由小组汇报自己小组对生字的识记情况,最后教师根据学生对生字的学习反馈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引导,借助微课引导从字理识字进行记忆引导,如记忆“之”的时候,可以在课件中出示一个翩翩起舞的少女,引导学生想象点是她的头,横撇是她的身体,捺是她舞动的裙摆。在记忆善的时候,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播放字音,让学生会读,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借助微课展示其甲骨文的字形是“”羊的下面是一双眼,表示看起来十分美好。然后用字歌记忆:小羊坐地上,张口说“善良”通过识字资源的拓展延伸,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将语文识字与音乐、汉字文化进行有机关联,丰富识字资源库,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文化修养,继而提高教师的教学吸引力。或者,教师还可以利用微课将“之、近、远”三个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书写要点进行直观讲解,利用微课课件总结归纳此次所学生字重难点,让学生在巩固练习的时候,选取对应资源库进行学习内化,通过资源整合、对比探究,扫除生字宝宝,提高识字能力。
(四)智慧促进巩固,强化教学质量
信息技术实现了线上教学学习平台,让师生互动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为巩固课后学习,促进知识内化提供发展的空间。为强化教学质量,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微信、QQ、微博等社交平台发布互动信息的软件,先向家长联盟,然后针对学生的识字情况进行交流互动,在了解学生课后学习情况的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现智慧教学,信息化学习。例如,教学《日月水火》识字内容时,在巩固日月水火、山石田禾等生字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微信平台为辅助,在平台中共享课件,展示有关汉字的象形字。
让家长对学生所学生字内容有一个基础的了解,然后开展投票活动,投票主题为:今日生字你掌握了多少?
投票内容为:教师发布的微课课件中的生字,以及象形字竞赛是否答对,如:
投票选项:
A.能够识记生字,并且认识汉字演变过程
B.能够竞赛部分汉字,一半懂一半不懂,认识不深刻
C.对我来说很难,学起来比较吃劲
由家长和学生共同对此次活动主题进行投票,然后教师搜集该投票信息,根据信息反馈,设计对应的练习专题,在作业平台,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识字学习情况选择练习内容,如对于识字记忆比较困乏的学生,可以预留看图识字的作业,在记忆日的时候,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直观呈现日出、太阳等场景,让学生配备汉字,让识字学习像画一样。对于记忆力比较好的学生,可以从象形文字入手,在课件中设计识字游戏,打地鼠的活动,出示日的象形文字,让学生配备找到对应文字,然后敲打地鼠,敲打失误扣除一分,在趣味游戏的过程中,提高识字学习的趣味性,对于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比较好的学生可以进行识字拓展,在作业设计中,为其搜集更多的象形文字,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搜索该文字信息,培养自主识字能力和文化修养。这样既可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又可以提高学生的识字质量。
四、结束语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信息化的运用,既可以丰富识字资源,又可以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识字能力的培养,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设计情境、绘制导图、拓展资源、引导巩固,在信息化学习的过程中,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培养学生主动、自主识字的愿望和能力,继而提高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有效性。